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仙童!
笑話:華為手機保值
9月份以來,華為「缺芯」,人盡皆知,箇中緣由,無須再提,是非公道,自在人心。華為手機好不好?因人而異,銷量倒是不錯,今年「黑天鵝」事件(不可預測事件)多發,力壓韓國三星手機,短暫成為銷量第一。
最近,華為手機卻成了笑話,很多人認為華為手機保值,原因是缺少晶片,麒麟9000成了絕版。華為Mate 30 5G(8+256G)7月報價4390元,現漲價620元,經銷商售價5010元,而這款手機是去年9月底發布的。麒麟9000絕版關Mate 30 什麼事?笑話。
據說圈內的「牛人」開始囤貨,不知道任正非作何感想,興許是哭笑不得。在IT(Information Technologies信息技術)行業,有三條定律,除了為人熟知的摩爾定律之外,還有安迪-比爾定律、反摩爾定律,揭示出一個道理:華為手機不保值。
IT規律:反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恐怕很多人都知道,指的是一塊相同大小的晶片,每過18個月,內部電晶體的數量就會增加一倍,而且必須要增加,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安迪-比爾定律(軟體帶動硬體),安迪是英特爾的前CEO,比爾是微軟的創始人。
比爾·蓋茨的微軟開發出作業系統等大型軟體,需要消耗硬體的性能(硬體主要是英特爾製造),所以軟體帶動硬體,半導體的發展必須快,產品周期只有18個月。摩爾定律背後是安迪-比爾定律,但是對於英特爾等公司來說,它們卻遵循反摩爾定律。
半導體發展快,產品周期只有18個月,對於一家IT公司來說,一定要在18個月內研發出新一代產品;如果18個月後原地踏步,即使賣出相同數量的產品,營收只有原來的一半,因為軟體在進步,硬體在發展,如果整個行業都沒有發展,消費者就不買!
所以,華為的Mate 30 等系列的手機,發布一年以後,竟然還漲價了!這不是笑話嗎?現在的手機已經不是過去的耐用消費品了,而是消耗性商品,一兩年就要換,不換硬體就跟不上軟體。(其實就是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的套路)
技術量變階段,華為沒有機會!
現在華為公司的當務之急,就是清庫存,不要囤貨了!電子消費產品真的不保值,這一波漲價雖然是經銷商的行為,但是寒了消費者的心,很多人從「花粉」變「米粉」,紅米也很好啊,這個品牌就是為了反哺國內的供應商,性價比高!
很多人表示,國內有北大研製碳基晶片,華為正在接觸;中科院要舉全院之力攻關,任正非已經訪問中科院,華為問題不大。實際上,問題很大,現在的半導體行業仍然處於技術量變階段,臺積電、三星等受反摩爾定律的制約,賣力地研發新工藝。
技術量變階段的潛力還沒有被臺積電和三星等挖掘完畢,現在不過是5nm,還會有3nm、2nm、1nm,技術質變至少是發生在10年後,華為絕對等不了10年!這時候的華為就要維持住聲譽,結果現在經銷商漲價,消費者不買單……
感謝閱讀
IT行業自有其規律:摩爾定律、安迪-比爾定律、反摩爾定律。這些定律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哪怕是華為也要遵循,本來華為囤積晶片,就已經很無奈了,畢竟零部件也是不保值的。
可是那群經銷商居然漲價,在漲價的情況下,原本支持華為的,結果轉向小米,小米是真的香!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