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線上新風潮:雲端服務,文化館人有絕招

2021-01-09 環球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使全國文化館的線下公共文化服務按下了暫停鍵,然而線上服務卻是精彩紛呈、可圈可點:充滿大愛的勇敢逆行者,激發了廣大群眾文藝創作熱情;藝術學習和文藝欣賞的短視頻深受歡迎,公眾點擊量不斷增長;宅家秀才藝的網絡文化活動,吸引了眾多家庭老老少少紛紛亮絕活、展身手。文化館數字文化服務的魅力,在特殊時期悄然綻放。藝術慕課、網絡直播等線上藝術教學,成為文化館數字文化服務的新亮點。

報名火爆,廣受歡迎

「80後」葉峻嵩,疫情期間似乎更忙碌了。2月7日,四川成都市文化館的「文化天府」平臺推出藝術慕課教學,報名火爆,供不應求,每批次招生名額一出來,10分鐘就一搶而空。這裡面有一門課程便是葉峻嵩的《手機攝影》。

成都市文化館是全國文化館系統第一批啟動藝術慕課拍攝製作的單位。《手機攝影》是2019年上半年精心策劃、拍攝製作的視頻課程。疫情發生後,文化館開展線上藝術慕課教學,館藝術普及工作部副主任、攝影專業的葉峻嵩義不容辭,參與到這門課程的教學中來。

《手機攝影》學習群裡學員眾多,學習積極性高。每天,葉峻嵩和他的助教都要在群裡及時回答學員學習中的疑問。他還邀請成都市攝影師協會的攝影師,在群裡一起指導分享。50節的課程,涵蓋理論知識、攝影基礎、常規拍攝、創意攝影等內容。通過一個月的學習,學員們完成了從攝影「小白」到玩轉手機攝影的轉變,拍出美美的自拍照、美食照。緊接著,葉峻嵩又策劃了一個慕課微展覽,展出學員的優秀攝影作品。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現在展覽中,學員們的攝影熱情更高了。

對此,成都市文化館黨總支書記王利很是欣慰,疫情期間文化館線下體驗暫停,線上服務就必須持續發力。春節期間她就和館裡的同志們策劃,發揮移動網際網路的優勢,大力開展藝術慕課教學。為保證教學質量,每個慕課培訓班建立了線上交流群,每個班配置一名班主任、一名指導老師(錄製慕課的授課老師),對培訓進行規範管理,為每個學員進行指導和答疑。所有課程每節課後都要布置課後作業,學員只有認真學習,完成作業,並經指導教師審核通過後,方能進入下一課程的培訓。

從2月7日到4月10日,成都市文化館推出《軟筆書法》《手機攝影》《中國古典舞》《中國畫》《藏族舞》等7期課程,開設35個學習班次,共有7433名學員參加學習,平臺慕課板塊總點擊量212970人次。3月30日起,在藝術慕課教學的基礎上,文化館還推出《剪紙技巧》《聲樂基礎》等課程的網絡直播,在線報名學員1285人,平臺直播教室總觀看量29260人次。

非常時期,全新挑戰

浙江台州市文化館館長在線上藝術培訓的想法,與成都市文化館不謀而合。台州市文化館的「文化超市」公益藝術培訓,曾獲全國文化志願服務優秀典型案例。受疫情影響,線下的培訓辦不了,怎麼辦?

每天都有焦急的市民撥打文化館社會服務部的熱線電話,訴說渴望學藝的迫切心情。一位姓王的女士說:「我盼『文化超市』開學的心情,跟我娃盼望學校開學一樣一樣的。」她這句話讓文化館工作人員腦袋裡靈光一現:對啊,學校能上網課,我們也可以啊!

10天後,用於網絡直播的音效卡顯卡攝影設備準備到位。緊接著,館裡對參與網絡直播教學的10位老師進行培訓。一切準備就緒,3月20日,台州市文化館在微信公眾號推出「文化超市4.0雲課堂」,正式拉開了網絡直播藝術課程的報名序幕。此次一共推出10門課程,周一至周五晚上,每天兩門,每周一節課,持續6至8周時間。當天掃碼報名人數近千人。

3月23日,「雲課堂」正式開課。當晚,《隸書臨摹與創作》聽課人數338人,《視唱練耳基礎訓練》聽課人數350人,取得開門紅。接下來幾天,《網紅古典舞》《零基礎油畫課》《數碼攝影后期》等課程不斷創造新紀錄,截至4月2日,累計掃碼進群4675人,其中最多的一門課程進群人數達到676人。到第二周,大部分課程在線聽課人數不降反升。這當中,既得益於授課老師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講解,也得益於學員之間的互相競爭和督促。

