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都能抗得住?三峽大壩到底有多堅固,飛彈打上去就像撓痒痒

2021-01-09 飛龍觀察

隨著科技的進步,世界上有越來越多宏偉壯觀、令人驚嘆的建築,如我國三峽大壩。三峽大壩是我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包括大壩、水電站廠房等建築物。這座全球絕無僅有的大壩高185米,蓄水高程175米,大壩全長2309.5米。近日,湖北連連暴雨,三峽大壩水量上漲明顯,大壩立即開啟兩個深孔加大洩流量。在三峽大壩沒有修建之前,長江頻發大水,嚴重影響了百姓的生活。大壩的三大效益是防洪、發電和航運,最主要的責任是防洪。

既然是防洪,工程質量一定要過硬。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基巖為前震旦紀閃雲斜長花崗巖,壩體強度按照萬年一遇洪水加10%的標準設計建造,不管是多大的洪水都扛得住。根據混凝土的耐久性分析,大壩的使用壽命在150年至200年,這段期間遇到萬年洪水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去年7月,一條關於「三峽大壩變形,潰提在即」的消息引人注目。不少人開始擔心,三峽大壩是不是真的變形了。對此,我國專家給出結論,任何結構受力以後,就會產生變形,但是這種變形肉眼並不可見,照片上顯示的扭曲是不可能存在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場人為製造的三峽大壩扭曲圖。一直以來,針對三峽大壩不好的言論時有發生。此前,有人放出「兩枚飛彈炸三峽」的荒謬言論。說這話的人實在可笑,難道花900多億建成的大壩是紙糊的嗎?有軍事專家表示,三峽大壩建成後,曾做過高強度爆破抗壓測試,結果顯示常規武器對三峽大壩毫無作用,就連小當量的核彈打上去也只是撓痒痒。

此外,大壩周圍部署的高密度防空反導系統也不是擺設,多層防空攔截體系,可攔截各種各樣的飛彈、戰機。飛彈想打到大壩上,首先得問防空反導系統同不同意。即便飛彈真能摧毀大壩,經過防空飛彈過濾後,只會有少部分飛彈命中大壩,但結果僅僅只能給大壩造成淺坑凹痕。

