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鴨、種菜...「冬閒田」也能這麼幹!

2021-01-09 澎湃新聞

「大爺,您好!您家養的鴨子還有沒有?我預訂幾隻年前來買!」

「現在還剩20餘只,你過段時間來拿吧,如果你再晚點可能就沒有了哦!」

家住達川區趙家鎮谷花村10組的村民周傳炳家裡養了近100隻鴨子,足不出戶鴨子就快賣完了!不僅是周傳炳一家,當地的農戶都有養鴨的習慣。「每年水稻收割後,我們村上就組織專業隊伍對冬閒田翻耕,然後蓄水養鴨。在水田裡養大的鴨子因運動量大肉質也會更好,許多客人都是主動上門來買。」

達川區是農業大區,水稻收割後,大面積的冬閒田如何有效綜合利用,如何助農增收是一門大學問。

為了改善土壤結構,提高作物產量,達川區堅持「宜種則種、宜養則養、種滿種盡、綜合利用」的原則,對冬閒田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在水稻收穫後對冬閒田翻耕,種植油菜或蔬菜、冬水田養鴨,以此提高冬閒田綜合利用效率,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涵養水源 促進生態平衡美化環境

「達川區的農田大多地處山地、丘陵,冬閒田對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越冬病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達州市農技站站長寧孝勇說,冬閒田翻耕後對於涵養水源,來年春季插秧苗、栽水稻大有裨益。

2020年12月20日,記者來到達川區麻柳鎮春申君村。正在田裡勞作的該村9組村民肖永強彎著腰,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告訴記者:「村幹部秋收後就組織大型旋耕機進場對農田進行了翻耕,現在我們再對翻耕後的農田築牢田坎、蓄水,以備來年春種。」

「對冬閒田翻耕能把谷樁、雜草翻入地下。蓄上水腐爛後既能當肥料,還能減少冬季病蟲害。」村民肖永強笑著說,大家都很支持冬閒田的整治利用工作。

「我們鎮共有2600餘畝農田已實施冬閒田整治利用。」麻柳鎮黨委書記王華寧告訴記者,整治冬閒田不僅能涵養水源保障灌溉,更是土壤休養生息恢復培肥地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

據了解,麻柳鎮是農業部綠色糧油高產創建示範鄉鎮,素有「達川糧倉」的美譽。每到秋收後,隨處可見大型旋耕機在農田裡來回作業對稻田進行翻耕,村民紛紛提前買好鴨子、鵝等家禽,進行稻田養殖,這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還讓許多村民因此受益。

冬閒田除助農增收外,美化環境也是一大特色。

每當油菜花開的季節,麻柳鎮那一望無際的油菜花便匯聚成了一片片金色的海洋,吸引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油菜花開的季節特別漂亮,每年我們都會趁著周末一家人去那裡感受一下!」家住達川區上觀南城小區的劉先生表示。

「冬閒田+」 村民增收致富方式多多

2020年12月21日上午,薄霧漸漸散去,迎來難得的冬日暖陽,在達川區石梯鎮場周社區,本處於冬閒狀態的農田卻很「忙」。社區居民嚴志偉和鄉親們正忙著採摘蘿蔔、白菜,忙得不亦樂乎。

據了解,近年來,達川區石梯鎮不斷盤活土地資源,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進行冬閒田整治利用,通過集體翻耕土地,發展蔬菜種植、稻田養殖等產業,幫助村民實現豐產豐收。

「現在我們都願意在冬季田地裡種蔬菜,吃不完還可以拿去賣,增加收入……」正在田裡摘菜的趙家良說。

2019年,達川區石梯鎮啟動冬閒田綜合整治利用,除了按照區上100元/畝的土地補貼標準外,當地鎮政府還對受益農戶給予20元/畝獎勵,鼓勵村民翻耕土地,種植蔬菜、油菜等作物。

目前,達川區石梯鎮已完成冬閒田綜合利用2400餘畝,種植油菜、蔬菜、水果,並發展水田養鴨,預計可實現效益240餘萬元,增收160餘萬元。如今雖是寒冬時節,但這裡依舊生機盎然,實現了「秋冬處處春、沃野無閒田」。

「下一步,我們將再規劃770畝發展優質柑橘和稻鴨模式,持續開展種植蔬菜、水田翻耕、蓄水養鴨、清雜除草等冬閒田綜合利用工作,打造達川西部冬閒田綜合利用示範帶3500畝,助推全鎮農業持續健康發展。」達川區石梯鎮幹部吳瓊表示。

