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每天「吃掉」的塑料,看起來很可怕!

2020-12-01 騰訊網

許多人都知道亂丟塑料垃圾會破壞環境,危害大自然,從而影響到我們人類自身。

但實際上,相對於這些塑料垃圾來說,塑料分解之後的微塑料顆粒,會對人類造成更大的影響

#什麼叫微塑料?

大家都知道,塑料垃圾是一種難以降解的垃圾,但在風吹日曬之下,許多塑料也還是會變小,風化,慢慢分解成一些十分細小的顆粒,這就是微塑料了。

有關塑料老化的知識,可以查閱前期的一些內容:《材料新知,塑料老化和抗氧劑作用原理》、《汽車材料抗老化助劑,亞磷酸酯抗老化助劑介紹》、《風霜雨雪酷暑嚴寒,汽車老化該如何評估呢?》等等。

因為微塑料的顆粒小,質量輕,稍微藉助自然外力的作用下,就能轉移傳播,日常生活中的塑膠袋、塑料瓶、吸管……各類塑料用品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

在自然中降解周期極為漫長,長時間會以塑料微粒的形式存在自然中,威脅我們的生命,尤其是目前所處的塑料發展時期,我們已經處於塑料的汙染之中,3分鐘的獲獎電影說明了這一切,《塑料帶給我們什麼?魚生 Selfish,看可悲的因果循環》。

這真的的不誇張!從嬰兒時期,我們人類就開始「吃」微塑料了。

你都吃過哪些塑料?

1

奶瓶中的微塑料

2020年10月發表在《自然·食品》雜誌一篇論文提到,在使用聚丙烯塑料瓶製備的每升嬰兒配方奶粉中,嬰兒可能攝入超1600萬個微塑料顆粒。

2

飲用水中的微塑料

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多尼爾分校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14個國家的159份自來水樣本,81%的樣本每升有0-61個顆粒。

3

果蔬、肉製品中的微塑料

《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刊發的一項研究顯示,萵苣和小麥作物根部的裂縫可以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然後傳播到可食用部分。這一過程中,植物的蒸騰作用起著促進作用。

4

空氣中的微塑料

每天呼吸的空氣也充斥著微塑料。法國巴黎和中國東莞市進行的研究已經揭示了微塑料(主要是纖維)存在於大氣降塵中。

我們吃了多少塑料?

下面是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研究的關於一個普通人每個時間段內,僅僅通過日常用水(烹飪,飲用)所食用的塑料量:

● 每周,1972顆微塑料顆粒,大約有5克重,跟信用卡、塑料瓶蓋的重量差不多。

● 每月,21克微塑料,切碎的話,足以裝滿一個飯碗。

● 每半年,125克微塑料顆粒,大概像是一碗麥片。

● 每年,250克微塑料顆粒,足有半斤。

● 一生按照79年(世界平均值為71年)來算,超過20公斤,足以裝滿兩個標準的垃圾桶。

微塑料進入我們身體會怎樣?

因為這些微塑料顆粒通常都會排斥水,還會與無法溶解的毒素結合。

所以微塑料最終在人體內會跟有毒金屬(例如汞)和有機汙染物(例如農藥)相結合,最終形成一種有毒的毒素

而這種毒素最終會導致癌症以及生殖和發育等問題

而讓科學家更為擔心的是,這些微塑料太小了,足夠小到能進入我們的各個器官,而且,它們也可以成為一些有毒化學物質傳遞的途徑,比如塑料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雙酚A等。

減少微塑料,先做好這幾點!