相關焦點

  • 網傳三峽大壩變形?告訴你三峽大壩有多堅固,核彈來了也不好使!
    接下來就帶大家深入的了解一下,我們國家的三峽大壩工程究竟有多強大,有多堅固,無論如何也不會潰壩,即便是核彈來了也沒轍。這可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而是出於對於國家的工程人員和技術的信任。三峽大壩每年的發電量都超過了千億千瓦時。給千千萬萬的家庭輸送了電量,如今再也不會出現供電不足的情況了。所以國家必然不會讓三峽大壩面臨潰壩的風險。
  • 蔡英文把雄風飛彈放出來了,「給三峽大壩拍灰塵」夠格嗎?
    作者:年負 近段時間,因為時節所造成的洪澇災害,三峽大壩屢被抹黑造謠。「潰堤、洩洪、變形」,「臺獨」和「反中」總樂於在這個大工程上做文章。在輿論氣氛渲染之下,有人異想天開,竟然提出了用「臺灣之光」雄風飛彈來炸毀三峽大壩。
  • 網傳三峽大壩變形?告訴你三峽大壩究竟有多堅固,核彈來也沒轍
    ,於2006年五月中旬正式修建成功,直至三峽大壩正式運作後,世界上多個國家口出狂言,忘想把我國三峽大壩炸毀。他們認為三峽大壩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建築,隨便使用轟炸機投放一顆飛彈,便可將三峽大壩變為一片廢墟,那麼,我國費盡心思研製的三峽大壩,真的有這麼脆弱嗎?
  • 網傳三峽大壩變形?告訴你三峽大壩究竟有多堅固,核彈來也沒轍
    ,忘想把我國三峽大壩炸毀。他們認為三峽大壩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建築,隨便使用轟炸機投放一顆飛彈,便可將三峽大壩變為一片廢墟,那麼,我國費盡心思研製的三峽大壩,真的有這麼脆弱嗎?答案當然不是,三峽大壩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樞紐工程,主要維持我國電力能夠源源不斷的產生,在2018年時,三峽水壩的發電量已經突破了1000億千瓦,並且現在人們用電需求越來越多,日常用電量已經高達了4.3億度,巨大的發電量代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
  • 想炸毀三峽大壩?別做夢了!
    全系統有5330個測點已實現自動化運行,涵蓋船閘、升船機、大壩擋水一線、左右岸廠房、右岸地下電站、茅坪溪防護壩等建築物的內部變形及滲流、應力應變等內觀監測項目,可實時監控樞紐運行性態的細微變化。大壩變形方面檢測的結果是一切正常,各項指標均在設計允許範圍內。那麼,三峽大壩到底有多堅固?
  • 三峽大壩究竟多堅固,真的可以抵抗核打擊嗎?答案其實早已公布
    水壩這種看似與戰爭無關的東西,其實與橋梁一樣,在戰爭期間對戰局有很大影響,典型的代表就是越南的清化大橋與德國的魯爾大壩。越戰期間,堅固的清化大橋一度成為越軍重點保護對象之一,這座大橋在讓美軍耗費大量彈藥的同時,也給越軍提供了喘息時間。
  • 三峽大壩,盛世豐碑,堅固程度可抗核打擊!網友:鑽地彈呢?
    由於這26臺機組僅能利用峽江中90%的水能資源,三峽大壩設計師又在長江右岸的山體內部增建了一個地下電站,布置了6臺機組。如此一來,峽江中95%的水能資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在一個電源點上安裝如此之多的發電機組,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2003年6月10日,三峽大壩蓄水135米,開始初步發揮綜合效益。1個月後,三峽工程第一臺發電機組提前20天實現併網發電。
  • 隕石撞擊的威力有多大?核彈只能算是撓痒痒
    隕石撞擊地球,聽上去視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但實際上卻是每天都在發生,為什麼地球上的生物依然能高枕無憂呢?在大多數人印象當中隕石撞地球都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此前也有相關例子:1908年俄羅斯的通古斯發生大爆炸,2千多平方公裡內的6000萬棵樹倒下,爆炸威力超1000萬噸TNT,相當於1000倍廣島原子彈所釋放的能量,據推測是一個直徑僅為60米左右的隕石撞擊下造成的。
  • 三峽大壩的穩定性究竟如何?
    大壩混凝土起碼500年不會有問題華夏工程院院士、水文學與水資源學家王浩說:「三峽壩體本身的寧靜性沒有任何問題。」第一,大壩本身是依照能抵擋「萬年1遇」的超大大水而設想。 有水文憑據可模仿推演的長江汗青最大大水產生在1870年,洪峰流量高達10.5萬立方米/秒。
  • 面對洪水,三峽大壩很「脆弱」?聽科學家解開三峽大壩的奧秘
    三峽大壩真沒有那麼「嬌氣」「三峽大壩是否已經變形」、「三峽大壩很脆弱」……近期兇猛的洪水使這些謠言「捲土重來」。張志會強調,這些謠言都是無稽之談。「網上流傳的『三峽大壩變形』的照片是谷歌拍攝的,事實上是谷歌衛星圖的影像生成方面存在問題,三峽大壩其實沒有變形。」谷歌衛星圖片並不是直接拍攝的。
  • 飛彈打垮三峽大壩?臺灣政論節目為收視率拼了
