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作者:王新喜,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隨著發布時間臨近,各種爆料均已經將iPhone12 系列扒的七七八八,多年業內對於iPhone的提前爆料與真實情況幾乎接近,新iPhone已經沒有太多懸念。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的爆料,iPhone12 延續了劉海全面屏設計,標配OLED屏幕,全系均搭載基於 5 納米工藝製程打造的A14 處理器,支持5G網絡。
該機共有 4 款 10 個版本,分別是iPhone 12、iPhone12 Max、iPhone 12 Pro和iPhone 12 Pro Max。iPhone12 和iPhone 12 Max的兩個版本,存儲空間分別為128GB和256GB,前者的售價分別為 699 美元和 799 美元,後者的售價分別為 799 美元和 899 美元。
考慮到5G版iPhone是蘋果所寄予的大年,5G版iPhone12 因為成本上升,按照過往蘋果對成本與利潤比例的嚴控,兩者之間一直都是呈現正向增長的關係。
按照常規邏輯來看,iPhone12 系列漲價的可能性較大,但超出預料之外的是,從當前的爆料消息來看,iPhone12 系列的售價並沒有水漲船高漲價,依然沿襲iPhone11 系列的性價比策略——即iPhone12 的最低配版本的價格預計為 699 美元,與現在的在售的iPhone11 價格基本相同,為 5499 元起。
iPhone12 系列為何不漲價?
這或許是源於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後疫情時代,人們量入為出,對於數碼電子產品的消費需求與價格更加敏感,蘋果亦看到疫情下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事實,不得不適當犧牲利潤來換取銷量。
其二,iPhone11 系列的大賣,已經消化掉了足夠龐大的購機用戶群體,存量換機群體相應減少,蘋果需要通過性價比戰略去打存量用戶市場的痛點。
其三:蘋果貌似是在平滑升級,維持原價,但通過巧妙的配件策略與零部件減配的策略實現了成本的適當降低,這樣一來也能維持較高的利潤。
據早前供應鏈的消息,蘋果的iPhone12 系列不僅將取消附送EarPods耳機,同時還將取消附送5V1A充電頭等配件,取消配件的附送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一方面消費者反過來掏真金白銀來買這些配件,其實這也是一個隱性的漲價策略。
此外,蘋果通過適當降低零部件成本來分攤5G晶片的成本,據韓國機構爆料,iPhone12 電池容量縮水幅度在30%左右,iPhone12 的電池容量下降883mAh,iPhone12 Pro少了231mAh,iPhone12 Pro Max少了282mAh。
不過根據國外數碼達人的真機實測,電池縮水近30%的iPhone12 相比上代產品的續航反而增加的 3 到 4 個小時。這主要是得益於5nm製程A14 晶片的威力,製程工藝進步帶來了更低的功耗。
按照郭明琪的說法是:蘋果努力在不妨礙使用體驗的前提下,降低某些零件的規格。比如說,相對iPhone11,今年 iPhone12 的電池軟硬板的層數,可能會變少、面積會變小。這樣做,能同時讓電池軟硬板的成本,猛降 40%~50% ,以此抵消掉一部分5G晶片漲價的成本。
其四:蘋果股價已達到 2 萬億美金,幾乎是短短一年時間股價翻番,這在蘋果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而在蘋果股價大幅上漲的背後,並非來自於蘋果的產品創新驅動,而更多源於蘋果最大的競爭對手——華為被美國政府打壓,在晶片生產上面臨著非常艱難的局面。川普政府對華為的窮追猛打,給蘋果創造了空前利好的市場環境,這些市場利好帶動蘋果股價高歌猛進。
這意味著蘋果的市值本身隱含大量泡沫。蘋果要維持股價的平穩,就必然需要維持iPhone銷量的平穩,在當前的情況下,如果在空前利好的市場環境下,新iPhone的銷量達不成預期,必然將導致蘋果股價的波動,以當前蘋果的高市值,盤子太大,股價經不起大幅下跌,資本市場的錢包傷不起。
為迎合併穩定資本市場的信心,蘋果要盡最大可能性的去穩住iPhone的銷量,繼而穩住蘋果的股價。
5G版iPhone12,售價 5499 元起,128GB 起步,有了高通5G基帶加持,被吐槽多年的信號問題或在iPhone 12 身上或許不再是短板。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因為即便在部分零部件減配的情況下,並不影響iPhone12 系列的整體競爭力,畢竟,120Hz的刷新率搭配上5G網絡,再加上最新A14 晶片,其體驗依然難有對手。
庫克越來越懂中國:國產手機如何與之爭鋒?
