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微生物體內也出現塑料,塑料已汙染食物網,人類也在吃塑料
審核-小文
說到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汙染,塑料汙染是規避不了的。從上個世紀塑料誕生之後,人類就對這種低成本、高便捷性的物質愛不釋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塑料製品的問題逐漸暴露了,那就是對環境的汙染。很多不可降解的塑料從陸地流向海洋,然後再流向其他大陸,在流轉的過程中塑料不斷地汙染各種生態系統,就算是南極的生態系統也避免不了。
根據環球科學網7月1日的新聞,一支國際科考團隊近期前往南極的喬治王島進行生態環境科考行動,他們在對該島嶼的土壤情況進行研究後,發現其中一種微生物體內存在大量的塑料微粒,而這種微生物又是土壤中常見且必不可少的一種,這似乎表明南極大陸的土壤已經被塑料汙染了。
為什麼以該微小生物為研究對象?
根據科考人員的介紹,這種名為「南極彈尾蟲」的微小生物是土壤中一種常見且典型的微生物,它的體型僅為毫米級或亞毫米級。已經有研究表明彈尾蟲在全世界的土壤中都有分布,它們參與了土壤元素的循環,是土壤食物網必不可少的一環。其次,該種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數量十分可觀,對它們的研究可以真實反映土壤的真實情況。
研究人員在這種微小生物上得到了重大發現
科考人員登島後就在海灘上發現了一塊長寬大約有30釐米的大泡沫塊,它的表面許多地方已經被苔蘚和地衣所覆蓋,因此科考人員將其帶回實驗室進行鑑定和分析。在研究過程中,科考人員發現了該泡沫中存在大量南極彈尾蟲,然後利用紅外光譜技術對彈尾蟲進行成分檢測,結果發現其體內存在大量的塑料微粒。
除此之外,科考人員還對採集到的土壤樣本進行檢測,同樣發現了其中的彈尾蟲含有塑料微粒的現象,由此可以推斷,彈尾蟲是通過攝入泡沫上的苔蘚和地衣,從而攝入了塑料微粒。
南極土壤食物網已出現塑料汙染問題,還可能造成什麼影響?
這項研究發現表明塑料已經對南極地區造成了汙染,準確地說是對土壤食物網造成了汙染。一旦位於底層的微生物普遍被塑料汙染之後,上層的生物也無法避免,因為塑料微粒會通過食物鏈逐級傳遞。
嚴重的話,喬治王島上的汙染擴散到南極的其他島嶼,汙染甚至會再次回到海洋中,汙染其他乾淨的地方,最終隨著食物進入人體內,明確地說,我們現在吃的食物中,有可能含有塑料。
在這之前,科學家就已經在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塑膠袋,這說明世界上最偏僻和最深的地方都已經被塑料汙染,塑料汙染問題儼然變成了全球性問題。對此我們不能抱有僥倖心理而坐視不管,因為無論兩個生態系統距離有多遠,都處於地球這個大生物圈中,所有問題都有可能互相影響。
參考資料:
環球科學網 7月1日 《塑料垃圾已經滲透進偏遠南極的食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