1. 少點外賣

2. 少用吸管

3. 塑料製品別亂扔

4. 用布袋替代塑膠袋

5. 最好選擇可降解塑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焦點

  • 我們每天都在吃塑料,你知道嗎?
    從塑料被人類發明使用後,塑料汙染就一直存在,而且是越來越嚴重。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垃圾被我們扔在地上或者丟在河裡,更多的是被人類源源不斷的傾倒入海洋裡,而這些被倒入海洋裡的塑料垃圾,最終會被分解成碎片。
  • 微塑料入侵人體!嬰兒每天喝下160萬粒微塑料,連大腦都有塑料
    早在2004年的時候,就有研究者指出,在海洋中堆積的「微塑料」,是最可怕的汙染源之一,因為它們未來很可能會入侵人類的大腦,讓人類的身體中「充滿塑料」。 當微塑料進入自然界後,它們首先會被低等生物吃掉,然後由於無法消化,當低等生物被肉食性動物吃掉後,就會實現轉移,積累到食物鏈上層的動物體內。 通過食物鏈的層層疊加演化,最終,處於食物鏈的位置越高,體內積累的微塑料等有害物質就越多,而人類作為食物鏈頂端的存在,自然人類的體內也就積累了更多的微塑料。
  • 人類每天會吃進去一張信用卡,塑料問題迫在眉睫,嬰兒體內都有
    如果你要說這個時代最可怕的問題是什麼,或許有人會告訴你,這個時代最可怕的問題是戰爭是核武器,或許也有人會告訴你是氣候災害是人心,但是其實這些都不是現在這個時代最迫在眉睫的問題,最可怕的事情是塑料問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表示,塑料微粒現在正在逐步的進入人體的內部。根據美國有線電視的報導顯示,全球每年都會生產幾億噸的塑料。預計到2050年的時候,這個數字還會增長几倍。
  • 你每周吃掉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塑料!
    You could be swallowing a credit card's weight in plastic every week你可能每周吃掉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塑料這些塑料汙染物來自「塑料微粒」,就是小於5mm的顆粒,這些顆粒正在進入我們的食物、飲用水,甚至空氣中。
  • 塑料微粒正在進入體內…全球人均每周「吃掉」一張信用卡?
    塑料微粒正在進入人類體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導顯示,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3億噸塑料,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兩倍。當它們進入海洋,會被濾食性動物吃掉並存留在它們體內,經過食物鏈層層傳遞。圖源:bing但這似乎並不是最可怕的。關鍵問題是,我們迄今仍不了解相關的健康風險,很難評估攝入量對人類的危害。更何況,脆弱的嬰兒似乎也在承受著塑料微粒進入體內的潛在影響。
  • 海洋塑料汙染有多嚴重?英國科學家:平均每人一周吃掉一張信用卡
    不過事實上卻是,即使是偏遠海域,也已經出現了「海洋垃圾帶」,特別是因為微塑料垃圾直徑小、體積小,所以它們在海洋中沉積的情況也就更加嚴重,在深海峽谷中,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很多大規模「微塑料垃圾場」。 一周吃掉一張信用卡
  • 您在一生中會吃掉相當於兩個垃圾箱的塑料
    之所以會含有如此多的塑料,是它們曾在被塑料汙染的海洋中生活,並且它們會被人類完整食用,包括消化系統和其他構造。研究發現,通過空氣吸入的塑料顆粒在人類一生攝入的塑料中只佔很小一部分,但研究人員指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條件和生活方式。
  • 好吧,這只不過是一個塑料新聞
    當第一個美國殖民地建立的時候,塑料就已經存在了。殖民者扔出的垃圾到今天仍然漂浮在海洋中,這種現象想起來非常可怕,畢竟,在過去的60到70年裡,塑料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材料。我們喝著塑料裝的飲料、用著塑料製作的東西、穿著塑料製作的衣物、吃著塑料裝的食物……我們完全沒意識到,從塑料瘋狂的行為中會產生什麼可怕的後果。人類還能存在多久?好吧,這只不過是一個塑料新聞。
  • 能「吃掉」塑料的毛毛蟲未來有望被用於垃圾填埋場
    據外媒報導, 能「吃掉」塑料的毛毛蟲未來有望被用於處理垃圾填埋場的廢棄物 ,儘管新的研究警告說,這對於一次性廢棄物的問題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辦法。能夠分解聚乙烯的蟲子是在幾年前首次發現的,但是直到現在,我們才開始確切地了解其發生方式,以及如何影響毛蟲的實際實施。
  • 塑料正在反噬人類,你每周吃掉的塑料量,相當於一張銀行卡
    筆者-菲君 在很多人看來,塑料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物質,只要不觸及高溫,在一般情況下塑料都不會溶解,更何況在自然界中一隻塑膠袋完全降解也需要200年以上的時間,因此就算我們身邊使用的塑料製品再多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但這恰恰是人類對於塑料認知的誤區。
  • 塑料汙染有多恐怖?每人一年竟吞下12萬塑料碎片
    但在食物上,我們擁有一個共同點——每天都吃下去無數塑料....》的研究提到,美國人每天要攝入203至312塊微塑料。這看起來有些荒謬,誰會傻到吃塑料?其實這和智商沒有關係。如果你喜歡喝瓶裝水,那麼與那些只用保溫杯的人相比,每年要多吃進去86,000個塑料顆粒,相當於每天約236粒。
