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每天都在吃塑料,你隨地亂扔的垃圾,最終會回到自己的餐桌上

2020-12-04 科學探索說

審核-小文

目前,環境問題顯然已經成為人類最棘手的問題。如果生態惡化得不到有效控制,幾百年後,地球生態系統可能會完全崩潰。屆時,人類將失去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而在許多環境汙染中,白色汙染或許是最容易讓我們忽略的一種汙染。所謂白色汙染,實際上就是塑料汙染。隨著消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使用塑膠袋的頻率也隨著大大提高。最常見的就是平時我們去逛超市,結帳打包是都是用塑膠袋來包裝。可以說,在我們生活中,塑料製品是隨處可見的。

雖然我們經常忽略塑膠袋造成的汙染,但這並不代表著它很好處理。塑料反而是一種難以降解的物品,而且它們的數量過於龐大,並且也不能進行回收處理。因此,使用過的塑膠袋可以說散落在各處。如果你以為塑料所造成的只有陸地汙染的話,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白色汙染已經在人們不注意的時候大量注入了海洋,對海洋也造成了嚴重的汙染。一定有不少朋友都聽說過「太平洋垃圾島」,其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與夏威夷間的海域之間。

這個海洋區域已經完全被垃圾覆蓋,覆蓋面積足足有兩個美國德克薩斯州之大,而這其中,主要的垃圾就是塑料。那麼,為什麼這一區域會有如此之多的垃圾呢?主要是因為洋流的作用。在洋流的作用下,幾乎世界各地的海洋垃圾都向這裡匯聚,日積月累,就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可能有人也有不同的看法,覺得海洋的垃圾再多,與人類又有什麼關係呢?畢竟人類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並不在海裡,而這也是人類對於海洋垃圾不重視的原因之一。可是根據科學家的大量研究發現,人類可能每天都在吃塑料。

估計這個發現,大多數人是不相信的。因為塑料是一種難已降解的物質,如果進入人體內,肯定會對人體造成不好的影響。但人們又不傻,難道還會自己去吃塑料不成?其實科學家的意思,並不是人們直接吃塑料,而是指人們被動的、間接的吃的塑料。相信很多人都會喜歡吃海鮮,但在這些海鮮中,卻含有大量的塑料成分,只是我們肉眼無法看到罷了。因為海洋不斷地被塑料汙染,不少魚類為了生存就會吃進一些塑料,又由於這些塑料很難被消化,所以塑料就會以微粒的形式藏於它們體內,然後又間接被人類所食用。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擔心:這些塑料成分進入肚子後,對我們人體會有什麼影響呢?其實,這些對人體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如果人類還不對海洋垃圾實施有效治理措施,塑料吃多了,難免會有一些影響也說不定。所以,大家還是好好保護環境,這樣才是避免我們繼續吃塑料的最根本的辦法。

