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暖上市公司業績亮眼 業內判斷行業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2020-12-03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30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北方供暖季過去後,集中供暖行業上市公司紛紛發布2019年年報。聯美控股4月29日發布的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長都高達兩位數。而從其他幾家公司年報看,行業整體表現比較穩健。業內預計,隨著穩投資力度加大,集中供暖行業仍然有較大發展空間。

聯美控股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96億元,同比增長11.8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5.92億元,同比增長20.86%。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實現兩位數增長,特別是淨利潤增幅是收入增幅的近兩倍。對傳統行業企業來說,這很不容易。聯美控股資本運營中心總裁黃東解讀,這主要是因為供暖行業投入和產出並不完全同步。

黃東分析:「管網是清潔供暖的固定資產投入,是分母,分子是收入。近兩年我們的收入在不斷增加,分母方面,管網早已鋪完,工廠也早已建完,唯一增加的可能就是一些鍋爐設備。分子增加得多,分母增加得少,規模化效應就比較明顯。」

除了聯美控股,還有多家供暖企業發布了年報。其中,華通熱力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0.6%,哈投股份則實現扭虧為盈。整體來看,行業表現比較穩健。對於一季度經營情況,聯美控股等企業表示,由於供暖費都是預收,收入並沒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太大影響。

黃東介紹:「供暖費可能8、9月份開始收,一直收到10月份。一次收5個月的。而真正的供暖季是11月-3月。所以在11月之前,供暖費就已經基本上預收完了,形成一個預售帳款。預收的錢每個月供完暖,就確認收入。」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到2018年,全國集中供熱面積從40多億平方米增加到80多億平方米,年均複合增長率為9%,增速較快。黃東等業內人士預計,隨著穩投資、補短板力度加強,集中供暖行業接下來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

黃東說:「目前來看,城鎮化進程還處在後半段,有一些城市的基礎建設、舊城改造,整體對上市公司都是利好。最主要的是現在南方市場的供暖呼聲比較強,市場的擴展遠景非常好。」

