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地球上所有的動物都需要氧氣,通過有氧呼吸,在細胞或者微生物在氧得參與下,再通過多種酶得催化作用,把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合成ATP。從而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
所以氧氣是一種慢性毒藥,平均80年才能殺死人,是不對的,如果這種說法是對的,那為什麼還有很多活到100歲的長壽老人,除此以外,如果氧氣是一種慢性毒藥,那麼人類通過呼吸氧氣,應該死於呼吸疾病才對。所以氧氣是慢性毒藥這種說法並不對。
我們都知道,火車,飛機都需要能量才能運動,這其中就是燃料燃燒產生熱能,再通過熱機轉化為機械能,從而使得其不斷向前運動。而對於動物來說,也是需要能量的。
生態系統中,能量隨著食物鏈單向傳遞,逐級遞減,在這個過程中,只有10%的能量被充分利用,大部分能量不會被消化,而是隨著呼吸作用,被散發出體外。
呼吸作用,是生物體細胞把有機物氧化分解並轉化能量的化學過程,也稱為釋放作用。無論是否自養,細胞內完成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都是來自呼吸作用。
而人類,也是需要呼吸的,而細胞中的線粒體,就是呼吸的重要場所,幾乎關鍵性步驟都在其中進行。
呼吸作用的目的,是透過釋放食物裡之能量,以製造三磷酸腺苷,即細胞最主要的直接能量供應者。呼吸作用的氫與氧的燃燒,但兩者間最大分別是:呼吸作用透過一連串的反應步驟產生能量(ATP),而燃燒則是將能量一次性的釋放。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消耗氧氣,儘管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可以作為反應物而被處理和消耗,然而在糖酵解作用下降解成的丙酮酸卻是首選;並且丙酮酸為了被三羧酸循環完全氧化,它還需要進入線粒體。
最終產生的能量儲存在ATP當中,當進行生命活動時,ATP便會水解化為ADP+Pi(游離磷酸基團)+能量,在這個過程中,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鍵水解,高能磷酸鍵水解時釋放的能量多達30.54kJ/mol。在這個過程中,氧氣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被釋放出體外。
也就是說,氧氣是呼吸作用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那麼,在物質反應過程中,當反應物的濃度越大,其反應越劇烈,而大氣中的氧氣含量為21%,如果處於100%的氧氣環境中,是不是能量供應更快,對我們更好?
其實不是,在純氧環境中,如果人呆的時間過長,反而有致命的危險,這是由於氧本身不靠酶催化就能與不飽和脂肪酸反應,並能破壞貯存這些酸的磷制脂,而磷脂又是構成細胞生物膜的主要組成成分,從而最終造成細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