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閱讀」為何冷空氣來之前容易出大霧?

2021-01-10 瀟湘晨報

氣象上有一種霧叫「鋒前霧」,它是冷空氣來之前的天氣預警。「鋒前霧」過後,氣溫就要下降了。「鋒前霧」經常發生在冷暖空氣交界的鋒面附近,而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持續時間比較長。如果沒有冷空氣帶來的大風和降溫驅趕,它便會賴在城市不走。

目前正值深秋時節,東北大部分地區在冷空氣來襲的前夕,受到霧霾天氣的叨擾。今天清晨,遼寧北部、吉林西部、黑龍江西南部和東北部均出現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霧,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200米。

何為「鋒面霧」?

鋒面霧(frontal fog)發生在鋒面附近。冷空氣位於近地面低空,鋒上雲層降下雨滴遇冷凝結達過飽和而形成霧。分為鋒前霧(鋒面霧出現在緊靠地面暖鋒的前方)和鋒後霧(鋒面霧出現在緊靠地面冷鋒的後方)。

鋒面霧:在兩種氣團之間的鋒面上,由於氣團混合的結果而形成霧。此霧稱鋒面霧。其成因有三:降水物的蒸發,冷卻作用和兩種氣團的混合作用。

鋒面霧多出現於地面暖鋒前後,隨暖鋒面一起移動。鋒上的降水在鋒下冷空氣中蒸發,使冷氣團達到飽和,凝結而成鋒前霧;在冷暖氣團交界的鋒區,由於冷暖氣團混合而形成的霧,叫做鋒際霧;鋒後霧是因暖空氣移到冷地面而形成的,與平流霧相似,也可能是雲底低達地面而形成的。

