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無處不在,現在地球最深海溝中發現新物種體內也發現塑料碎片

2020-12-06 星星知火

科學家們在地球上最深的海溝中發現了一種新的海洋動物——這一發現通常是值得慶祝的。然而,研究人員也在其體內發現了塑料,這突顯出全球汙染危機的嚴重程度。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稱,他們在馬裡亞納海溝2萬英尺深的地方發現了這種生物,一種稱為甲殼綱動物(俗稱「跳躍者」)的甲殼類動物。

位於西太平洋的1580英裡長海溝的最大深度約為36,000英尺。但是,即使是生活在這些極端和看似偏遠的環境中的動物,似乎也無法免受塑料汙染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之前不為人知的動物體內發現了被稱為微塑料的塑料碎片。他們鑑定的材料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一種廣泛用於食品和飲料包裝的普通塑料。

結果發現,紐卡斯爾隊決定將新物種命名Eurythenes plasticus為了強調這一事實需要迅速採取行動,「停止向我們的海洋塑料垃圾的泛濫,「艾倫·傑米遜海洋生態學家、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在一份聲明中說。這種動物現在是240種已知的食用塑料的動物之一。

傑米森告訴說:「我們發現了一些已經被汙染的新物種,因此我們錯過了在自然環境中了解這些物種的機會。」「(這一發現)證明了塑料問題的嚴重程度。由於人類活動,生活在偏遠和極端海洋環境中的物種正在遭受苦難。任何對大量種群的有害影響在新物種中都很難把握,因為我們不知道在汙染之前這些種群是什麼樣的。」

塑料碎片現在在全世界的海洋中都很常見。事實上,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年大約有800萬噸這種物質進入海洋。一旦進入水中,這種塑料就會分解成越來越小的碎片,最終成為微塑料——海洋動物經常會攝入這些微塑料,比如Eurythenes plasticus。

傑米森在接受《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魚的內臟中含有難以消化的碎片,這可能會導致堵塞、食物空間縮小,以及吸收更有害的化學物質,如在水中與塑料結合的多氯聯苯。」

勞倫·斯普瑞爾是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的海洋保護副主席,她沒有參與這篇論文(儘管WWF支持這項研究),她說把這個新發現的物種從地球最深處和最偏遠的地方命名為「Eurythenes plasticus」是一個「大膽而必要的舉動」。

她在發給《新聞周刊》的一份聲明中說:「毫無疑問,塑料在我們的環境中無處不在,它對自然的影響也不容置疑。」「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塑料汙染更具破壞性的影響,因為塑料汙染正在感染物種,而科學才剛剛發現這一點。」雖然塑料在分類記錄上的正式存在是一個鮮明的概念,但這一發現應該會促使我們所有人立即採取強有力的行動來對抗這種全球汙染物。」

世界自然基金會德國分會海洋項目主任Heike Vesper在一份聲明中補充道:「塑料存在於我們呼吸的空氣中,存在於我們飲用的水中,現在也存在於遠離人類文明的動物體內。」

