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國產意義重大,給予長期投資的關注度!

2021-01-15 騰訊網

碳纖維是複合材料領域集大成之作

碳纖維是一種碳含量在90%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材料,耐高溫性能居所有化纖之首。作為新一代纖維,碳纖維密度低,質量比金屬輕,強度卻是鋼鐵的16倍,楊氏模量是凱夫拉縴維的2倍,傳統玻璃纖維的2-3倍。它既具纖維的柔軟性,又不失碳材料本徵的固有屬性。在非氧化環境下耐高溫,熱膨脹係數小,耐疲勞性、耐腐蝕性好,在有機溶劑、酸、鹼中不溶不脹。

碳纖維複合材料是由碳纖維與金屬、陶瓷、樹脂等基體製作而成。碳纖維和樹脂製作的複合材料,其比強度和比模量在所有現存的工程材料中居首位。碳纖維複合材料具有各類優異性能,材料密度低、熱膨脹係數小、比熱容高,具有超強拉伸彈性,耐高溫,耐腐蝕性以及優越的能量吸收性能。因此,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軍工、航天、交通、汽車以及體育領域都有廣泛應用。

碳纖維屬於複雜技術產業的典型代表,通過不同的製作工藝得到的產品也差異巨大。上遊原材料的要求高,中間過程產出複雜,需要大量穩定的核心機械設備。

碳纖維的分類

(1)按照強度和模量分類,有T300/700/800、M40J/55J等型號,T系列應用範圍最廣,如航空航天、工業等領域;而M系列產品更高端,主要用於航天、高端體育休閒等。

(2)按絲束大小分,大絲束強度和剛度方面的性能比小絲束差,主要用於風電葉片、汽車等領域,被稱為「工業級」碳纖維;小絲束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等領域,被稱為「宇航級」碳纖維。

(3)按原料分類,包括PAN/瀝青/粘膠基碳纖維,其中PAN基為主流。

碳纖維是軍工發展技術方向

碳纖維是軍工發展技術方向。世界航空史的發展其實就是材料學的發展,一代新材料的出現及應用會對整個行業帶來顛覆性的作用和效果。根據新聞報導,美國第四代軍機F-22價值相當於同等重量的黃金,原因之一是飛機大量採用了高性能碳纖維做機體結構材料。碳纖維因其質量輕、性能強等多種因素,非常適合應用於單體價值高、質量要求低的軍工航空航天產業,在我國航空動力發動機技術尚未取得突破的情況下,通過減輕質量推進超音速巡航性能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航空航天領域的產品耗資巨大,即使是很小的減重也能對總成本產生巨大影響,據波音公司估算,噴氣客機質量每減輕1kg,飛機在整個使用期限內可節省2200美元;美國NASA數據顯示,太空飛行器每減重1千克,將增加1kg有效載荷,可以節約2萬美元。因此材料的輕量化在航空航天領域至關重要。

目前我國碳纖維對外依存率很高,按需求量算、達71%。中國碳纖維生產企業長期受制於歐美及日本企業,它們通過技術及價格優勢打壓國內碳纖維企業。高性能碳纖維屬於敏感的國防戰略新材料,為確保國防安全、避免長期受制於人的局面,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扶持國產高性能碳纖維在航空航天等國防領域的廣泛應用。

我國碳纖維行業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掌握高性能碳纖維研發核心技術並能夠實現穩定、成本可控的規模化生產的企業較少,絕大多數企業不能滿足航空航天等高端產業的規模化應用需求,主要圍繞體育休閒、工業等低端領域,從而面臨非常大的國外產品傾銷和價格競爭壓力,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當前,國內碳纖維企業實現盈利的重要路徑之一是看其核心產品是否進入軍品的供應鏈中。一旦能夠順利進入,企業能享受到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政策和財務支持。

軍品由於高回報的特徵,是碳纖維發展立足的基礎,但軍用市場相對民用市場較小、且增長較為平緩,所以碳纖維企業仍需重視且參與民用纖維市場以分散下遊客戶過於集中的風險、以及提高企業競爭力和行業內話語權。目前來看,雖然我國民用碳纖維產品競爭力較弱、生產規模較小,但我國軍品絲供應企業由於受益於軍品高效益,在研發開發民品絲的項目上有較充裕且持續的資金支持,有望實現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低成本民品絲生產技術的突破。屆時,我國碳纖維企業將真正走向成熟,具備與日本東麗和美國赫氏產品毫不遜色的競爭力,這也是中國碳纖維行業所走出的中國特色發展之路。

