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中國科學家們對於宇宙的探索未曾止步。據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的《科學通報》最新一期刊發封面文章稱,中國科學家近期在黑龍江省中部依蘭縣發現一個新的星球撞擊遺蹟隕石坑——依蘭隕石坑。這是繼2009年發現的遼寧岫巖隕石坑之後,中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
據了解,地球隕石坑是地外小行星、彗星或流星體等小天體超高速撞擊地球表面形成的環形地質構造。雖然地球每時每刻都有小天體碰撞的危險,但真正能夠進入地球,並且在地球表面形成隕石坑的相當少見,迄今全球發現的隕石坑也不過190多個。中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隕石坑調查,直到2009年才由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證實了中國第一個隕石坑岫巖隕石坑的存在。
根據《科學通報》的文章描述,依蘭隕石坑是一個直徑1850米的碗形凹坑,平均深度為150米,南部坑緣明顯缺失,體積超過2000萬立方米的坑緣巖石被移除,造成弧長達2公裡的坑緣缺失,而弧長約3.8公裡的坑緣其餘部分保存狀態良好,展現為一座圓弧形的環形山。
根據研究團隊的初步探查,南部坑緣在第四紀晚期受到特殊的外部地質營力的方向性強烈侵蝕作用和搬運作用,這種外部地質營力很可能與冰川作用有關。
這一星球撞擊遺蹟重要發現的科研成果封面文章,由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研究員課題組完成,共同作者包括陳鳴、謝先德、肖萬生、譚大勇。
陳鳴認為,此次依蘭隕石坑的發現主要有三重意義:一是為中國行星科學和地質學研究提供一個珍貴的「天然隕石坑實驗室」;二是揭示中國東北地區低海拔冰川歷史的新證據;三是依蘭隕石坑與岫巖隕石坑不同的大地構造位置,表明在中國發現新隕石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