【來源:楚雄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為何冷空氣來之前容易出大霧?
    氣象上有一種霧叫「鋒前霧」,它是冷空氣來之前的天氣預警。「鋒前霧」過後,氣溫就要下降了。「鋒前霧」經常發生在冷暖空氣交界的鋒面附近,而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持續時間比較長。如果沒有冷空氣帶來的大風和降溫驅趕,它便會賴在城市不走。  何為「鋒面霧」?
  • 冷空氣剛走為何烏魯木齊又飄起雪花 專家解釋:大霧遇冷形成霧雪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梁樂)前一場大雪結束後,城區曾一度迎來短暫晴天,不過隨著大霧逐漸由城北蔓延至城南,2日起城區又開始飄起雪花。 有市民發出疑問,為何天氣預報裡沒報有雪,這雪就洋洋灑灑下來了?這是前一場降雪的延續,還是又有一場冷空氣到來?
  • 【技術專題】一般俗稱「硬金」、「軟金」之英文名稱為何?電鍍金和化學金有什麼不同?
    實務問答7-3: 【問】一般俗稱「硬金」、「軟金」之英文名稱為何?電鍍金和化學金有什麼不同?
  • 科普時刻 物理也說:「沒錯,蟻人可能會回不來.」
    我們來看看對岸的一篇來自Pansci的科普文章吧Pansci泛科學是全臺灣最大的科學知識社群,類似於中國的果殼網。最近有國外神人透過蟻人的動作分析,證明蟻人的動作並不符合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來推測蟻人的動作應該要更加「奇怪」才對。 朋友都說這是沒有意義的研究,畢竟這是電影,是一部科幻電影,跟它認真其中的科學成分就輸了。
  • 冷空氣「拜年」 江蘇降溫降水大霧來襲
    受一股自北向南冷空氣的影響,江蘇多地從今天起將迎來降水,氣溫將明顯下降。從1月30到31號夜間,蘇北地區的最低氣溫更是將下降至零下4度左右。   今天上午,江蘇宿遷、鹽城、揚州、鎮江等地都出現了大霧,記者從宿遷泗陽高速公路管理處獲悉,雖有大霧出現,泗陽境內的宿淮鹽高速李口段、宿淮鹽高速泗陽段均未實施封閉,正常通行下都規定了限速80公裡的行車速度。
  • 揭秘《球狀閃電》中的「黑森威懾」與「降維攻擊」
    當被問及創作《三體》三部曲花費了多長時間時,大劉是這麼說的「大概用了五年。但是之前還有很長時間的,包括想法萌發、完善,這個時間很長。」縱觀全書,我們可以發現大劉確實花費了很多心思在想法的構建上,其中包括了對自己早先的作品的融會貫通,最終向我們展現了一部令人震撼的科幻巨作!
  • 不妨試試這款可以「點讀」的繪本閱讀機器人
    一隻可愛且安全的「貓頭鷹」說完配件,重點來聊下 Luka Hero 繪本閱讀機器人本身。如果你之前看到過 Luka,那麼對於 Luka Hero 應該並不陌生。整體外觀設計方面,這代產品延續了之前那套設計語言,依舊為可愛的貓頭鷹造型。
  • 湖北多地發布大霧黃色預警!大霧預報是如何「出爐」的?想不到,真想...
    福建、雲南、浙江、重慶等地 是大霧最愛「刷存在感」的地方, 每年大霧日數可達80-100天。 大霧常見, 卻並非只是一片白茫茫這麼簡單, 它還有著各種各樣的style。
  • 我真的只是在科普「活塞運動」 | 有趣的製造
    最基本的活塞發動機,就是把空氣(主要是氧氣)和燃料的混合物送進氣缸,在被點燃後,產生的空氣膨脹就推動活塞做往復運動了~活塞運動下圖是活塞運動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曲柄滑塊機構,結合了「曲軸」和「連杆」,就把活塞缸裡的直線運動變成圓周運動,達到周而復始的目的了。
  • 明晨有大霧!能見度小於500米!濟南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
    濟南市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濟南市氣象臺2021年01月25日15時00分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目前我市部分地區已出現能見度小於500米的大霧,除了大霧天氣,明後天華北、黃淮等地大氣擴散條件一般,仍會有霾天氣。26日受弱冷空氣影響,華北中北部、黃淮東部的霾天氣有所減弱。28日起,受較強冷空氣影響,上述地區霾天氣自北向南減弱消散。
  • 後天起,冷空氣殺到!深圳「小奈良」,迎來了一年最美的時候!
    「深圳 · 秋 · 鴛鴦谷」1月,本應是冬天的季節深圳不但沒入冬,最高溫甚至有27℃感覺就像是在過夏天>但過兩天馬上就有冷空氣殺到,最低16℃趁著舒適的溫度,來享受秋的美好吧!「深圳小奈良」金黃的落葉,淺藍的天空藏著深圳的最美秋天O1深圳的秋天猶如曇花一現
  • 做一個引起極度舒適的「深色模式」,到底有多難?
    Twitter 提供了兩種深色模式,分別是「昏暗(Dim)」和「熄燈(Light out)」,前者背景色為深灰色,後者基本是純黑色。從 Medium 上一位作者 Pudge 給出的對比圖來看,在 Twitter 純黑背景的深色模式下的界面下,通欄列表幾乎與背景融為一體了。而 iOS 在深色模式下的這些地方用了稍亮的灰色,感覺更加自然了。
  • 【多地大霧瀰漫 輻射霧為主要類型】
    近日,江蘇、山東部分地區連續出現大霧天氣,雖然北方有弱冷空氣南下,暫時緩解大霧,但由於冷空氣勢力有限,預計未來三天仍多大霧天氣。  未來三天,華北南部、黃淮中西部等地有輕度霾,局地中度霾。整體來看,這次霾的影響範圍和強度將不及14日至17日的霾過程嚴重。而在黃淮東南部,由於近地面溼度較大,加之冷空氣鞭長莫及,未來山東、江蘇一帶仍將多大霧天氣。
  • 2018年今日頭條科普內容閱讀量超5000億 知識分子如何走紅?
    從五花八門的動植物,到晦澀難懂的碑文書法,張辰亮都如數家珍,號稱「什麼都知道」的他,目前大號「博物雜誌」粉絲突1000萬,個人小號「無窮小亮微博」粉絲超過380萬。在雜誌行業大蕭條的時代,《博物雜誌》因他枯木逢春,從此銷量無憂。《海錯圖筆記》出版發行幾個月後,一段37分鐘的人類學演講視頻火爆全網。
  • 用「費曼技巧」來教自己讀書
    即使我過去每年讀完一兩百本書,也因為沒有真正讀懂而感到痛心,更為平時讀完書僅僅淺加工,導致有話說不出、有想法寫不到位而難過:我在閱讀上吃過太多虧了!試想,倘若一個人匆匆讀完一本書卻沒有停下來思考,每天快速讀完兩三本書又有什麼意義?
  • 李銀河:只有「變態」的才是美的
  • 「4000億隻蝗蟲」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大象公會
    文|S.P一周來,除了新冠疫情,中國網民最關注的熱點新聞,莫過於4000億隻蝗蟲肆虐印巴,已抵達中國邊境的消息。· 目前新浪微博單個超話閱讀量已經超過1.8億,有3.5萬人次參與討論在社交媒體中,這些飛蝗鋪天蓋地的圖片視頻,無不讓人心驚膽顫。
  • 「紅衣小女孩」出了外傳!看完再也不敢吃魚了!
    (防屏蔽小程序觀看地址)「人面魚」作為「紅衣小女孩」系列外傳,補完了紅衣宇宙。「紅衣1」的傳說的真實來源:事件發生在1998年三月左右的臺中郊區大坑風動石。「紅2」也取材於臺灣真實事件:卡裡多遊樂園曾是臺灣著名遊樂園之一,後因為過山車脫軌導致60多個孩子死亡而關閉營業。
  • 文字順序不影響閱讀,科學家找到大腦「視覺字典」所在
    我們都曾聽過文字順序不影響閱讀,事實上這與大腦中學習理解單字的區域有關,《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新論文中,德州大學團隊認為他們已經發現了這本「視覺字典」在大腦中的確切位置。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守望者」與「觀測者」以簡單易上手的操作體驗,適用不同的應用場景。「守望者」定點巡航系統——「守望者」側重於基礎設施巡檢、應急指揮、城市規劃、生態治理、工程監督、礦區運維等大範圍固定場所的自動化、高頻次的多元數據獲取。通過一次性的飛行線路與作業時間部署,即可無人值守執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