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變形崩潰?臺灣多名水利學者為大陸發聲:大壩超級安全

2021-01-09 虹國際

環球網7月21日報導,今年夏天汛期來臨之後,重慶、湖北、安徽等多地出現水患,臺灣島內綠媒和民進黨趁機大肆炒作三峽大壩"變形"、"潰堤"之類的謠言,結果沒多久,就被島內專家直接打臉。

臺專家:三峽大壩"超級安全"

前不久,一張三峽大壩的衛星圖片在網上瘋傳,圖中的壩體出現明顯"歪斜",外界紛紛驚呼:三峽大壩"變形"了?個別臺媒與民進黨人為了博專注,也開始對長江流域的洪災誇大報導,傳播三峽大壩"潰堤"的謠言。

據聯合新聞網21日報導,臺灣成功大學水利專家謝正倫教授分析指出,那張衛星圖片的解析度有問題,不能當真。他表示,從谷歌地圖新換的照片來看,大壩完全沒有任何變形的跡象。

臺灣學者周乃昉也表示,三峽大壩目前的水位與可容納的最高水位還有很大差距,而且還可以不斷洩洪,因此三峽大壩實際上"超級安全",潰堤的機率很小。他也不明白臺媒之前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針對三峽大壩的虛假報導。

另一專家詹錢登同樣認為,大壩"不太可能出事"。他相信,該工程的管理者每年都會做好降雨量等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並以此為依據進行洩洪工作,即便洪水泛濫,也不至於危害大壩的安全。

三峽集團官方闢謠

長江流域汛情期間,對於三峽大壩在防洪減災中的作用,外界多有猜疑。對此,三峽集團官方近日作出回應。

該集團流域樞紐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三峽大壩沒有某些人想像的那麼"脆弱"。大壩現在安然無恙,尚未出現任何"變形"或者其他安全問題。外界那些危言聳聽的猜測根本沒有科學依據,也是不負責任的,甚至是別有用心的。

衛星圖片失真

據報導,這並不是三峽大壩第一次被炒作"變形"謠言。每年汛期一到,長江水域防洪壓力增加,外界就會藉機對三峽大壩指手畫腳。

2019年同一時期也鬧過這樣的笑話,被曝出的衛星圖片也把大壩拍得歪歪扭扭,經航天專家澄清後才證實是一場烏龍。

專家解釋稱,用遙感衛星拍攝地球上的目標時,最終成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衛星繞地旋轉、地球自轉、雲層、地面物體的高程等等。因此,單純一張嚴重失真的圖片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相關焦點