相關焦點

  • 注意公共衛生,請勿隨地亂扔垃圾
    因為樓道沒有菸灰缸,所以吸完煙之後菸頭就隨手扔在地上了,再加上吸菸的時候會有人習慣性的吐痰,更有早上買了早餐的同事也會去樓道裡吃飯,吃完飯也是把塑膠袋,飯盒就隨手扔在地上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就更過分了,吃完飯把飯盒扔了,再來到樓道裡美美的過一把菸癮,快樂似神仙啊。
  • 廣安市民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這些好習慣要堅持
    每天上班後,吳春梅都會依照慣例在自己負責路段進行路面清掃,垃圾桶則是她重點清理的地方。「垃圾桶的清理是每天工作的重要環節,一定要仔細清理,保持桶身乾淨,桶內垃圾不外溢。」吳春梅說。對於市民衛生習慣的變化,吳春梅有著切身體會。「現在隨著大家素質的提高,隨地吐痰的現象少了許多,我們的工作量也輕了不少。」
  •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 塑料對人類的危害有多大?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全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人再隨地亂扔塑料垃圾在人們使用越來越多塑料製品的同時,塑料垃圾正如同潮水一般流入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全球產生塑料製品超過3億噸,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填埋、焚燒等方式侵佔和汙染著生存環境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全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人再隨地亂扔塑料垃圾而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更是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城市中不同水體的塑料垃圾最終在馬尼拉大都市帕拉那克市海岸自由島的海灘上匯集。
  • 鄭州: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
    新華社鄭州4月1日電(記者 宋曉東)根據河南省人大常委會近日審查批准的《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今年7月1日起,在鄭州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駕駛非機動車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將會受到法律懲罰。據了解,在維護公共秩序、保護環境、文明生活、文明出行、文明旅遊等方面,新規對經常發生的不文明行為進行了明確規範。
  • 塑料會給海底帶來多大的危害?看過之後你還會亂扔垃圾嗎?
    如果你心存浪漫也許你會想到美人魚;如果你是一枚吃貨,也許你想到的就是美味的魚蝦。但是你知道嗎,海底世界同樣是一個鋪滿垃圾的世界。    那麼多的海底垃圾究竟都是些什麼呢?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垃圾是塑料,廢棄的漁網還有其他的垃圾,特別是塑料垃圾每年都呈增長的趨勢。
  • 隨地亂丟垃圾,你是如何看待此事?
    垃圾隨處亂扔,已經是一件在尋常不過的事,但隨處亂扔真的好嗎?我們隨處都能看見禁止亂丟垃圾標語,可就是有很多人不當一回事,他們覺得垃圾亂丟怎麼了,又沒礙著你,你當做沒看見不就好了,不是還有環衛工人嗎?他們是做這一行的掃垃圾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你們知道亂丟垃圾會造成什麼影響嗎?
  • 宿遷專項整治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行為
    請不要再隨地吐痰、亂扔菸頭、亂扔垃圾啦!即日起,江蘇宿遷啟動開展了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危害公共衛生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對五大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專項整治,其中包括禁止隨地吐痰、亂扔菸頭、亂扔垃圾等。  據悉,宿遷市城管辦啟動開展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危害公共衛生行為專項整治行動,主要是進一步深化文明城市長效建設,切實加強市容環境整治,營造乾淨、規範、有序的城市環境,引導廣大群眾養成文明、衛生、健康的行為習慣。
  • 科學家:每吃一份生蠔會攝入0.7毫克塑料
    伴隨著海洋中的微塑料垃圾越來越多,自然,海洋生物也會受到影響。研究發現,海洋生物的體內微塑料垃圾的含量也在不斷增加。當然,海洋生物吞食微塑料垃圾是無意識的,它們可能捕食的過程中,就吸入了大量的微塑料垃圾,如今,微塑料垃圾也已經通過人類捕撈,回到了人類的餐桌之上。
  • 科學家:每吃一份生蠔會攝入0.7毫克塑料
    當然,海洋生物吞食微塑料垃圾是無意識的,它們可能捕食的過程中,就吸入了大量的微塑料垃圾,如今,微塑料垃圾也已經通過人類捕撈,回到了人類的餐桌之上。每吃一份生蠔會攝入0.7毫克塑料研究者表示,如今海洋中海洋生物,特別是人類食用的海鮮樣本中,都發現了塑料殘留物,人類在食用它們的過程中,自然也攝入了一定的微塑料垃圾。
