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中國第三和第四個隕石坑

2020-04-12 老謀

看新聞說我國科學家在黑龍江依蘭縣發現了咱國內第二個隕石坑,據說第一個在遼寧。這東西我覺得從衛星地圖上到處都能看得到,大家信不?看看下面的圖,我也發現了二個,算是第三,第四個嗎?直徑有6.25公裡哦。

地點在汩羅市的張谷英鎮。

第一張是衛星圖,第二張是地形圖。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二個被發現的隕石坑—黑龍江依蘭隕石坑
    2019年12月24日,國內知名的科學期刊《科學通報》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研究員等人的論文:依蘭隕石坑:我國東北部一個新發現的撞擊構造此文一出,雖然新聞媒體有過廣泛報導,但總體感覺大眾好像對此關注不多。
  • 重大新發現!依蘭縣發現中國第二個隕石坑
    【重大新發現!依蘭縣發現中國第二個隕石坑】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4日宣布,在依蘭縣境內發現了一個新的隕石坑,命名為依蘭隕石坑。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是經證實的我國第二個隕石坑,它的發現為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 中國第二個!黑龍江依蘭發現隕石坑,三大意義引關注
    中國第二個!據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的《科學通報》最新一期刊發封面文章稱,中國科學家近期在黑龍江省中部依蘭縣發現一個新的星球撞擊遺蹟隕石坑——依蘭隕石坑。這是繼2009年發現的遼寧岫巖隕石坑之後,中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據了解,地球隕石坑是地外小行星、彗星或流星體等小天體超高速撞擊地球表面形成的環形地質構造。
  • 中國第一隕石坑的流星雨,和剛剛認證的中國第二隕石坑
    2017年,由於心慕這樣一個震撼的場景,我從湖南千裡迢迢趕往在中國第一隕石坑,遼寧岫巖隕石坑去觀賞和拍攝了象限儀座流星雨。岫巖隕石坑上的象限儀座流星雨 星語者 攝岫巖隕石坑上的象限儀座流星雨 星語者 攝岫巖隕石坑在遼東省岫巖縣蘇子溝鎮古龍村,由於這裡地形呈環形,被當地人稱作「羅圈溝」,隕石坑內被稱作「羅圈溝裡」,「入坑」只有唯一的一條鄉村公路。
  • 「依蘭隕石坑」是如何發現的?
    陳鳴提供  12月24日,一個重大發現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科研成果——在哈爾濱市依蘭縣境內新發現一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從此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消息公布後,引發強烈關注。尤其對於哈爾濱市民來說,這更是一份驚喜:「中國第二個隕石坑,就在哈爾濱,就在咱家門口!」
  • 為什麼美國有28個隕石坑,而中國卻只有一個?這個回答有點意外!
    說起隕石坑,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隕石坑,比如美國亞利桑那隕石坑、墨西哥尤卡坦隕石坑、俄羅斯通古拉斯隕石坑等。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中國似乎很少聽說有隕石坑!不僅是監測,作為世界前兩大隕石擁有國,美國和日本在南極都設立了專門的科考隊,所發現的隕石有幾萬顆之多。這幾年,中國的南極科考隊也成績斐然,發現了不少隕石,成為了世界第三大隕石擁有國!
  • 我科學家在岫巖隕石坑發現大量柯石英
    我科學家在岫巖隕石坑發現大量柯石英
  • 韓國發現隕石坑,民眾沸騰號稱亞洲第二!
    它和橄欖巖通常都是上地幔的巖石產物。1960年6月美國地質調查所的趙景德(E.C.T.Ch—ao)從亞利桑那的梅特奧坑受衝擊的科科尼諾砂巖中最早發現和鑑定了柯石英。自那時以來,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瓦巴(石隕石)隕石坑,西德南部巴伐利亞的裡斯隕石坑、非洲加納亞山蒂的博蘇姆特威湖隕石坑、瑞典的米恩湖也都發現了柯石英。
  • 中國境內發現首個隕石坑 具重大科研意義(組圖)
    羊城晚報記者 朱紹傑 李豔文  2010年7月,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發表了陳鳴博士等人有關岫巖隕石坑中柯石英發現的論文。  這意味著,中國境內首個被嚴格科學證實的隕石坑獲得了國際科學界的肯定。
  • 中國的隕石坑—岫巖隕石坑
    2018年5月22日於新疆克拉瑪依    在世界上領土面積超過700萬平方千米的國家中,隕石坑的分布為:加拿大31個,美國28個,澳大利亞27個,俄羅斯19個,巴西7個,中國只有1個,即岫巖隕石坑。因此岫巖隕石坑也號稱中國第一隕石坑(圖5、圖6),具體位置在岫巖縣城東北方向蘇子溝鎮羅圈溝裡村,距縣城直線距離約17千米(圖7)。
  • 世界四大隕石坑奇觀:最大坑中生活55萬居民,第四個或致恐龍滅絕