相關焦點

  • 全球最深海溝發現新神秘生物,其體內竟充滿塑料垃圾
    英國研究人員在全球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一種先前沒看過的端足類動物(Amphipoda,指沒有甲殼及兩側扁平的目級甲殼類動物
  • 全球最深海溝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幾乎影響到每一個動物!
    然而,來自紐卡斯爾大學海洋生物學家艾倫·賈米森的研究卻表明,你對人類影響力的評估可能太過保守,即使隱匿到地球最深的角落,那些可憐的動物也沒法逃脫人類的魔掌——幾乎在每一個動物的體內,研究人員都發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塑料垃圾。
  • 科學家首次發現,塑料已經布滿世界海溝最深處
    一項新發表的科學研究首次發現,即使生活在地球最深處的生物,也正以驚人的數量食用塑料垃圾。這很大程度表明,地球上已經不存在還未受過塑料汙染的海洋生態系統了。一個英國研究小組從世界上最深的 6 個海溝中捕獲片腳類動物(amphipods)——一種類似蝦的甲殼類動物,並帶回實驗室分析,隨後發現,超過 80%片腳類生物的消化系統(「hindgut」)內部存在塑料纖維和顆粒。且海溝越深,這些微塑料含量越多。
  • 印度洋海溝內,科學家發現新物種,網友:蒼蠅拍?
    地球上經歷過很多任霸主,昆蟲,恐龍,而如今的地球的霸主,無疑就是人類。雖然人類已經在地球上制霸多年,但是地球上還有很多人類未曾到達的地方。地球上的陸地面積,遠比不過海洋的面積。海洋裡的生物甚至要比陸地上的還要豐富。因為有技術的限制,人類沒有開始對海洋的完全探索。位於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發現的,最深的海溝。從這裡人類可以達到地球的最深處。對於擁有超強求知慾的人類來說,這種好地方怎麼會放過呢?在幾次的探索中,都能發現一些從未見過的海洋生物。
  • 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人類必須警惕!
    一直以來全球的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頂和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底部,那裡是人類最後的淨土。而來一個自科學團隊的研究,即使在海洋最深的海溝底部,也已經被人類的汙染物佔領了,而且隨著人類對於汙染物所顧忌的排放,海洋正在失去它自我潔淨的功能!
  • 科學家發現類似龍蝦新物種,體內現塑料垃圾,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那就是對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地區的研究又發現了一些新物種的出現,但是新物種的出現「連同」出現了一些令人擔心的問題,這對我們人類來說可能是一種不好的「徵兆」,後面我們會說形成惡性循環。確實在這個新的生物之中也發現了與人類相關的物質,可以說完全是由人類所引起的。
  • 地球塑料垃圾無處不在,汙染有多嚴重?人從口食入,又從肛門排出
    作者:文/虞子期塑料垃圾在環境汙染之中佔比非常大,上到高峰,下到深海,可以說真的是「無處不在」。根據《科學進展》雜誌發布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又在南極洲內發現了一次性物品的微粒塑料顆粒,這再次引發了人類對環境汙染的擔憂,因為塑料垃圾的威脅已經蔓延到了世界各地,所以人類對環境的汙染還在加劇之中,並且是越來越強。
  • 太平洋以下1萬米最深的垃圾場:世界海洋塑料汙染令人恐怖
    潛水員在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一個距太平洋表面10000米處的塑膠袋,這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發現的人造垃圾。塑膠袋是研究人員在研究30年的深海汙染記錄時發現的3000件人造碎片之一。超過三分之一的碎片是宏觀塑料,其中89%來自一次性產品。
  • 噩耗:全世界最深的海溝,也沒能逃過違禁化學品的汙染
    一處是在位於北太平洋寡營養表層水下方的馬裡亞納海溝(12°N 145°E),對一種地方性端足類動物(Hirondellea gigas)進行了採樣,最深的樣本來自水下10,250米處;另一處是在位於紐西蘭在南太平洋的初級生產力水層以下的克馬德克海溝(32°S 177°W),捕獲了兩種不同的地方性端足類物種(Hirondellea dubia 和 Bathycallisoma
  • 這是地球上唯一的一片淨土,科學家發現「新物種」!
    這是地球上唯一的一片淨土,卻意外發現「新物種」,科學家:難逃魔爪!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數千萬年,從遠古到如今,人類的族群在不斷的壯大,早已遍布大陸的每個角落,即便是極寒的南北極,也都有過人類的足跡。然而,在地球上,除了有廣袤的陸地以外,還有更為遼闊的海洋,人類通過一次次的深潛,探索著海底的神秘世界。與人類一樣,海底世界就是千千萬萬種海洋生物的家園,它們曾經在這裡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休養生息,但是,人類的各種活動卻打破了它們的平靜。海洋究竟有多深,我們不得而知,黑暗冰冷的海底世界如同大陸一般,它也有山川河流,平原溝壑,複雜的地形孕育了無數的海洋生物。
  • 地球無淨土?北極,海溝,珠峰均發現塑料微粒,並且已進入人體內
    ——微塑料北極海冰現大規模微塑料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上面我們也說了,不應該出現,但是如今發現了,那肯定就存在問題了。按照科學報告顯示,北極地區92%的微塑料汙染來自合成纖維,其中約73%為聚酯纖維,類似紡織品中使用的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而這裡面與人類幾乎是完全相關的,裡面含有家庭洗滌和廢水排放物等汙染物質較多,所以這確實說明了人類對北極的影響是最大的。