  • 人類每天會吃進去一張信用卡,塑料問題迫在眉睫,嬰兒體內都有
    如果你要說這個時代最可怕的問題是什麼,或許有人會告訴你,這個時代最可怕的問題是戰爭是核武器,或許也有人會告訴你是氣候災害是人心,但是其實這些都不是現在這個時代最迫在眉睫的問題,最可怕的事情是塑料問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表示,塑料微粒現在正在逐步的進入人體的內部。根據美國有線電視的報導顯示,全球每年都會生產幾億噸的塑料。預計到2050年的時候,這個數字還會增長几倍。
  • 這是你每天「吃掉」的塑料,看起來很可怕!
    許多人都知道亂丟塑料垃圾會破壞環境,危害大自然,從而影響到我們人類自身。 但實際上,相對於這些塑料垃圾來說,塑料分解之後的微塑料顆粒,會對人類造成更大的影響。
  • 科普|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會吃下去幾萬個塑料顆粒
    一次性紙杯的使用很普遍,但如果告訴你,用一次性紙杯盛熱水,會吃下去幾萬個微塑料顆粒,你還會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嗎?果蔬、肉製品2020年7月發表在《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刊發的一項研究顯示,萵苣和小麥作物根部的裂縫可以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然後傳播到可食用部分。這一過程中,植物的蒸騰作用起著促進作用。⑦當然,海洋裡的魚自然也逃不過。有證據表明,微塑料可以從歐洲鯷等物種的消化道轉移到肝臟中。⑧最終,它們被端上人類的餐桌。
  • 實用英語:「亂扔垃圾雜物」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亂扔垃圾雜物」 2007-05-09 11:27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看到這個警示標誌了吧
  • 野象改吃生活垃圾,還把塑料當食物,看的讓人心碎
    隨著世界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如何處理生活垃圾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目前全球處理垃圾方式有分類回收、填埋、焚燒、堆肥等,在這一系列舉措中,野外露天傾倒被認為是最原始、汙染性最大、最不負責任的一種處理方式。露天傾倒的垃圾中,有機物部分會在短暫環境汙染後腐爛消失,而那些含不可降解塑料成分的垃圾,可能會持續汙染環境400多年。
  • 生活倡導:地球汙染將把人類打的一敗塗地
    有報導說,「非典」患者的一滴痰液中藏有上億個病菌。這些患者痰液中的病菌擴散到空氣中,會在空氣中漂浮數小時。很容易造成一人傳染數人。塑料膜、紙屑和粉塵則隨風飛揚還會形成「白色汙染」。汙染水體垃圾中的有害成分易經雨水衝入地面水體,在垃圾堆放或填坑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汙染物,同時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若垃圾直接棄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則會引起更嚴重的汙染。
  •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有可能每天都在吃塑料,這是怎麼回事?
    可能很多人認為,這些白色塑料都是出現在陸地上,汙染陸地環境,可事實上,塑料現在已經大量注入海洋,已經在不斷汙染海洋。可能不少人都聽說過「太平洋垃圾島」,它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與夏威夷間海域之間的一個區域,這個區域已經完全被各種垃圾覆蓋,其中主要的垃圾就是塑料,其面積相當於兩個美國德克薩斯州。太平洋上之所以會形成如此巨大的垃圾島,主要是因為洋流的作用,世界各地的海洋垃圾向這裡匯聚形成的。
  • 我們每天都在吃塑料,你知道嗎?
    從塑料被人類發明使用後,塑料汙染就一直存在,而且是越來越嚴重。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垃圾被我們扔在地上或者丟在河裡,更多的是被人類源源不斷的傾倒入海洋裡,而這些被倒入海洋裡的塑料垃圾,最終會被分解成碎片。
  • 你最近都吃了些什麼?
    人不會主動吃塑料但當塑料被隨意丟棄無處不在時「塑料吃人」再也不是一句玩笑話!我們扔掉的垃圾,最終以另一種形式回到了我們的胃裡!早在2018年10月,科學家第一次在人類糞便中發現了塑料微粒,直接證實了,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最後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
  • 科學有意思 | 我們每天都可能在吃塑料?科學家終於找到罪魁禍首
    ,都已檢測出了高濃度的塑料微粒。這些塑料微粒可以進入海洋生物的飲食中,並在整個食物鏈中積累,最終走上人類的餐桌。▲生物體內的塑料微粒微塑料如今在海洋裡隨處可見,濃度最高集中在南非沿海海灘、北美五大湖區、英國的河流,以及俄羅斯附近的海溝底部。它們的來源非常廣泛,從各種塑料物品上脫落的微小碎片,到為洗面奶、磨砂膏而研發的塑料微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