重點標的:光威復材、中簡科技。

光威復材:軍用T300級碳纖維穩定供應商,民品業務持續擴張。

中簡科技:國產ZT7系列領導者,募投項目解決產能瓶頸助力長期發展。

相關焦點

  • 投資35億,上海石化碳纖維項目在滬開工
    記者 | 莊鍵1新年首個工作日,上海石化(600688.SH)在滬投資新建的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2.4萬噸/年的碳纖維原絲和1.2萬噸/年的48K大絲束碳纖維,計劃2024年全部建設完成。
  • 中國成功研製T800碳纖維趕超日本 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在之後的幾年裡,國家累計投入2600多萬元,用於碳纖維的研發和生產,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部分國防軍工的需求。但是也存在很大一個問題——在產品質量無法於日本相比的同時,成本卻大幅高於日本產品,而且技術差距有越來越大的趨勢……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加上那個特殊年代對洋技術的無限頂禮膜拜,很多單位把希望寄託於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某單位還承諾,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將給予資金支持。
  • 精功科技:碳纖維生產線重大合同變更
    精功科技:碳纖維生產線重大合同變更 時間:2020年12月18日 16:36:09&nbsp中財網 原標題:精功科技:關於碳纖維生產線重大合同變更的公告、準確和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 碳纖維:引領製造業的未來
    金屬材料是當今製造業的支柱,而碳纖維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適宜接下來代替金屬的材料,這一點已經形成全球共識。它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在各國都被納入戰略發展規劃。   2013年10月,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加快推進碳纖維行業發展行動計劃》;近年來,碳纖維複合材料研究多次被列入各級各地的科技重大專項。
  • 碳纖維行業龍頭光威復材深度解析
    體 育休閒用碳纖維是公司傳統優勢市場,生產的 CCF700S 魚竿用碳纖維產品憑質量和 價格廣受魚竿廠商青睞。在立足傳統市場的基礎上,公司積極拓展風電葉片、軌道 交通、核電裝備、船舶製造、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等民用領 域的市場。
  • 量子科技是什麼、意義又如何?怎樣長期布局其投資機會
    量子科技,意義重大!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如何理解量子科技呢?又該如何握相關投資機會呢?讓木魚來解讀一二。- 量子科技到底有多黑木魚作為在大型通信企業從業過的資深技術人士,首先講講自己理解的量子科技,希望各位投資者也從此埋下一顆種子。
  • 國產高強中模碳纖維增強高韌性樹脂基複合材料研究進展
    即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瀝青基碳纖維和粘膠基碳纖維。粘膠基碳纖維基本停產,有可能完全退出碳纖維市場;瀝青基碳纖維保持約1000噸年產量,日、美企業平分秋色;聚丙烯腈基碳纖維一枝獨秀,其技術被日、美控制,產業被日本控制(約佔70%)市場被日、美、歐盟控制(80%)。依仗其牢固的技術和市場壟斷地位,多年來日、美、歐等西方國家對中國進口碳纖維實施嚴格控制,對我國先進複合材料的科研生產造成嚴重困難和重大衝擊。
  • 全球海拔最高的碳纖維項目碳化生產線西寧試車成功
    1月5日,記者從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了解到,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碳纖維項目碳化生產線已試車成功,標誌著西寧將成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碳纖維製造基地。碳纖維項目投產後,將極大提高國產高性能碳纖維的自主保障能力,促進國內複合材料產業的繁榮發展。
  • 光威復材:2019利潤增近四成 包頭萬噸級碳纖維項目有序推進
    公司以碳纖維為核心,以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產業鏈上下遊應用領域為主線,形成了從聚丙烯腈原絲開始的碳纖維、織物、樹脂、高性能預浸材料、到複合材料部件和複合材料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盈利模式。公司主要有五大業務板塊,即碳纖維板塊、通用新材料板塊、複合材料板塊、能源新材料板塊、精密機械板塊。
  • 【行業資訊】國產高強中模碳纖維增強高韌性樹脂基複合材料研究進展
    粘膠基碳纖維基本停產,有可能完全退出碳纖維市場;瀝青基碳纖維保持約1000噸年產量,日、美企業平分秋色;聚丙烯腈基碳纖維一枝獨秀,其技術被日、美控制,產業被日本控制(約佔70%),市場被日、美、歐盟控制(達80%)。依仗其牢固的技術和市場壟斷地位,多年來日、美、歐等西方國家對中國進口碳纖維實施嚴格控制,對我國先進複合材料的科研生產造成嚴重困難和重大衝擊。
  • 碳纖維t800和t1000是什麼?功能用途簡介國產情況
    目前,國際碳纖維市場的半壁江山被日本佔據,在小絲束纖維產能上,日本企業佔全球的49%,在大絲束碳纖維產能上,日本企業佔全球產能的52%。  不僅產能上有差距,在產品質量和使用用途上也有差距,目前國內還無法商業化量產可以匹敵東麗T1000的產品,在用途方面,國產碳纖維主要用於自行車、高爾夫球棒和釣魚竿等體育休閒用品,而能夠用於航天航空的碳纖維產品相對較少。