從今年國產手機5G手機開局的打法來看,5G版旗艦機心照不宣的走高端戰略,小米 10 系列 3999 元起,小米10 Pro高配版售價達到了 5999 元。OPPO Find X2 系列5G新機,起售價 5499 元,最高至 12999 元。vivo高端新機NEX 3S的低配版就達到了 4998 元,高配版 5298 元。
廠商們這種定價策略的原因在於,一方面是5G的軟硬體升級帶來了各種隱性成本上升。比如晶片標配高通驍龍865,此外,LPDDR5X、索尼最新的CMOS傳感器,三星OLED屏幕等。
從軟硬體配件上,無論是5G天線、wifi6、UFS 3. 0 和IMX786,超廣角,IP68 防水等這些5G手機旗艦標配都都要成本來堆料,配件價格不低。
另外,一眾廠商投入5G手機,導致產業鏈上遊高端元器件產能吃緊——存儲器需求大增,NOR Flash產能吃緊,DRAM價格止跌反彈,高端晶片價格上揚。
此外,廠商們也是在試探消費者對高定價的接受度,需要確定性知道他們能承受的價格天花板在哪裡,才能確保未來產品的合理定價空間在哪裡。
但國產手機這一波漲價的試探並不算成功,後疫情時代的所謂的報復性反彈沒有到來,廠商發現風頭不對,開始調整了定價策略。如今,5G手機價格持續下探到 2000 元價格段位,中低端5G產品成為出貨主力。
從目前來看,iPhone12 的定價策略幾乎與Android旗艦處於同一段位,在過去,不少消費者不願試水5G手機,也源於iPhone12 系列沒出山,消費者在價格與體驗層面沒有對標物,許多持幣待購群體處於觀望狀態。
但這一波消費者的心思被蘋果摸清楚了,iPhone12 的定價一方面是壓制了國產5G手機的高端上探之路,一方面也迎合了不少消費者對於5G版iPhone定價的預期,這某種程度上打壓了國產手機的市場競爭力。
可以說,當前的蘋果與其他海外廠商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它對中國消費者心理的洞察達到了很高的程度,甚至並不弱於國產廠商。
蘋果領導者庫克,在中美貿易戰的這兩年,在敏感時期其公開言論與行為可以說是滴水不漏,過去被問及美國對華為的禁令是否會招致中國對蘋果的報復,庫克表示,中國沒有把蘋果當成目標,我們都給予了對方良好的尊重,認為這不會發生。
在今年 7 月 29 日,美國政府針對蘋果、亞馬遜、谷歌、Face book召開的反壟斷聽證會,問及中國公司是否有從美國科技公司「竊取技術」,Facebook扎克伯格說的是:「我認為中國從美國科技公司竊取技術,是證據確鑿的」。而庫克則表示:「據我掌握的資料來看,蘋果從沒有發生這樣的事件」。
而在今年被印度媒體高調宣揚蘋果主要生產線將遷往印度之時,有外媒消息卻指出,蘋果在中國進一步打造完整的供應鏈——建立一個完全由中國製造廠商組成的供應鏈,以便專門為中國市場生產iPhone。
而蘋果重要供應商——立訊精密和藍思科技近期正積極收購下遊工廠,尤其是立訊精密以4. 72 億美元收購緯創的iPhone製造業務,成為蘋果公司的首家中國內地代工廠商,蘋果還喊話立訊精密再對可成科技加大投資,而臺企可成科技還在與中國手機蓋板玻璃製造商藍思科技就向中國內地製造商出售其在蘇州的工廠進行談判。這都是被蘋果鼓勵的。
這也被認為是蘋果試圖努力招攬扶持更多中國供應商的戰略姿態。
而儘管庫克在分散供應鏈廠商在全球分布,但中國供應商有增無減。來自路透社的統計,蘋果位於中國地區的供應商廠址由 2015 年的44.9%提升至 2019 年底的47.6%。
