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魚醫生——裂唇魚

2021-01-14 海洋探秘

裂唇魚嬌小玲瓏,體長僅有6~10釐米,嘴長,唇厚,齒尖而利。裂唇魚能夠在病魚身上啄食寄生蟲,幫助病魚清除身上的汙垢,所以又被稱為「魚醫生」。


裂唇魚身體修長側扁,成體通常呈白色,但背部顏色較暗,自口部經眼部至尾鰭分布著逐漸變寬的黑色紋帶。幼體與成體顏色稍微不同,為黑色,且帶有藍色紋帶。裂唇魚的頭部呈圓錐狀,口非常小,並且下唇都分為兩片;背鰭第一棘和第三棘之間有黑斑,在背鰭基部分布著黑縱帶。



裂唇魚給病魚除蟲治病認真負責,深得其他魚類的好感。見到魚醫生到來,病魚會溫順地讓它們在自己身上捕捉寄生蟲,而且主動張開大口和鰓蓋,讓魚醫生進入口腔或鰓腔捕蟲和清除汙物。即使是兇殘的大魚,此時也表現得非常溫順。它們有的側臥,有的倒立,有的張開大口任憑魚醫生擺布。當遭到侵犯時,「病人」總是先讓魚醫生躲開,自己與來犯者進行殊死搏鬥。



