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一直是湖南的一張名片,八百裡洞庭沃野,育養出了燦爛的湖湘文化。但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革新推廣,「湖廣熟,天下足」的榮光已有些不復從前。
湖南是農業大省,但還不是農業強省,我們要努力向農業強省躍升。這是湖南黨政領導對農業現狀的清醒認識,更是決策層為湖南農業未來勾勒的明確奮鬥目標。
如何躍升?只有改變現狀,換骨洗髓,才能長出更加強健的肌脊,改換嶄新耀眼的容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天下萬物「不破不立」,唯有改革才能推陳出新。
「試驗田」變成了「豐產田」
「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如何著力?2014年8月,時任湖南省省長、現任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以「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湖南行動,響應了一年之前全國兩會上的殷切囑託。
大湖之南的益陽被選作了湖南現代農業的「試驗田」。湖南深知,擦亮這顆洞庭明珠,就能照亮整個湖南,激活這「一池春水」,就可能蕩漾整個三湘。
5月14日,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召開,益陽這塊「試驗田」經過五年的精耕細作,終於迎來「測產」。
接下來,觀潮君將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湖南這塊種了五年的「試驗田」到底「產量」幾何。
農業實力更強了:五年來,益陽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全省0.2個百分點,百億級產業達6個。
農民腰包更鼓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344元增至17296元,超全省平均水平1901元;貧困村全部出列,安化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0.35%。
農村環境更美了:拆除湖區「兩圍」「兩網」,清退歐美黑楊,推進蘆葦造紙等產業轉換動能;落實「退養、截汙、疏浚、增綠、活水」方針,大通湖水質穩步提升;建成高標準農田12.3萬畝;無害化改廁模式、石煤礦山整治成效顯著。
基層基礎更穩固了: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彰顯實效,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闊步推進。
城鄉發展更協調了:推進益沅桃一體化,城鎮化率由46.4%提高至52.9%;2019年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實現兩個翻番。
也正是得益於此,益陽從田間地頭再到農民心頭,都收穫滿滿。
「試驗田」的深耕之策
一葉而知秋,一斑而窺全豹,益陽的農業現代化躍升了,嶽陽、常德乃至長株潭未嘗不可,「試驗田」推廣到「標準田」似乎也並非難事,湖南農業逐夢「富美強」的信心更加堅定。
那麼,益陽這塊「試驗田」的苗到底是如何種好的就十分關鍵,總結好經驗、提煉好做法,是推而廣之的必要前提。
觀潮君認為,益陽的成功得益於「四大抓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是源泉,省委省政府的科學決策、高位推進是關鍵,創新開放、先行先試是動力,因地制宜、特色發展是路徑。
當然,在過去五年裡,作為「試驗田」的第一責任人,益陽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深耕之策,具體做法,值得深究。
做強了一批特色產業、龍頭企業、知名品牌:過去五年裡,益陽推出了「131千億級產業」工程,擦亮「一縣一特」名片,稻蝦、茶葉、水產、蔬菜、休閒食品產業銷售額達1160億元。引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6家、省級以上55家,創建國家級產業強鎮3個、省級8個。25個農產品(商標)獲國家級地理認證,安化黑茶居全國茶業百強縣之首,南洲稻蝦米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大批「益」農品牌撬動全市2019年電商交易額突破500億元。
壯大了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過去五年裡,益陽通過各種方式引導補貼、將專項資金投向規模經營,1.2萬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48.7%的農戶,耕地流轉率、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分別達69.9%、75%。
形成了一批新平臺、新模式:益陽連續三年舉辦綠色農業數字鄉村網際網路大會,智慧農業領跑全省,2019年農商互聯工作考評全省第一,益村平臺入選國務院扶貧辦、中央網信辦典型案例;安化黑茶產業園成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行的「十代十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得了社會的充分肯定。稻蝦、林下經濟等「生態種養+」模式帶動集體經濟增收明顯,茶鄉花海、羅文塗鴉、農業嘉年華、「國聯+清溪村+高標準基地」成為了全省三產融合的樣本。
推出了一批農業科技成果:過去五年裡,益陽攜手省農業科學院、湖南農業大學及以色列企業,組建了創新聯盟,攻克了稻蝦米品種選優、黑茶提質升級等關鍵技術,建成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院士工作站1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獲國、省科技獎勵13項,農業科技貢獻率達61%。
首創了一批「三農」工作地方立法、基層改革試點:益陽在全省率先出臺安化黑茶文化遺產保護、農村村民住房建設管理、畜禽水產養殖汙染防治等條例,用活用足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國省先行先試政策,加速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過去五年裡,益陽各級把握機遇、真抓實幹,以四級書記合力抓,帶動基層一線爭相干,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今天的成績是昨天的汗水,但觀潮君認為,成績就如同汗水一樣,一旦灑下就已經成為歷史,而我們要著眼的須是未來。
「實驗田」或將推動新一輪社會改革
在深改會上,益陽方面確也提出了自己的構想。
觀潮君注意到,嘗到改革甜頭的益陽似乎對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精的目標。
比如,益陽提了要堅持「三化」帶「三農」,「四化」同步行的目標。即,推進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
比如,益陽提出要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聚力農村產業興旺,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機制、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現代農業生產要素保障新模式、美麗鄉村建管護新制度。
觀潮君認為,這是將一場原本有限的「實驗」擴大到了更加宏觀的範疇,將一場農業改革升級成了一輪社會改革。正是因為在「實驗田」裡獲得了豐收,驗證了路子可行,才讓改革的內生動力更加活躍,才讓嘗到甜頭的益陽更加積極主動。
當然,有了更高的要求、更精的目標,必須要有更實的舉措才能讓夢想照進現實。
對此,益陽給出的答案是「行動」,實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農村產業質效提升行動,以優質服務為關鍵的農業合作提升行動,以「一懂兩愛」為重點的農民素質提升行動,以綠色優質為核心的農產品品牌提升行動。
通俗點講就是,提高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機械化、科技化水平,撬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更美,加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五年磨一劍,今日得相見。這塊耕耘了五年的「實驗田」終於吹來了收穫的信風,這對於湖南農業而言自是莫大的鼓舞,五年前的這場布局被證明落在了關鍵的棋眼上。
但觀潮君認為,趨勢並不等同於態勢,益陽農業現代化的躍升並不等同與整個湖南農業現代化的躍升,可喜但不可沾沾自喜。要讓一個益陽變成多個「益陽」,讓豐收之苗從「實驗田」到栽滿「標準田」,湖南仍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仍舊需要將改革深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