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dit用戶「u/VanillaBean5813」的父親是一個水族館專家,受他的影響,家裡養了不少水中的寵物。有一天,他家水族缸裡一顆年紀還小的珊瑚,被海膽們給弄碎了,這讓一家人覺得,是時候做些什麼了。
一家人從網上找到一些帽子的圖樣,然後用3D印表機列印出來,放在了水族箱裡,結果這些海膽們居然馬上就身體力行,興高採烈地把帽子戴在了頭上。
一開始他們列印的帽子完全按照現實裡帽子的樣子,結果因為帽子是中空的,很容易被水的浮力帶走。於是他們對設計加以改進,並嘗試了不同形狀種類的帽子。
由於海膽佩戴帽子的模樣過於可愛,在網上掀起了一波熱烈的討論,那麼問題來了,海膽為什麼會喜歡戴帽子?海膽怎麼把這些帽子戴上的?這真不是擺拍嗎?
01海膽為什麼會喜歡戴帽子?
海洋中有一些會藉助外力保護自己的動物,比如章魚會躲藏在巖石縫隙,或是人類拋擲在海中的各種容器裡;還有一種我們很熟悉的動物就是寄居蟹,寄居蟹的殼很軟,為了自我保護,它們會住在其他動物留下的殼裡。
海膽不像章魚和寄居蟹那麼軟,所以它們也不需要一個完整的「蝸居」,可它們要帽子做什麼呢?難道是遮陽嗎?
這裡有一些海洋中真實生活狀態的海膽照片,它們確實很喜歡找各種各樣的東西來蓋在自己頭上,比如樹葉,木頭碎片,貝殼碎片,或是海中的垃圾。每個海膽對這些遮蔽物都有不同的喜好。
海膽在海中天敵還是蠻多的,無論是龍蝦、螃蟹、還是一些魚類、鳥類,包括海獺,或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可以撕碎海膽的外殼,或是直接藉助工具打開海膽,在它們面前,海膽毫無勝算。唯一能夠幫助它們的,就是偽裝。
除了躲避天敵,海膽還使用這些遮蔽物來遮陽。原本這是人們的猜測,但是經過一些實驗,科學家們意識到海膽似乎確實不喜歡過於強烈的光線。
有科學家給一群海膽發了透明和不透明兩種塑料片,結果大部分海膽傾向於選擇把不透明的塑料片頂在頭上。鑑於海膽的管足(就是它的刺)有感應光線的能力,可以認為它們選擇不透明塑料片的行為是一種主動行為,而不是隨機出現的結果。
海膽有時候還需要抓住遮蔽物來增加自己的重量,防止自己被激烈的海流衝走。
02海膽又沒有「手」,怎麼戴帽子?
海膽外皮的刺叫做管足,是棘皮動物身上特有的一種「設備」,海膽的「刺」其實和海參外皮上的那些疙裡疙瘩是一樣的,只是形狀有些差異。
這些管足雖然不如章魚的「觸手」一樣靈活柔軟,但也足夠讓海膽做一些略微複雜的動作。當找到一個可以頂在頭上的物品時,它們會先嘗試把許多管足慢慢塞在這個物品下面,然後猛地一起發力,從下面把這個物品頂起來,戴在頭上。
解決了「怎麼戴」的問題,還有一個「帽子為什麼不會跑掉」的問題,要知道海膽可是生活在水裡的,帽子雖然戴上了,可海膽並沒有真正的「腦袋」,這帽子說難聽點,只是「擺」在海膽身上啊。
這其實還是管足立的功,管足低端是有吸盤的,海膽依靠這些吸盤牢牢把帽子吸在身上。
說起來海膽偽裝自己還是挺費勁的,它等於一直在用力氣把偽裝物「吸」在自己身上,所以當太陽下山,周圍環境變得黑暗時,海膽就會拋棄它辛辛苦苦找來的那些偽裝物,大肆釋放自己,在海洋中自由地覓食和遊泳……
真沒想到看起來黑乎乎不起眼的海膽,還有著這麼多有趣的行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