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影響因子搶先看(附具體查詢方法)

2021-02-20 解螺旋

一年一度,又到了影響因子更新的季節!雖然Web of science 尚未正式發布JCR報告,但各大期刊的影響因子已經陸續湧出。

 

1. 先放一下眾望所歸的神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相比去年漲了50多分,有人預測它有一天會破200:

2. 去年的影響因子前30名

3. CNS三大基礎期刊

與往年相比,CELL、NATURE、SCIENCE的IF均有所上升!

 

 

4. 四大醫學期刊

與往年相比,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IF均有所上升!

 

 

5. 幾大OA期刊

以上這些都是高高在上的,我們現在更關注那些接地氣的OA期刊。與往年相比,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 REPORTS、ONCOTARGET的IF均有所上升!

而ELIFE、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MEDICINE均不同程度下跌,PLOS ONE跌破3分線,MEDICINE更是慘不忍睹的到1.803。

 

6. 最新IF查詢方法

最後如果你等不及的話,如何即刻查詢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呢?方法如下:

① 打開Web of science,輸入期刊名稱,選擇「出版物名稱」進行限定;

 

② 在檢索得到的結果中,隨意單擊其中一篇文章題目下面的雜誌名,即可彈出一個現實期刊最新影響因子和JCR分區的小框;

 

③ 這個方法雖然可以提前查看到期刊的影響因子和分區,但只能逐一查看;不著急的朋友,可以多等幾日,待Web of science發布完整的JCR報告,更系統地查閱。

相關焦點

  • 重磅:2017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可查詢(附查詢方式)
    6月13日,也就是今天,2017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雖然還沒有正式公布,但已經可以在Web of Science
  • 2017最新SCI影響因子正式出爐了,附贈全榜單表格!
    六月中旬是Web of Science公布期刊最新影響因子的時刻,在六月初我們對新入選SCI期刊做了預測,具體看:2018新入選SCI期刊查詢方法教程,附IF值預測,6月26號,2017最新SCI影響因子正式出爐了,快看看你的文章「漲了沒」!
  • 影響因子與如何查詢???
    期刊的影響因子(IF)ISI(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在早期基於「誰被引用得多,誰的質量就高」這種想法,創立了一個概念叫「影響因子」。具體來說,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科睿唯安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
  • 【重磅】2017影響因子更新啦!
    2017年6月13日,2017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在Web of Science上可查詢。備受中國學者關注的期刊影響因子都有哪些變化呢?梅斯小編帶大家先睹為快!三大刊(NATURE、SCIENCE、CELL)座次及學術地位NATURE、SCIENCE、CELL三大刊2016年度影響因子如下表:三大期刊排位依舊沒有變化,它們分別與去年相比,影響因子都穩定上升
  • 2019-2020年影響因子最新預測(附查詢工具)
    來源:能源學人春天來了,期刊更新影響因子的時間也就不遠了。有些朋友總會問期刊影響因子怎麼預測查詢,在此介紹一個小工具,非常方便,歡迎關注使用!例如我們查詢了Joule和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9-2020預測影響因子: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
  • 2017影響因子公布!附高分子材料相關期刊最新IF
    2017年影響因子數據已經發布了,目前可在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中進行查詢!三大刊(NATURE、SCIENCE、CELL)座次及學術地位NATURE、SCIENCE、CELL三大刊2016年度影響因子如下表:
  • 2019正式影響因子將出,六大領域IF預測搶先看!
    來源丨學之策 ← TA為了滿足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需要,學之策自2020.04.12起正式開通期刊即時影響因子免費查詢服務,迄今已為廣大科研工作者查詢即時IF數千條,若有需要請看具體查詢方法:即時IF查詢。去
  • 2020 SCI影響因子發布(附IF>10期刊名單)
    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終於正式出爐了!大家從6月中旬一直等到月底,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終於發布了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我們這裡所說的2020年期刊影響因子,就是期刊在2017-2018年發表的論文在2019年獲得被引頻次,與2017-2018年發表論文的比值。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 2020 SCI影響因子發布(附IF>10期刊名單)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 SCI影響因子發布(附IF>10期刊名單) 2020-07-01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最新心血管領域SCI期刊影響因子出爐!(附熱門文章連結)
    最新心血管領域SCI期刊影響因子出爐!
  • 2017最熱門期刊TOP100影響因子公布!
    當然,MedSci影響因子查詢系統也以最快速度更新了數據!由於Web of Science上也是部分更新,因此有些小夥伴反應沒看到新的數據。不過沒關係!MedSci的查詢系統可是童叟無欺的最新數據!有圖有真相!
  • 「畢業之家」影響因子及查詢方法,寫論文的你需要知道
    說到論文,捆綁話題就是影響因子了。 1、影響因子的由來和作用。來源:我們所說的影響因子,是指從1975年開始,《期刊引證報導》(簡稱JCR)記錄整理的上一年度世界範圍期刊的引用數據,稱為影響因子。影響因子,它的計算結果=該期刊近兩年的所有論文引用總次數/該期刊近兩年的所有論文。影響因子代表著某刊平均每篇論文的被引用數。作用:(1)評價期刊影響力和有用度;(2)評價期刊的學術水平和論文質量。2、影響因子的爭議。
  • 什麼是影響因子?如何查詢呢?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影響因子是一個相對統計量。查詢外文期刊影響因子,可使用外文資料庫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於查詢自然科學類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於查詢人文社會科學類期刊。它隸屬於湯森路透集團。該網站需要授權才可訪問,需要用大學代理帳號。
  • 期刊影響因子及中科院分區查詢
    影響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簡稱IF,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
  • 2015(2014年度)生物醫學期刊SCI影響因子分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SCI影響因子公布的日子,各大期刊的排名和分數都產生了變化。本文中谷君選取了生物醫學類中排名前20的期刊,並就他們的變化趨勢進行了整理。梅斯醫學的期刊智能查詢系統已經對影響因子進行了全面更新,有需要的網友可以訪問http://www.medsci.cn/sci/進行查詢。點擊下載期刊助手APP,影響因子隨手可查!
  • 每日答疑:最新影響因子如何查詢?
    昨天出了最新影響因子,請問下除了excel外,有沒有可以直接查詢最新影響因子的軟體呢?A:推個好用的影響因子查詢網站和小程序給大家(1)ijournal網址:https://ijournal.topeditsci.com/home輸入期刊名即可查詢最新影響因子!
  • 2020年大氣科學SCI影響因子預測
    2020年已經過去,但2020年度的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還得等到6-7月,在科睿唯安(Clarivate
  • 2018年心理學影響因子分類整理
    因而每年的6月份才會出去年的影響因子,我們在投稿的時候並不知道具體的影響因子,只能根據以前的影響因子進行評估。那我們常說的SCI、SSCI又是什麼呢?溫馨提示:影響因子整理內容可直接看表格,文字部分全是煽情內容~這次的整理確實費了很多心力,其實6月份影響因子剛出的時候,就想做一個整理,但是一直沒有提起幹勁來。後來,在逛知乎的時候看到「國際上有哪些權威的心理學期刊?」,裡面的高贊回答對於心理學權威期刊的分類十分完善和清晰。
  •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因子)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因子) 【公眾號】草堂心語2018-06-28 18:05:36 閱讀(4267)
  • IF預測:Cell Physiol Biochem(CPB)影響因子能否保住5分?
    SCI期刊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期刊影響因子,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第三年中平均被引次數。例如,Nature雜誌在2016年影響因子(2017年公布)為40.137,表示Nature雜誌2014年和2015年發表的論文在2016年平均每篇被引用了40.1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