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稱首次在澳海域發現罕見大鰭魷魚

2020-11-13 金融界

新華社坎培拉11月12日電(記者白旭 嶽東興)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2日發布公報說,該組織的科研人員在澳南部的大澳大利亞灣拍攝到5隻大鰭魷魚的罕見鏡頭,這是首次在澳海域發現這種軟體動物

根據這一公報,在這家研究組織安排的深海科考中,科研人員運用攝像裝置在大澳大利亞灣某海域水深兩三千米處拍攝到這些魷魚。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美國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

海洋科學家德博拉·奧斯特哈格說,大鰭魷魚屬於巨鰭魷科,是一種深海魷魚,它們的鰭尺寸較大,其腕足和觸鬚的末端伸出很長的細絲。

「目擊到大鰭魷魚非常罕見。這在澳大利亞海域是第一個記錄,而在世界範圍也只有十幾次確認目擊到了它們。」奧斯特哈格說。

奧斯特哈格說,研究人員使用並行雷射測量儀測量了一隻大鰭魷魚,發現其軀體長度超過1.8米,但其腕足和觸鬚末端伸出的細絲超過軀體長度的11倍。他們還發現大鰭魷魚的腕足及其細絲之間有特殊的纏繞現象,這種情景此前從未觀察到。

本文源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奇形怪狀大鰭魷魚 驚現澳海域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1月12日發布公報說,該組織的科研人員在澳南部的大澳大利亞灣拍攝到5隻罕見的大鰭魷魚,這是首次在澳海域發現這種軟體動物。
  • 澳大利亞海域 發現罕見大鰭魷魚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1月12日發布公報說,該組織的科研人員在澳南部的大澳大利亞灣拍攝到5隻大鰭魷魚的罕見鏡頭,這是首次在澳海域發現這種軟體動物。 在這家研究組織安排的深海科考中,科研人員運用攝像裝置在大澳大利亞灣某海域水深兩三千米處拍攝到這些魷魚。
  • 今日科技話題:天通一號02星、華北豹區域種群、恆星、大鰭魷魚、線性納米馬達、稀土元素
    ——《科技日報》4研究者稱首次在澳海域發現罕見大鰭魷魚▲這張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1月12日提供的照片顯示的是科研人員發現的大鰭魷魚5隻大鰭魷魚的罕見鏡頭,這是首次在澳海域發現這種軟體動物。根據這一公報,在這家研究組織安排的深海科考中,科研人員運用攝像裝置在大澳大利亞灣某海域水深兩三千米處拍攝到這些魷魚
  • 遺落深海的外星人:大鰭魷魚,擁有最長觸手,只在交配時在一起
    第一次在深海見到這種大鰭魷魚時,你一定會被它那副尊容嚇倒,因為它看起來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外星人,但這樣的機會可不多,因為自1907年第一次發現這種魷魚以來,和它有親密接觸的機會屈指可數,而得到的樣本更是支離破碎!
  • 遺落深海的外星人:大鰭魷魚,擁有最長觸手,只在交配時在一起!
    第一次在深海見到這種大鰭魷魚時,你一定會被它那副尊容嚇倒,因為它看起來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外星人,但這樣的機會可不多,因為自1907年第一次發現這種魷魚以來,和它有親密接觸的機會屈指可數,而得到的樣本更是支離破碎!
  • 深海探險家在澳大利亞沿海拍攝到神秘的大鰭魷魚
    ▼ 近日深海探險家在澳大利亞沿海拍攝到一種神秘的大鰭魷魚。新發現的大鰭魷魚是一種頭足類動物,它的觸足可以長到26英尺長,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漫遊。在周三發表在期刊《PLOS One》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在澳大利亞南部海岸外的大澳大利亞海灣中五次發現的神秘、幽靈般的魷魚。
  • 《PLOS One》:深海探險家在澳大利亞沿海拍攝到神秘的大鰭魷魚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近日深海探險家在澳大利亞沿海拍攝到一種神秘的大鰭魷魚。新發現的大鰭魷魚是一種頭足類動物,它的觸足可以長到26英尺長,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漫遊。在周三發表在期刊《PLOS One》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在澳大利亞南部海岸外的大澳大利亞海灣中五次發現的神秘、幽靈般的魷魚。該團隊表示,這些目擊事件都是個體,有效地將南半球迄今為止的目擊事件總數增加了一倍。
  • 菲海域現1.55米船蛆 專家稱「罕見且神秘」
    科學家最近在菲律賓海域發現了1.55米長、6釐米粗的船蛆,如此巨大的此類活體生物尚屬首次發現。  船蛆雖然長得像蠕蟲,其實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與牡蠣或蛤屬同一類生物,有已退化的雙殼。他們在《全國科學院院報》發表研究報告,稱這種巨型船蛆是一種「罕見且神秘的物種」。(袁原)【新華社微特稿】相關新聞澳研究員稱網上相親照片由別人挑更易成功 【新華社微特稿】在網上發布相親信息的人往往會精心挑選一張自己最得意的照片貼上去。
  • 人類首次拍到活體巨型魷魚(圖)
    由於外形奇特而且非常罕見,巨型魷魚一般只在傳說中出現。至今,科學家關於巨型魷魚的知識都基於一些黑暗的照片,以及它們死後被衝上人跡罕至的海岸的屍體。  日本科學家22日宣布,他們最近成功地拍攝到了活體巨型魷魚的照片,這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  或因拽傷而亡  日本一個科研小組表示,他們本月在東京以南900公裡的小笠原群島進行科學考察時,成功地拍攝到一隻活著的巨型魷魚。這隻巨型魷魚長度為7米,但在捕撈上船後不久即宣告死亡。
