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吃塑料!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海洋可能已全被汙染了!

2020-12-03 趣讀天下事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一個巨大的難題一直困擾著全人類:環境汙染。其中塑料汙染尤為嚴重,目前有科學家首次在海洋最深處的海溝發現成堆的塑料垃圾,這意味著地球上可能不存在無汙染的海洋了。

一個英國的研究小組,從世界上最深的6個海溝中,捕獲了片腳類動物(就是外形像蝦的動物,體型微小,通體透明)。研究人員發現80%的片腳類動物體內都含有塑料纖維和顆粒。

而且研究人員發現,海溝越深,微塑料含量越嚴重。在地球上已知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中,樣本中動物100%都含有纖維,所攝取的塑料顆粒明顯比近海面的生物含量大。

在這些動物體內,其中66%是藍色纖維,這種材料是用來人造紡織品的,大概率是通過洗衣機洗衣服時排出的廢水流入海洋的。

如果河流裡有塑料垃圾,那麼它們將被衝刷乾淨;如果垃圾布滿海灘,潮汐將會帶走它們;但如果垃圾出現在海底,那就意味著這些垃圾將永遠留在海洋深處,無法衝洗。

泰國曾做過一個公益廣告,他們在壽司裡加入塑料,然後請路人免費試吃。試吃的人一開始都很開心,但當吃到塑料時,大多數人都怒了。

他們對銷售員大聲質問「塑料是不能吃的!」「吃塑料是會死人的!」當銷售員試著對他們辯解「我想應該沒什麼大問題的時候」他們更加憤怒了「你為什麼不自己吃!你要為其他人生命負責任!」

那麼請問產生塑料垃圾的人類,是否會對被塑料汙染的海洋負責呢?每年因塑料致死的300多隻海洋生物,你們會對他負責嗎?

多數人肯定會冷眼旁觀,死再多與我何幹?是啊,災難不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沒人會在意,只有自己也臨危時才會恐懼。但其實去年10月份,科學家就發現人體內也已經被微塑料所汙染了,現在,你還覺得無所謂嗎?

網友@矢豆耳兔做過一個夢,「夢到海裡根本沒有魚,全都是恐龍。原來他們遭遇流星雨災難後就躲在海裡,現在它們嫌大海被汙染了,就出來和人類爭奪家園。我站在摩天大樓上,望著衝過來的霸王龍和它周圍的一片廢墟,悲哀地等待著人類末日的到來。」

其實我相信很多人都在做著小小的努力,例如買菜時只用一個塑膠袋,或者乾脆不用塑膠袋,自己帶購物袋。但即便如此,你還是會在生活中看到不少人,在超市裡沒完沒了的拽下一大堆免費塑膠袋,每當看到這種人,我就有種吃了塑料的感覺。

