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埃奇米阿津教堂
首都葉里溫一個葡萄園
導語:10月10日,土耳其和亞美尼亞兩國外長在瑞士蘇黎世籤署協定,雙方結束長期敵對狀態並實現雙邊關係正常化。事實上,在此協定籤署之前,兩國已開放邊界。這一定程度上將有助於亞美尼亞發展自身的旅遊業,而旅遊業正是亞美尼亞今年要扶持的產業。
亞美尼亞是位於亞洲與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南部的內陸國。東鄰亞塞拜然,西部和東南部與土耳其、伊朗及亞塞拜然的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接壤,北接喬治亞。地處亞美尼亞高原東北部,境內多山,全境92%的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
今年6月,亞美尼亞旅遊局局長就表示,要以不斷提高的服務質量吸引更多的外國遊客。根據數據顯示,最近幾年亞美尼亞的旅遊業以20-30%的速度增長,2007年的遊客達到51萬,2008年緊接59萬,今年的形式也非常不錯,比去年同期增加2.8%。根據該國旅遊局的發展計劃,到2030年亞旅遊收入將達到30億美元,將進入世界50個旅遊發達國家行列。
諾亞方舟與白蘭地
傳說中的諾亞方舟據說就是在古代的亞美尼亞停靠的。亞美尼亞是世界上最早將基督教作為國教的國家之一。公元303年建立的埃奇米阿津教堂是世界上最早的基督教教堂之一。教堂建在阿勒山山腳下,離首都葉里溫只有20多公裡。教堂裡有個鎮館之寶—諾亞方舟殘片,且輕易不對遊人開放。這塊殘片放在一個鎏金的長方形盒子裡,殘片上面是鑲著寶石的金制十字架,盒子的四周裝飾著花紋。在盒子下端用亞美尼亞語和俄語寫著「諾亞方舟殘片寶盒」幾個字。遠遠看去,這個盒子就像一座裝飾精美的掛鍾。
不過,根據《聖經》的記載,諾亞方舟是停靠在阿勒山的。該山是亞美尼亞的聖山,但如今卻在土耳其的管轄之內,這也是之前雙方爭端的場所之一。現在雖然大小阿勒山和葉里溫市近在咫尺,但絕大多數亞美尼亞人卻無緣攀登這座聖山,只能望山興嘆,因為它們不屬於亞美尼亞。
但亞美尼亞人還是堅持覺得他們就是被諾亞方舟選中的國度。據說,亞美尼亞的葡萄酒也與諾亞有關。據傳,諾亞下山後,就在山腳的阿拉克斯河谷裡定居下來。後來,諾亞在山谷裡種下了第一批葡萄樹,並用葡萄釀出了美酒。從此,亞美尼亞就有了自己的酒業。如今,亞美尼亞生產的「阿勒」牌白蘭地酒已聞名國內外,甚至超過了法國。由於海拔較高,亞美尼亞年日照天數超過300天,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這裡種植的葡萄含糖量高,釀酒所用的水也是當地的山泉,每年9、10月份是收穫葡萄的最好時節。
教堂之旅
亞美尼亞還有其他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景點是各類古代建築。除了之前提到的埃奇米阿津教堂,茲瓦爾特諾茨教堂博物館和格加爾德修道院也是遊客必到的地方。
茲瓦爾特諾茨教堂,又稱永久靈驗教堂,坐落在埃奇米阿津附近,建於公元641-661年,現僅存遺址,現在教堂的旁邊另建了一座博物館,一些廢墟的殘片陳列在這裡,可以在裡面想像教堂當時的宏偉。
格加爾德修道院位於葉里溫東南40公裡的峽谷中,倚山臨河,氣勢宏偉。據說始建於4世紀。現在建築物是13世紀所建,它有另一個名字,也叫艾裡凡克,在亞美尼亞語中意為「巖洞教堂」,因其大部分建築物在巖石中鑿成而得名。修道院包括1座中心教堂,2座巖洞教堂和1座王公寢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