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秒懂碳纖維型號「T1000」代表啥——最全東麗碳纖維型號與參數 (收藏版)

2021-01-16 新材料在線


關於碳纖維型號,你通常聽到的T1000、T800是不是感覺懵懵懂懂,「T」代表什麼意思?1000又代表啥?數字越大性能越好麼?


本文對日本東麗公司的碳纖維型號問題做了詳細解讀,速來科普。



通常,東麗碳纖維分為兩個系列T和M。T系列表示的是拉伸強度,M系列表示的是模量。如果模量和強度還分不清,請看我以前寫的《技術角度看中國為什麼搞不好碳纖維》有介紹。M系列包含了MJ類別的碳纖維,相對於舊的M系列,MJ類的碳纖維是改進了拉伸和壓縮強度性能的碳纖維。


起初在T系列碳纖維中後三位或四位數字代表著近似的拉伸強度,單位是kgf/mm2或者ksi。例如T700拉伸強度為711ksi。這裡的單位用的是英制單位,通常我們看公制單位MPa,卻理解不了數字是什麼意思。


在M系列碳纖維中,字母後兩位數字代表近似的拉伸模量,例如M55J的拉伸模量為55*1000kgf/mm2.。具體每一種碳纖維的性能參數在後邊的數據表裡可以查閱。



最早,東麗公司生產出來的碳纖維都是加捻的。因為一些領域的應用,東麗也開始生產無捻和解捻纖維,捻型可以按照下邊說明表示:


空白

加捻纖維

B

解捻纖維(加捻纖維通過解捻工藝)

C

無捻纖維



絲束代表著每一束碳纖維中包含多少根纖維。東麗公司絲束通常在1000到48000根每束。




為了保證碳纖維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不被磨損,起毛,在碳纖維生產線最後都會給碳纖維加上漿劑用以保護碳纖維。上漿劑也承擔著纖維和樹脂結合的作用,起初用作複合材料的樹脂大多為環氧樹脂,所以東麗公司的上漿劑也多為環氧樹脂。隨著使用領域的要求變化,現在有不同的上漿劑類型的碳纖維可以選擇。也並不是所有碳纖維都有所有的上漿劑類型,具體參數可以查看後邊的參數表。


上漿劑類型  

樹脂體系

1

環氧

3

環氧

4

環氧、酚醛、雙馬來醯亞胺

5

環氧、酚醛、聚酯、乙烯基酯

6

環氧

F

無上漿劑

9

無上漿劑



東麗公司為了改善纖維和樹脂的結合性能,對碳纖維表面進行了處理,處理方法是氧化,在碳纖維表面引入氧原子通過化學鍵促進纖維與樹脂的結合。表面處理代碼如下:



