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學校將該課程設置為六年級的離校課程之一,是考慮到學生熱愛自然的天性,以及草木花葉資源的豐富便利,把身邊的點滴之美製成畢業留念卡來珍藏。六年級學生已在校園經歷了6個春夏秋冬的季節更替,與同學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具備了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積累、繪畫基礎和審美能力,能設計表達自己情感的創意卡片,能將這份美好的回憶與學校的期待延伸到未來的夢想中。
課程目標
在標本製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探究意識,熱愛自然、珍惜生命,提高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學生能夠將製作的植物標本進行簡單的藝術加工,製作成植物標本書籤、植物標本畫和創意卡片。
學生在製作畢業留念卡片、標本畫的過程中,真誠地表達對母校、對老師的感恩之情。
課程內容
由於該課程是在六年級開展,受季節因素影響,先展開的應是秋冬兩個季節的主題活動,之後展開的是春夏兩個季節的主題活動(見下表)。
課程評價
以過程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採取自評、小組成員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形式。
通過課堂觀察,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通過有形的作品,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通過小組成員間互評,評價團隊的合作意識。
具體的評價量化為:以百分制計算,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25分,個人作品和作業效果45分,團隊合作參與狀態30分。
(作者單位系河南省鄭州市文化路第一小學)
學習主題/活動安排日期周次單元主題單元目標課時分解實施要求第一周課程綱要分享分享本學期的課程綱要,明確按季節的主題劃分:春天的故事、夏天的精彩、秋日的絢麗、冬日的回憶,本學期主要進行秋日的絢麗和冬日的回憶兩個板塊學習。了解課程宗旨,制定課程章程,激發課程興趣。第1課時
分享《課程綱要》
講解紀律要求,介紹課程綱要中的內容及所需要準備的工具材料。欣賞植物標本的美。第二周秋日的絢麗:感受秋天的美,學會製作植物標本,留住這份美麗知道什麼是植物標本,什麼是植物標本畫,知道如何製作臘葉標本。
尋找漂亮的落葉,並按照自己的理解初步嘗試用壓製法製作植物標本。
第2課時
《如何製作臘葉標本》
樹葉標本的製作有一定的難度,每一道程序都需要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的樹葉標本要做好搜集工作。第三周參觀鄭州市自然博物館,了解標本尤其是植物標本製作的科學流程,以及規範的呈現形式,培養科學、嚴謹的態度。
用更科學的流程製作第二批植物臘葉標本,並嘗試製作葉脈標本。
第3課時
《參觀鄭州市自然博物館》
第四周知道什麼是葉脈標本,清楚葉脈標本的製作方法,會在教師的帶領下成功製作葉脈標本。第4課時
《製作葉脈標本》
製作葉脈標本難度較大,需要教師從每一個環節細心指導。第五周冬日的回憶:進行植物標本的加工創作,把瞬間的美變成永恆發現學校的美,把對母校的留戀繪製到學校的個性名片中,以書籤的形式展現。第5課時
《製作我的個性書籤》
小組成員針對任務,制定完成任務的方案,並進行分工合作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完善作品,與其他小組交流分享。第六周第6課時
《製作學校個性書籤》
第七周以植物標本為基礎,加入繪畫元素,設計並製作複雜的植物標本畫。第7課時
《創作植物標本畫》
第八周課程展示匯報個人自評、小組互評和作品展示。第8課時
期末作品展評
將本學期學生的作品進行展覽,評選出優秀學生,進行表彰。備註:以上八周的活動設計為第一學期內容。學習主題/活動安排日期周次單元主題單元目標課時分解實施要求第一周課程綱要分享了解本學期課程綱要,重點。
介紹課程目標、內容、如何實施及評價。
第9課時
介紹本學期課程綱要,回顧上學期學過的各種技能及注意事項,為下節課做準備。
第二周春天的故事:尋找身邊的美通過各種渠道增加對植物的認識和了解,引起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無限熱愛。
嘗試運用已經掌握的技能獨立製作植物標本。利用已掌握的技能進行創作,提高創新、動手能力。
各小組根據合作分工進行製作。
第10課時
《植物知識大比拼》
以大量的圖片及實物賞析,欣賞大自然的美,了解身邊的植物。第三周第11課時
《尋找春天的美》
第四周第12課時
《製作花朵和樹葉標本》
第五周夏天的精彩:母校的記憶運用綜合技法製作標本畫作品。
小組學生能夠根據自己製作的植物標本進行創作,擺造型,形成一組完整的、有情景的標本畫。
通過師生小組討論,學生能夠針對本組作品的不足提出具體修改意見。
學生在製作過程中,增強集體意識,鍛鍊合作與協調能力。
第13課時
《我的畢業留念卡片》
小組成員針對任務,制定完成任務的方案,並進行分工合作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完善作品,與其他小組交流分享。第14課時
《母校,我愛您》
第六周第15課時
《創作植物標本畫》
第七周第八周通過一年的學習,了解並掌握基本標本和標本畫的製作方法。
綜合評價學生的表現。
第16課時
期末作品展評
將本學期學生的作品進行展覽,評選出優秀學生,進行表彰。備註:以上八周的活動設計為第二學期內容。《中國教師報》2016年09月14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