第一次上網絡直播課,《網紅古典舞》的黃雪老師挺有壓力。黃雪是省裡舞蹈創作的青年骨幹,多件舞蹈作品獲省群眾舞蹈大賽金獎,擔任過當地大型文藝晚會的策劃和舞蹈編導。但上網絡直播課,對她來說是全新的挑戰:參加直播課程的學員,舞蹈水平參差不齊;她做舞蹈教學分解、動作示範,不像現場教學能看到學員的動作是否到位。

面對這些難題,黃雪儘量把課程準備得精細一些,把可能遇到的困難想得多一些。她會在課前錄製舞蹈分解動作視頻和舞蹈成片;在課後對每位學員提交的作業進行語音點評,好的標為優秀作業在群裡分享。每次直播結束,聽到學員在群裡說著暖心的感謝,誇老師您教得好好啊,黃雪心裡很有成就感。

「直播真人秀+同學群」的模式,讓台州市文化館的藝術網課火了起來,不僅吸引了當地文藝愛好者,還有來自廣西等地的舞蹈愛好者。為此,台州市文化館館長陳靖建立了市屬9個縣區文化館的「雲課堂」釘釘群,開通連結,實現網絡直播同步推送和藝術網課資源共享。

藝術普及,探索實踐

黃雪和葉峻嵩從文化館藝術慕課、網絡直播教學中脫穎而出,梁珺則在抖音上紅了起來。

梁珺是黑龍江大慶市文化館的聲樂老師。疫情期間,由於經常有學員在微信裡諮詢聲樂方面的知識,梁珺索性在抖音上註冊,把微信群的粉絲引流到抖音,在上面進行聲樂輔導直播。文化館人的情懷、專業的指導和富有現場感的教學,讓這位「聲樂小姐姐」人氣越來越旺,直播課越來越火。目前,她的學員已增至2400多人,既有大慶的聲樂愛好者,也有全國各地的粉絲,大家一起跟著梁老師在線上學習聲樂理論知識、發聲技巧、學唱歌曲。

對於全新的線上教學模式,梁珺自己摸索出一套教學方式,那就是既要聚焦教學重點,又要充分考慮到學員基礎;既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又要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她希望每個短視頻在展示專業能力的同時,還能給人賞心悅目的視聽效果。用心的她,把線下講課的視頻片斷整理成花絮發布在抖音號上,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梁珺的線上聲樂教學模式,引起大慶市文化館館長王中海和同事們的關注。王中海發動組織館裡的專業老師紛紛開啟網絡藝術教學模式,以抖音號加微信群的線上藝術教學,引爆文化館「雲端」新課堂。如今,該館線上教學非常火爆,書法、二胡、竹笛、古箏、葫蘆絲等10多種藝術形式的線上培訓課接連開班,才一個月的時間,已開展線上教學200多堂課,累計培訓學員數量可觀。

疫情期間,成都、台州、大慶等地文化館的藝術慕課、網絡直播、抖音引流、文化社群運營,是10多年來文化館數字文化服務的厚積薄發,也是疫情期間各地文化館在線上藝術普及的最新探索實踐。

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文化館公共服務中,像葉峻嵩、黃雪、梁珺這樣深受學員追捧的文化館網紅,正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他們是一批既有文化內涵,又有專業水準,具有藝術理想和人文情懷的人,以其良好的專業形象和網絡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文化館藝術普及的社會影響力,助推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有館長已經考慮,將文化館專業人員的網絡直播、文化社群教學輔導,納入業務工作評價體系,希望文化館每一位專業人員都能成為新時代全民藝術普及的網紅。

(作者為中國文化館協會副理事長)