    編者按:  「茶葉蛋論,飛彈擊垮三峽大壩論」,臺灣政論節目每每登上大陸媒體頭條,靠的卻是「奇談怪論」。  這背後是臺灣整個媒體環境的衰敗。  文|張耀升  「三峽大壩是大陸的一個罩門,只要擊中三峽大壩,整個大陸百萬人可能瞬間死亡,上海立刻就會被淹沒。」  12月21日,微博上流傳臺灣名嘴黃創夏在政論節目《關鍵時刻》裡對三峽大壩被飛彈攻擊的言論,然而這段視頻卻被大陸媒體、網友批評,缺乏基本物理觀念。
  • 三峽大壩落差113米,下遊的魚還能遊上去嗎?魚類洄遊怎麼辦?
    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魚類在一定的時節會選擇逆流而上,一方面,魚類通過洄遊能擴展生存空間,另一方面,上遊水質較請含鹽度比較小,適合魚類繁殖,更有利於吸收氧氣。但是隨著三峽大壩的建成,原來的河流系統被分割成多個單元,使得魚類洄遊的通道被阻塞,這就對魚類的遷徙造成了困難。
  • 長江流域汛情嚴峻,三峽大壩是否有變形風險?權威人士回應了
    圖為洩洪的三峽大壩今年下半年的洪澇災害揪起了億萬民眾的心,南方降水不斷,長江流域汛情嚴重,在這種時候,在關心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關於人類工程史上的奇蹟三峽工程的許多問題,也被好奇的網友提了出來,三峽大壩的防洪能力有多強
  • 當年修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現在是否後悔?
    修建大壩,爭議不斷水是最簡潔的能源,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在90年代的時候,科技遠沒有現在發達,如何能解決用電問題,也就成了一個大難題,後來就有人提議,可以利用水來發電,此後經過多方研究,長江三峽也就進入到了大家的視野中,如果能在此修建大壩,不但能解決費我國的用電問題,還能再防洪防旱上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 太空的漫步體驗有多糟糕?你甚至不能撓痒痒!
    感覺癢卻不能撓,大概是眾所公認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了。不管你正在做什麼事,那種煩人的瘙癢感肯定會讓你很難受。如果你需要穿一件密不透風的衣服,待好幾個小時,你要怎麼撓癢呢?你能撓癢嗎?如果不能,那太空人們是怎樣保持理智的呢?
  • 榨菜吃完臺灣「榨菜哥」又造謠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 網友:想喝三峽...
    據臺媒報導,受近期持續降雨影響,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漲。沒想到島內名嘴「榨菜哥」黃世聰竟然拿此說事,在一檔節目中造謠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對此,網友們忍不住調侃,「這次是榨菜吃多了,想喝三峽水了吧!」據報導,黃世聰在一檔島內節目中造謠說,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五個小時之後宜昌市會泡在水面20公尺以下,還稱「一旦三峽大壩潰堤之後,水位會從高147公尺往下串流下去,用100公裡的時速往下衝,毀掉南京,會衝到上海。」
  • 三峽大壩變形?闢謠 - 瀟湘晨報
    網上部分言論還說的還頭頭是道,「「三峽大壩一直在走動,因為混凝土壩塊是一段段擺在基巖上的,受壓力和溫度影響,必然會發生不同的形變和位移」「三峽大壩已經出現裂縫」等等。那麼,三峽大壩的安全性到底如何?能否扛住超大洪水的衝擊?三峽大壩會不會潰壩呢?
  • 三峽大壩變形了嗎?會潰壩嗎?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撰稿人 王亦楠今年夏季汛期,長江上中下遊都出現了嚴重的洪澇災害。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也再次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面對洪災,三峽大壩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中國經濟周刊》特邀王浩、張曙光、王章立、張博庭等專家,推出「三峽三問」系列報導。今天刊發的是「三峽三問」之一。
  • 核彈夷平喜馬拉雅山 三峽改變氣候?地球的黑歷史告訴你答案
    核彈關於核武器的錯誤說法還有不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核武器可以毀滅地球,核武器可以改變地質結構,從而影響氣候等。最近一段時間南方洪水災害嚴重,三峽成了部分人攻擊的靶子,認為它也是影響氣候的罪魁禍首,還有人擔心它在戰爭期間不堪一擊。
  • 三峽大壩變形了?真相來了
    近期,一則「三峽大壩已變形,潰堤在即」的言論流傳於社交網絡。而從所謂的變形圖片上,可以看到三峽大壩壩體有明顯扭曲。那麼,三峽大壩到底有沒有變形呢?央視財經記者專門採訪了負責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的專家,解答三峽大壩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