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海豚存在同性戀或雙性戀關係(圖)

2021-01-13 搜狐網

蘇格蘭因弗內斯郡默裡灣,黃昏下的兩隻寬吻海豚。 圖:John MacPherson

  據國外媒體報導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海豚似乎有內心黑暗的一面,它們生活在一個「開放的社會」,以極端手段進行性行為來建立權威。

  科研人員發現,海洋哺乳動物有著複雜的社會生活,它們的生活是一種「開放的社會」,它們會定期與同伴發生同性戀或者雙性戀的性交關係。這是國際科學家小組花費6年時間得出的結論,他們研究了澳大利亞西部鯊魚灣的120隻寬吻海豚。

  研究發現雄性寬吻海豚會組成聯盟來保護這個團隊裡的雌性寬吻海豚防止它們受到其它群體的攻擊。在某些情況下,雄性寬吻海豚會通過強行跟其它雄性同伴進行性交來彰顯權威。

  在皇家學會學報B期刊論文的報告中,科學家給出了一個結論:「高度智能化的哺乳動物都生活在「開放的社會。」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理察·康納教授說:「雄性海豚的性生活是非常激烈的。當我眼睜睜地看著它們那麼複雜的性生活,我覺得他們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都已經筋疲力盡了。這些複雜的過程就像"肥皂劇"一樣不斷上演,我很慶幸自己不是一隻海豚。」

