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級雙擁模範城」專欄:濟源最美復退軍人袁大明:退伍不褪色 創業不忘責

2021-01-14 濟源交通廣播

濟源交通廣播

jiaotongshiduan

濟源交通風向標!

「面拌好了,你們趕緊炸肉丸,我去看看肉煮好沒……」4月10日,記者見到袁大明時,他正在店裡忙活。看到記者一行到來,他連忙放下手頭的活,熱情地讓座、倒茶。說起自己的人生經歷,他略顯激動:「酸甜苦辣,一言難盡。」

  一條標語,吸引他入伍從軍,出色完成任務

  袁大明是北海街道下街居委會人,小時候家裡比較貧窮。14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哥哥結婚另過,母親帶著他和9歲的弟弟靠做牛肉生意維持生計。

  一個偶然的機會,袁大明看到「一人參軍 全家光榮」的標語,就回家與母親商量想去當兵。1969年3月,袁大明懷著報效祖國的熱情,如願走進綠色軍營,成為蘭州軍區8039部隊的一名工程兵。從此,他和戰友一起修道路等備戰基礎設施、開隧道。一次施工時忽然發生塌方,一名戰友被埋在底下。袁大明不顧個人安危前去救援,不料又一次塌方砸傷了他的腰部。儘管疼痛難忍,他還是堅持將戰友救出來了。「我還是晚了一步。戰友救出來時已經不行了。」袁大明的眼裡含著淚水。

  1971年,袁大明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時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袁大明回憶,在1974年5月的一次戰鬥中,他與戰友們一邊作戰,一邊開山闢路。由於施工環境險惡,又是爆破作業,為了確保一次爆破成功,他把安全帶一頭系在大樹上,另一頭則拴在腰間,像「蜘蛛俠」一樣攀巖附壁打炮眼。一天下來,他的胳膊、腿上留下了道道血口。

  懸崖絕壁作業,多了幾分危險。袁大明坦言:「的確很怕,很擔心出現意外。」但是,儘快修通備戰道路那份責任讓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由於表現突出,袁大明連年被評為「五好戰士」,先後受到5次連級嘉獎、1次營級嘉獎,榮立1次團三等功。他也從普通士兵,提拔為副班長、班長、副排長等職,但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

  一個信念,激勵他維護團結,妥善化解紛爭

  1975年4月,袁大明告別戰友,回到家鄉,擔任居委會支委委員24年。其間,他積極參與社會有益活動,大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為回、漢民族的團結做出了不懈努力。2004年,袁大明擔任市伊斯蘭教協會副秘書長,他更是認真做好外來少數民族群眾思想工作。

  回族群眾大多從事皮毛加工、流動餐飲等行業來增加收入,存在流動攤販和佔道經營現象。特別是前來我市經商、務工的外來少數民族群眾不斷增加,各種原因引發的矛盾糾紛也時有發生。面對這種情況,袁大明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擔任義務「調解員」,協助相關部門化解矛盾。

  一次春節前,一家蘭州拉麵館經營人員和一名環衛工人發生糾紛,並引發群體事件。袁大明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往事發地,進行耐心勸解,穩定雙方當事人情緒,有效控制了事態發展。

  「只有民族團結,才能實現家庭幸福、社會進步。」袁大明表示,他會一如既往地維護民族團結和回漢友誼。

  有付出就有回報。2012年,他的飯店獲得國家註冊商標,他個人也榮獲年「河南省優秀清真食品監督員」稱號。2015年,袁大明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光榮稱號。

  一碗羊雜菜,激發他創業熱情,不斷回饋社會

  袁大明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做著一份肉食生意。他說,從1990年起,他就每天推著小車走街串巷賣牛羊肉,上午賣生肉,下午賣熟肉和燒餅夾肉,一年可掙6000餘元。

  1993年初的一天,袁大明途經北街一家羊雜菜店,看到店裡生意火爆,很多食客吃得津津有味。這讓他深受啟發,自己做牛羊肉生意多年,又有技術,為何不開店賣羊肉湯?說幹就幹。袁大明在取得家人支持後,於同年8月與侄子一起開了一家「大明羊肉湯」店。「那時是小本生意,我們在家門口搭個帳篷,掛上招牌就開張了。一碗羊肉湯賣2元,一碗羊雜菜賣1元。第一天掙了50元,每人分了25元,侄子選擇了退出。」回憶起那段日子,袁大明連連搖頭。

