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信仰的起源
一般認為,人類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源自對自然乃至日常萬物的崇拜——比如有的民族信仰山川樹木,有的民族崇拜日月星辰,還有的民族則崇拜一些動物神。
這些信仰被宗教學歸納為原始宗教。
在古代華夏,有史可考的原始宗教信仰,一般認為是夏朝對太陽神的信仰。這種信仰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東周,逐漸演化成了對日月星辰的信仰。
其中,著名的二十八宿,就是這種信仰的體現。東漢時期,隨著佛教和佛學傳入華夏,中國本土也衍生出了道教。原始宗教對日月星辰的信仰,被道教所吸納。
而二十八宿中,有一部分被視為玄武的,便是華夏先民對玄武神崇拜的由來。隨著道家理論體系的完善和發展,玄武神也由此晉升為玄武大帝,成為一尊較為顯赫的神靈。到宋朝,玄武被更名為真武神。
明朝初年,建文帝由於削藩失敗,引發著名的「靖難之役」。這場戰爭的結局,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小小的燕藩,居然推翻了龐大的建文朝廷,甚至燕王朱棣在和建文朝廷較量的過程中,幾次死裡逃生、絕處逢生。這讓朱棣感覺自己能取勝,一定程度和運氣有關。而運氣的好壞,取決於神靈是否願意襄助。
朱棣奪取皇位後,認為自己其實就是真武神在人間的化身,自己能取得皇位,完全是真武神幫助的結果,於是,將真武神冊封為「真武大帝」,成為道教神系中一系列「天帝」中的一員。隨後,朱棣下詔在整個明朝境內——包括關外很多地區,廣泛修建真武大帝的道觀,來表明對真武大帝的信仰。
在皇帝的帶動下,整個明朝境內,掀起了信仰真武大帝的高潮。
真武大帝又有個別名,叫做「蕩魔天尊」,那麼,真武大帝究竟消滅過哪些妖魔?
神話與歷史
從歷史學角度來說,很多神話,往往隱含著歷史真相。比如后羿射日的神話,有歷史學者就認為,這是影射歷史上的后羿廢黜夏朝的國王太康(著名的太康失國事件)。
在道教神話中,傳說殷商末年,六天魔王肆虐人間,導致生靈塗炭。於是天庭委派真武大帝率領天兵天將,在人間和六天魔王決戰,最終,在真武大帝的討伐下,六天魔王相繼被收復,人間有了祥和。
一般認為,這個神話背後反映了道教產生後,道教信仰和民間一些原始信仰產生了難以兼容的衝突,於是,導致了信徒衝突,並演變出了此類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