  • 變形?三峽大壩一再被黑,島內水力學者受不了了:根本就是謠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麗媛】自6月初大陸全面進入汛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等多地遭遇洪澇災害侵襲。一如往年,從島內綠媒、親綠電視節目主持人、所謂的資深媒體人,以及民進黨「立委」等人口中一再傳出三峽大壩「變形」「潰壩」等種種抹黑三峽工程言論。
  • 三峽大壩變形了嗎?會潰壩嗎?
    但今年汛期,網上又流傳關於三峽大壩「變形」「潰壩」的新說法:「三峽大壩是豆腐渣工程」「三峽大壩即將潰堤」……這與往年流傳的「大壩已經變形,一旦潰壩,半個中國將生靈塗炭」「三峽大壩一直在走動,因為混凝土壩塊是一段段擺在基巖上的,受壓力和溫度影響,必然會發生不同的形變和位移」「三峽大壩已經出現裂縫」等等如出一轍。這些網上傳言引發公眾關注,造成極大恐慌。
  • 網傳三峽大壩變形?告訴你三峽大壩有多堅固,核彈來了也不好使!
    三峽大壩位於我國湖北省的宜昌市境內。至今已經開放20多年時間了,也已經成為了當地標誌性的旅遊打卡景點。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三峽大壩的名氣太大,工程難度之高,每經隔一段時間,三峽大壩總是傳出可能潰壩的消息。也不知道這種言論是從何而來的,但久而久之,謠言傳的次數多了,假就變成了真的。那三峽大壩變形了嗎?
  • 三峽大壩變形?闢謠 - 瀟湘晨報
    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又一次成了關注的焦點。去年7月,一張照片在網上瘋傳:「谷歌衛星拍攝到三峽大壩已經變形」!儘管專家已經闢謠,圖片變形是因谷歌衛星影像的技術性問題所致。但今年汛期,網上又開始流傳三峽大壩「變形」謠言!
  • 三峽大壩扭曲變形?三峽副總回應:固若金湯巋然不動
    據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信消息,近日,一則關於三峽大壩「扭曲變形」的謠言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多方專家、科研機構和各類媒體紛紛出來闢謠。面對謠言,三峽集團應該持什麼態度?三峽大壩的真實狀態究竟如何?應該如何認識三峽工程?
  • 「三峽大壩變形」謠言為何站不住腳?「彈性變形」是啥?
    2019年7月5日的三峽大壩 三峽集團微信公號「三峽小微」 圖以下為張博庭《關於三峽大壩產生變形的探討和說明》全文:最近,一條三峽大壩「發生變形並可能潰壩」的消息,在一些微信群裡被傳播,同時附帶疑似谷歌衛星圖的三峽大壩圖片壩體出現扭曲。
  • 「三峽大壩變形」謠言為何站不住腳?「彈性變形」又是什麼?
    2019年7月5日的三峽大壩 三峽集團微信公號「三峽小微」 圖以下為張博庭《關於三峽大壩產生變形的探討和說明》全文:最近,一條三峽大壩「發生變形並可能潰壩」的消息,在一些微信群裡被傳播,同時附帶疑似谷歌衛星圖的三峽大壩圖片壩體出現扭曲。於是,網絡上有關「三峽大壩即將垮塌,下遊幾百萬人危在旦夕」的傳言不脛而走。
  • "三峽大壩變形"謠言為何站不住腳?"彈性變形"是啥?
    2019年7月5日的三峽大壩 三峽集團微信公號「三峽小微」 圖以下為張博庭《關於三峽大壩產生變形的探討和說明》全文:最近,一條三峽大壩「發生變形並可能潰壩」的消息,在一些微信群裡被傳播於是,網絡上有關「三峽大壩即將垮塌,下遊幾百萬人危在旦夕」的傳言不脛而走。特別是還有一位「旅居德國」、自稱「水利專家」的王維洛,透露說「三峽大壩是走動的,這種設計決定了三峽大壩的脆弱性」。他稱「三峽大壩的塊體與基礎並非一體,大壩的混凝土壩塊是擺在巖石上的,所以受到水壓力和溫度的影響,他會發生不同的變形和位移,也就是說大壩在走。」一時間讓人感覺到,似乎中國的水利專家們都不敢說出真相。
  • 外媒:三峽大壩變形、潰壩?權威人士:危言聳聽、別有用心!
    19日,「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平穩通過三峽大壩。每年雨季,南方多地發生洪澇災害,三峽大壩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 想炸毀三峽大壩?別做夢了!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高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那麼,三峽大壩是否出現了網上傳言的變形呢?
  • 面對洪水,三峽大壩很「脆弱」?聽科學家解開三峽大壩的奧秘
