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電信日】身邊建基站別害怕,先弄清電磁輻射咋回事

2020-11-26 澎湃新聞

【世界電信日】身邊建基站別害怕,先弄清電磁輻射咋回事

2020-05-15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提起輻射,

很多人會感到害怕。

實際上,世間萬物都有輻射,

並不可怕。

自然界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上,都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不停地向外部傳送能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就是輻射。輻射分兩種:

一種是電離輻射,它會引起物質的電離,改變原子、分子結構。如長時間高強度照射,會危害健康,誘發癌症。比如:α、β、X和γ射線。這些輻射,只要不超過《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中規定的標準,就可認為是安全的。

電離輻射的來源,主要包括:核輻射(核彈爆炸、核洩漏事故)、醫用儀器(CT、X射線)、工業儀器(損傷檢測行業)、自然放射源(大自然中存在很多天然放射性元素,它們廣泛存在於巖石、土壤和空氣中)。

電離輻射並不是只有壞處,主要看它的劑量。如果劑量大,就會造成傷害。如果劑量小,就可以被合理利用。例如我們在醫院體檢時使用的CT、X光,輻射劑量都被嚴格限定在安全劑量之內。

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的報告指出:天然本底輻射(人類生活環境本來存在的輻射,主要包括宇宙射線和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髮出的射線)每年對個人的平均輻射劑量約為2.4mSv(毫希弗)/年。

Sv:希弗,用來衡量輻射對生物組織的傷害,每千克人體組織吸收1焦耳為1希弗。希弗(Sv)是個非常大的單位,因此通常使用毫希弗(mSv)、微希弗(μSv)。1希弗=1000毫希弗=1000000微希弗。

一次小於100微希弗的輻射,對人體無影響。日常生活中,我們坐10小時飛機,相當於接受30微西弗輻射。與放射相關的工人,一年最高輻射量為50000微希弗。一次性接受1000-2000微希弗的輻射,可能會引發輕度急性放射病,但能夠治癒。而一次性遭受4000毫希弗會致死。

國際標準《國際電離輻射防護和輻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標準(IAEA No. 115)》及我國國家標準《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規定:對公眾年平均有效劑量限值為1 mSv/年;對輻射工作人員年平均有效劑量限值為20mSv/年,標準中的劑量限值不包括天然本底劑量及醫療劑量在內。

另一種是非電離輻射,它不會引起物質的電離,不會破壞原子、分子結構。如手機、基站、電腦、電視機、微波爐、甚至手電筒產生的電磁輻射,就屬於非電離輻射。它對人體的影響有兩方面:「熱效應」和「感應電流」。

熱效應會加速分子的運動而升溫,比如曬太陽。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的輻射強度極低,遠低於太陽光對人體的輻射,所以無需擔心。感應電流來自於頻率較低的電磁輻射。比如,廣播、高壓電線和變壓器,以及大部分家用電器。但即便是高壓電線的輻射,也遠未達到人體所能感知的程度,對人體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有時,適量的電磁輻射,比如超短波和微波理療,還可以治病,促進健康呢。只有過量的電磁輻射,才可能危害健康。

隨著4G、5G通信的發展,有人擔心手機基站越多,輻射就越多。其實這是個誤區,一定區域內基站越多,則單個基站覆蓋的面積就越小,其功率和輻射也就越小。基站密集了,信號就好,手機就不用努力發射信號。就好比,兩個人近距離交談,輕聲細語就可以,不用大喊大叫。這樣,用手機的人,所受基站和手機輻射的綜合影響,反而會變小。

為了加強電磁環境管理,保障公眾健康,我國於2014年對《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 8702-88)和《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GB 9175-88)進行整合修訂,出臺了《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並於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根據該標準,通信頻段功率密度應小於40微瓦/平方釐米。(實際情況中,因為考慮到信號疊加,運營商通常會控制在 8 微瓦/平方釐米。)

我國這一標準,遠遠低於其它國家或地區,是最嚴格的(見下圖):

40微瓦/平方釐米到底有多大呢,為了給大家一個感性的認識,我們就拿太陽光來對比一下。根據太陽的輻射總功率以及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再考慮地球的半徑,物理學家已經算出,地球上太陽光的輻射功率面密度大約是1000瓦特每平方米,也就是 10萬微瓦/平方釐米。也就是說,我國標準中基站輻射的強度,是太陽光照射強度的2500分之一。