對達川區來說,石梯鎮的冬閒田利用並非個例。在達川區趙家鎮,這裡的種植戶和村民把冬閒田充分利用起來,種植油菜、養殖家禽,讓「冬閒田」變成「增收田」。

2020年12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趙家鎮先鋒村,成片綠油油的油菜長勢喜人。

「年輕人基本都外出務工去了,農村勞動力缺乏,前幾年大家都不太願意管理冬閒田。」該村7組村民雷顯義喜笑顏開地說,現在政府為我們免費提供油菜種,做一點收一點,現在大家都願意種了。

「2019年開始推行冬閒田綜合利用後,去年稻穀收割結束,大家就紛紛在乾田裡播下油菜種,將閒田利用起來的意識逐漸提高。」該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柏子見說道。

拐過幾道急彎,駛過幾條鄉村公路,記者來到趙家鎮谷花村10組。

「嘎,嘎,嘎……」陣陣鴨叫聲,打破冬日的沉寂。記者聞聲看到,在趙家鎮連片翻耕後的水田裡,生機勃勃,遊鴨成群,與田邊碩果纍纍的柑桔樹,構成了一幅幅和諧美麗的山水畫卷。

「我們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養了鴨子,稻田翻耕蓄水後,一大早鴨子就遊到田裡去了。」趙家鎮谷花村10組村民胡定蘭向記者介紹道,她家有3畝多土地,今年養了上百隻鴨子,稻田翻耕後,也為鴨群增添了遊玩的好去處。

「稻穀還沒收,家裡的鴨子就有不少人預定了,有的客人是直接上門來買,基本不愁銷路。」胡定蘭樂呵呵地說,一年能掙幾千元錢,村裡推行稻田養鴨後,大家養鴨的積極性也高了許多。

如何利用冬季閒置土地,增加農民收入?柏子見介紹道,近年來,趙家鎮鼓勵該鎮種植戶及村民充分利用冬閒田,大力推廣在冬閒田裡養鴨、種植油菜,不僅讓原本閒置的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時也為村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條好門路。

據了解,2020年達川區種植秋冬菜面積超萬餘畝,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政策護航 堅持種養結合種滿種盡

嚴冬季節,天氣寒冷。1月4日一大早,達川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與農藥肥料股負責人梅壯太又隨冬閒田抽查驗收組的同事們下鄉了,「我們共組織了3個抽查驗收組,對全區冬閒田綜合利用進行實地驗收。」

「範圍這麼廣,怎麼科學驗收?」說到冬閒田如何驗收,梅壯太打開了話匣子。

「首先是鄉、鎮(街道)自查。由各鄉、鎮(街道)組織人員對規劃區域的冬閒田綜合利用情況進行自查,再由區農業農村局和區財政局等組成的區級驗收小組進行核查。並在每個鄉鎮(街道)的每一個村(社區)選擇部分農戶(業主)進行實地抽查,以實際佔比,確定鄉、鎮(街道)冬閒田實際綜合利用面積。比如,達川區石梯鎮盤龍村自查面積為180.1畝,實地驗收就根據自查面積與區級驗收村綜合利用平均比核算下來為164.4畝。

為提高冬閒田綜合利用效率,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達川區創新工作舉措,無論從政策上還是宣傳引導上都下足了功夫。

據悉,根據驗收冬閒田翻耕後種植油菜或種植蔬菜,翻耕乾田按每畝補助100元。同時,冬水田割稻樁、抽水、築邊、養鴨等按每畝補助100元。

「我們組織幹部進村開展入戶宣傳,確保冬閒田綜合利用效果傳達到每家每戶。」達川區石梯鎮黨委書記賴晶晶表示。

據悉,2020年達川區冬閒田綜合利用示範點包括在東部明月江—亭子—麻柳—萬家—大樹,南部雙廟—趙家—百節—石板,西部管村—石梯—石橋、大堰—米城—堡子公路沿線及河市—金埡—渡市鐵路(達成動車)沿線100米可視範圍內的冬閒田,共涉及18個鄉、鎮(街道)95個村10634.25畝。

「我們倡導所有鄉、鎮(街道)、公路沿線水稻收穫後的冬閒田,翻耕後種植油菜或種植蔬菜或冬水田養鴨,並根據現階段雨水多等氣候特點,對原規劃不能種植油菜或蔬菜的冬閒田,要求割掉稻樁,翻耕後築邊關水養鴨,力爭做到相對集中成片,突出規模。」達川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偉介紹道。

記者 | 桂丹倪 邱霞

通訊員 | 湯勁松(圖)