  「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袁大明和老伴一人在外賣羊肉湯、一人在家烙燒餅,苦苦支撐著小店。經過兩年的艱苦奮鬥,他的生意有所好轉。在經歷了「帳篷店」「石棉瓦店」之後,袁大明又新建、租賃房屋擴大經營規模,年收入也由起初的2萬元,增加到20萬元。

  2009年9月,袁大明購置了一套1000平方米的門面房,進一步擴大規模,實現年收入60餘萬元。

  袁大明做生意講誠信,重質量,吸引了很多回頭客。20餘年來,他的飯店生意越來越紅火,但他不忘回報社會。2002年,北海街道建立回民小學,袁大明毅然捐助水泥50噸。「捐資建校,澤被後代。」袁大明說,為了孩子們健康成長,這個錢花得值。

  2014年7月1日,袁大明開啟了「請轄區環衛工人吃飯」模式,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那年正是建黨93周年,我63歲,有43年黨齡,很值得紀念。於是,我就選擇幫助弱勢群體,並立下規矩,持續不斷。」袁大明說,自己是一名黨員,又是一名商人,更是一名老兵,有回報社會的責任,也有幫助別人的財力。這幾年,他累計請環衛工人吃飯300餘人次。

  談及今後發展,袁大明說,計劃投資100萬元,引進寧夏六盤山涇源黃牛肉和寧夏灘羊肉,讓濟源人吃上更加綠色、放心的冷鮮生熟牛羊肉。目前,保鮮冷庫的建設任務已完成,營業證照正在辦理中,預計5月1日前正式運營。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就漲5毛錢!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