    三峽大壩真沒有那麼「嬌氣」「三峽大壩是否已經變形」、「三峽大壩很脆弱」……近期兇猛的洪水使這些謠言「捲土重來」。張志會強調,這些謠言都是無稽之談。「網上流傳的『三峽大壩變形』的照片是谷歌拍攝的,事實上是谷歌衛星圖的影像生成方面存在問題,三峽大壩其實沒有變形。」谷歌衛星圖片並不是直接拍攝的。
  • 長江流域汛情嚴峻,三峽大壩是否有變形風險?權威人士回應了
    圖為洩洪的三峽大壩今年下半年的洪澇災害揪起了億萬民眾的心,南方降水不斷,長江流域汛情嚴重,在這種時候,在關心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關於人類工程史上的奇蹟三峽工程的許多問題,也被好奇的網友提了出來,三峽大壩的防洪能力有多強
  • 洪峰來襲,三峽大壩變形​正常?​
    洪峰來襲,三峽大壩變形正常?作者:轅固小生中國南方暴雨成災,三峽水庫的入庫流量已達今年入汛以來最高值,三峽工程防洪能力受到質疑。而官媒新華社18日在報導中罕見首度承認,「大壩有位移、滲流、變形等情形,但主要參數均在正常範圍內,大壩擋水建築物各項安全指標穩定。」
  • 三峽大壩變形了?記者採訪證實:三峽大壩「沒毛病」
    三峽大壩變形了?   央視記者多方採訪證實:三峽大壩「沒毛病」  近期,一則「三峽大壩已變形,潰堤在即」的言論流傳於社交網絡。而從所謂的變形圖片上,可以看到三峽大壩壩體有明顯扭曲。昨天央視財經記者專門採訪了負責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的專家,解答三峽大壩的真實情況。
  • 三峽大壩變形了?真相來了
    近期,一則「三峽大壩已變形,潰堤在即」的言論流傳於社交網絡。而從所謂的變形圖片上,可以看到三峽大壩壩體有明顯扭曲。那麼,三峽大壩到底有沒有變形呢?他介紹,從監測數據來看,截至2019年4月,三峽大壩壩基累計垂直位移在1.45mm~26.69mm之間,壩體沉降趨於穩定,蓄水前後沒有明顯增加;壩基上下遊方向水平位移在 -0.24 mm~4.63mm之間,蓄水前後壩基位移變化多在1.0mm以內;壩頂上下遊方向水平位移在-1.82mm~28.70mm之間。
  • 又傳"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回應
    針對三峽大壩變形的不實傳言,去年已經澄清過一輪了。另外,所謂的大壩變形和防大洪水之間也沒有必然關聯,拼接在一起,容易引起公眾誤解和恐慌。」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少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紛紛向社交媒體平臺舉報該傳言為不實信息。
  • 又傳「三峽大壩變形」?專家:純屬惡意炒作
    又傳「三峽大壩變形」?來源:微信公眾號「科技日報」(ID:kjrbwx)記者:唐婷日前,一條「官媒證實三峽大壩變形,水利部:做好防大洪水的準備工作」的網絡傳言在社交媒體上引起關注。「這一說法純屬惡意炒作!針對三峽大壩變形的不實傳言,去年已經澄清過一輪了。
  • 還傳播"三峽大壩變形」?專家:純粹是惡意炒作
    幾天前,一個網上謠言"官方媒體證實了水利部三峽大壩的變形:做好防洪工作」引起了社交媒體的關注。 "此聲明純屬惡意炒作!針對三峽大壩變形的不真實傳言,去年澄清了一個回合。此外,在所謂的大壩變形與防止大洪水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拼接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公眾的誤解和恐慌。
  • 三峽大壩已經變形,潰堤在即?官方闢謠
    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81米,大壩軸線全長2309.5米,基巖為前震旦紀閃雲斜長花崗巖。三峽大壩洩洪(資料圖) 郭曉瑩 攝監測儀器的埋設及觀測工作1994年起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共埋設儀器測點12087個;其中變形監測測點為2681個,完好率為99.8%。
  • 三峽大壩位移變形再次引發質疑 西媒:沒它洪水更嚴重
    新華社7月18日報導,三峽樞紐運行部門監測記錄顯示,大壩位移、滲流、變形等主要參數均在正常範圍內,大壩擋水建築物各項安全指標穩定。西方媒體更關注的是三峽大壩位移、滲流、變形等主要參數具體是多少。法廣新聞20日報導稱,新華社的報導並未給出位移、滲流、變形的數據,而是強調「主要參數都在正常範圍內」,以及「大壩擋水建築物各項安全指標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