  • 中國石化上海石化48K大絲束碳纖維開工建設
    2021年1月4日上午,總投資達35億元的中國石化上海石化"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作為市重大產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生產線建成並順利投產後,將一舉改變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全部依賴進口、長期供不應求的局面,有力推動國產碳纖維產業發展,助力中國製造。
  • 中國· 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一是以大絲束為典型代表的風電市場需求快速增長,2019年我國風電市場的碳纖維用量達1.38萬t,較2018年大幅增長97%,國產碳纖維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二是在今年疫情背景下,宏觀經濟和紡織產業經濟運行都經歷重大考驗,但我國碳纖維市場卻逆勢而上;三是碳纖維行業結構進一步調整,以龍頭企業為代表,開始布局中西部地區;四是國有資本加大進入國產碳纖維行業的力度,與民營資本形成優勢互補;五是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碳纖維成型工藝及瓶頸探討
    2025年前後,國產碳纖維在中國市場佔比有望超過進口。這種國產佔有率的大幅度增長與國內碳纖維製造技術和相關應用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所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國產M55J製備技術重大突破,同年9月進行了製備技術驗證,並獲得拉伸強度4.15GPa、拉伸模量585GPa的高強高模碳纖維, 後續研究進一步實現了國產M55J高強高模碳纖維連續穩定生產,纖維主體性能批間批內離散係數<5%。
  • 中石化開建國內首個「黑黃金」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
    ,中國石化上海石化「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標誌著中國石化所屬上海石化成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的企業,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從研發試產成功走上規模化生產之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碳纖維行業內,國內每束碳纖維基本處於0.1萬根-1.2萬根之間,稱為小絲束碳纖維,而將每束碳纖維根數大於4.8萬根(簡稱48K)的稱為大絲束碳纖維。
  • 解密中國碳纖維龍頭:你所不知道的另一個高技術含量材料產業,全球...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業績高增長可期,給予買入評級        公司是碳纖維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全產業鏈布局。在軍品碳纖維材料使用率不斷提高、武器裝備持續放量的驅動下,公司傳統碳纖維產品將維持快速增長。
  • 中國•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
    我國主要碳纖維企業布局中西部已成一種必然,中西部地區已經吸引了中復神鷹、光威復材等龍頭企業投資。接下來,中西部將成為大規模化生產碳纖維的重要基地接下來,碳纖維企業去中西部地區投資,不僅能獲得相對東部地區更低的電價,還能獲得更多政策和相關資源支持。二是國有資本加大進入國產碳纖維行業的力度,成為目前的一種趨勢,雙方在優勢方面形成互補,但也需要注意,「如果國有和民營資本不能形成互補,也將面臨新的考驗。」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下遊應用領域廣闊,國內增長空間巨大
    瀝青基碳纖維具有低熱膨脹、耐磨耐疲 勞、廣泛的彈性模量、導熱性好等特點,但目前國內在瀝青基碳纖維方面的研發水平 較國外還有很大差距,高性能瀝青基碳纖維還處於研發階段,產品的穩定性和設備的 合理性還需要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
  • ...中石化打造「黑黃金」:強度是剛的9倍 比重不到1/4-碳纖維,材料...
    據官方消息,1月5日,中國石化上海石化「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標誌著中國石化所屬上海石化成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的企業,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從研發試產成功走上規模化生產之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國內首個「黑黃金」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開工建設 材料強度是鋼的7...
    今日(1月5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上海石化「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標誌著中國石化所屬上海石化成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的企業,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從研發試產成功走上規模化生產之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