東麗公司為了改善纖維和樹脂的結合性能,提供不同碳纖維表面上漿劑的量。由字母(A-E)進行區分。因為使用用途不一樣,該字母通常和上漿劑種類一起加以區分。



拉伸強度: 3530 Mpa

拉伸模量: 230 Gpa

伸 長 率: 1.5 %

密 度: 1.76 g/㎝3

直 徑: 7 μm

絲 束: 1K 3K 6K 12K

上 漿 劑: 40A , 40B 1.0%

40D 0.7%

50A , 50B 0.7%

捻 狀: 加捻,無捻,解捻

熱膨脹係數: -0.41 10(-6)/℃

比 熱 容: 0.19 Cal/g · ℃

熱 導 率: 0.025 Cal/㎝ · s · ℃

電 阻: 1.7 ×10(-3)Ω·㎝

含 碳 量: 93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拉伸強度: 4210 Mpa

拉伸模量: 230 Gpa

伸 長 率: 1.8 %

密 度: 1.78 g/㎝3

直 徑: 7 μm

絲 束: 3K 6K 12K

上 漿 劑: 40B 1.0%

50C 1.0%

捻 狀: 無捻,解捻

熱膨脹係數: -0.43 10(-6)/℃

比 熱 容: 0.18 Cal/g · ℃

熱 導 率: 0.0223 Cal/㎝ · s · ℃

電 阻: 1.5 ×10(-3)Ω·㎝

含 碳 量: 94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拉伸強度: 4410 Mpa

拉伸模量: 250 Gpa

伸 長 率: 1.8 %

密 度: 1.80 g/㎝3

直 徑: 7 μm

絲 束: 3K 6K

上 漿 劑: 40A , 40B 1.0%

40D 0.7%

捻 狀: 加捻,無捻

熱膨脹係數: -0.45 10(-6)/℃

比 熱 容: 0.18 Cal/g · ℃

熱 導 率: 0.0252 Cal/㎝ · s · ℃

電 阻: 1.6 ×10(-3)Ω·㎝

含 碳 量: 94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拉伸強度: 4140 Mpa

拉伸模量: 230 Gpa

伸 長 率: 1.8 %

密 度: 1.79 g/㎝3

直 徑: 7 μm

絲 束: 12K 24K 48K

上 漿 劑: 20C , 50C 1.0%

60E 0.3%

F0E 0.7%

捻 狀: 無捻



拉伸強度: 4900 Mpa

拉伸模量: 240 Gpa

伸 長 率: 2.0 %

密 度: 1.80 g/㎝3

直 徑: 7 μm

絲 束: 12K 24K

上 漿 劑: 31E 0.5%

捻 狀: 無捻



拉伸強度: 4900 Mpa

拉伸模量: 230 Gpa

伸 長 率: 2.1 %

密 度: 1.80 g/㎝3

直 徑: 7 μm

絲 束: 6K 12K 24K

上 漿 劑: 50C 1.0%

捻 狀: 無捻

熱膨脹係數: -0.38 10(-6)/℃

比 熱 容: 0.18 Cal/g · ℃

熱 導 率: 0.0224 Cal/㎝ · s · ℃

電 阻: 1.6 ×10(-3)Ω·㎝

含 碳 量: 93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拉伸強度: 5490 Mpa

拉伸模量: 294 Gpa

伸 長 率: 1.9 %

密 度: 1.81 g/㎝3

直 徑: 5 μm

絲 束: 6K 12K

上 漿 劑: 40A , 40B 1.0%

50B 0.7%

捻 狀: 加捻,解捻

熱膨脹係數: -0.56 10(-6)/℃

比 熱 容: 0.18 Cal/g · ℃

熱 導 率: 0.0839 Cal/㎝ · s · ℃

電 阻: 1.4 ×10(-3)Ω·㎝

含 碳 量: 96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拉伸強度: 5880 Mpa

拉伸模量: 294 Gpa

伸 長 率: 2.0 %

密 度: 1.80 g/㎝3

直 徑: 7 μm

絲 束: 24K

上 漿 劑: 10E 0.5%

捻 狀: 無捻



拉伸強度: 6370 Mpa

拉伸模量: 294 Gpa

伸 長 率: 2.2 %

密 度: 1.80 g/㎝3

直 徑: 5 μm

絲 束: 12K

上 漿 劑: 40D 0.7%

捻 狀: 解捻

熱膨脹係數: -0.55 10(-6)/℃

比 熱 容: 0.18 Cal/g · ℃

熱 導 率: 0.0765 Cal/㎝ · s · ℃

電 阻: 1.4 ×10(-3)Ω·㎝

含 碳 量: 95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拉伸強度: 5100 Mpa