原標題:《養鴨、種菜......「冬閒田」也能這麼幹!》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群牛人在40°C的戈壁種菜、養鴨,還順手建了核電站!
    這群牛人在40°C的戈壁種菜、養鴨,還順手建了核電站!
  • 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
    於是一想到嫦娥5號已經從38萬公裡外取回來了4斤的「高端土壤」,要求馬上用來種菜的呼聲就高漲起來了。不過有專業回覆說,月壤因為太乾燥而且幾乎沒有有機質,是不能用來種菜的。但是這種說法並沒有完全壓倒要求去種菜的強烈呼聲。當然這也有明顯是開玩笑的成分。誰都知道這2公斤月壤的珍貴,要用來做深入的研究。
  • 果然,中國科技的盡頭——種菜
    網友「恨鐵不成鋼」地調侃:這麼大個球連菜都種不了,千年的奔月執念,終究是錯付了。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著陸區,這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次一同被帶回的月球「土特產」裡還有月壤。
  • 在種菜這件事上,中國人的天賦可能「無人能比」!
    >「中國人,種菜魂!種菜真是中國人的執念」。在南極種菜在太空種菜那麼,問題來了:中國人到底為什麼這麼愛種菜?《三國演義》中,劉備甚至通過種菜來掩蔽自己的鋒芒和英雄本色,減輕曹操對自己的懷疑,「就下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軍隊也種菜,自給自足。中國軍事自古以屯田聞名。屯田就是讓士兵耕種田地,說白了就是軍隊從事農業生產,種糧食種蔬菜,進而自給自足。
  • 來自種族的執念,月球土壤真的不能種菜!網友:無土栽培了解一下?
    能種菜嗎?」大家關注的點卻是這些月壤能種菜麼,這怕不是已經寫進基因裡了網友3:不愧是農業大國,幹啥都想著能不能種菜既然種不了農作物 , 我就先不過去了網友6:換別的球研究研究看能不能種菜,直接做高端大棚,又能愉快的種菜了。
  • 養鴨老手:我們打不起激素
    養鴨老手:我們打不起激素!吃貨在中國的生活中真的是非常的多,但是為了滿足這些情況,那麼肯定還是需要相信大家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應該就是鴨子了,可是對於南方人來說他們經常會有什麼醬板鴨,可是對於北方的來說就是烤鴨,可是這裡邊如果沒有大量鴨子的話,那麼根本就不夠這些吃貨吃的。
  • 為什麼用」平方英尺園藝「(square foot gardening)的方式來種菜?
    還記得我熱上種菜的第一年,在後院臉朝黃土背朝天,用鐵鍬把雜草挖掉,把下面幹黃的膠泥塊挖出來,再填上自家漚的堆肥。整整兩天,弄出了大概2x1.5平方米的一塊地方。老公幫我用舊的木板做成了個方框,我就在這個方框大的菜園裡施展我的才華。
  • 陽臺種菜,能省下菜盆和種菜土,巧用這2種寶就可以
    陽臺種菜,少不了這2種「寶」,路邊撿一點,菜盆和土都省了!如今,人們都住進了鋼筋水泥建造的高樓大廈中,隨著國家經濟不斷的發展,很多人閒來無事都在家裡開始養花種菜了。這不僅僅是一項很好的興趣愛好,而且還能陶冶我們的情操,給我們帶來健康和美麗。
  • 多菌靈,毒性到底有多大,種菜噴施能吃嗎
    多菌靈,毒性到底有多大,種菜噴施能吃嗎?多菌靈溶液澆過的土可以種吃的東西的,這個沒有問題的,很多養花的朋友都知道多菌靈,這個是用來預防植物滋生細菌的,如果我們室內養花,種菜,通風不是太好,或者是土壤裡面有發酵不完全的有機質,肥料等,很容易滋生細菌,造成爛根爛葉的現象所以我們要用到殺菌藥,多菌靈就是廣譜殺菌的藥
  • 白沙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創業脫貧
    白沙: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 養雞養鴨創業脫貧500隻「生態雞」年前上市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創業脫貧。南國都市報記者王洪旭攝南國都市報12月25日訊(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 趙玉順)「以前打零工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生活,現在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我們希望能夠實現自主創業脫貧。」12月18日,白沙致遠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龍江農場珠碧江分場掛牌成立,這是由一位熱血青年帶領6名下崗職工合資創立的合作社。該合作社有成片的果樹,成群的雞鴨在樹林裡覓食,樹林旁還有一片魚塘。