  • 你為什麼不吃塑料!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海洋可能已全被汙染了!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一個巨大的難題一直困擾著全人類:環境汙染。其中塑料汙染尤為嚴重,目前有科學家首次在海洋最深處的海溝發現成堆的塑料垃圾,這意味著地球上可能不存在無汙染的海洋了。一個英國的研究小組,從世界上最深的6個海溝中,捕獲了片腳類動物(就是外形像蝦的動物,體型微小,通體透明)。研究人員發現80%的片腳類動物體內都含有塑料纖維和顆粒。而且研究人員發現,海溝越深,微塑料含量越嚴重。
  • 萬米海底淪為塑料垃圾槽 會對深海物種造成什麼影響
    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早已為人所知,如今,英國科學家發現塑料汙染不僅存在於海洋淺表,而且延伸至海洋深處,包括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超萬米的地球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被海漂垃圾覆蓋的海灘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紐卡斯爾大學自然和環境科學學院研究人員從馬裡亞納海溝和另外5個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捕捉並分析海洋動物樣本,在這6個海溝都發現有片腳類動物攝入塑料微粒,而且越靠近海床覓食,攝入塑料微粒越多。 在馬裡亞納海溝提取的所有動物樣本體內都含塑料微粒。片腳類動物外形像蝦,體型微小。
  • 科學家在10000多米的海洋最深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到目前為止,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是人類發現地球上最深的地方,在我們的印象裡,那裡可能遠離塵世的繁華與喧囂,那裡是地球上最為黑暗孤寂又絲毫不受人類影響的生命角落。即使隱匿到地球最深處的角落,那些可憐的動物也沒有辦法逃脫人類的魔掌,科學家們幾乎在每個動物的體內,研究人員發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塑料垃圾。十年前,賈米森的科研團隊就開始探索太平洋周邊的深海海溝,包括日本海溝、伊豆小笠原海溝、馬裡亞納海溝、紐西蘭的克馬德克海溝、西南太平洋的新赫布裡底海溝以及秘魯-智利海溝等六個海溝。
  •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怎麼形成的?它深入地心內部了嗎?
    馬裡亞納大海溝是目前已知最深的海溝,深度達到了6-11千米,如果把喜馬拉雅山脈放入其中,可以淹沒喜馬拉雅山的山頂。由於馬裡亞納大海溝深度非常深,因此這裡的海水溫度超級低,壓強非常強,且太陽光子無法照射到這裡,以至於這裡終年黑暗,且含氧量低,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地方之一。雖然馬裡亞納大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但它距離地心仍有很長的距離。
  • 「看不見」的塑料汙染 無處不在的納米塑料汙染正在危害地球環境
    他們當年第一次暗示,塑料汙染並不僅限於散布在海岸線上的塑膠袋、飲料瓶和聚集在臭名昭著的「大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是一種漩渦狀的洋流,會將垃圾聚集在太平洋)的可見垃圾。這些塑料製品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很脆弱,被風和海浪侵蝕變得粉碎,碎裂成越來越小的碎片,還有從合成纖維中脫落的微小的所謂的微纖維,以及牙膏等產品中的微小粒子,這些碎片被稱為塑料微粒。
  • 人類的探測器潛入10000多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什麼?
    全球深度大於6000米的海溝共有37條,這些海溝所在的區域也被稱為海鬥深淵,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世界人類已知的最深的海溝,可謂是科研的「無人區」,據相關的資料顯示,達到萬米級作業探測,目前屈指可數,其中包括我國,那人類的探測器潛入10000多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到底發現了什麼?馬裡亞納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又名瑪利亞娜海溝。為地球目前已知最深的海溝。
  • 人類的探測器潛入10000多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什麼?
    37條,這些海溝所在的區域也被稱為海鬥深淵,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世界人類已知的最深的海溝,可謂是科研的「無人區」,據相關的資料顯示,達到萬米級作業探測,目前屈指可數,其中包括我國,那人類的探測器潛入10000多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到底發現了什麼?
  • 塑料汙染無處不在,在南極,體長不到1毫米的生物體內發現微塑料
    在南極的一個偏遠島嶼上,科學家在一隻動物的腸道中發現了微塑料,這讓人們擔心塑料汙染可能會在該地區的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義大利和愛爾蘭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南極管蟲」(Cryptopygus antarcticus)的內臟中有塑料汙染的痕跡。該生物是一種生活在南極土壤中的小型無脊椎動物。據科學家介紹,這種微小的生物也被稱為彈尾動物,它的長度不到1毫米。
  • 人體內首次發現微塑料,食鹽中也有塑料顆粒,真成「塑料姐妹花」了?
    微塑料似乎無處不在,在空氣、自來水、啤酒、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中都有蹤跡。懸浮在水體中的塑料微粒表面會吸附一些有機物、微生物,極易被各種海洋動物誤當作餌料吞食而進入食物鏈,因此人們吃的海產品中會含有塑料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