相關焦點

  • 「雲端」上下 相聲何為?(解碼線上新風潮)
    支持者大聲點讚,認為相聲就該這樣與時俱進,要跟得上當下觀眾的觀賞需求;反對者則認為這種碎片化的笑話集錦、類似於才藝展示的表演,已然空有相聲之名而沒有相聲的味兒了。那麼,當今橫跨「雲端」上下的相聲,究竟應該何為?不妨由外向內細細揣摩一番。
  • 知識服務,助你成長進步(解碼線上新風潮)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關於疫情的新聞在網上滾動播報,他也跟著糾結。他決定,今年的《何帆報告》要以武漢為主題,通過走訪調研,看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如何戰勝疫情、走向勝利。  不僅教授知識,更注重知行合一  《何帆報告》是何帆與知識服務平臺得到App(手機應用)聯合出品的一項持續30年的知識工程,定位是「一位經濟學者和一個國家的三十年」。
  • 高陵區文化館榮獲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
    、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的決定》(簡稱《決定》),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名單正式向社會公布。高陵區文化館榮獲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現有幹部職工18名,其中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8人。
  • 四川德陽文化館館長劉桃:建議構建公共文化服務一站式服務大平臺丨...
    文化建設中,公共文化服務關係千家萬戶。如何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加均衡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28日,四川省德陽市文化館館長、副研究館員劉桃提出了她的建議:構建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務一站式服務大平臺。
  • 用耳朵去「閱讀」(解碼線上風潮)
    如今,越來越多人愛上了聽書。第17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我國31.2%的國民有聽書習慣,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聽書率較上年平均水平分別提高4.3%和8.5%。有聲書主播通過發揮聲音的想像力,讓聽眾充分感受到書籍自身價值之外的演播藝術價值。這悅心更悅耳的「閱讀」體驗從何而來?哪些有聲書最受歡迎?記者近日採訪了部分業內人士。
  • 引領藝術傳播革新(解碼線上新風潮)
    圖片從上到下分別為:全球首臺「8K 5G」超高清視頻全業務轉播車、轉播車內、亦莊經濟開發區大族廣場直播點、笛子演奏家陳悅與樂團合作演繹竹笛協奏曲《新柳水令》 國家大劇院供圖8月8日,國家大劇院「華彩秋韻」系列演出首場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指揮家張藝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繹了中外多位作曲家的經典篇章。
  • 迎元旦|靜海區文化館:線上線下結合 歡歌笑語同慶
    迎元旦2021年元旦來臨之際,靜海區文化館積極開展慶元旦系列活動,促進群眾文化繁榮發展,營造文明和諧、喜慶祥和的濃厚節日氛圍。首場文藝演出以長徵歌曲大聯唱拉開序幕,《過雪山草地》《四渡赤水出奇兵》《七律·長徵》將觀眾帶回那段崢嶸歲月,共同緬懷革命先烈。
  • 最簡易筆記本聲音提升方案,體驗森韻TAKT C音頻解碼線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咱一眾喜歡聽聽小曲兒,甚至打打遊戲看看中日美動作大片的電腦用戶,當然也希望能帶來一點點HiFi味,於是PCHiFi的圈子應運而生,什麼解碼耳放隔離電源各種巨大的物體往上加,折騰來去最後還不如一個數播系統來得簡單和直接。今天我想聊一聊的是關於筆記本平臺的可攜式HiFi音頻解決方案:一條小尾巴就能搞定,這就是森韻TAKT C音頻解碼線。
  • 五款主流Type-C音頻解碼線橫評
    近期的兩款現象級產品把解碼線的熱度給炒了起來,其中一款便是魅族HIFI解碼耳放,我也單獨出過評測,除了沒貨以外,還真算得上是個良心產品;另一款則是最近朋友圈刷屏的iBasso DC01,不得不說iBasso在營銷方面確實有一手,而且2.5mm平衡口在產品力上,不翻車的話肯定可以在發燒友群體中佔據絕對優勢,雖然在適應面上肯定是弱很多,可目前隨身領域「全民平衡」的趨勢下
  • 走進藝術殿堂 感受群文風採——2020年深圳市文化館聯盟公益文化...
    這一年,深圳人民喜迎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大會上的講話,賦予深圳在新時代中的新使命,也讓特區精神再次傳遍神州大地。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深圳向全世界交出了抗擊疫情的「深圳樣板」。
