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北美留學生管家
公共號:insbutler 了解更多留學生資訊
▌1.
黑色星期五的起源
黑色星期五這一說法起源於聖經。傳說最後的晚餐中就是第13個來訪者背叛了基督,而耶穌基督之死就在周五。所以13和星期五在西方文化中都被認為是不吉利的,要是兩者撞在一起,那就是「茶几日」了好麼,由此Friday
the 13th的說法便流傳開來
▌2.
黑色星期五恐怖症
是的,就像好多人害怕蜘蛛一樣,好多人對Friday,
the 13th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恐懼。在學術上,這一現象被命名為:friggatriskaidekaphobia(黑色星期五恐怖症)。所以這真的是一種病,得治!
▌3.
friggatriskaidekaphobia們的噩夢年
1984年應該是剛才提到的那些「黑色星期五恐怖症」們的噩夢年吧。這一年一共有3個黑色星期五,每次的間隔都是13周,分別是1月13日,4月13日和7月13日。。。
▌4.
2015年「不吉利」
2014年黑色星期五隻出現1次,但是2015年將會有3次黑色星期五,分別在2月,3月和11月。
▌5.
第13層那些事兒
好多酒店大樓甚至醫院都是沒有13層的(看吧,老外也特別迷信不是。。。)還有些地方就會借13樓來大做文章,比如The
Curtis Hotel in Denver, Colo這個酒店,就在會當電梯到達13層的時候放「dun dun
dunnnnnn」的主題音樂。看來勢必要把不怕的客人弄得嚇一跳為止呀。
▌6.
請假日
鏡報的一項調查中,72%的英國人聲稱他們在黑色星期五遇上過各種倒黴的事。大部分參與者都表示他們會在這一天儘量避免旅遊,商務談判,買大件物品。3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甚至想要在這一天請假躲在家裡。看吧,黑色星期五真的是諸事不宜啊,特別是上班!
▌7.
省錢日
有家美國公司的調查結果就顯示,Friday
the 13th會給全美商家帶來9個億美金的損失!大家都窩在家裡了,還能產生什麼消費哪。
▌8.
票房保證
Friday
the 13th系列貌似直戳恐怖片愛好者們的爆點。自1980年來,凡是以黑色星期五或者沾邊命名的電影都能大賣。據統計,這些電影累計票房近4個億,平均每部的淨利潤在3千萬美金。(話說Friday
the 13th這部電影有多火?谷歌圖片搜索Friday the
13th或是黑色星期五出來的結果都是這部恐怖電影的海報和畫面截圖,媽呀,半夜三更看得晚上都要做噩夢好麼?!)
▌9.
總統們不能說得秘密
美國的好多歷任總統對黑色星期五還是很忌諱的。特別是前總統羅斯福,他拒絕舉辦只有13個人party,也從不在13號出行(不管是不是星期五!)
▌10.
庸人自擾?
心理學家認為關於黑色星期五這一說法只是我們自己的大腦一個信念而已。具體來說,我們首先知道Friday
the 13th被認為是個倒黴的日子,所以一旦我們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恰好發生在那天,我們就會自動地把它歸咎在「黑色星期五」上,然後更堅定了自己對黑色星期五的信念。心理學認為這也是條件反射的一種,即一旦碰到Friday
the 13th就自動認為是個倒黴的日子。
▌11.
沒有一年能倖免
雖然黑色星期五每年的月份和次數都不同,但是英國鏡報表明其實每年我們都會碰到至少1次的黑色星期五,沒有一年能倖免。兩個黑色星期五之間的最長間隔是14個月。
▌12.
名人們的忌日
不幸逝世與黑色星期五的名人也不在少數,其中最有名的是說唱歌手Tupac
Shakur。根據獨立日報,還有一些競技運動的專家也在那天告別世界,比如以勇敢著稱的陸上速度競賽者Sir Henry
Segrave和全國運動汽車競賽協會的成員Tony Roper。。。(寫到這裡事兒編覺得後背有些發涼)
▌13.
蔑視生命?
在西方,很多人會認為那些忽視「黑色星期五」這一說法的人是在蔑視生命。看起來還挺嚴重,其實咱中國對好多看似迷信的事情也是秉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嘛~好吧,愛惜生命,黑色星期五請慎重!
《北美留學生管家》是北美最大的生活服務類平臺,讓留學生在異國他鄉生活的更好。
PS:如果您有好的文章請勞駕隨手發給我們,小編感激不盡
發送至Email: lxsbutler@outlook.com
請關注我們微博了解更多即時信息
微博ID:北美留學生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