  • 罕見!科學家發現巨型魷魚卵囊 卵中生物很像是入侵地球的外星人
    挪威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罕見的巨型凝膠狀「卵囊」,裡面包裹著成千上萬的十觸足魷魚的卵。 10月5日,Research Expedition Vessel 團隊的潛水員在挪威西北部的 rstafjorden峽灣發現了這個巨型果凍狀卵囊,當時這支團隊正在進行海洋健康狀況的監測。
  • 沒有它不敢吃的,包括比它大的食人鯊,水底恐怖的發現
    難以捉摸的魷魚>在澳大利亞大約海平面3,000米以下的水域,科學家首次發現難以捉摸的深海大鰭魷魚,這一發現之前,此類神秘生物在全球範圍內只被報導過十幾次,而在澳大利亞水域從未見過。顧名思義,大鰭魷魚有大鰭,以平滑,起伏的動作前行。它們還擁有長達8米細而粘線,從相對短的觸手的末端垂下。這些類似義大利麵條的粘線是大鰭魷魚獨有的。
  • 西太平洋監測發現「核輻射魷魚」
    對此,國家海洋局發布公告稱,日本福島以東及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島核洩漏的顯著影響,提醒有關部門加強對來自該海域海產品的放射性監測。不過,對於這一公告,也有專家認為,由於我國捕撈的魷魚主要位於北太平洋傳統魷釣作業漁場,與日本福島相距1000多公裡,截至目前尚未受核輻射影響,人們不必過於擔心。
  • 日本首次在太平洋630米深處發現3米長巨型魷魚
    神話故事中挪威海怪能夠對船隻進行攻擊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日本一支潛水小組在太平洋北部630米深處首次真實拍攝到一條3米長的巨型魷魚,並稱這段視頻圖像是非常美麗的瞬間。  巨型魷魚時常與神秘的挪威海怪聯繫在一起,後者能夠拖曳船隻,致使水手沉入海底,長期以來,這種神秘生物倍受自然學家和敘事者的青睞。近期,日本一支海底攝像小組拍攝到海底630米深處的巨型魷魚,並首次在海底深處棲息處進行了拍攝。  3位潛水員潛入太平洋北部630米深的水中,拍攝記錄了這一過程。潛水小組成員潛水400個小時,最終拍攝到這種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
  • 部分大西洋、太平洋公海海域禁捕3個月,市民餐桌上的魷魚會減少...
    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對西南大西洋公海和中東太平洋公海海域實施3個月禁捕消息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部分市民擔心。水產行業協會水產專家昨天回應,我國對西南大西洋和中東太平洋公海漁場實施3個月的禁捕,受影響的主要是魷魚品種。不過,供應上海市民餐桌的魷魚數量不會因禁捕而受影響。
  • 海洋科普(1259)| 中國海域魷魚圖鑑
    本文來自  動物世界(ID:iltawcom)今天以圖鑑的形式介紹中國海域的多種魷魚。管魷目,又名槍形目或魷目,俗名魷魚,在我國又稱柔魚。魷魚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鞘亞綱十腕總目的動物,包括約300多個物種。活體的魷魚皮膚表層有大量含有色素的「泡」,這些「泡」會隨情緒變化而變化。
  • 罕見奇觀!魷魚寶寶被「巨蛋」包裹仿若外星生物
    實際上,這種生物被稱為「膠狀魷魚蛋球」,它外部凝膠囊為卵體提供保護。報導稱這種卵塊十分罕見,因為該狀態只會持續數天,魷魚幼體孵化出來後,卵塊也將隨之解體。
  • 罕見白化鯨鯊現身達爾文海域
    這種罕見的鯨鯊自去年8月被人發現後,就再沒出現過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費倫德灣的白化南極脊美鯨已成為吸引遊客的主要賣點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兩名潛水員在達爾文海域附近發現一罕見白化鯨鯊,其身長大約33英尺,其漂亮的外型和優美高雅的姿態立刻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 伊朗海岸首次發現罕見胎生有毒海蛇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0月10日報導,一艘漁船在伊朗海岸捕捉到一條罕見有毒海蛇,而這是伊朗海域首次發現該物種。據報導,這種海蛇是首次在阿曼灣(Gulf of Oman)發現,而該地以西250英裡(約402公裡)處才是人們之前認為的海蛇棲息地。研究人員表示,這條海蛇頭小,身長44英寸(約111.76釐米),體背呈微黃和「橄欖綠」,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尖牙狀。這種蛇為胎生,1864年動物學家阿爾伯特(Albert Günther)首次發現。
  • 罕見白化鯨鯊現身達爾文海域[組圖]
    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費倫德灣的白化南極脊美鯨已成為吸引遊客的主要賣點  兩名潛水員在達爾文海域附近發現一罕見白化鯨鯊,其身長大約33英尺,其漂亮的外型和優美高雅的姿態立刻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此前在澳大利亞西部也發現了類似的罕見白化鯨魚。它全身雪白,一出現就也立刻引起了遊客們的驚嘆,並駐足圍觀。一位遊客甚至用「充滿氖氣的棒棒糖」來形容它。  據悉,之所以會出現白化現象,是由於皮膚裡缺乏天然的色素而導致的。但隨著其年齡的增長,體內的黑色素將會逐漸增多,皮膚也會逐漸暗淡下來。
  • 不簡單的頭足綱家族(烏賊、章魚、魷魚)你分得清嗎?
    從上至下分別為:烏賊、魷魚、章魚      十腕總目,俗稱「烏賊」,古稱「烏鰂」,又稱墨魚,共有八短二長十條腿。兩條「長腿」稱為「觸腕」,由足特化而來,是其強勁的捕食器官。     平時,烏賊通過外套膜的收縮,慢速噴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