  • 全球與中國文化館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截至**我國各省市基本都有文化館,並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文化館將建設。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任務,為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國家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中央及地方財政對公共文化投入不斷增大,建立健全了省級館、地市級館、縣級館以及鄉鎮(街道)文化站四級公共文化設施,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熱潮。
  • 智能設備雲端服務再邁新臺階:小蟻雲服務支持4臺設備同時錄製
    專業版套餐和先前推出的標準套餐和高級套餐相比,可以最多支持4臺設備同時錄製,相較於先前的一臺設備對應一個雲服務,現在的專業版套餐在價格上更具優勢,且隨時能回看30天以內的視頻內容,更適合於工廠、店鋪及別墅家庭使用,簡直就是老闆們的福音。現階段,越來越多的智能攝像機品牌都推出了雲存儲服務,作為雲服務首創者,小蟻科技的雲服務表現一直可圈可點。那麼相比較SD卡,小蟻雲服務有哪些優勢呢?
  • 中國文化館今日封頂_焦點新聞_菏澤大眾網
    中國文化館內集納中華文化瑰寶,書畫、珠寶、奇石、紫砂、陶瓷、紅木、古玩、玉器、茶道、烹飪等各展異彩,鑑賞、品嘗、體驗、博覽、拍賣、運營集於一身。菏澤市區兩級政府決定,在文化城打造菏澤人的公共待客廳—曹州府。傳承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曹州府作為菏澤文化城的組成部分,設在中國文化館底座一、二、三樓大廳。總營業面積約20000㎡是蘇魯豫皖最大的公共待客廳。
  • 青海文化館年輕人:我們的青春沒耽擱
    講述人:才仁巴德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文化館館長) 我是藏族人,從小生活在牧區。 夏天,來玉樹旅遊的人很多,但是來曲麻萊縣的遊客算不上多。我們的風景、文化都不差,我們有格薩爾王登基臺、藏傳佛教寺院、崑崙民族文化旅遊度假村,還有崑崙山玉珠峰、玉溪峰、扎陵湖、嘎朵覺悟以及廣袤的草原。我們要用藏族的文化歷史吸引遊客,吸引大家把我們的傳統手工藝品帶回家,這樣我們的日子就能越過越好啦!
  • GCP服務版圖再擴大、雲端營運中心前進芬蘭
    包含芬蘭,現在Google在歐洲已經有5個雲端營運中心,分別是荷蘭、比利時、倫敦、法蘭克福,而根據Google公開的計劃,瑞士蘇黎世應是下個歐洲區要啟用的數據中心  Google位於芬蘭哈米納的數據中心 ,直接抽取海水冷卻數據中心 帶來的高熱,冷卻用水在排放前,會先集中至數據中心 內的調溫中心,與新鮮海水混合降低溫度後,再排放至海岸  前陣子Google才在新加坡加碼投資雲端數據中心
  • Icon-雲端打造四川國際交往新平臺
    高達192米的雲端塔早在去年就完成了外立面施工,如同一個「人」字矗立在天府五街街口。雲端塔極具設計感的外部造型,給在成都工作、生活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吊頂設計,到座椅等軟裝、燈光照明裝飾,建築外立面的曲線元素運用其中,色彩搭配上也充分體現出簡潔清新的北歐風格。  作為雲端項目的「門面」,也是「中國—歐洲中心」的「門面」,雲端塔一、二樓將承擔展示交易功能。一樓為國際展示中心,二樓為貿易展示中心。另一重要部分——天府音樂廳也已裝修完畢,這裡將成為成都成都城南首個專業音樂廳。
  • 絕招何以稱絕?絕招的特點是什麼呢?
    大多數優秀的跤運動員,都有一兩招過硬的本演,一股都管這種過硬的本領叫做「絕招」那麼,絕招的特點是什麼呢?一個運動員又怎麼才能練就一兩手真正稱絕的絕招來呢?絕招不絕。所謂絕招,並不是這一招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所無敵。事實上,這樣的技術是不存在的。
  • 東航邀旅客在雲端和「雲端」看進博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報導: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定於11月4日晚正式開幕,東航攜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首創推出的「雲端看進博」系列展示活動同步上線,以「進博空中形象大使邀請您共赴進博之約」為主題,邀旅客在萬米高空的雲端與網絡平臺的「雲端」走進進博會、了解進博的精彩。
  • 深圳市文化館新館中標方案——文化方舟/局內建築+中建科技
    文化館新館以「灣區中心、國內標杆」為定位,融教育、交流、培訓、表演、展覽、文創等功能於一體,是一座覆蓋各類群體、各種藝術門類的具有公共公益群眾文化服務性質的綜合性文化地標建築。
  • 山羊的瞳孔竟然是方形的 閻良區「百躍羊乳文化館」正式開館
    這是 7月31日「百躍羊乳文化館」正式開館的一幕。「百躍羊乳文化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武屯街西安百躍羊乳集團有限公司研發樓二層,共分為人文篇、歷程篇、科普篇、創新篇、展望篇之匠人匠語、特別篇之企業篇、展望篇之羊乳小鎮等共7個篇章、七大展區,布展面積達1158平方米。文化館開館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00到12:00和下午14:00到18: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