拉伸模量: 230 Gpa

伸 長 率: 1.7 %

密 度: 1.73 g/㎝3

直 徑: 5 μm

絲 束: 18K

上 漿 劑: 11E 0.5%

捻 狀: 無捻



拉伸強度: 5490 Mpa

拉伸模量: 294 Gpa

伸 長 率: 1.9 %

密 度: 1.73 g/㎝3

直 徑: 5 μm

絲 束: 18K

上 漿 劑: 50C 1.0%

捻 狀: 無捻



拉伸強度: 4700 Mpa

拉伸模量: 343 Gpa

伸 長 率: 1.4 %

密 度: 1.75 g/㎝3

直 徑: 5 μm

絲 束: 6K 12K

上 漿 劑: 50B 1.0%

捻 狀: 解捻

熱膨脹係數: -0.73 10(-6)/℃

比 熱 容: 0.17 Cal/g · ℃

熱 導 率: 0.0933 Cal/㎝ · s · ℃

電 阻: 1.1 ×10(-3)Ω·㎝

含 碳 量: 99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拉伸強度: 2740 Mpa

拉伸模量: 392 Gpa

伸 長 率: 0.7 %

密 度: 1.81 g/㎝3

直 徑: 7 μm

絲 束: 1K 3K 6K 12K

上 漿 劑: 40A , 40B 1.0%

50A , 50B 0.7%

捻 狀: 加捻,解捻

熱膨脹係數: .......... 10(-6)/℃

比 熱 容: .......... Cal/g · ℃

熱 導 率: .......... Cal/㎝ · s · ℃

電 阻: 0.8 ×10(-3)Ω·㎝

含 碳 量: 99 %

鈉 鉀 含 量:<50 ppm



拉伸強度: 4410 Mpa

拉伸模量: 377 Gpa

伸 長 率: 1.2 %

密 度: 1.77 g/㎝3

直 徑: 5 μm

絲 束: 3K 6K 12K

上 漿 劑: 50A , 50B 1.0%

捻 狀: 加捻,解捻

熱膨脹係數: -0.83 10(-6)/℃

比 熱 容: 0.17 Cal/g · ℃

熱 導 率: 0.164 Cal/㎝ · s · ℃

電 阻: 1.0 ×10(-3)Ω·㎝

含 碳 量: 99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拉伸強度: 4210 Mpa

拉伸模量: 436 Gpa

伸 長 率: 1.0 %

密 度: 1.84 g/㎝3

直 徑: 5 μm

絲 束: 6K 12K

上 漿 劑: 50A , 50B 1.0%

捻 狀: 加捻,解捻

熱膨脹係數: -0.90 10(-6)/℃

比 熱 容: 0.17 Cal/g · ℃

熱 導 率: 0.202 Cal/㎝ · s · ℃

電 阻: 0.9 ×10(-3)Ω·㎝

含 碳 量: 99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拉伸強度: 4120 Mpa

拉伸模量: 475 Gpa

伸 長 率: 0.8 %

密 度: 1.88 g/㎝3

直 徑: 5 μm

絲 束: 3K 6K

上 漿 劑: 50B 1.0%

捻 狀: 解捻

熱膨脹係數: -1.00 10(-6)/℃

比 熱 容: 0.17 Cal/g · ℃

熱 導 率: 0.234 Cal/㎝ · s · ℃

電 阻: 0.9 ×10(-3)Ω·㎝

含 碳 量: 99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拉伸強度: 4020 Mpa

拉伸模量: 540 Gpa

伸 長 率: 0.8 %

密 度: 1.91 g/㎝3

直 徑: 5 μm

絲 束: 6K

上 漿 劑: 50B 1.0%

捻 狀: 解捻

熱膨脹係數: -1.10 10(-6)/℃

比 熱 容: 0.17 Cal/g · ℃

熱 導 率: 0.372 Cal/㎝ · s · ℃

電 阻: 0.8 ×10(-3)Ω·㎝

含 碳 量: 99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拉伸強度: 3920 Mpa

拉伸模量: 588 Gpa

伸 長 率: 0.7 %

密 度: 1.93 g/㎝3

直 徑: 5 μm

絲 束: 3K 6K

上 漿 劑: 50A, 50B 1.5%

捻 狀: 加捻,解捻

熱膨脹係數: -1.10 10(-6)/℃

比 熱 容: 0.17 Cal/g · ℃

熱 導 率: 0.362 Cal/㎝ · s · ℃

電 阻: 0.7 ×10(-3)Ω·㎝

含 碳 量: 99 %

鈉 鉀 含 量: <50 ppm



來源:碳纖維研習社  文/蘇格拉偉(微信號:zahawe)


新材料在線商務合作

請聯繫:王小姐 0755-86060912(9:30-18:30)