相關焦點

  • 清潔供暖行業空間巨大,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提升
    2018年清潔供暖工作發展勢頭良好,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預計北方地區新增清潔供暖面積約15.5億平方米,清潔供暖率約達46%。隨著清潔供暖市場進一步打開,行業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有所提升。3月11日晚間,以供熱、供電、供汽等清潔供暖業務為主營的聯美控股(600167.SH)披露年報,2018年營收30.37億元,同比增長11.89%,淨利潤同比增長26%至13.17億元。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梳理供熱供氣板塊上市公司年報及業績預告,多數公司實現淨利增長,漲幅約在2.27%~26%之間。
  • 清潔供熱多地鋪開 推動上市公司業績大漲
    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姜新雅)為了改善空氣品質,中國近年來大力推廣清潔供暖,該領域的相關企業也分享到「清潔化」的紅利。尤其是今年來,清潔供暖的相關項目在多地鋪開,更是讓這個行業在疫情的衝擊下展現出自身的穩定性。
  • 【研選A】兼具稀缺性和成長性的行業唯一上市公司,業績高速增長並...
    【今日內容】: 兼具稀缺性和成長性的行業唯一上市公司,業績高速增長並屢創新高;全球供給緊張,公司將迎價值重估;製冷劑開工旺季來臨,公司將充分受益。
  • 上市券商1月業績遭寒流!有行業「老兵」營收淨利雙雙跳水逾70%
    原標題:上市券商1月業績遭寒流!有行業「老兵」營收淨利雙雙跳水逾70%,有公司淨利逆勢大增兩倍 摘要 【上市券商1月業績遭寒流!
  • 氟化工原料價格暴漲 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亮眼
    據悉,受益於近期氟化鋁價格大幅上漲,當前氟化鋁板塊對公司的利潤貢獻率已近30%,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  除氟化鋁外,氫氟酸近期價格也創下了歷史最高值。據生意社統計數據,截至2月9日,國內氫氟酸市場均價達15200元/噸,較年初漲幅超140%。
  • 2016上半年21家水處理上市公司業績對比分析
    截至目前為止,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營收財報基本都已經披露完畢,據OFweek節能環保網小編統計的A股21家水處理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良好,其中營收超10億的企業有4家,其他的也均超億元,在21家上市企業中,17家企業營收實現了增長,有15家企業淨利潤實現了增長。
  • 141家公司一季報預增超100% 這些行業成績亮眼:最多暴漲170倍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萬千)訊,4月進入一季報集中披露期。數據顯示,截至4月12日晚間,滬深兩市1014家公司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376家公司預喜。其中醫藥生物、計算機等行業公司,因需求增長等因素拉動,一季度業績提升明顯。
  • 11家電解液及其關鍵材料上市公司業績匯總 增量不增值凸顯
    電池網統計的11家鋰電池電解液及其關鍵材料上市公司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業績顯示,2019年淨利潤實現增長的僅有石大勝華、奧克股份、新宙邦3家,營業收入實現增長的有5家;2020年一季度,僅天賜材料、新宙邦淨利潤實現了增長。
  • 飛輪效應賦能企業增長 亮眼業績背後中梁控股或成行業新龍頭
    樓市資本論獲知,8月24日,中梁控股集團公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37.67億元,同比增長15.6%;淨利潤22.1億元,同比增1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核心淨利潤13.08億元,同比增6.2%。   與此同時,最新克而瑞數據,2020年1-8月,中梁控股集團實現了965億元全口徑銷售額,排名TOP19,穩居行業20強。
  • 雷射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排名分析
    近日,各家企業都陸續公布了三季度財報,雷射行業整體保持穩步增長。隨著消費電子、智能製造、機器人、人工智慧、PCB、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等應用市場需求不斷加大,雷射加工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 18家上市玻璃公司上半年「成績單」簡析
    18家企業中,營業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的有7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的有8家;上半年計為虧損的企業為3家……8月如期結束,各大上市玻璃公司也曬完了自己的半年報「成績單」。我們選取了18家在行業內比較有代表性的玻璃行業上市公司,逐一翻閱了它們的半年報。
  • 供暖季到來,冷冬預期...
    每年的供暖季,都是清潔供熱提供商、天然氣、取暖小電器等能源、供暖設備等上市公司的業績高速增長期,數據寶系統梳理相關  全國供暖面積持續增長,並有望擴散到南方  供暖收費屬於政府定價,供暖業務區域,目前政府採用行政許可的方式進行授權經營。供暖面積的穩定增長將成為提高供暖業務收入的第一驅動因素。  我國城鎮化的高速推進使得北方城鎮建築面積不斷增長,北方城鎮集中供熱面積亦隨之快速增長。集中供熱是我國北方區域冬季採暖的主要方式。
  • 攀鋼釩鈦:業績預告公布 釩價上漲帶動公司業績增長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楊誠笑,孫亮 日期:2019-01-23  事件:攀鋼釩鈦發布2018年全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8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0-32億元,對應EPS 為0.35-0.37元/股,相比2017年增長248%-271%;對應四季度預計實現扣非歸母淨利
  • 多家環保企業2019年業績逆市增長
    截至4月中旬,環保行業上市公司2019全年業績披露進入收官階段。2019年,在環保產業競爭日趨激烈、項目收益水平下降、行業估值大幅縮水的大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把握市場需求,積極探索新模式,年度業績實現逆市增長。
  • 供暖產品賣爆最受益股票曝光(名單)
    每年的供暖季,都是清潔供熱提供商、天然氣、取暖小電器等能源、供暖設備等上市公司的業績高速增長期,系統梳理相關產業鏈情況,以饗讀者。全國供暖面積持續增長,並有望擴散到南方供暖收費屬於政府定價,供暖業務區域,目前政府採用行政許可的方式進行授權經營。
  • 天奧電子:國內時頻行業唯一上市龍頭,內生+外延帶來業績增長彈性
    原文來自:申萬宏源《天奧電子:國內時頻行業唯一上市龍頭,內生+外延帶來業績增長彈性》公司是國內時間頻率行業唯一上市龍頭。受益於國防信息化建設加速及民用市場多點爆發,公司時頻業務或將快速增長。時間頻率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安全的最重要應用之一。我國在部分原子鐘領域尚不能全部國產化,同時國防和經濟發展要求時間頻率的精度不斷提高,在貿易戰等外部複雜環境影響下時頻行業自主可控顯得尤為重要。
  • 1127家公司發上半年業績預告 837家公司業績預喜
    滬深兩市目前有1127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預喜的公司有837家,佔1127家公司的比重約為74%,其中有144家公司預計全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倍以上;而預降的公司有236家,佔比約為21%。
  • 業績預告「上熱搜」 減稅降費助力上市公司報喜
    摘要 【業績預告「上熱搜」 減稅降費助力上市公司報喜】近日,有部分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詢問,「2020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上市公司能否受益?」《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上市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發現,減稅降費確實推動了上市公司業績增長。
  • 「冬日經濟」升溫 供暖設備小家電暢銷
    證券時報記者 王林鵬進入12月,全國的集中供暖區域基本上實現了暖氣供應。從時間上來看,大部分地區的供暖持續4個月,從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中旬;個別地區如東北、西北部分城市因為低溫持續時間長從而會有較長的供暖時間。
  • 5家安防攝像頭上市企業業績出爐
    據筆者粗略統計,截止目前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瞳光學、聯合光電、福光股份均已對外公布了2019年的業績快報,從統計的數據來看,上述5家安防類的攝像頭廠商,去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實現增長。在上述5家安防類攝像頭企業中,營收超過百億的企業有兩家,分別是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