裂唇魚性情溫和,為一夫一妻制。若雄魚死亡,則由第一順位的雌魚性轉變為雄魚,但附近如有較強勢的雄魚,則由它掌權。


裂唇魚小知識

1

冒牌裂唇魚:三帶盾齒䲁外形與裂唇魚相近,喜歡模仿裂唇魚遊泳的姿態,裝作裂唇魚的樣子躲避天敵攻擊,並趁機偷襲其他魚類。


2

棲息:裂唇魚夜間棲息在巖間小洞,會吐黏液把身體裹住。


3

標誌色:魚醫生的體色是鮮明的示意色,幾乎所有的魚都懂得這種藍、白、黑條紋的組合代表著治療和清理。

/ end

版權聲明:本文動圖素材來自網絡;若需轉載、修改原文,請後臺聯繫「探秘君」修改權限。


相關焦點

  • 海洋科普(863)| 海洋魚醫生——裂唇魚
    裂唇魚能夠在病魚身上啄食寄生蟲,幫助病魚清除身上的汙垢,所以又被稱為「魚醫生」。裂唇魚身體修長側扁,成體通常呈白色,但背部顏色較暗,自口部經眼部至尾鰭分布著逐漸變寬的黑色紋帶。幼體與成體顏色稍微不同,為黑色,且帶有藍色紋帶。裂唇魚的頭部呈圓錐狀,口非常小,並且下唇都分為兩片;背鰭第一棘和第三棘之間有黑斑,在背鰭基部分布著黑縱帶。
  • 物種圖冊-裂唇魚
    裂唇魚,又名清潔魚、魚醫生,是裂唇魚屬中的一種魚類,長度10-14釐米,背部淺褐色,側腹和腹部呈乳白色。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息在珊瑚礁區,會從其他魚身上啄食寄生蟲、甲殼類,故有「魚醫生」的稱號。裂唇魚被證明通過了鏡子測試,這是首次有魚類被證明通過鏡子測試。為一夫一妻制,若雄魚死亡,由第一順位的雌魚性轉變為雄魚,但附近如有較強勢的雄魚,則由它掌權。
  • 魚類的醫生裂唇魚,你知道多少?5個方面教你認識裂唇魚
    這種觀賞魚叫裂唇魚。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一同去認識一下裂唇魚,聽課的小夥伴們趕緊搬好你的小板凳來聽課吧!記得拿好紙筆本喲!裂唇魚介紹:裂唇魚為隆頭魚亞目、輻鰭魚綱動物。它的身體長長的,背部帶有淺褐色,腹部和側部都是以乳白色為主。
  • 什麼魚被稱為「魚醫生」?
    這種魚還有一個外號叫「魚醫生」。為什麼會有這個外號呢?因為裂唇魚有一個特別的本領,它可以幫一些比它大的魚抓寄生蟲。裂唇魚的嘴比較長,牙齒也很鋒利,所以它能用嘴巴,從其他魚的身上,比方說鱗片、牙齒、魚鰓這些地方,把寄生蟲給抓出來吃掉。順便還能幫助這些生了病的魚,清除壞死的鱗片和身上的汙垢。
  • 裂唇魚啄食大魚體表寄生蟲 貪食會「丟飯碗」
    新華網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錢錚 張小軍)英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日前報告說,裂唇魚在為大魚提供服務時有嚴格的管理。  裂唇魚生活在太平洋等海域的珊瑚礁裡,是清潔魚的一種。清潔魚以附著在大魚體表的寄生蟲等為食。
  • 你真的認識醫生魚嗎?
    醫生魚是幾乎所有新手老手都會購買的一種魚類,它會幫助缸裡的魚類清潔體表和鰓部寄生蟲,從一定程度上控制魚只的外寄生蟲。在野外環境中,醫生魚可是海裡的香餑餑哦~即使是兇猛的大型石斑魚,裸胸鱔等,也是需要醫生魚幫助看病的~醫生魚給石斑魚檢查口腔(圖片源於網絡)
  • 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又稱醫生魚
    棲息在珊瑚礁區,會從其他魚身上啄食寄生蟲、甲殼類,故有「魚醫生」的稱號。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又稱醫生魚,為鱸形目,隆頭魚科,裂唇魚屬一種熱帶地區近岸珊瑚礁海域生活的魚類。醫生魚在自然海域主要啄食其它魚類身上的寄生蟲和腐敗組織,這讓其成為了大海中的醫生,大多數魚類感覺到身上痒痒,都會找到醫生魚,尋求它的幫助。很多觀賞魚愛好者,希望醫生魚能為自己水族箱中的病與治療皮膚疾病,於是到處尋找並引進,但大多收效甚微。其實,醫生魚能吃掉的寄生蟲種類是有局限的,而且一條醫生魚的胃口遠沒有寄生蟲瘋狂的繁殖量大。
  • 聽故事|發瘋的醫生魚
    在窗明几淨的診所中,身穿藍黑白相間條紋大褂的醫生魚,為珊瑚礁市的所有居民耐心地診斷疾病,而且分文不取,童叟無欺。珊瑚礁市的居民都說:「醫生魚可是個大好人呀!」從體型龐大的蝠鱝,到纖細嬌小的花園鰻,大家都對醫生魚尊敬無比;就連殘暴的鯊魚,見了醫生魚也會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脫帽致意。這天,蝴蝶魚覺得身上又刺又癢。他心想,估計是老毛病又復發了,該去找醫生魚看病啦。
  • 海水小百科——醫生魚
    醫生魚是最被熟知的隆頭科魚品種,因為它們遊泳時很像一張在水中飄動的紙片,也被稱為飄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部分海域裡,都有醫生魚的蹤跡。每年禁漁期後,我國南海可以大量的捕獲,因此該魚的市場價格十分低廉。醫生魚屬於裂唇魚屬,它們的嘴十分小,牙齒成銼狀。
  • 家裡養一缸醫生魚,享受五星級的大保健!
    !
  • 漢默醫生與沈醫生的傳奇相遇
    事情發生在1974年,畢業於康奈爾大學的精神科醫生漢默經營著一家診所且已經在業內有所建樹。
  • 《捫心問診》:醫生也要看心理醫生
    他不顧心理醫生的勸阻,以一種完全玩世不恭的態度去見親父母,致使親父母嚇了一跳,把他趕出家門。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他開始又有了點自信心,最後他在情感上對醫生有了依賴,當他發覺這種依賴得不到他想像中的回報時,他決心放棄治療,在養父母的愛護下繼續走自己的路。保爾醫生對另一位身患癌症的女大學生則表現了一種不同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