更多精華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app

相關焦點

  • 碳纖維t800和t1000是什麼?功能用途簡介國產情況
    目前,國際碳纖維市場的半壁江山被日本佔據,在小絲束纖維產能上,日本企業佔全球的49%,在大絲束碳纖維產能上,日本企業佔全球產能的52%。  不僅產能上有差距,在產品質量和使用用途上也有差距,目前國內還無法商業化量產可以匹敵東麗T1000的產品,在用途方面,國產碳纖維主要用於自行車、高爾夫球棒和釣魚竿等體育休閒用品,而能夠用於航天航空的碳纖維產品相對較少。
  • 東麗為Lilium的全電動空中車輛提供碳纖維複合材料
    東麗工業公司宣布,其與Lilium已籤訂了一項協議,為Lilium Jet噴氣式飛機提供碳纖維複合材料。這家位於德國慕尼黑的公司正在開發這種垂直起降的全電動飛機,以期最早在東麗正在加深與Lilium和其他製造商的聯繫,並繼續創新材料,以通過提高性能、節約能源和降低成本來促進這些運輸平臺的發展。
  • 日美競相突破第三代碳纖維技術
    高端碳纖維絕大部分是小絲束的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目前全球最主要的6家小絲束碳纖維供應商的市場佔比情況是:日本東麗公司佔35%~40%、東邦公司佔23%、三菱麗陽公司佔14%;美國赫氏公司佔12%、氰特工業公司佔8%;臺灣塑料工業和英國SGL公司佔3%~5%。
  • 中國成功研製T800碳纖維趕超日本 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更可貴的是,根據相關單位的論文和測試結果,國產T800型碳纖維在性能上完全不輸於日本東麗公司的同類產品,而在局部技術參數上更是具有一定優勢。雖然今日中國碳纖維產業正處於發展期,但也是經歷了風風雨雨才有今天的成績。
  • 碳纖維行業深度研究:技術、市場、格局、標杆啟示
    從各項基本力學性能指標來看,即便是通用型 的碳纖維複合材料也遠遠優於高強度鋼、鋁合金、鈦合金、鎂合金。 因此 CFRP 在以 F-1 為代表的賽車及其他高級跑車領域獲得了大量的 使用。但碳纖維的原料成本和製造成本過高,在過去很多年一直局限 在單值較高且產量較少的領域,沒有拓展到普通乘用車。
  • 國際碳纖維競爭格局分析:日本仍是全球碳纖維最大的生產國
    國際碳纖維行業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國際碳纖維競爭格局世界碳纖維的生產主要集中少數發達國家,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國,日本的三家企業:日本東麗、日本東邦和日本三菱麗陽目前擁有全球丙烯腈基碳纖維50%以上的市場份額。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碳纖維成型工藝及瓶頸探討
    2.3 按照力學性能分類碳纖維的機械性能會根據具體的型號、級別的差異而在一個很寬的範圍內變動。其中最重要的幾個性能指標為拉伸強度,彈性模量和密度。根據碳纖維力學性能的差異,我國已於2011年11月13日頒布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國家標準(GB/T26752-2011)》,將碳纖維分為高強,高強中模,高模與高強高模四種,由於日本東麗在全球碳纖維行業具有絕對領先優勢,國內在一些相關報告中也會使用日本東麗的T系列與M系列標準進行分類。
  • 【碳纖】碳纖維及製作、成型工藝詳解!
    目前業內沒有統一的碳纖維型號劃分標準,在實際使用中,龍頭企業日本東麗公司的產品編號常被作為行業標準,如東麗的碳纖維產品編號有 T300、T800、M30 等多種,其中T表示強度,M表示模量。在實際生產和應用中,碳纖維並非以單根形式獨立存在,而是由一定數量的碳纖維絲束組成的,公司提供的產品信息中都會表明其碳纖維品為幾K。其中1K就代表在一束碳纖維絲束中有 1000 根絲,通常小於 24K(含)的碳纖維被稱為小絲束,小絲束碳纖維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武器裝備和體育休閒領域,因此又被稱為「宇航級」碳纖維。
  • 碳纖維軌道車輛零部件:熱固性碳纖維與熱塑性碳纖維
    隨著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技術的不斷成熟,其在軌道車輛中的應用形式也在不斷增多。而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出現,將為軌道車輛的提質升級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  例如,無錫智上新材為某型號高鐵車輛量身定製的一款司機駕駛室臺面板,與之前的金屬臺面板相比重量減輕了45%,強度提升了25%,其耐腐蝕性更強,在長時間的使用後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與外觀。
  • 碳纖維國產意義重大,給予長期投資的關注度!
    碳纖維複合材料具有各類優異性能,材料密度低、熱膨脹係數小、比熱容高,具有超強拉伸彈性,耐高溫,耐腐蝕性以及優越的能量吸收性能。因此,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軍工、航天、交通、汽車以及體育領域都有廣泛應用。 碳纖維屬於複雜技術產業的典型代表,通過不同的製作工藝得到的產品也差異巨大。
