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遷徙奇景:幾萬隻蝴蝶聚在一起,氣勢不輸蜂群!

2020-12-06 六維自然

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會進行周期性或非周期性遷移,動物遷徙往往是由於繁殖、覓食、氣候變化等原因,而它們在遷徙過程中會形成非常龐大的景點,例如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東非動物大遷徙;不過這次是看看昆蟲中蝴蝶遷徙形成的奇景:幾萬隻蝴蝶聚在一起,氣勢不輸蜂群!

每年的八月份左右,在北美野外的森林中,往往會看到一些大樹上掛滿了一種蝴蝶,幾隻幾隻蝴蝶看起來是非常好看,而當幾萬幾萬隻蝴蝶都附在樹上的,密密麻麻的,會讓人產生密集恐懼症,不由自主頭皮發麻。

這種蝴蝶是——黑脈金斑蝶,翅展8.6-12.4釐米,是一種中型的蝴蝶,顏色異常華麗的,但這麼鮮豔的顏色,也正是這種蝴蝶的警告色,這種蝴蝶是有毒性的,因為成蟲和幼蟲都是以有毒植物馬利筋為食,是一種食毒以防身的特殊蝴蝶物種。

在北美洲的黑脈金斑蝶,它們在每年8月左右向南遷徙,並於春天向北回歸。它們在遷徙過程中,是一邊繁育下一代,一邊死亡的,並不是一代一次性完成遷徙,因為黑脈金斑蝶壽命只有2個月左右,需要3-4代用「生命接力」才完成超過4千公裡的長途遷徙,所以黑脈金斑蝶在美洲是最著名的蝴蝶種類之一,以其壯觀的長距離年度遷徙而聞名!

黑脈金斑蝶每年從美國和加拿大南部飛往墨西哥中部米卻肯山脈越冬,那麼長距離的遷徙,它們靠什麼分辨方向?它們靠的是使用地球磁場作為導航,黑脈金斑蝶大腦中一種「太陽指南針」,能讓它們分辨天氣,沿著正確遷徙方向到達目的地,黑脈金斑蝶是迄今發現使用地球磁場導航的第一種遠途遷移昆蟲!

