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個!黑龍江依蘭發現隕石坑,三大意義引關注

2020-12-03 前瞻網

中國第二個!黑龍江依蘭發現隕石坑,三大意義引關注

 Alex Hu • 2020-04-07 12:16:32 來源:前瞻網 E3618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中國科學家們對於宇宙的探索未曾止步。據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的《科學通報》最新一期刊發封面文章稱,中國科學家近期在黑龍江省中部依蘭縣發現一個新的星球撞擊遺蹟隕石坑——依蘭隕石坑。這是繼2009年發現的遼寧岫巖隕石坑之後,中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

據了解,地球隕石坑是地外小行星、彗星或流星體等小天體超高速撞擊地球表面形成的環形地質構造。雖然地球每時每刻都有小天體碰撞的危險,但真正能夠進入地球,並且在地球表面形成隕石坑的相當少見,迄今全球發現的隕石坑也不過190多個。中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隕石坑調查,直到2009年才由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證實了中國第一個隕石坑岫巖隕石坑的存在。

根據《科學通報》的文章描述,依蘭隕石坑是一個直徑1850米的碗形凹坑,平均深度為150米,南部坑緣明顯缺失,體積超過2000萬立方米的坑緣巖石被移除,造成弧長達2公裡的坑緣缺失,而弧長約3.8公裡的坑緣其餘部分保存狀態良好,展現為一座圓弧形的環形山。

根據研究團隊的初步探查,南部坑緣在第四紀晚期受到特殊的外部地質營力的方向性強烈侵蝕作用和搬運作用,這種外部地質營力很可能與冰川作用有關。

這一星球撞擊遺蹟重要發現的科研成果封面文章,由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研究員課題組完成,共同作者包括陳鳴、謝先德、肖萬生、譚大勇。

