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璀璨的星星
感覺地球現在似乎就像蓋了個棉被,這段時間經常傳來各個地區不斷突破歷史最高溫度的記錄。全球變暖問題,似乎早已成了我們經常談論的一個常態話題。變暖給我們所帶來的,一方面是燥熱的天氣,還有一些更深層的影響,大概就是一些極端天氣問題,就像前幾日出現在墨西哥的大冰雹天氣。

在我們記憶中,天氣炎熱是夏天主要特徵,如果夏天突然不熱了,那才不正常呢!是的,熱是很正常,只是現在比往年同期更熱,預計未來也會比今年同期更熱。而緯度很高的極地地區,如南北極圈附近,按理來說應該是很冷的,即使是夏天,也是涼颼颼才對。但是今年北極圈附近出現了高溫天氣。

北極圈附近受熱浪襲擊,出現高溫天氣,最高32℃
阿拉斯加地區離北極很近,部分地區在北極圈以內,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冬冷夏涼的。但是現在阿拉斯加地區遭受熱浪襲擊,局部溫度已打破過去幾十年的記錄。

早在7月6日就有科學報告指出,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的數據,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地區在7月4日測得最高氣溫為攝氏32度,打破了過去幾十年的記錄。

有網友表示,他們家最高溫度在35℃以上,都沒覺得很熱,阿拉斯加最高才32℃,就敢說熱。如果阿拉斯加地區地處赤道或者南北回歸線以內,32℃真的不算很熱,但是阿拉斯加是緯度很高的地帶,最北部地區甚至屬於北極圈範圍了,北極圈附近出現30多度的氣溫,大家覺得正常嗎?

北極圈內野火肆虐,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在2019年7月4日的一項科學報告中指出,在過去的六月份,北極圈內有100多場野火,一共向大氣層釋放了500萬噸的二氧化碳,而且目前它們還在燃燒。

其實,北極圈生態系統和其他地區的生態系統也一樣,火災是生態系統的自然組成部分,極地地區出現野火也是很正常,在往年也有野火情況的發生。但科學家們在分析這些野火的大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後,認為北極圈今年6月份出現的野火有點史無前例。

倫敦經濟學院地理學教授託馬斯史密斯表示,2019年6月從北極圈火災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大於2010年至2018年同一個月北極圈火災釋放的二氧化碳總量。今年6月份1個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過去幾年同期火災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還多,這也說明了,今年北極圈出現的野火相比往年都要大得多了。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負責野火排放的資深科學家馬克·帕林頓表示,在2019年6月,北極野火釋放了500萬噸的二氧化碳,而在7月的前幾天,北極圈又釋放了4.5-5百萬噸的二氧化碳。過去四十天內,北極圈已經釋放了近1000萬噸的二氧化碳。
帕林頓表示,往期數據顯示,北極圈內的火災通常發生在7月和8月,因此北極圈在6月份發生這麼大規模和這麼長時間的火災是不尋常的。

極地地區火災如何撲救?
按往常的記錄,北極圈往年也有發生野火的情況。再一個就是這些起火點離我們太遠,要想前去撲滅,看起來難度很大。所以很多時候,都是任由它們自生自滅。而且極地地區環境比較惡劣,人煙稀少,植被也是比較少的,能夠持續燃燒的易燃物品也不會很多。

雖然這些野火地區離我們城市社區很遠很遠,它們不會對我們造成直接的損失。但是它們所釋放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會經過大氣循環,最終會散發到全球各地。再一個就是,本身就已經是高溫的天氣,再加上野火的焚燒,一些極地地區的冰川會加快融化。有觀點指出,阿拉斯加地區有85%的永久凍土最終融化,如果高溫天氣持續下去,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凍土融化的。

北極圈周邊地帶出現高溫天氣和火災,看起來就像一個「火爐」,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極地地區都能夠出現這樣的高溫天氣,不知道其他地區還會出現什麼樣的氣候問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減緩氣候變暖的問題,最基本的,就是從我做起,綠色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