咱們生活中常見的各種輻射,

並不會危害健康,

也不用特意防護。

今後,再面對輻射,請淡定一些吧。

來源:秦皇島無線電管理局

原標題:《【世界電信日】身邊建基站別害怕,先弄清電磁輻射咋回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基站電磁輻射知多少 紅豆網友變身檢測員親歷現場
    2010年08月16日 20:09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葉焱焱 編輯:黃靜文
  • 電子產品、手機基站的電磁輻射,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科技水平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步入了我們的生活,不少相關的危害傳聞也隨之流傳,其中最深入人心的當屬「電磁輻射」。很多人一提到「輻射」這兩個字,第一反應就是害怕:路由器WiFi 有輻射、電腦有輻射、手機有輻射、基站有輻射……最近,這個集合了3大運營商和鐵塔的公示讓這個話題再次火了起來:最近成都一小區內手機信號突然減弱甚至消失。原來因該小區手機信號較弱,運營商在小區安裝信號設備時被部分業主以有輻射為由拒絕安裝,很多線纜被剪。3天後,電信、聯通、移動及鐵塔公司聯合公示:關停小區通訊設備。
  • 要信號滿格但不讓建基站?網友:用愛發射信號!
    業主表示安裝這些箱體並沒有事先徵得業主同意,安裝如此密集,輻射有多大也不清楚,家住樓頂的業主甚至反映身體出現了異常。後經過協調,三大運營商同意拆除基站。不少網友調侃道:" 又要信號滿格,又不讓裝基站,你們咋這麼牛 "、" 文化越低,輻射越大 ",並稱在業主們的不懈努力下,大家終於 " 回歸 " 了田園生活,通訊基本靠喊,對話基本靠吼是他們未來生活的真實寫照。實際上,通訊基站真的輻射很大嗎?
  • 通信基站有輻射危險?電磁輻射對人體主要是熱效應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星近年來,我國通信基站快速建設,一些基站甚至緊靠居民小區,住在這附近是否有輻射危險?4月1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核與輻射安全」。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一些地方收到了關於電磁輻射的投訴,電磁環境問題引發關注,相關情況到底如何?
  • 大媽質疑基站電磁輻射超標搬家8次 狀告3大運營商
    奇怪的是,毛大媽一家搬遷租房到哪裡,信號基站就建到哪裡,讓她痛苦不堪,乾脆一紙訴狀將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告上了法庭,要求撤銷家門口的信號基站,賠償電磁輻射汙染所帶來的人身損害10萬元。昨天上午,昆明市盤龍區法院開庭審理了該案。
  • 5G基站電磁輻射情況如何?
    來源: 深圳新聞網隨著5G通信技術的發展,5G基站的建設也越來越多。5G基站是否會有輻射?如果遇到5G基站電磁輻射環境問題該怎麼辦?近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開展5G基站輻射科普宣傳活動。而5G基站輻射是普通電磁輻射(非電離輻射),與廣播、電視信號等輻射基本一樣。那麼什麼是電磁輻射呢?環境中電磁輻射的來源主要有哪些?該負責人解釋,電磁輻射是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環境中電磁輻射的來源非常廣泛,從大的角度而言,比如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它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以產生電磁輻射。
  • 工信部:我國基站輻射要求比其他國家更嚴 5G基站和手機輻射大嗎?
    近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在回應「有人對小區架設5G基站有些不理解」這一問題時表示,在技術指標上,建基站,我們對輻射的要求比其他國家都嚴,並且,正在配合有關部門做這項工作,嚴格把握這個指標。 5G基站有哪些輻射,量有多大?我國5G基站建設的輻射標準是什麼?5G手機輻射比4G手機更大嗎?
  • 人體健康與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
    作 者:李朝陽    摘要隨著移動通信網絡規模的擴大和用戶數量的增加,基站數量不斷增加,基站輻射也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文章通過介紹電磁波、無線電波和微波的原理和分類,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來驗證基站電磁輻射強度的大小,並與相關標準進行對比,以此來深入探討基站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 基站電磁輻射比手機還低 不會對人體造成壞影響
    日前,常平鎮白石崗村一村民帶上100多人的聯名信向該鎮經信局上訪反映,該村一基站有輻射危害,曾發生掉落髮射塔碎片殘骸,曾在雨天打雷時產生火球等。市經信局隨後派出無線電管理科科長帶隊對基站進行電磁環境測試,經檢測,基站電磁輻射比日常手機電磁輻射還低,按照標準來判斷不會對人體造成壞影響。
  • 手機、微波爐、基站,誰輻射更大?小區建基站風波引現場實測
    手機、微波爐、基站,誰輻射更大?小區建基站風波引現場實測 成都商報房產發布 2018-10-15 19:29:08
  • 手機與基站的電磁輻射研究