  研究小組還發現這些寬吻海豚在交配的季節還會組織分為三個不同類型的團隊。第一隊通常成對或三五成群,它們負責在交配的季節找到能生育的雌性海豚。第二個團對則由4-14隻雄性海豚組成,在其它群體想搶走自己團隊雌性海豚時,進行抵禦攻擊。第三個團隊是負責自己的群體於其它海豚群體的友好關係。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揭秘動物世界裡的同性戀 寬吻海豚最般配[(組圖)
    動物的同性戀是指成年的同性動物之間發生的求偶行為或性行為。科學研究表明,不僅在人類社會中存在著同性戀現象,至少在130種脊椎動物中也都存在著同性戀行為或者是同性性行為。黑猩猩、黑天鵝、美洲野牛、日本短尾猴等都是典型的同性戀動物,下面小編帶你來看看這些「斷背」動物們。
  • 我們應該支持同性婚姻,美國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存在同性戀基因
    於是,一場關於「同性戀基因決定性取向」的研究大戰掀開了帷幕!該研究整合了幾乎所有以前發表的、與男性雙性戀相關的研究數據(來自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 8 項研究),獲得了 474至 588 名男性的樣本,統計數據證實男性雙性戀的確存在,且區別於異性戀和同性戀。雙性戀,是指對男女兩性皆會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報告(NHIS)顯示:在美國,0.4%的男性和0.9%的女性屬於雙性戀者。
  • 頂級研究論文證實男雙性戀確實存在,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雙性戀
    懷疑論者認為,男性要麼是異性戀,要麼是同性戀,沒有介於兩者之間的灰色地帶。甚至於有些人認為那些自稱是雙性戀的男人實際上都是同性戀。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男性堅稱自己是雙性戀,這也使得男性雙性戀的存在與否成為了一個社會謎題。
  • 雙性戀存不存在,科學說了能算嗎?
    結果表明,和異性戀或男同性戀相比,男雙性戀並不會對男性或女性影片都具有強烈的性喚起。這與針對女性性喚起的研究結果不同,無論是女異性戀還是女同性戀,對於男性或女性影片都會有生理喚起。《紐約時報》曾報導過貝利2005年的研究,標題為:《異性戀,同性戀,還是謊言?重新審視雙性戀》。
  • 同性戀不是人類特有!!!動物界普遍存在同性性行為
    圖片來源|Pixabay內容來源:玩數醫藥圈異性相吸,同性相斥,在人類的認知中,同性戀是個矛盾的存在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和理解同性戀這個特別的群體。放下意識的衡量與評判,縱觀整個生物界,迄今已發現約1500種動物存在同性性行為現象。且至今都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有哪一類動物不存在同性性行為。
  • 科普:雙性戀存不存在,科學說了能算嗎?
    結果表明,和異性戀或男同性戀相比,男雙性戀並不會對男性或女性影片都具有強烈的性喚起。這與針對女性性喚起的研究結果不同,無論是女異性戀還是女同性戀,對於男性或女性影片都會有生理喚起。《紐約時報》曾報導過貝利2005年的研究,標題為:《異性戀,同性戀,還是謊言?重新審視雙性戀》。
  • 雙性戀男性真的存在嗎?橫跨20年的研究給出答案
    美國西北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男性中的雙性戀並不是一些人所想的「神話」或是「不敢出櫃的同性戀」,而是真實存在的其中,178人將自己定義為「完全異性戀」,102人「傾向於異性戀」,139人「完全同性戀」,70人「傾向於同性戀」。其餘117人直接用「雙性戀」來定義自己,他們中有46人傾向於異性戀,37人傾向於同性戀,還有34人說自己「就是雙性戀而已」。除了自我定義之外,參與研究的所有男性還接受了關於身體反應的測試,包括觀看色色的影像,並實時測量丁丁的變化。
  • 世界十大同性戀動物,人類真是弱爆了
    「同性戀」在人類世界中,其實早已存在。自古以來,相關記載數不勝數。其中不乏歷代皇帝,甚至外國名流。漢武大帝甚好男色,幾乎盡人皆知。大文豪莎士比亞甚至也是同性戀者雖然此事並不為社會主流所認同,但是由於同性戀者越來越多,對於社會認同的強烈渴求與堅持,目前已有很多國家開放了同性結婚的法律約束。
  • 最新發現:同性戀、異性戀之外,確實存在"第三種性取向"
    ,與異性戀和同性戀一樣是存在的。該研究整合了以前發表的,與男性雙性戀相關的研究數據(來自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8項研究),獲得了474至588名男性的樣本,最後證實男性雙性戀的確存在,而且跟異性戀和同性戀有顯著區別。
  • 同性戀的海豚,12秒的啪啪啪時間,關於海豚的七個冷知識
    1、引進一隻海豚費用超過100萬元,近幾年各國都加大了對海豚的保護,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飼養一頭海豚的平均日費用超過300元左右,還不包括人工、夏天製冷冰塊、生病費用、水清潔等,成本不菲。我國不允許個人飼養海豚,因為人家是個寶,其中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他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哦。
  • 動物之間有同性戀嗎? 動物有哪些不可思議的交配?
    動物之間有同性戀嗎? 動物有哪些不可思議的交配?時間:2018-05-07 09:18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動物之間有同性戀嗎? 動物有哪些不可思議的交配?
  • 同性戀:基因決定還是環境決定?
    比如,科學家發現X染色體上的一個區域與兩者存在相關性,另外同卵雙胞胎性傾向的一致性也比異卵雙胞胎或者兄弟姐妹間的一致性更高。 通過這些研究,科學家得以一窺遺傳因素與同性性傾向以及同性性行為之間的關係,但這些研究也存在明顯的缺陷。一方面,這些研究使用的樣本量偏少,通常只有幾千人;另一方面,研究人群也主要集中於男性同性戀。
  • 海豚救人真的是出於善良?被騙這麼久的我們,無法直視真相
    可我們現在再來好好想想,海豚救人真的是出於善良?很多人認為,海豚是海中智商最高的哺乳類動物,它們的大腦非常發達,甚至超過了猿猴等,並且海豚有高度的社會行為,可是通過這個研究就表明,海豚對人類有善意,可以幫助人類,確實比較的牽強。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真正的原因吧。
  • 海豚:笨蛋加壞蛋?
    沒錯,我們都被海豚可愛的外貌給蒙了! 面相憨厚、可愛的海豚,因為被馴化後十分乖巧,所以一直被人們當做人類的高智商朋友。但隨著科學家對海豚的深入了解,人們才逐漸醒悟:海豚並不那麼可愛。
  • 海豚:笨蛋加壞蛋?
    沒錯,我們都被海豚可愛的外貌給蒙了!面相憨厚、可愛的海豚,因為被馴化後十分乖巧,所以一直被人們當做人類的高智商朋友。但隨著科學家對海豚的深入了解,人們才逐漸醒悟:海豚並不那麼可愛。但這種智商水平並非為海豚所獨有,在其他動物身上也普遍都存在。以鱷魚為例,雄鱷魚對周圍幾百米範圍內的鄰居都了如指掌,它們知道哪些鱷魚比自己地位高,哪些比自己低。這表明雄鱷魚對於領土及地位的概念非常清晰,它們會建立相對穩定的級別,這樣可以避免發生稀裡糊塗的爭鬥,維持安定的生活。鱷魚不但懂得與同類打交道,還懂與其他動物合作生存。
  • 心理測試:你有沒有同性戀傾向,一張圖就能看出來
    2017-12-05 16:24:58 來源: 每日趣味錄 舉報   同性戀現在已經不是那麼被歧視了
  • 同運星期 美研究:同性戀雷達不存在 呂頌賢:我一直想演同性角色
    因此,即便在這麼極端的假設舉例中,人們將粉色襯衫作為判斷男性是否同性戀的刻板印象線索時,也有2/3的概率會犯錯。」為了驗證這個概念的危害性,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為三組,其中一組被告知同性戀雷達確實存在,另一組被告知這是刻板印象的一種形式,還有一組則作為控制組不被告知任何信息。
  • 倭黑猩猩為何多是雙性戀?
    其實,在動物的世界,雙性戀行為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據希臘哲學家亞裡斯多德早在2300年前就記載了土狼之間明顯的同性戀行為,至今,科學家已經在1500多種動物中觀察到同性戀或雙性戀現象,其中有詳細記錄的有500多種。動物發生雙性戀行為的理由也多種多樣,雖然有些只是單純地弄錯了對象,但那些隨著物種進化而穩定遺傳下來的雙性戀行為,則是為提升種族生存能力而採取的一種策略。
  • 動物界也有同性戀?這正常嗎?
    中,雄性海豚會形成聯盟。幾隻海豚會組成一組,在一段時間裡圍困住一隻海豚。目的是阻止其他海豚靠近,以及更好地輪流和雌海豚交配。雖然成年海豚發生的大多是異性性行為,但雄海豚幼年時,同性性行為更多一些。雄海豚之間的性接觸大約每小時有2.38次,是生物界官方認證的性慾過旺。為什麼會這樣呢?科學家認為同性性行為是為了使彼此的聯繫更加緊密,而不是為了爭奪資源之類的。
  • 研究發現,同性戀可能和遺傳有一定關係
    關於基因在同性戀行為中的作用的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研究報告的發表,引發了關於同性戀是由基因還是環境引起的爭論。這項研究首次在2018年的遺傳學會議上報告,發現了5種與同性性伴侶相關的基因變體(SN:10/20/18)。但是研究人員在8月30日的《科學》雜誌上報導,這些被稱為SNPs的變異並不能預測人們的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