  • 能吃掉塑料的細菌
    塑料——你們了解塑料,你們也許不喜歡塑料, 但事實是你們每天都要用到它。 據研究人員估計,到2050年, 海洋中塑料的數量將超過魚類。 Despite our best efforts, only nine percent of all plastic we use winds up being recycled.
  • 世界上最可怕的植物,能夠吃掉一隻老鼠,你知道是什麼嗎?
    世界上最可怕的植物,能夠吃掉一隻老鼠,你知道是什麼嗎?自然界中總是會存在著許多奇奇怪怪植物,比如大家非常感興趣的食人花就是其中一種,很多人聽到這樣的名字都會不自覺的有一種恐懼感,其實真正的使用花並不吃肉,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種植物,豬籠草,卻可以吃掉一隻老鼠,大家下次看到的話,一定要躲著走。
  • 中國天才意外發現吃掉塑料的細菌,價值5000萬元,最後選擇加拿大
    引言相信大家都知道塑料是我們人工合成的一種材料,雖然用途很高,但是它對環境的危害十分的重大,所以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尋找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而我們國家的天才少女意外發現了可以吃掉塑料的細菌,價值5000萬元,在她高中畢業後就選擇了到加拿大。
  • 吃掉宿主舌頭自己當舌頭,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噁心最可怕物種
    如果你的舌頭被某種不明生物吃掉,那一定是天底下最最可怕的事情了;而這種不明生物吃掉你的舌頭後,又自己坐鎮口中當起了舌頭,那恐怕不但是天底下最最可怕的事,還是天底下最最噁心的事情。而這樣的事情,就真的發生在世界上很多魚類身上,不,應該說是魚類嘴裡,這是怎樣的慘無魚道啊!最近,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賴斯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生物學家科裡·埃文斯(Kory Evans)在對魚類骨架進行X射線掃描數位化處理時,就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畫面,在對一條瀨魚進行掃描時,埃文斯發現它嘴裡的舌頭竟然也有骨架結構,而且還是活動的!
  •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1.對生物體的危害   遊蕩的微塑料很容易被貽貝、浮遊動物等低端食物鏈生物吃掉。微塑料無法消化,只能一直存在於胃中,佔據空間,導致動物生病甚至死亡;但如果吃了含有有機汙染物的微塑料,對這些浮遊生物的傷害就更大了,汙染物在生物體內酶的作用下釋放出來,加重了它們的病情。
  • 日本最新研究:細菌竟然可以「吃掉」塑料
    塑料是當今社會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經濟和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不過,廢舊塑料的處理卻是令全世界十分頭疼的難題,一旦被丟棄,就會變成大自然中難以被降解的頑固垃圾,威脅著整個地球的環境。最近,日本科學家通過分析發現,一種可以「吃掉」塑料的細菌有望成為塑料垃圾的「終結者」。
  • 磷蝦成海洋塑料「剋星」?被分解後的塑料,可能造成更大危害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研究人員只能無奈地接受一個事實: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分解,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過陽光和海浪等作用緩慢的物理過程來解決,這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磷蝦作為分布廣泛數量龐大的海生甲殼類動物,它們只有曲別針大小,但僅南大洋估計就存在著數千億噸,有它們在似乎海洋塑料汙染也沒那麼可怕了,這讓很多人長舒了一口氣。很讓人振奮不是嗎?
  • 塑料顆粒開始「入侵」人類胎盤,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來看看這組數據↓↓↓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膠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全部加起來可以繞地球420圈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 微塑料現身珠穆朗瑪峰,這標誌著地球徹底被微塑料統治
    剛剛,新聞報微塑料已經攻陷珠穆朗瑪峰峰頂。這是繼馬裡亞納海溝之後,珠峰頂部首次發現微塑料。至此,包括空氣、地表、海洋的地球立體空間全部被微塑料汙染。實際上,微塑料的粒徑範圍從幾微米到幾毫米,是形狀多樣的非均勻塑料顆粒混合體,肉眼往往難以分辨,被形象地稱為「海中的PM2.5」。與「白色汙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體現在其顆粒直徑微小上,這是其與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對於環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