    世界五大隕石坑奇觀:最大坑中生活55萬居民,第四個或致恐龍滅絕地球是當下整個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體,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搖籃。在地球文明發展至今,各種生命體並不是一成不變地進化的,而是經歷了、冰凍、撞擊、毒害、輻射等各種影響。
  • 科學網—在黑龍江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
  • 中國首個隕石坑未認定已致各地爭相開發(圖)
    由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研究員帶隊,歷時4年時間,中國境內第一個地外天體撞擊構造——岫巖隕石坑近日被證實。伴隨著這一消息傳遍全國,前來小村看稀奇的遊客紛至沓來,各種關於中國首個隕石坑的傳言也沸沸揚揚。  30年來,中國幾代天文和地質學家苦苦尋覓,「中國首坑」卻遲遲未能得到證實,此前發現的十多個「疑似隕石坑」都一直爭議不休。
  • ...新聞網】中國科學家在黑龍江新發現一個星球撞擊遺蹟依蘭隕石坑
    這是繼遼寧的岫巖隕石坑之後,在中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  這一星球撞擊遺蹟重要發現的科研成果封面文章,由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研究員課題組完成,共同作者包括陳鳴、謝先德、肖萬生、譚大勇。他們介紹,依蘭隕石坑是一個直徑1850米的碗形凹坑,平均深度為150米,展現為一座圓弧形的環形山。隕石坑坐落在花崗巖體上,坑緣和坑底顯示巨厚的角礫狀花崗巖堆積。
  • 在黑龍江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課題組最近在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一個新隕石坑,即依蘭隕石坑。12月24日,相關研究在線發表於《科學通報》。據悉,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它的發現為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 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為星球撞擊遺蹟
    東北網12月25日訊(記者 遲亦達)記者從哈爾濱市依蘭縣獲悉,24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在依蘭縣境內證實發現了我國第二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直徑1850米,深度150米,形成在白堊紀花崗巖基巖上。
  • 美國巴林傑隕石坑
    美國亞利桑那州一片平坦高原上的一個直徑約1240米,平均深度達180米的「巴林傑隕石坑」。一些科學家在1891年時偶然發現了它,經考察分析,認為巨坑是在5萬年前由一顆含有鐵、鎳元素的重達數百萬噸的大隕石撞擊造成的。
  • 「短評」依蘭隕石坑,中國第二例確認的隕石坑,意義重大
    據中新網北京4月6日報導,中國科學家近期在黑龍江省中部依蘭縣發現一個新的星球撞擊遺蹟隕石坑——依蘭隕石坑。這是繼遼寧的岫巖隕石坑之後,在中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科學家對隕石坑有極大的興趣,是因為隕石在地球和生物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很多人知道的恐龍滅絕理論,就是指65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落在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無比的衝擊力引起了一系列的氣候連鎖反應,令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包括恐龍滅絕。之後哺乳類動物才興起,才有了後來的人類文明。
  • 揭秘依蘭隕石坑 | 星球碰撞很常見,為何被研究人員發現的隕石坑卻不到200個?
    「星球撞擊遺蹟」,「全球唯一一處隕石坑冰川遺址」、「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這些名稱讓依蘭隕石坑逐漸走進人們視野,被大家所熟知。昔日百姓口中的「圈山」,如今看來充滿了神秘色彩,這其中存在哪些新奇的事,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這是一個簡單碗型隕石坑。大部分坑緣保存狀態良好,三分之一的坑緣被強烈侵蝕。這個隕石坑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 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第一個是誰?它們在哪裡?長啥樣
    近幾日,科研人員在黑龍江依蘭縣發現了一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在小興安嶺餘脈上,和依蘭縣城隔江相望。隕石坑是流星撞擊地球留下的遺蹟,也是人類和太空對話的窗口,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旅遊價值。依蘭隕石坑發現能為黑龍江旅遊帶來一個新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