  • 轉型進行時丨「搶灘」碳纖維,山西為什麼要力爭「下遊」
    聚焦高端碳材料,山西加快碳纖維的產業化培育和市場化應用,積極布局打造晉東南、晉中、晉北三大碳基新材料集聚區,推動以碳纖維為代表的碳基新材料產業搶佔先機、贏得未來競爭優勢。呂春祥告訴記者,多年來,研究人員從基礎研發、工藝攻關、裝備研製到技術基層做了大量細緻工作,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進行T300、T700、T800等系列碳纖維攻關,滿足了國家重大需求,解決了系列型號的國產化保障問題,從T800著手,向高端新材料發起一場創新突破的「攻堅戰」,推動系列碳纖維產業,建成系列化工程平臺,解決系列碳纖維產業化問題。
  • 又一T1000級碳纖維破冰!中科院驗收再傳佳績,美國至今未能造出
    出品|國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攻克的新型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聚丙烯腈基碳纖維作為中國攻克的新型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也是一種新型的中空碳纖維,綜合性能相較於T800級碳纖維更加優異,是我國碳纖維材料領域又一項重要突破。
  • 碳纖維行業龍頭光威復材深度解析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 CCF300、CCF700、CCF800,以及 CCM40J、CCM55J 等系列化的碳纖維及織物、 碳纖維預浸料、玻璃纖維預浸料、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等產品,並具備碳纖維及碳 纖維複合材料生產設備製造及生產線建設能力,形成了精密機械-原絲-碳纖維-織物 -預浸料-製品的全產業鏈業務布局,已成為國內碳纖維行業生產品種最全、生產技 術最先進、產業鏈最完整的龍頭企業之一。
  • 帶你認識碳纖維自行車,
    ,碳纖維車架和輪組可以用多久?那麼究竟什麼是碳纖維呢?他的強度到底有多好呢?今天我就帶領各位車友認識碳纖維。巨大的碳纖維原料依賴從日本東麗公司進口。臺灣的CFRP自行車最先是1987年巨 大機械開發的鋁合金接頭式CFRP車架,隨後在工研院的合作下,第二代一體成型CFRP車架在1993年完成,然後陸續開發第三代設計,逐漸建立自有品 牌,最高峰年產8萬輛,獨佔國際市場百分之70,由於工藝不穩定及價格原因,市場不易開拓,1997年跌至5萬輛,98年繼續下跌。
  • 【碳纖】碳纖維未來的機遇在哪?6大行業深度分析
    從直接數據來看,國產碳纖維是國內碳纖維的最大供應方,但實際上,日系產品仍是國內碳纖維需求的最大來源,因為從韓國進口的碳纖維主要來自於東麗在韓國的子公司東麗(韓國),此外,被東麗收購的 ZOLTEK 在墨西哥、匈牙利和美國生產的產品也可歸為日系產品。從碳纖維的市場需求量來看,國產碳纖維已逐漸向日本產品靠攏,但在價值上仍有較大的差距。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下遊應用領域廣闊,國內增長空間巨大
    小絲束中產能最 高的三家企業是日本東麗、日本東邦和日本三菱,分別佔當年全球小絲束產能的28.4 、15.1 和11 ;大絲束中產能最高的日本卓爾泰克和德國西格裡,分別佔當年全球大絲束產能的48.5 和33.1 。日本東麗集團是世界上高性能碳纖維研究與生產的「領頭羊」。
  • 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是新能源電動車的必然選擇
    中國奇瑞CFRP新能源汽車案例 奇瑞公司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推出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艾瑞澤7,這款車的碳纖維車身是由奇瑞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研究打造的,奇瑞稱這是中國第一臺車身主體由碳纖維複合材料構成的車型。
  • 雷射切割碳纖維複合材料 影響切割質量的因素盤點
    並且由於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兩相材料熱學性能相差過大,導致雷射切割碳纖維複合材料無法避免的會有一定程度的熱損傷,降低碳纖維的力學性能。挪恩研發團隊據此進行了研究,雷射切割碳纖維複合材料影響切割性能的真正因素都有哪些。
  • 解密中國碳纖維龍頭:你所不知道的另一個高技術含量材料產業,全球...
    公司為軍用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材料主要供應商,T300型碳纖維產品已向軍方穩定供貨近十年,廣泛應用於我國現役三代戰機等20餘個軍用型號。碳纖維複合材料的使用比例是衡量軍用飛機先進程度的重要標準之一,世界主要戰機F35、F22碳纖維材料使用比例為20%左右,先進軍用直升機碳纖維使用率超過40%,無人機使用率超過90%。
  • 汽車碳纖維的低成本應用技術
    低成本碳纖維技術  1.大絲束生產工藝  一般48K以上的碳纖維稱為大絲束碳纖維,大絲束碳纖維的性能優點主要在以下兩方面:(1)大絲束碳纖維對PAN原絲的質量要求相對小絲束要低,可以採用民用PAN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