保護環境不是在保護地球,是在保護人類自己,希望更多人從小事做起,希望國家能儘快想出對策,別等到失去時才珍惜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南極微生物體內也出現塑料,塑料已汙染食物網,人類也在吃塑料
    南極微生物體內也出現塑料,塑料已汙染食物網,人類也在吃塑料 審核-小文說到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汙染,塑料汙染是規避不了的。從上個世紀塑料誕生之後,人類就對這種低成本、高便捷性的物質愛不釋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塑料製品的問題逐漸暴露了,那就是對環境的汙染。
  • 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微塑料汙染 洗衣廢水等可能是罪魁禍首
    根據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了聚酯纖維。在北極海水中發現的微塑料汙染中,合成纖維佔比高達92%,其中聚酯纖維是最常見的。研究作者稱,這意味著在微塑料汙染世界海洋時,紡織品、洗衣機和廢水很可能是罪魁禍首。他們在北極發現的聚酯纖維與洗衣機和汙水處理廠的水中的纖維大小相同。
  • 英媒:海洋汙染導致海鮮愛好者可能誤食塑料微粒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警告說,如果你天天吃海鮮,那麼這意味著你一年可能吞下了多達1.1萬個塑料微粒,而且情況還會變得更加糟糕。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一份貽貝平均含有90個塑料微粒,而6個牡蠣含有大約50個塑料微粒。
  • 海洋汙染遠超預期!科學家:每吃一份生蠔會攝入0.7毫克塑料
    據報導,在8月18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中,來自於英國國家海洋中心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後,發現如今海洋的塑料垃圾汙染情況,已經遠超過預期。簡單來說,就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和塑料碎片。大約在2004年的時候,英國的科學家們就已經對它們展開研究了,而且還曾經在《科學》雜誌上發表過關於微塑料垃圾的研究論文。
  • 海洋汙染遠超預期!科學家:每吃一份生蠔會攝入0.7毫克塑料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在8月18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中,來自於英國國家海洋中心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後,發現如今海洋的塑料垃圾汙染情況,已經遠超過預期。
  •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
    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承受著這些→ 2020-11-09 2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發現浮遊生物吞食塑料纖維 塑料已進入海洋食物鏈
    參考消息網3月13日報導 外媒稱,科學家發現,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吞食廢棄塑料的纖維,塑料由此已經進入海洋食物鏈。他說,人們對鯨、海豹和海鳥吞食塑料的情況比較熟悉,但很少人知道,連微小的浮遊生物都受到如此嚴重的影響。在科比從英國周邊海域搜集的樣本中,浮遊生物吞食塑料的情況相當普遍。這是廢舊塑料進入海洋和全球食物鏈的一種路徑。近年來,海洋塑料汙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 人類每天都在吃塑料,你隨地亂扔的垃圾,最終會回到自己的餐桌上
    如果生態惡化得不到有效控制,幾百年後,地球生態系統可能會完全崩潰。屆時,人類將失去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而在許多環境汙染中,白色汙染或許是最容易讓我們忽略的一種汙染。所謂白色汙染,實際上就是塑料汙染。隨著消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使用塑膠袋的頻率也隨著大大提高。最常見的就是平時我們去逛超市,結帳打包是都是用塑膠袋來包裝。可以說,在我們生活中,塑料製品是隨處可見的。
  • 你可能不知道,地球上的塑料汙染嚴重到什麼地步了
    地球上的塑料汙染有多嚴重?許多人對此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據說人類拋棄的垃圾,在大海上逐漸匯合,形成了巨大的漂浮的垃圾島——聽說有5個之多。它們究竟在哪裡?面積多大?而之前有一項研究則揭開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塑料垃圾堆的秘密,現在,這個太平洋上的巨大垃圾堆已經相當於法國、西班牙和德國土地面積的總和!在北太平洋的海面上,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之間,有一個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島,它是太平洋上一片由400萬噸塑料垃圾組成的漩渦。
  • 科學家在人類體內,發現了塑料微粒,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可能有人覺得塑料汙染只是針對於陸地生態環境,可事實上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塑料垃圾對於海洋的汙染越來越嚴重,太平洋上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大陸」,這個「大陸」其實就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塑料垃圾組成,人們也稱之垃圾大陸。