陳鳴認為,此次依蘭隕石坑的發現主要有三重意義:一是為中國行星科學和地質學研究提供一個珍貴的「天然隕石坑實驗室」;二是揭示中國東北地區低海拔冰川歷史的新證據;三是依蘭隕石坑與岫巖隕石坑不同的大地構造位置,表明在中國發現新隕石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二個被發現的隕石坑—黑龍江依蘭隕石坑
    2019年12月24日,國內知名的科學期刊《科學通報》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研究員等人的論文:依蘭隕石坑:我國東北部一個新發現的撞擊構造此文一出,雖然新聞媒體有過廣泛報導,但總體感覺大眾好像對此關注不多。
  • 科學網—在黑龍江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
  • ...新聞網】中國科學家在黑龍江新發現一個星球撞擊遺蹟依蘭隕石坑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在黑龍江新發現一個星球撞擊遺蹟依蘭隕石坑 2020-04-07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這是繼遼寧的岫巖隕石坑之後,在中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  這一星球撞擊遺蹟重要發現的科研成果封面文章,由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研究員課題組完成,共同作者包括陳鳴、謝先德、肖萬生、譚大勇。他們介紹,依蘭隕石坑是一個直徑1850米的碗形凹坑,平均深度為150米,展現為一座圓弧形的環形山。隕石坑坐落在花崗巖體上,坑緣和坑底顯示巨厚的角礫狀花崗巖堆積。
  • 在黑龍江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課題組最近在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一個新隕石坑,即依蘭隕石坑。12月24日,相關研究在線發表於《科學通報》。據悉,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它的發現為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 「依蘭隕石坑」是如何發現的?
    陳鳴提供  12月24日,一個重大發現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科研成果——在哈爾濱市依蘭縣境內新發現一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從此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消息公布後,引發強烈關注。尤其對於哈爾濱市民來說,這更是一份驚喜:「中國第二個隕石坑,就在哈爾濱,就在咱家門口!」
  • 「短評」依蘭隕石坑,中國第二例確認的隕石坑,意義重大
    據中新網北京4月6日報導,中國科學家近期在黑龍江省中部依蘭縣發現一個新的星球撞擊遺蹟隕石坑——依蘭隕石坑。這是繼遼寧的岫巖隕石坑之後,在中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我國新發現的依蘭隕石坑隕石坑的科研價值隕石坑對研究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古氣候、古環境和古生物變遷,以及成巖成礦作用等等,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某些保存良好的隕石坑就因其特殊的科學內涵和自然景觀,被開發成為自然科學博物館和旅遊勝地。這些宇宙運動的遺蹟,簡單直接地向我們展示了人類與太空之間的某些關聯。
  • 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第一個是誰?它們在哪裡?長啥樣
    近幾日,科研人員在黑龍江依蘭縣發現了一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在小興安嶺餘脈上,和依蘭縣城隔江相望。隕石坑是流星撞擊地球留下的遺蹟,也是人類和太空對話的窗口,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旅遊價值。依蘭隕石坑發現能為黑龍江旅遊帶來一個新熱點。
  • 中國科學家在黑龍江新發現一個星球撞擊遺蹟依蘭隕石坑
    中新網北京4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的《科學通報》最新一期刊發封面文章稱,中國科學家近期在黑龍江省中部依蘭縣發現一個新的星球撞擊遺蹟隕石坑——依蘭隕石坑。這是繼遼寧的岫巖隕石坑之後,在中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
  • 揭秘依蘭隕石坑 | 星球碰撞很常見,為何被研究人員發現的隕石坑卻不到200個?
    「星球撞擊遺蹟」,「全球唯一一處隕石坑冰川遺址」、「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這些名稱讓依蘭隕石坑逐漸走進人們視野,被大家所熟知。昔日百姓口中的「圈山」,如今看來充滿了神秘色彩,這其中存在哪些新奇的事,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這是一個簡單碗型隕石坑。大部分坑緣保存狀態良好,三分之一的坑緣被強烈侵蝕。這個隕石坑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 重大新發現!依蘭縣發現中國第二個隕石坑
    【重大新發現!依蘭縣發現中國第二個隕石坑】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4日宣布,在依蘭縣境內發現了一個新的隕石坑,命名為依蘭隕石坑。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是經證實的我國第二個隕石坑,它的發現為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 黑龍江依蘭隕石坑鑽探發現強烈撞擊證據
    近日,依蘭隕石坑鑽探工作歷時80天結束,此次發現了強烈撞擊的核心證據。據了解,依蘭隕石坑鑽探首先遇到湖相沉積層,然後穿越撞擊產生的角礫巖層達到基巖,這是原定要達到的鑽探目標,與預測的數據基本吻合。據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介紹,在撞擊坑的底部提取到了強烈撞擊的一些物理證據,撞擊高溫高壓導致巖石發生劇烈變化的一些資料,這是撞擊的直接證據,確定這個隕石坑與地表發現的證據完全吻合。
  • 依蘭隕石坑鑽探發現強烈撞擊證據
    近日,依蘭隕石坑鑽探工作歷時80天結束,此次發現了強烈撞擊的核心證據。據了解,依蘭隕石坑鑽探首先遇到湖相沉積層,然後穿越撞擊產生的角礫巖層達到基巖,這是原定要達到的鑽探目標,與預測的數據基本吻合。據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介紹,在撞擊坑的底部提取到了強烈撞擊的一些物理證據,撞擊高溫高壓導致巖石發生劇烈變化的一些資料,這是撞擊的直接證據,確定這個隕石坑與地表發現的證據完全吻合。在鑽探過程中,鑽探隊提取了一套樣品帶回去進行分析,隕石坑的歷史、撞擊的準確時間都可以通過實驗室分析獲得數據,在今後幾個月裡可以獲得比較系統的資料。
  • 關於「依蘭隕石坑」的那些事,都在...
    依蘭隕石坑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從此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消息公布後,引發強烈關注。尤其對於哈爾濱市民來說,這更是一份驚喜:「中國第二個隕石坑,就在哈爾濱,就在咱家門口!」 但驚喜之餘,圍繞著依蘭隕石坑市民也有諸多疑問。
  • 中國第一隕石坑的流星雨,和剛剛認證的中國第二隕石坑
    2010年——2011年,加拿大新布倫斯威克大學行星與空間科學中心(PASSC)和國際隕石學會(Meteoritical Society)正式將遼寧岫巖隕石坑的數據錄入《地球撞擊資料庫》和《隕石學會資料庫》,這是中國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被國際學術界廣泛認可的隕石撞擊坑。自此,岫巖隕石坑被稱為「中國第一隕石坑」。亞洲已認證的隕石坑,共22個。加上俄羅斯歐洲部分則共計31個。
  • 依蘭發現大面積早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此次發現的僅有趾跡的鳥腳類恐龍足跡。  繼24日依蘭隕石坑被發現的消息公布後,25日,科研人員宣布在哈爾濱市又發現了一處史前遺蹟——早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具體地點還是在依蘭。  當天,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中外科學家宣布,研究團隊在依蘭縣境內發現大量恐龍足跡化石。這是我省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並對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
  • 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為星球撞擊遺蹟
    東北網12月25日訊(記者 遲亦達)記者從哈爾濱市依蘭縣獲悉,24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在依蘭縣境內證實發現了我國第二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直徑1850米,深度150米,形成在白堊紀花崗巖基巖上。
  • 這是我省首個大規模白堊紀恐龍足跡點,依蘭史前到底發生了啥...
    □郝政焱 本報記者 郝欣  繼24日依蘭隕石坑被發現的消息公布後,25日,科研人員宣布在哈市又發現了一處史前遺蹟——白堊紀恐龍足跡群,具體地點還是在依蘭。  當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中外科學家宣布,其研究團隊在依蘭縣境內發現大量恐龍足跡化石。這是我省第一個大規模白堊紀恐龍足跡點。
  • 依蘭隕石坑鑽探工作一波三折,歷時近仨月,科學鑽探終於圓滿完成
    依蘭隕石坑科學鑽探,從5月6日開始到7月26日,歷時80天,鑽探隊克服了重重困難,圓滿完成鑽探工作。>2019年12月24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明研究員發現依蘭存在全國第二個隕石坑。,研究隕石撞擊後地質發生哪些變化,提取高溫高壓撞擊下物質變化信息,5月6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對依蘭隕石坑進行科學鑽探,探巖取樣開展地質勘察,進一步探索依蘭隕石坑的秘密。
  • 依蘭發現隕石坑,網友紛紛打開衛星地圖,一口氣在韓國找到五個
    依蘭發現了隕石坑,一下子上了熱搜,網友們紛紛打開衛星地圖尋找依蘭隕石坑的位置。找到依蘭隕石坑後,大家還閒不住,四處尋找隕石坑,希望能有新發現。在中國苦苦搜尋沒有結果,眾人紛紛把目光投向韓國,畢竟有傳聞說我們有的韓國都有,我們沒有的韓國也有嘛。
  • 依蘭隕石坑|隕石撞擊後為什麼只留下坑,卻找不到隕石呢?
    2019年12月24日,依蘭發現了我國第二個隕石坑,這是一個簡單碗型隕石坑。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一個環形凹陷,它的發現為我國這一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但由於年代久遠,隕石基本都已經氣化,無法讓大家一睹風採。在地球上,其它被證實的隕石坑裡,是否發現過隕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