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又稱為「性偏好」或「性指向」,用以描述一個人的性渴望、性幻想和感覺的對象。目前,人類一共定義了15種性取向,其中常見的性取向有——異性戀、同性戀以及雙性戀。
對於多數人來說,喜歡的對象往往是異性,即異性戀。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社會中的確存在小部分人獨立於異性戀之外。雖然這些人的性取向異於常人,但存在即合理,隨著現代思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也逐漸理解並認可非異性戀者,甚至出臺相關的法律政策保障他們的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來,人們一直懷疑男性雙性戀是否真的存在。
懷疑論者認為,男性要麼是異性戀,要麼是同性戀,沒有介於兩者之間的灰色地帶。甚至於有些人認為那些自稱是雙性戀的男人實際上都是同性戀。
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男性堅稱自己是雙性戀,這也使得男性雙性戀的存在與否成為了一個社會謎題。
近日,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系等研究機構聯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題為:Robust evidence for bisexual orientation among men (男性雙性戀傾向的有力證據)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整合了幾乎所有以前發表的、與男性雙性戀相關的研究數據(來自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 8 項研究),獲得了 474至 588 名男性的樣本,統計數據證實男性雙性戀的確存在,且區別於異性戀和同性戀。
雙性戀,是指對男女兩性皆會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報告(NHIS)顯示:在美國,0.4%的男性和0.9%的女性屬於雙性戀者。換句話說,美國可能有超過400萬人為雙性戀者。
然而,不管男女雙性戀者,都被一些科學家和社會人士質疑,只是男性雙性戀的存在更受人們質疑。
對此,雖然大多數男雙性戀者報告稱他們會同時被男性和女性所吸引,但自我報告的數據無法反駁質疑。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幾乎所有可用的、與男性雙性戀相關的研究數據(來自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 8 項研究)統合起來,形成了一個500多名男性的數據集,這比之前的任何一個單獨研究都要大得多,並進行了嚴格的統計分析。
由於自我報告的可靠性受到質疑,因此,此數據集是基於監測參與者的生殖器的性刺激反應獲得的,即通過研究參與者對以男性或女性為特徵的色情刺激的生理反應,使得研究數據更為客觀真實。
所有參與者均為男性,研究人員對比了參與者的自我報告和生殖器性刺激反應之間的對應關係。高度可靠的結果顯示,自認為是雙性戀的男性,他們的生殖器官的性刺激反應比那些被認定為異性戀或同性戀的男性表現得更像雙性戀。
換句話說,這些雙性戀者在受到男性或女性的色情刺激時,均表現出生殖器官的興奮反應。
這些發現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男性的性取向是連續的,從異性戀到雙性戀,再到同性戀。
總而言之,該研究表明,男性雙性戀確實是一種真實的現象,有些男性真的會被任何一種性別的人引起性慾。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男性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雙性戀——一些人更傾向於同性戀,而另一些人更傾向於異性戀。
論文連結: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7/14/20036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