  • 夏季泡沫箱種菜注意些什麼才能生長更好?泥土處理、潛蠅科害蟲等
    生活中使用泡沫箱種菜不少見,像鄉居小菜自己也拿泡沫箱來種菜,現在是初夏,隨著天氣熱曬,水汽蒸發快、一些蔬菜害蟲活躍,泡沫箱種菜相對於平常的菜地種菜,屬於小型的可移動菜地,四邊被圍著,耕種土層不像平常的菜地排水透氣性那麼好,管理上更是要注意些,蔬菜才能生長得更好,這主要包括泥土的選擇及處理、平時澆水、注意潛蠅科害蟲等,下面分點來說:
  • 月壤不能種菜,那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基因可咋整啊?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土壤回家後,「月壤不能種菜」,短短6個字讓中國人民的種地民族技能無計可施。網友「恨鐵不成鋼」地調侃:這麼大個球連菜都種不了,千年的奔月執念,終究是錯付了。作為歷史悠久的農耕大國,「耕種」就是深刻進每一個中國人血液裡的民族基因,見土就想種菜的執念根深蒂固。哪個中國人的終極夢想不是退休後有塊小菜園打理呢?因此月球的土壤能種點啥,自然也成了網友們關心的頭等大事。
  • 農村種菜的菜地老挖出蚯蚓,是好是壞?腐殖質多的泥土,誰不想要
    農村種菜的地裡老是挖出蚯蚓,說明這塊菜地土壤肥沃、土質好,是好事呢,種菜巴不得就找這樣的土地來種植呢。而菜地的土壤,人們拿來種菜,平常進行施肥、澆水等管理,對土壤本身影響也比較大,若是菜地不常施肥,土壤變貧瘠,想有蚯蚓都難,而若是老施化肥,土壤也會變差,容易板結透氣性差保水力不夠好,不利於蚯蚓生存。
  • 無人深空怎麼種菜賺錢 無人深空種菜賺錢攻略
    無人深空怎麼種菜賺錢呢?其實無人深空中賺錢的門路有很多,種菜是其中之一,也是小編比較推薦的,因為是真的穩定啊,那麼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無人深空種菜賺錢攻略吧。 無人深空種菜賺錢攻略 1.3的時候賣活體玻璃收益最高,現在1.5不知道有沒有更高的,所以暫時就賣活體玻璃,一個可以買六十多萬
  • 它能種菜嗎?
    它能種菜嗎?答案是不能。與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機養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無論種菜還是種土豆都不行。但是科學家們發現,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的氦-3,這是一種未來有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
  • Python能幹什麼?為什麼會這麼火
    那麼Python能幹什麼?為什麼會這麼火?那麼Python能幹什麼呢?1.網站後端程式設計師:使用它單間網站,後臺服務比較容易維護。Python課程為什麼會這麼火呢?因為Python簡單明了,非常容易上手。對於新手或者初學者來說,Python是非常容易學習和使用的,最容易學習的程式語言之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簡化了語法,更加貼近於自然語言,可以讓Python代碼更加快速的執行。
  • 居民樓頂造出「空中菜園」 種菜「種出」國家專利
    「我這一年至少能種20多種蔬菜,每個時令都有不帶重樣的新鮮蔬菜吃。」介紹起自己的菜園子,何建華不無得意。他說,幾乎每一個來過這個「空中菜園」的人都會露出羨慕的表情。在鋼筋水泥林立的大都市,還能享受到鄉野田園生活的雅趣,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何建華說,打造「空中菜園」的想法要從2008年的一個「比賽」說起。
  • 樓頂上的菜園子,是空中菜園也是「空中花園」,屋頂種菜該不該?
    原來是居民在樓頂種菜、種植花草樹木,遠遠看去一片翠綠。樓頂上的菜園子,既是空中菜園,也是空中花園。現在很多的城市人生活壓力大,開始厭倦了車水馬龍的都市生活,嚮往田園自然風光。偌大的樓頂就這麼空著,實在可惜。現在有很多人利用樓頂的空間,種菜、種植花草樹木。一來可以賞心悅目,二來可以吃到新鮮蔬果,三來自己種菜勞動也是一種樂趣。
  • 聲音 | 月壤上不能種菜?那怎麼行,我們的目標可是把菜種遍星辰大海!
    然而,中國網友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卻是——「月壤能種菜嗎?」不過,令人稍感安慰的是由於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氦-3,這是一種未來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好好研究未來也能發揮大作用。說起「種菜」那真可謂是中國人的種族天賦,在月亮上種菜也一直是我們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