白眉拳
深圳龍崗愛聯白眉拳,是龍崗客家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拳術。
白眉派功夫源出少林。清朝年間,河南嵩山少林寺赤眉收了五名弟子。其中,他的高徒白眉練武頗有慧根。一日,他在四川峨眉山練習拳技時,看到山林中白猿倒掛樹上捕捉水中蝦公景象,結合動物走獸進攻、捕食的動作,創出了輝映後世的白眉派功夫。
花開花落,白眉功夫代代傳承。白眉派第四代傳人為張禮泉,他得到白眉拳技真傳後,將白眉拳發揚光大,有「南方五虎將」的美譽。並在抗日期間,他任黃埔軍校武術總教官,培養了大批英勇善戰的將士。
上世紀三十年代,龍崗愛聯新屯人李世強,慕名前往廣州拜張禮泉為師。習得白眉功夫真傳後,他返回龍崗廣收徒弟,將白眉拳技帶回家鄉,白眉派功夫,自此在龍崗落地生根。
創新
白眉派第七代傳人李漢明出生在白眉武術世家,自幼跟隨父親李立新學習白眉拳,兒時已學習了白眉派十字拳與三門捶拳路。後拜李世強之子李文達從習白眉拳技,盡得真傳。
李漢明在研習中廣博中華武林武技之長,鑽研中國各門派太極拳功法、步法、身法及手法優點,創練白眉太極拳。並在傳承中將白眉拳術歸納總結,形成一個完整體系。在繼承的基礎上銳意創新,開發出龍崗獨具特色的拳法套路。
特點
愛聯新屯白眉拳南北結合,剛柔相濟,注重實戰。現在有白眉拳術13套,器械15套。白眉太極拳三套,劍術兩套。以白眉拳乾坤混元金剛氣功為內家功法。內練陰勁功,外練陽勁力。
白眉拳具有六個技術特點:以氣催力、剛柔相濟、驚彈迅猛、拳械完整、注重實戰、攻守兼備。
白眉拳路有身法三形,四內標勁,手法五形,六勁,八式,及實用十八法。
馬步以高馬為主,實戰中可進可退。身法三形分為圓形、三角形、薄形,步伐靈動,難以捉摸。四內標勁,吞、吐、浮、沉,講究氣與力的配合。手法有龍,蛇,虎,豹,鷹五形,拳路兇猛。
白眉六勁,每次出拳,都要從腳、腰、背、手、頸、牙六個部位同時發力,六勁齊出。配合彈,盤,衝,撞,鞭,搳,挽,揪八式,技擊十八法,打出的拳路瞬息萬變,暗勁洶湧,難以抵擋。
白眉拳器械套路眾多,器械與拳理一脈相通。「拳無三聲,棍無兩響。」 白眉拳亦柔亦剛,快慢結合。拳高棍妙,招招制敵。
傳承
白眉派第八代傳人李博武,自幼喜歡習武,練習白眉拳法。如今,他接過父輩衣缽,擔起了傳習武術的重任。他擔任愛聯新屯白眉國術館館長,廣收弟子,潛心推廣普及白眉拳。
白眉拳也在不斷發展中,走進社區,走進校園。2014 年,「愛聯新屯白眉拳」被列入了龍崗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白眉拳自上世紀30年代進入龍崗,發展至今已近百年歷史,他在歷史中抵禦外敵,也弘揚著中華傳統武術文化。
李漢明帶領的白眉武術隊參與各類賽事,獲得金杯3座,武狀元金腰帶2條,金牌218枚。白眉拳,已成為深圳龍崗的一個文化符號。
新聞來源:龍崗融媒(專題部)
編輯:朱夏俐 編審:郭泓斌 監製:葛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