    作 者:遊柳鋒 包鳴    目前,手機逐漸成為現代生活的必需品,而關於公眾行動電話基站和手機電磁輻射問題的報導也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影響。    一般人們會認為公眾行動電話基站的電磁輻射較大,擔心其會影響身體健康,而對於體積小、功率小且沒有明顯天線的手機,則會認為其比基站的電磁輻射強度要小。那麼,手機與公眾行動電話蜂窩基站的電磁輻射強度哪個危害較大?本文通過介紹國家和國際有關手機與基站電磁輻射標準,以及具體測試數據,來分析它們的電磁輻射情況。
  • 基站周圍人們可到達區域電磁輻射有多大?省通信管理局:小於手機輻射
    新聞追蹤《悄悄地小區樓頂裝了通信基站》  基站周圍人們可到達區域電磁輻射如何?  省通信管理局:遠小於手機輻射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王小暢)27日,《南國都市報》報導了三亞市一小區樓頂建了9個通信基站,除因為未徵求業主意見建設遭到業主們的反對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業主們擔心基站會帶來「電磁輻射」問題。對此,記者專門諮詢了省通信管理局有關工作人員。
  • 記者調查丨信號塔建住宅旁 市民擔心電磁輻射
    龍女士說,她看中了該小區某棟樓23樓的一套房子,並於11月3日支付了兩萬元定金。付款後第二天早上,龍女士到現場後發現,離該樓棟約20米遠處,有一座10多米高的手機信號塔。「看到信號塔我就後悔了,畢竟房子要住幾十年,如果買下這套房,我們一家人就有可能要長期受輻射。」龍女士從網上查詢到,長期暴露在輻射環境中,會導致白血病、癌症、胎兒畸形等概率大幅提升,因此,她非常擔心,想要退房。
  • 揭秘電磁輻射:手機基站輻射究竟有多大
    在上篇揭秘《到底啥是電磁輻射》中,小記帶大家了解了電磁輻射的基本常識,摸清了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的區別。這次我們就針對公眾最關心的手機與基站輻射一探究竟。為啥大家最關心手機與基站的輻射呢?一點也不奇怪,且看一個數據:11億!
  •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基站電磁輻射可怕嗎?看了這篇...
    「幼兒園距離通信基站不遠,家長們擔心基站會對孩子們的健康造成影響。」5月10日,在銀川市金鳳區領世湖城幼兒園裡,寧夏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監測人員拓守脘和楊雯對幼兒園進行回訪復檢。「此基站周圍幼兒活動區域電場強度值在0.83-1.32伏/米,遠低於國家標準12伏/米的限值要求。」拓守脘將監測結果告訴了幼兒園相關負責人。
  • 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害?聽聽專家怎麼說
    「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害,關鍵是看其基站的建設是否符合國家環保部門的相關標準……」近日上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國慶向前來諮詢電磁輻射的市民說,基站的建設,只要是履行了環保相關手續,各項指標滿足我國電磁環境控制限值要求,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便不會產生危害。
  • 5G基站與射頻電磁輻射漫談
    在2019年8月召開的「5G網絡創新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稱我國的居民對基站電磁輻射很關注,更有人認為5G基站更多、頻率更高,擔心電磁輻射更嚴重,這導致5G移動通信基站部署面臨選址困難的問題。
  • 通信基站是否有輻射危險?生態環境部答每經問:電磁輻射對人體主要...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近年來,我國通信基站快速建設,一些基站甚至緊靠居民小區,住在這附近是否有輻射危險?4月1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核與輻射安全」。妥善處理電磁輻射投訴糾紛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4G基站數量達到544萬個,佔基站總數的64.7%;5G基站超13萬個。
  • 基站輻射影響健康嗎?原來「基鬧」不只中國有
    7月25日,三大通信運營商聯合中國鐵塔公司發布一條公告稱,暫時放棄菏澤怡海花園小區的手機信號覆蓋。該公告顯示,此事的起因是小區部分業主由於擔心電磁輻射,對小區周邊正常移動通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阻撓。26日,中國鐵塔菏澤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因小區內建基站一事,鐵塔公司前期與小區的業主委員會進行了10多次協商,都沒有讓問題得到解決。所以發布上述公告也是無奈之舉。隨後,該小區在其公眾號發文回應被運營商斷網一事,稱運營商的公告不實,要求恢復信號。
  • 知否|核洩露太可怕,但手機和基站輻射就別擔心了
    輻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別著急,讓我們先從輻射的發現史講起……帶有「輻射性」的粒子是何時被發現的?這裡咱們先搞清楚兩個概念: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同樣都是電磁輻射,二者的區別在於輻射強度的大小,以及是否能夠產生電離。輻射能量較強,能夠產生電離的輻射,就是電離輻射;反之,則是非電離輻射。人們害怕的「輻射」究竟是哪種輻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