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的汛期,
長江上中下遊嚴重的洪澇災害。
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
又一次成了關注的焦點。
去年7月,
一張照片在網上瘋傳:
「谷歌衛星拍攝到三峽大壩已經變形」!
儘管專家已經闢謠,
圖片變形是因谷歌衛星影像的技術性問題所致。
但今年汛期,
網上又開始流傳三峽大壩「變形」謠言!
網上部分言論還說的還頭頭是道,
「「三峽大壩一直在走動,
因為混凝土壩塊是一段段擺在基巖上的,
受壓力和溫度影響,
必然會發生不同的形變和位移」
「三峽大壩已經出現裂縫」等等。
那麼,三峽大壩的安全性到底如何?
能否扛住超大洪水的衝擊?
三峽大壩會不會潰壩呢?
大壩混凝土至少500年不會有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學與水資源學家王浩說:「三峽壩體本身的安全性沒有任何問題。」
第一,大壩本身是按照能抵禦「萬年一遇」的超大洪水而設計。有水文證據可借鑑推演的長江歷史最大洪水發生在1870年,洪峰流量高達10.5萬立方米/秒。
按抵禦「萬年一遇再加10%」的洪水而設計,即使在洪峰流量高達12.43萬立方米/秒的衝擊下,大壩本身仍能安然無恙。
第二,三峽大壩是混凝土重力壩,是最結實的壩型,不僅不怕長期浸水,其抗壓能力反而會在100年內水越泡越結實。
實測結果也表明,已經蓄水17年的三峽大壩,目前的混凝土抗壓能力已經提升了。
中國三峽集團總工程師張曙光分析說:從目前的實驗結果看,大壩混凝土至少500年不會有問題。
三峽大壩並非傳言說的「一段段單獨擺在基巖上」,壩塊之間、壩體和基巖之間都做了工程,足以抵抗水的衝壓而巋然不動。
大壩變形和潰壩?謠言
「三峽大壩已經變形」「三峽大壩就要潰壩了」每年一到汛期,這種謠言就不斷湧來。
張曙光總工程師說:我們確實曾經說過「大壩彈性變形都在設計允許範圍內」,此話卻被網上一些人斷章取義炒作成「官方終於承認大壩變形」。
其實,「彈性變形」是所有構造物受力後都必然會有的現象,道路橋梁、高樓大廈,包括我們腳下踩的水泥地板都有。
三峽大壩有一套完備的安全監測系統,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共埋設了1.2萬多個儀器監測點,一旦哪裡有異常就會即刻報警。
任何細小問題都不會錯過,怎麼可能會出現谷歌照片上那麼誇張的變形呢?
世界大壩委員會主席發聲:「我可以確信地說,三峽大壩是世界上質量最高、設計和建設最好的大壩之一。」
網上有人說今年汛期洪水大,三峽大壩抵禦不了洩洪壓力會發生變形甚至潰壩?純屬謠言。
每年三峽質量檢查報告交國務院
除了通常工程項目必有的監理體系外,國務院還專門成立了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
從施工建設期開始一直到現在,每年至少兩次到工地進行全面檢查,並直接向國務院提交質量檢查報告。
其實,三峽工程雖然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但它的水庫面積和蓄水能力遠遠不是最大的,按面積排名的世界前十大水庫是三峽水庫的4~8倍;按庫容排名的世界前十大水庫是三峽水庫的2~5倍。
三峽與它們相比,就是洗臉盆和大水缸的差別。如果說三峽蓄存的這點水都有「潰壩」風險的話,那比三峽庫容大得多的26個水庫豈不是風險更大?
大家不用擔心,這些水庫和大壩的建設和安全性都是有保證的。
專家:三峽大壩壩體沒有任何安全問題,壩型選擇、設計標準、質量保證決定了三峽大壩不可能發生潰壩。三峽工程是「長江上的鋼鐵長城」。
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三峽水庫累計攔洪51次,總蓄洪量1601.18億立方米。
謠言止於智者,
我們的抗洪英雄還在一線奮戰,
謠言製造者趕緊歇歇吧!
【來源:人民旅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