黑脈金斑蝶形成蝶群不輸蜂群的氣勢,但由於人類濫砍濫伐和大量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讓黑脈金斑蝶缺少食物來源,再加上人類製造的電磁噪聲將潛在破壞黑脈金斑蝶的磁場指南針,讓蝴蝶迷失方向,黑脈金斑蝶種群數量也在不斷減少下降!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臺灣臺東市區現大批蝴蝶由北往南遷徙奇景(圖)
    臺東市區十三日發現一二十萬隻的小紫斑蝶往南飛,蝴蝶專家趙仁方四月九日也曾發現在南橫公路標放的小紫斑蝶在臺東市區出現。(「中央社」圖)  中新社香港四月十三日電 臺北消息:十三日上午,一、二十萬隻蝴蝶忽然出現在臺東市區上空,由北往南移,許多民眾抬頭目睹了壯觀的生態奇景,贊道「哇!好美喔」。
  • 紫蝶幽谷,世界罕見的蝴蝶越冬地
    圖源網絡20世紀70年代,臺灣也意外發現了遷徙的斑蝶和牠們聚集越冬的山谷,學界以「紫蝶幽谷」名之,這是人類第二次發現大規模斑蝶遷徙聚集越冬的現象。「紫蝶幽谷」準確地說並非是一個地名,而是蝴蝶研究者用來專指臺灣以紫斑蝶為主的斑蝶群聚越冬的生態現象,是這類越冬型蝴蝶谷的統稱。
  • 這裡有上萬隻蝴蝶,被稱為「世界最大」的蝴蝶生態公園,你去過嗎
    現在大家對旅行關注度持續提高,大家現在都喜歡旅行,不管你在什麼地方,只要你是男女老少,大家有時間聊天,旅行總是最多的話題之一,學習和旅行可以緩解壓力,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讓我們一起品味祖國的錦繡河山吧,旅行可以加深我們的知識,我們可能還有旅行的機會,可以和有共同興趣的新朋友交往,這些是旅行帶來的樂趣和收穫
  • 飛行員駕機拍攝蝴蝶遷徙過程(圖)
    點擊進入>>>   新華社維科·古特裡茲與他的輕型飛機  新華社消息  近日,墨西哥飛行員維科·古特裡茲結束了72天4800公裡跟隨大樺斑蝶(又稱帝王蝶)遷徙的飛行,最終到達墨西哥,受到當地人的熱烈歡迎。  大樺斑蝶產自北美洲,全身橙色和黑色花紋相間。
  • 快來順義鮮花港:與4000多隻蝴蝶一起互動!
    「在這裡既可以了解蝴蝶知識,還能與蝴蝶近距離互動,真是太好了!」遊客吳敏興奮地說。北京鮮花港投資發展中心七彩蝶事業部負責人胡群介紹,為避免人員聚集、減少接觸,目前現場不支持售票,所有人群(包含免票人群及兒童)均需提前網絡預約/購票。微信搜索「WIN在順義」「北京國際鮮花港」公眾號,點擊菜單欄「門票預約」選項,下拉菜單選擇適用於自己的類別,完成預約/購票,刷身份證入鮮花港,刷二維碼即可進入蝶·戀花館。
  • 去國外看蝴蝶?這幾個蝴蝶一定要看到-尋找蝴蝶旅行攻略
    去國外看蝴蝶?這幾個蝴蝶一定要看到-尋找蝴蝶旅行攻略夏天要過去了,黑脈金斑蝶起始了長達3000英裡的旅程,它們從加拿大南部遷移到墨西哥Nahuatl中部的越冬棲息地。在那裡,它們在冷杉樹中集合在一起,並構成一種橙色,飄動的樹葉的幻覺。
  • 蝴蝶鑑定:普通蝴蝶與世界最大蝴蝶的不同特徵!這下大飽眼福了!
    橙色和黑脈金斑蝶:有3到4寸的翼展,這是美國的第二大蝴蝶,根據美國的森林服務,美國西部和落基山脈的君主遷徙到聖地牙哥附近的加州沿海地區,而東海岸的那些人遷徙到墨西哥的杉林,過冬。帝王蝶幼蟲以馬利筋為食,成年人以各種花的花蜜為食而茁壯成長。
  • 蝴蝶 Butterfly
    不同蝴蝶的觸角長度、未端形狀、基部距離亦有異,是蝴蝶分類的一個重要特徵。複眼呈半球形,每個複眼由數千個六角形的小眼所構成。每個小眼只能看到物體的部分影像,有如拼圖般,小眼合在一起,才能組成完整的影像。口器為兩根黏在一起的長吸管,平時捲曲縮藏在下唇須間,吸食時會伸出,呈長管狀。胸部胸部由四塊骨片組成,分別有一塊背板,一塊腹板和兩塊側板。胸部可分成三節,有前胸、中胸和後胸,中胸和後胸大而發達,各有一對翅膀,分為前翅和後翅各一對,使蝴蝶飛行。
  • 農曆4月將近,來蝴蝶泉看看「蝴蝶撈月亮」的奇觀吧
