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影響因子?如何查詢呢?

2021-02-13 河南職稱評審諮詢

影響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簡稱IF,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影響因子是一個相對統計量。


查詢外文期刊影響因子,可使用外文資料庫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於查詢自然科學類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於查詢人文社會科學類期刊。它隸屬於湯森路透集團。該網站需要授權才可訪問,需要用大學代理帳號。

查詢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可使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和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中心聯合推出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萬錦堃主編,科學出版社)。SCI的影響因子一般於每年的6月份公布,由湯森路透統計發布,此為最準確的官方版本,其他網站均以此為版本,只作為參考意義,並非100%準確。

PubMed中文網旗下的SCI期刊資料庫也可以查詢期刊近十年的影響因子及變化曲線,期刊覆蓋領域。

影響因子並非一個最客觀的評價期刊影響力的標準。一般來說影響因子高,期刊的影響力就越大。對於一些綜合類,或者大項的研究領域來說,因為研究的領域廣所以引用率也比較高。比如,生物,和化學類的期刊,這類期刊一般情況下就比較容易有較高的影響力。影響因子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徵其學術質量的優劣,但影響因子與學術質量間並非呈線性正比關係,比如不能說影響因子為5.0的期刊一定優於影響因子為2.0的期刊,影響因子不具有這種對學術質量進行精確定量評價的功能。國內部分科研機構,在進行科研績效考評時常以累計影響因子或單篇影響因子達到多少作為量化標準,有的研究人員可能因影響因子差0.1分而不能晉升職稱或評定獎金等,這種做法絕對是不可取的。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縮寫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時期被引用的頻率,是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SI)創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創立,其後為文獻計量學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相關焦點