從iPhone12 打出的牌來看,尤為重要的是,iPhone12 系列機型全面支持中國的北鬥導航定位系統。綜上從中可以看出庫克的平衡藝術,他小心翼翼的維護中美兩端的貿易,在敏感時期,迎合了中國市場的消費情緒與政策,與中國供應鏈形成了利益捆綁,繼而獲得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
無論是對中國市場的態度,對中美關係大局的維護,對中國供應鏈廠商與消費者市場的態度,庫克站中國的姿態一以貫之,其言其行沒有出大的紕漏。尤其重要的一點是,蘋果幾乎沒有與任何國產廠商起過正面的衝突與口水戰。
可以說,蘋果一直以來都是國產手機最值得尊重的競爭對手,也是最難超越的對手。
國產手機挑戰蘋果的難度變大了
而尤為遺憾的是,華為最有望從iPhone口中搶食,成為與iPhone對決的高端市場的一大重量級選手,按照趨勢,華為逐步擴大高端市場的份額侵蝕蘋果的市場,但如今華為面臨的麻煩與困難比想像中要大的多。
根據早前的消息,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了對華為的修訂版禁令,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包括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生產的產品,並在實體列表中增加 38 個華為子公司,這已經阻斷了華為直接從其他使用了美國技術的晶片製造商購買晶片的路。
在該新規下,華為已經無法通過臺積電等公司代工生產晶片,因為控股與技術受制於人的關係,臺積電不得不聽從美國的禁令,而為了趕在 9 月 14 日前完成訂單,臺積電加速生產華為追加的 800 萬顆麒麟晶片,以確保華為的Mate40 能如期發售。
在目前來看,以臺積電的晶片製造實力,尚無廠商能夠替代,麒麟晶片面臨著即將絕版的危機。
如果該禁令沒有被解除,華為只能退而求其次,根據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說法是華為還能從韓國的三星、中國臺灣聯發科、中國展訊購買晶片來生產手機。
但沒有了自身領先的麒麟晶片這一張王牌,華為要與蘋果iPhone在高端手機市場進行競爭,難度可能變大。
也就是說,華為手機本來已經越來越接近成功,因為華為在5G技術上非常全面,擁有5G通訊的全部技術,但蘋果公司目前仍然依然依賴高通5G基帶,華為在5G領域對蘋果形成的市場壓力越來越大,但川普政府對華為的打壓,讓蘋果重回安全軌道。
擁有性能最強的5nm製程晶片的,全球僅有華為與蘋果兩家,而過去與蘋果在高端市場並駕齊驅的三星雖然擁有獵戶座晶片,但才剛剛量產6nm製程,隨著麒麟晶片的絕版,蘋果將成為唯一一家擁有5nm自研晶片的手機廠商,蘋果最大的競爭對手華為或將被迫使用更低端的晶片,蘋果將再度無人能敵。
在高端手機市場,三星手機已經難與iPhone一決雌雄,小米OV無論在技術實力,還是品牌高度均還不夠分量。當前基於美國基於華為的修訂版禁令以及配合Google基於華為公司的GMS服務禁令,在海外市場,華為相當於從核心硬體到核心軟體被「全面掐住」,蘋果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國際競爭環境。
在市值達到 2 萬億美金高度的當下,蘋果正處於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階段,而蘋果有多得志,國產手機就有多失意——從今天的市場環境來看,挑戰蘋果的難度無疑變大了。如何應對蘋果在軟硬體層面的全方面升級與競爭力的強化,如何拿出自身的特色競爭力,如何解決晶片製造與核心技術自主權的問題,是國產手機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