  • 塑料垃圾已進入人類體內!科學家發現,人體殘存塑料微粒
    塑料垃圾已經遍布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我們的生活中塑料垃圾無處不在,先前衛星就拍攝到了海洋中漂浮的海洋垃圾,數目龐大令人咋舌,而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塑料垃圾,與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大海已成一鍋「塑料湯」!研究表明:地球或已找不到無汙染的海洋
    英國的《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近日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在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了一個驚人而悲傷的事實——在我們的地球上,塑料已經布滿世界海溝最深處,從目前塑料汙染分布的廣泛程度上看,地球上已經不存在還未受過塑料汙染的海洋生態系統了。
  • 食鹽已被微塑料汙染,我們的地球和食物還有安全的嗎?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問題遠比想像中要嚴重得多。調查數據表明,全世界銷售的食鹽品牌中,有90%都被微塑料汙染,其中主要是海鹽。該調查一共抽取了39個品牌的食鹽,其中36種都或多或少有微塑料的汙染。其中不含微塑料的,一個是我國臺灣的品牌,還有一個是法國的品牌。很幸運,另一種是我們大陸的品牌。
  • 微塑料汙染海洋,貽貝、牡蠣和扇貝汙染最嚴重
    微塑料是由較大的塑料顆粒分解產生,有些是作為清潔劑或美容產品的添加劑直接生產的,最終通過廢水進入水道和海洋。一旦到達海洋,微塑料就時常被野生動物吃下吐,常常讓動物因難以消化而死亡。科學家分析超過50項有關海鮮中微塑性汙染的研究,受調查的海鮮種類涉及世界各地從魚類到貝類的各種物種,結果發現,所有樣品均含有塑料微粒,研究人員共檢測到9種不同類型的塑料,聚丙烯(PP)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常見的塑料類型,兩者都是世界各地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
  • 微塑料幾乎已侵入地球上的每個縫隙
    他們的估計發表在《環境汙染》上,估計全球微粒總數在12.5至125萬億之間,至少是先前數字的兩倍。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普利茅斯海洋生態學家馬修·科爾(Matthew Cole)說:「使用傳統的採樣方法,我們已經大大低估了其中有多少種微塑料。」 「有了足夠小的網,就有可能在海洋中露出這張隱藏的、看不見的地圖。而這僅僅是表面上塑料物質,這些全局計算中不包括沉沒到底部的微型塑料物質。」
  • 科學有意思 | 我們每天都可能在吃塑料?科學家終於找到罪魁禍首
    ,都已檢測出了高濃度的塑料微粒。這些塑料微粒可以進入海洋生物的飲食中,並在整個食物鏈中積累,最終走上人類的餐桌。▲生物體內的塑料微粒微塑料如今在海洋裡隨處可見,濃度最高集中在南非沿海海灘、北美五大湖區、英國的河流,以及俄羅斯附近的海溝底部。它們的來源非常廣泛,從各種塑料物品上脫落的微小碎片,到為洗面奶、磨砂膏而研發的塑料微珠等等。
  • 北極塑料汙染嚴重 聯合國:已有1億噸塑料倒進海洋
    北極塑料汙染嚴重 聯合國:已有1億噸塑料倒進海洋 據外媒報導稱,近日,美國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在北極鑽取的冰芯中發現了微小的塑料碎片。日益嚴重的塑料汙染已至地球最偏遠的水域,給人們敲響警鐘。人類活動和洋流運動導致北極地區垃圾聚集,引發國際社會擔憂。
  • 【地理突破】為什麼說真正的地球之殤是海洋汙染?!
    《科學報告》近日發表研究說,已有近8萬噸塑料垃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水域堆積,形成「大太平洋垃圾帶」,科學家稱之為「第八大陸」。 每年有8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對野生動物、漁業和旅遊業造成嚴重的影響; 每年有100萬隻海鳥和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因塑料汙染而喪生; 魚吃塑料,我們吃魚; 塑料汙染每年給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損失達80億美元。
  • 海洋塑料汙染威脅海龜生存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海龜吞食塑料的數量越多,死亡風險越高,海洋塑料汙染正在威脅海龜的生存。
  • 科學家發現以塑料為食蟲子 吃塑料排二氧化碳
    小處著手黃粉蟲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科學家已在黃粉蟲體內分離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細菌,並將其保存。她無意間發現鋪在蟲盒子裡的泡沫塑料上有細小的噬咬痕跡,是黃粉蟲在吃塑料嗎?陳重光在當生物教師的父親支持下,開始留心觀察,她把黃粉蟲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餵麥麩和菜葉,試驗組逐漸加餵泡沫塑料餐盒片。她發現蟲子確實在吃塑料餐盒,通過稱量還證明蟲子體重在增加。蟲子吃塑料消化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