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月球日,北京天文館約您「一起去月球」
迄今為止,人類還只登上過月球這一個地外天體。1969年7月20日,人類首次登上月球,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足跡。7月20日也由此成為人類月球日。關於月球,你有什麼想知道的「冷知識」嗎?比如:我們離月球有多遠?很多人知道,是38萬公裡。那如果開車去,要開多久呢?
-
人類月球日 | 豐臺的月亮
人類月球日 | 豐臺的月亮 2020-07-20 15:4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探月之路 了解這些關於月球的知識
2020年7月20日是第51個人類月球日,數千年來,人類對月亮充滿了無限遐想,中國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51年前的今天,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步,這是人類探索宇宙道路上的閃亮時刻,也因這一刻,7月20日被定為「人類月球日」。
-
7月20日是什麼日子 人類月球日你了解多少?月球疑問解答
「人類月球日」是每年的7月20日,為了紀念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對於與地球「近在咫尺」的月球,你了解多少呢? 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7月20日是什麼日子 人類月球日你了解多少?
-
人類月球日丨關於月亮的那些事
1969年7月20日50年前的今天一位太空人邁出了登錄月球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步登月成功不僅是航天領域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情更是屬於人類歷史上的創舉那麼關於月亮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呢?3683千米/小時的速度繞地球運行月球繞著地球轉一圈約27天自轉一圈也是約27個地球日所以在地球上的人兒永遠只能看到月亮的同一面只有靠
-
關於月球的五個最新冷知識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千載之下,月球一直能引發人類無限的迷思和柔情,人類也不吝將各種美好的名字和詞彙賜予月球:黛安娜、嫦娥等等。距離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已經50年。此後,我們對這個地球最近鄰居的了解突飛猛進,對它的痴迷也從未減弱。
-
月球表面發現水分子,人類何時重返月球?
當地時間10月26日,《自然-天文學》雜誌發表文章稱,NASA依靠平流層紅外天文臺——索菲亞,在月球光照區(月球南半球的克拉維斯環形山表面),但如果人類可以有效開發月球水資源,那麼將極大地降低探月成本。當然,水的應用遠不止此。
-
在人類殖民了月球之後 月球能夠維持多少人類的生活?
月球表面出現了成片成片的巨大密封屋頂,這些都是居住著成千上萬人的城市。月球這塊冰冷、灰暗的巖石,不知怎地,就成了人類的新家。當然了,上面的情節純粹是科幻小說。但一個沒有外星殖民地的未來是不完整的。而由於月球是離我們星球最近的天體,所以它最容易被想像成我們未來的家園。但這種設想與現實相符嗎?月球會成為未來熱門的房地產嗎?如果會的話,它那嚴峻的環境又能夠支持多少人生存?
-
人類月球日:人類的月球旅行還有多遠
但月在青天,「可望不可即」,1969年7月20日,美國借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實現第一次載人登月,這一日期也被確定為「人類月球日」。但1972年載人登月即告結束,直到50年後的今天,月球旅行一度停滯,美好的未來僅存在於幻想之中。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給全球旅遊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太空旅行項目也仍在開發之中。
-
月球圖書館:人類知識的備份已存在月球
月球圖書館包含25塊純鎳製成的DVD大小的DVD光碟,每個磁碟厚度僅為40微米,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知識和信息。沒想到吧?人類已經備份了全部知識,並且正乘坐月球著陸器的以色列太空飛行器駛向月球。但是有一個人正在考慮這個問題,他就是諾瓦·斯派瓦克,諾瓦在少年讀到一部小說,小說講述了:「一群科學家,他們對文明的崩潰充滿狂熱,並為對抗時間而瘋狂地奮鬥,竭盡全力保護銀河系,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前收集人類的作品,甚至人類本身。」
-
人類月球日 | 你所不知道的月球
1969年的今天,美國&34;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首次在月球留下人類足跡,從此7月20日被定為&34;。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可是,我們對月球的了解到底有多少?月球晝夜溫差極大由於月球表面幾乎沒有大氣層,缺少了大氣層對於溫度的調節之後,月球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狀況,晝夜溫差可以達到300多度。
-
冷知識:關於美國人登沒登上過月球,4個疑點的科學解釋
人類從古至今對月球的探索從未停止過,直至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國前後共進行了6次登月計劃(阿波羅11號至阿波羅17號),成功5次,失敗一次。未登月派認為,美國阿波羅登月是為了贏得「太空競賽」製造出的一個欺騙全世界的謊言,1969-1972年的六次登月都是假的,人類從來沒有踏上過月球表面,登月的照片和視頻是使用特效在地球上拍攝偽造的。
-
今天,月球發了條朋友圈……
1969年的今天,美國&34;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首次在月球留下人類足跡: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從古至今,從未停止,今天,一起細數人類月球探索的成就↓還有許多關於月球的冷知識,你了解多少呢?
-
人類月球日 | 站在月球看地球,能看到什麼樣的景象?
1969年的今天,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首次在月球留下人類足跡。"這是我個人一小步,卻是人類一大步",從此7月20日被定為"人類月球日"。在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中,月球始終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也是地球唯一的自然衛星,或許因為這樣的聯繫,月球也成為與人類感情最貼近的天體。
-
NASA探測到水分子在月球日側移動,將有助於人類月球任務
這一發現可知,月球水循環可以使人類在未來月球任務中更容易獲得水,甚至比人類之前想像的還要多。 日前,美國宇航局(以下簡稱「NASA」)利用月球勘測軌道器上的LAMP的儀器,探測到水分子在月球的日側移動。
-
今天是美國國家月球日,7個來自NASA的月球小知識
7月20日是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紀念日,也是美國的全國月球日。謝謝你的陪伴,月球!以下是美國宇航局關於我們的月球夥伴的一些小知識!圖片來源:Johner Images月球本身並不適合人類居住,大氣層非常稀薄,所以任何到訪之人都需要穿上太空服。另外,月球上也沒有天然的水源。
-
普及科學小知識 319路「月球」主題車廂亮相青島
半島記者 劉玉凡 通訊員 楊書青 7月20日,一輛張貼著月球、航空圖片和月球知識的319路公交車亮相島城,與乘客見面。原來,為了紀念1969年7月20日人類首次登月成功,每年的7月20日被稱為「人類月球日」。
-
關於地球與月球的冷知識,你知道哪一個?很真實的冷知識
2.在地球上我們可以看到月球的升落,但在月球上我們卻看不到地球的升落,這是因為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同,在月球的一面可以永遠看到地球3.月球上的土壤是用來建造房屋的好原料,這是因為裡面的鈣和鉛的含量很高,而含碳量也比較低。
-
【視覺南明】人類月球日 太空科普行
7月20日是人類月球日,望城街道辦事處開展「人類月球日 太空科普行」主題活動,辦事處的科普志願者通過三球儀模型演示、教學掛圖宣傳等形式,指導轄區小朋友了解人類與月球和太空之間的關係,學習科普知識,豐富暑期生活。
-
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它的溫度到底是多少呢?
地球的衛星月球溫度是多少呢?與地球穩定的溫度不同,月球上的溫度是極端且變化劇烈的,其確切的溫度則取決於太陽的位置。由於月球自轉軸傾斜以及圍繞地球公轉的特點,月亮總是一側被太陽照亮而另一側處於黑暗。月球上的一「日」約等於27個地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