  • 影響因子與如何查詢???
    期刊的影響因子(IF)ISI(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在早期基於「誰被引用得多,誰的質量就高」這種想法,創立了一個概念叫「影響因子」。具體來說,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科睿唯安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
  • 每日答疑:最新影響因子如何查詢?
    昨天出了最新影響因子,請問下除了excel外,有沒有可以直接查詢最新影響因子的軟體呢?A:推個好用的影響因子查詢網站和小程序給大家(1)ijournal網址:https://ijournal.topeditsci.com/home輸入期刊名即可查詢最新影響因子!
  • 重磅:2017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可查詢(附查詢方式)
    上查詢了。那麼2017年的期刊影響因子 有哪些變化呢?1. 其他專業的SCI期刊最新影響因子大家可以自己查詢,告訴大家2種查詢方式:第一種:Web of Science官網」,進入Medsci網頁後輸入期刊名稱就可以查到最新影響因子了(數據陸續更新中)。
  • 如何利用SCI查詢文獻以及期刊影響因子
    本經驗將告訴大家應該如何使用該索引進行文獻搜索。首先,對於學校人員,學校通常都會購買此服務,凡是在校園網絡內登陸網站即可正常使用。點擊進入學校圖書館,如圖1所示,然後點擊右側的SCI即可進入。不同網站進入方式不同,大部分在主頁或者資料庫列表中都可以找到。之後就轉到了如圖1的界面。左邊的方框即是輸入搜索詞的位置。
  • 2017年度影響因子搶先看(附具體查詢方法)
    一年一度,又到了影響因子更新的季節!雖然Web of science 尚未正式發布JCR報告,但各大期刊的影響因子已經陸續湧出。 1.3. CNS三大基礎期刊與往年相比,CELL、NATURE、SCIENCE的IF均有所上升!
  • 期刊影響因子及中科院分區查詢
    影響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簡稱IF,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
  • 如何按照影響因子篩選PubMed檢索結果?
    我們就以「tuberculosis」為例,看如何設置影響因子分層篩選。具體步驟為:1.在「Query terms」中錄入篩選查詢詞。這裡寫什麼?篩選查詢詞需要用另外一個軟體生成器導入「Query terms」。7.
  • 2018年心理學影響因子分類整理
    」,那到底什麼才是高影響因子呢,影響因子為什麼那麼重要呢?因而每年的6月份才會出去年的影響因子,我們在投稿的時候並不知道具體的影響因子,只能根據以前的影響因子進行評估。那我們常說的SCI、SSCI又是什麼呢?
  • 【重磅】2017影響因子更新啦!
    2017年6月13日,2017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在Web of Science上可查詢。備受中國學者關注的期刊影響因子都有哪些變化呢?梅斯小編帶大家先睹為快!三大刊(NATURE、SCIENCE、CELL)座次及學術地位NATURE、SCIENCE、CELL三大刊2016年度影響因子如下表:三大期刊排位依舊沒有變化,它們分別與去年相比,影響因子都穩定上升
  • 2019-2020年影響因子最新預測(附查詢工具)
    來源:能源學人春天來了,期刊更新影響因子的時間也就不遠了。有些朋友總會問期刊影響因子怎麼預測查詢,在此介紹一個小工具,非常方便,歡迎關注使用!例如我們查詢了Joule和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9-2020預測影響因子: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
  • 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
    在期刊的評價中,最主要的指標莫過於影響因子了,那麼這一國際通用,在學術評價領域被廣泛應用的指標到底是什麼?/1/  影響因子是什麼?例如,計算某期刊在2003年的影響因子,則分子應是在2001年和2002年在該刊發表的總論文數在2003年被引用的總次數。分母應是2001年和2002年這兩年在該刊發表的論文總數。結果得到該刊在2003年的影響因子。計算其他年份的影響因子,以此類推。/3/ 影響因子的查詢平臺及具體操作流程?
  • 2020年SCI期刊最新影響因子已公布,你關注的SCI期刊影響因子是漲還是跌了呢
    2020年,新一期的SCI期刊影響因子也正式公布。小編曾在以前的推文中說過,基本上每年的SCI期刊影響因子都是在6月份公布。相對來說,今年的公布時間受到疫情影響,要晚了一周時間。閒話也不多說,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按影響因子進行排名後,排名前100的SCI期刊。
  • 「畢業之家」影響因子及查詢方法,寫論文的你需要知道
    說到論文,捆綁話題就是影響因子了。 1、影響因子的由來和作用。來源:我們所說的影響因子,是指從1975年開始,《期刊引證報導》(簡稱JCR)記錄整理的上一年度世界範圍期刊的引用數據,稱為影響因子。每年6月底,會出爐新的期刊的影響因子。(1)高校及研究所對影響因子推崇備至。在普通院校,如果你有一篇影響因子極高的期刊論文,那麼,你在學校的位置就非常穩定。(2)事實上,影響因子只能代表該期刊的引用率高,並不代表個人單篇論文引用率。
  •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sci影響因子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sci影響因子用來衡量sci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被認為代表著期刊的重要性。
  • 資料庫 | 怎樣查詢調控circRNA的轉錄因子
    大名鼎鼎的EMT蛋白Twist1轉錄因子,一直是在間充質分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能結合在circRNA的啟動子區域,通過調控circRNA更多吸附多個miRNA,進而促使Vimentin的表達上調的。但今天想講的並不是這篇文章的研究思路......而是如何查找某個circRNA的轉錄調控因子?
  • sci影響因子
    其中,期刊影響因子是一個重要的量化指標,但由於影響因子自身計算方法的局限性,僅憑影響因子一個量化指標做出的評估鑑定往往具有不可靠性和片面性,因此對於影響因子的應用,要在正確理解影響因子及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合理地、科學地加以使用,同時可以結合其它量化指標,建立科學的評估方法體系。如果您對期刊發表還有其它疑問,或者想要提升您的文章質量,歡迎免費諮詢(nm6360),1對1為您提供期刊服務!
  • 2017影響因子公布!附高分子材料相關期刊最新IF
    2017年影響因子數據已經發布了,目前可在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中進行查詢!,今年影響因子跌破3分了大關,為2.806。Scientific Reports 去年影響因子5.228,成為國人追捧對象,號稱做科研的,必然人手一篇。今年影響因子為4.259,相比於去年下降明顯,與PLoS one走向了相似的命運。NAT COMMUN也是大體量OA,稿源也非常的優秀,今年的影響因子與去年差別不大,略有上升,為12.124。中國大陸SCI期刊影響因子又如何呢?
  • 「如何提高論文的影響因子,順利到畢業?」
    在學術界,影響因子都是大家賴以生存的精神食糧。這麼好的東西,它到底是個啥?它是個什麼因子?又究竟在影響著什麼?今天,我就把這些年的心得傳授給大家,帶領各位走進影響因子的臺前幕後!搜期刊就用Web of Science,評價期刊就用影響因子。影響因子每年6月份發布一次,計算方法是這樣的看起來很麻煩,其實就是它被別人引用的多少。一個期刊的論文被別的期刊引用得越多,說明論文質量越高,影響因子就越高。
  • 2019化學類期刊SCI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這個東西對眾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影響因子,以及的它的意義。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1、sci論文如何分區sci論文分區,與sci期刊分區有關,一篇論文,選定幾區的sci期刊,發表的就是幾區的SCI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