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M原為化學上表示濃度的單位,後來引入質量管理領域。這時PPM應譯成「產品組合管理」,英語為Product Portfolio Management,簡稱為PPM(GE的構思)。
在品質管理中PPM是(parts per million )百萬分之的縮寫。就是說每一百萬個產品中的不良率的統計標準,如10PPM就是百萬分之十的不良率。附:
PPM思想的由來
日本松下電子零件公司和松下電子產品公司電視事業部相互協助,致力於電子零件的質量提高。
為何電視事業部要求PPM級的質量呢?當時的電視:
① 一臺電視的電子零件平均使用數:500
② 交貨來的各種電子零件的質量為:10PPM
③ 每臺電視的次品率為:
10/1,000,000 × 500=1/200
所生產的電視機每200臺中就有1臺因電子零件而產生次品,如果在電視機生產中次品產生率和零件次品程度相同,100臺中就有1臺為次品。
電視機事業部感到,隨著生產量的擴大,消費者對質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出口的增長,達到PPM級的質量水準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