    蝴蝶泉風光秀麗、泉水清澈,每當春末夏初,農曆四月中旬,雨季未到之前,田野較為乾枯炎熱,蝴蝶泉就更加顯得清涼溼潤,這時也恰好是蝴蝶交尾產卵的季節,於是這裡便成了遠近數十裡蝴蝶交歡的極樂世界。成千上萬的蝴蝶從四面八方飛來,在泉邊漫天飛舞。
  • 「蝴蝶王國」蝶情深深 記臺灣蝴蝶保育學會
    臺灣素以「蝴蝶王國」聞名天下,雖然如今蝶之盛早已不比往日,島人對蝴蝶的痴迷卻不曾減退。  在臺北市華齡街一幢不起眼的樓房裡,樓道貼滿了以蝴蝶為畫面主題的海報,三樓的幾間小屋,是臺灣蝴蝶保育學會之所在。  學會的執行秘書林柏昌,名片上印著美麗的蝴蝶圖案。
  • 基諾山上演蝴蝶會
    有生以來,在西雙版納看到大型的蝴蝶聚會場景總共只有二次,一次是從作家馮牧筆下的《瀾滄江邊的蝴蝶會》看到的;另一次是2019年9月,在景洪市的基諾山鄉
  • 廣州白雲山「蝴蝶文化節」開幕 放飛十萬隻蝴蝶
    4月25日,廣州白雲山首屆「蝴蝶文化節」開幕式在白雲山山頂公園舉行。現場有數千隻蝴蝶供遊客放飛。中新社發 劉衛勇 攝中新社廣州4月25日電 (程景偉姚勇)廣州白雲山首屆「蝴蝶文化節」25日開幕,當天放飛萬餘只蝴蝶,蝴蝶紛飛的情景讓眾多在場者直呼「好浪漫」。據悉,此次蝴蝶文化節期間放飛的蝴蝶共達10萬隻。
  • 國王蝴蝶遷徙方式成謎 動物界十大奇妙之旅(圖)
    國王蝴蝶遷徙方式成謎   為了吃頓美餐、尋覓性伴侶、或者找個安身養家之處,很多動物都會踏上特別的遷徙之旅
  • 頭似鳥雀翅似蝴蝶,蝴蝶鳥來六渡了!還有兩位護鳥人
    頭似鳥雀,翅似蝴蝶……美麗的「蝴蝶鳥」來六渡了。嚴冬,本是觀鳥淡季,但「蝴蝶鳥」的到來,點燃了鳥友的熱情。天剛蒙蒙亮,數十位觀鳥者便聚集在房山區十渡鎮六渡村的懸崖絕壁下,戴著口罩、裹上大衣,翹首企盼,只為一睹「蝴蝶鳥」的芳容。
  • 蝴蝶吃什麼食物?
    幼蟲吃什麼食物蝶類幼蟲的取食對象因蟲種而各有不同,大多數幼蟲嗜食葉片,有些種類例如花粉蝶、橙斑襟粉蝶等嗜食花蕾,還有一些種類蛀食嫩莢或幼果,例如豆莢灰蝶蛀食嫩豆莢,梔子灰蝶蛀食梔子幼果,此外在灰蝶科中有少數種類的幼蟲是肉食性的,例如蚧灰蝶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專以竹蚜為食,這種肉食性的種類在蝶類中是並不多見的益蟲
  • 蝴蝶、蝴蝶、生的真美麗!保護他們不要讓他們消失!
    加州最近雨水豐富,野花盛開,也吸引了大量的蝴蝶棲息在許多角落。
  • 為什麼冬天看不到蝴蝶?因為它變醜了
    它們的幼蟲體色和樹皮、落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配合頭殼的突起和尖尖的尾巴,可以說是樹枝本枝了、枯葉本葉。看到柳紫閃蛺蝶幼蟲了嗎?圖片來源:pyrgus.de不論以何種形式越冬,蝴蝶們對於過冬的庇護所可是精挑細選的,有些你甚至不得不誇一下它們真是個小機靈鬼!
  • 英國蝴蝶面臨被耕種滅絕的危險
    圖為勃艮第公爵(Hamearis Lucina)的一隻雄性蝴蝶,這隻蝴蝶在英國正受到威脅論文作者、約克大學生物學家凱蒂·斯裡德吉爾說:「這類預留計劃有助於移動的普通蝴蝶物種在風景中遷徙。但它們並不能幫助所有物種。」「我預計像灰發船長這樣的物種也會出現在不太可能從這種管理方法中受益的物種陣營中。」
  • 濟南開審一起特大走私瀕危蝴蝶標本案
    走私瀕危蝴蝶標本千餘只 價值150萬餘元 濟南開審一起特大走私瀕危蝴蝶標本案
  • 上萬隻白蝴蝶「撞車」而死 疑蝴蝶殉情再現(圖)
    接連幾天,溫嶺市林石線一段200米長的公路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隻白蝴蝶被車輛撞死。看過這個場景的人百思不得其解。蝴蝶只出現在林石線東南工業區附近的路段,隔了幾十米遠,就能看到地上散落著星星點點的白色,越接近核心越集中,約200米的公路兩旁於是形成了白花花的「蝴蝶帶」。除了地面上聚集著上萬隻被汽車「暗算」的蝴蝶,還有成千隻不停在公路上飛舞,場面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