開啟「置頂公眾號」,就再也不會錯過我們啦


版權說明: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聯繫郵箱:2202434090@qq.com



相關焦點

  • 【民族宗教】濟源最美復退軍人袁大明:退伍不褪色 創業不忘責
    袁大明坦言:「的確很怕,很擔心出現意外。」但是,儘快修通備戰道路那份責任讓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由於表現突出,袁大明連年被評為「五好戰士」,先後受到5次連級嘉獎、1次營級嘉獎,榮立1次團三等功。他也從普通士兵,提拔為副班長、班長、副排長等職,但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
  • 袁大明:四十年專注誠信經商,創業不忘回饋社會
    袁大明退伍後選擇自主創業,事業有成後熱心公益事業,傾情回報社會,被鄰裡傳為佳話。 這個正在專注熬著秘制老湯的老人就是袁大明,袁大明說當年選擇成為一名軍人,看似非常偶然,但卻幾乎影響了袁大明的一生。在部隊,袁大明成為一名工程兵。工程兵的經歷很快養成袁大明吃苦、耐勞,持之以恆的性格。1993年,退伍回來的袁大明決定自主創業,羊肉湯這種傳統的清真食品成了袁大明的選擇。
  • 宣化區召開2020年度「最美雙擁人物」「最美軍嫂」表彰大會
    ,弘揚新時代軍人奮發有為、無私奉獻的精神,營造良好的雙擁氛圍,促進雙擁工作健康有序發展。12月22日上午,宣化區召開2020年度「最美雙擁人物」「最美軍嫂」表彰大會。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滕化璋出席了會議。
  • 乳山市再次榮膺「全省雙擁模範城」稱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小禾 通訊員 郭麗燕 成麗蓉 威海報導12月22日上午,在山東省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上,乳山市再次被授予「全省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這是乳山市20世紀90年代初首次獲評以來,連續八屆蟬聯「全省雙擁模範城」稱號。
  • 廣州將加快推動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全市創建服務保障體系五星級示範點41個、四星級示範點37個、三星級示範點68個,總數居全省第一。有力有序落實年度安置任務,牢固樹立貢獻越大、安置越好的鮮明導向。大力扶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在全省率先開設3個退役軍人高職專班,市區「線上線下」舉辦19場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廣州市退役軍人創業項目在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決賽中奪得新興產業組第一名。
  • 「出彩河南人」之首屆最美退役軍人候選人事跡簡介
    楊延卿勇於在創業路上把部隊的優良傳統和光榮作風繼續發揚光大,踐行了一名退役軍人的使命擔當,永遠做黨和人民永不褪色的光榮士兵。他先後榮獲「河南省文明駕駛員」「學雷鋒標兵」「第二屆濮陽市道德模範提名獎」「感動濮陽十大年度人物」「最美司機」等稱號。郭志社是我們身邊的學習榜樣。
  • 軍地合力 軍民同心 衢州雙擁之花香滿三衢
    「雙擁工作歷來是我黨、我軍和全國人民的光榮傳統和特有政治優勢。」「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秉承這種理念,衢州創新推進雙擁工作,從社會化擁軍實踐到不斷探索退役軍人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機制創新,再到軍民同心共建共享,「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新型軍政軍民關係加速構建,雙擁文化成為「南孔聖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和城市品格薪火相傳的重要組成部分。
  • 河北省優秀退役軍人事跡簡介
    退伍後,他牢記退伍不褪色的莊嚴承諾,苦練服務技能,努力為市民提供暖心服務,幫助乘客解決困難,把188號車打造成了省會公交的一面旗幟。他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時刻不忘傳遞社會正能量,先後被石家莊市交通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個人,被石家莊市公交總公司評為「十佳星級車長」「最佳勞動競賽能手」。
  • 永葆軍人本色 展現時代風採 ——「甘肅銀行杯·隴原最美退役軍人...
    此次候選的20位「隴原最美退役軍人」是我省廣大退役軍人中湧現出的先進代表,他們身上的忠誠、堅毅、擔當、自律等優秀品質,贏得了各界讚譽。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本色,發出了「最美」聲音,創造了「最美」業績,播撒了「最美」種子。
  • 上海14個區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 同時獲獎的還有他們……
    上海14個區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 同時獲獎的還有他們…… 2020-11-27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省首創「6+N」雙擁共建模式 傾心傾情詮釋「真情雙擁·富強濱州...
    在2020年底,濱州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實現了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蟬聯這一榮譽,得益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得益於濱州多年來始終如一地全力服務支持部隊發展建設,提高隨軍隨調家屬安置就業水平,傾心傾情為駐濱部隊、退役軍人辦實事、解難題,助推全市雙擁工作始終保持著高質量發展、高位運行狀態。
  • 林光輝榮獲楊凌示範區「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12月30日晚,楊凌示範區第三屆「德耀農城 致敬最美」道德模範暨最美人物網絡頒獎典禮如期舉行。71位來自基層一線的「最美人物」和大家見面,分享他們故事。 其中,最美退役軍人林光輝被親切的贊為養老院裡的一束』光輝『 最美退役軍人 穿上軍裝 他們是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
  • 退役軍人「娘家人」這樣來當!
    近年來,鹽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創新做好退役軍人的指導員、勤務員、宣傳員等,紮實開展移交安置、優待撫恤、擁軍褒揚、就業創業等重點工作,有效提升了退役軍人的獲得感和榮譽感。「退役軍人曾在部隊服役多年,對一些社會領域不熟悉,需要得到及時指導,才能實現從軍營到社會的順利過渡。」
  • 退役不褪色 高唐匯鑫12名退役軍人請戰防疫一線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高唐縣匯鑫街道的退役軍人們把防控的責任牢牢扛在肩上,把群眾的安危放在心裡,「逆行」衝在防疫第一線。「若有戰,召必回!『疫』不退,我不退!」這是匯鑫街道退役軍人所寫請戰書上的一段話。
  • 聯合發布2019年「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
    ,大力弘揚愛國奮鬥精神,講好退役軍人故事,激勵廣大退役軍人自覺珍惜榮譽、永葆本色,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發展,12月24日,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2019年「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
  • 雲南明德物業吳澤君:退伍不褪色|發現物業英雄
    疫情面前,湧現出了一批批的「請戰者」,他們當中有身先士卒的警察,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軍人,有無私奉獻的醫生,有先人後己的黨員,也有著默默無聞的後勤保障人員。明德物業昆明學院服務中心工程維修部主管吳澤君就是一位最可愛的物業人。
  • 紹興「最美退役軍人」王剛:戍「關」一生 以鐵肩挑紀檢重擔
    編者按: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
  • 湖北省黃岡市新時代雙擁工作紀事:魚水新歌唱響大別山
    周偉 攝巍巍大別山,悠悠雙擁情。黃岡這片紅色聖土,曾爆發了著名黃麻起義。200多位將軍橫刀立馬,44萬英雄兒女為國捐軀,30年浴血奮戰譜寫英雄篇章,源自緊跟黨走的堅定信念;30年紅旗不倒鑄就不朽豐碑,孕育軍民一家的魚水情誼。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根植紅色沃土的雙擁情日久彌新。
  • 「蚌埠退役軍人創業就業之星」劉勇:退役不褪色 致富不忘鄉親
    退役軍人創業就業之星,今天我們來認識固鎮縣連龍花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勇,他2002年12月入伍,在部隊服役五年,退伍後返鄉創業,經過數年努力,劉勇成立的合作社現在年產值達到7千多萬元,吸納了50餘名周邊貧困戶及農村閒散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