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主任、「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總編輯劉漢俊——
真正的媒體融合遠未到來,到來的只是信風
11月29日上午,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主任、「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總編輯劉漢俊在2019中國新媒體大會上的主題演講,回答了人們廣泛關注的「學習強國」有關情況。
「學習強國」是「科學理論的學習陣地」,是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網際網路平臺。「學習強國」起步就是融媒體,開門就是大平臺。但劉漢俊認為,真正的媒體融合還遠未到來,到來的只是信風,「網際網路創造生產力,融平臺改變生產關係。媒體融合發展,方向比速度重要,目標比目的重要,戰略比戰術重要。有的時候,剎車比油門重要,放棄比固守重要。」
目前,媒體改革進入深水區,發展進入關鍵期,什麼是真正的媒體融合?
劉漢俊認為,不是觸了網、辦了號、掃了碼就是融媒體、新媒體、全媒體,標籤不等於準入,作品完成不是唯一、技術實現不是唯一、渠道拓展不是唯一,市場營銷不是唯一,「這些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融,唯身份論、唯技術論、唯渠道論、唯市場論、唯流量論都是誤區。」
劉漢俊進一步解釋,媒體融合要有門戶思維但不要有門戶之見,要有安全屏障但不能搞平臺壁壘,互融才能共榮。低水平、小規模、少流量、同質化、窄眾化的平臺不是被拖死就是被擠死、踩死。
在這場身不由己的革命性轉型中,劉漢俊建議,媒體轉型早點轉比晚點轉好,主動轉比被動轉好,現在轉已經是在趕末班車了,但趕得上總比在荒郊野地的寒夜裡凍死好。「網際網路賽場上只有第一名、沒有第二名,模仿沒有出路,趨同等於互拼,各具特色才能百花齊放。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用,不是所有的整合都有效,不是所有的媒體都叫永遠,適者生存是叢林法則,優勝劣汰是市場規則,推陳出新是自然規律,整體的生態比個體的生命更重要。」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澤匯 攝影記者 田超 傅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