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個「黑黃金」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開工建設 材料強度是鋼的7...
今日(1月5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上海石化「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標誌著中國石化所屬上海石化成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的企業,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從研發試產成功走上規模化生產之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中國石化上海石化48K大絲束碳纖維開工建設
2021年1月4日上午,總投資達35億元的中國石化上海石化"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作為市重大產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生產線建成並順利投產後,將一舉改變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全部依賴進口、長期供不應求的局面,有力推動國產碳纖維產業發展,助力中國製造。
-
上海石化大絲束碳纖維項目開建!有何優勢?國內還有誰在布局?
1月4日,新年開工第一天,上海石化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建!在上海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金山分會場,總投資達35億元的上海石化「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打下了樁基,標誌著上海石化大絲束碳纖維從研發試產、產業化,成功走上規模化生產之路。
-
...中石化打造「黑黃金」:強度是剛的9倍 比重不到1/4-碳纖維,材料...
據官方消息,1月5日,中國石化上海石化「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標誌著中國石化所屬上海石化成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的企業,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從研發試產成功走上規模化生產之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中石化打造「黑黃金」:強度是剛的9倍 比重不到1/4
據官方消息,1月5日,中國石化上海石化「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這標誌著中國石化所屬上海石化成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的企業, 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從研發試產成功走上規模化生產之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投資35億,上海石化碳纖維項目在滬開工
記者 | 莊鍵1新年首個工作日,上海石化(600688.SH)在滬投資新建的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2.4萬噸/年的碳纖維原絲和1.2萬噸/年的48K大絲束碳纖維,計劃2024年全部建設完成。
-
「黑黃金」造車身怎麼樣?強度是鋼的7~9倍,比重不到鋼的¼!
項目開工現場▲這標誌著中國石化所屬上海石化成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的企業,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從研發試產成功走上規模化生產之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碳纖維原絲及大絲束碳纖維▲在碳纖維行業內,國內每束碳纖維基本處於0.1萬根-1.2萬根之間,稱為小絲束碳纖維,而將每束碳纖維根數大於4.8萬根(簡稱48K)的稱為大絲束碳纖維。
-
填補國內空白 投產48K「黑色黃金」正式開工建設
來源:央視原標題:填補國內空白!投產48K「黑色黃金」正式開工建設1月4日,2021年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總投資達35億元的中國石化上海石化「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作為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計劃至2024年全部完成,項目投產後,將一舉改變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全部依賴進口、長期供不應求的局面,有力推動國產碳纖維產業發展,助力中國製造。在碳纖維行業內,通常將每束碳纖維根數大於48000根(簡稱48K)的稱為大絲束碳纖維。
-
助力「中國智造」 上海石化碳纖維應用前景廣闊
經過聚合、紡絲、再進入氧化碳化,一身黑亮的碳纖維「破爐而出」,成為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新型纖維材料。其力學性能優異,比重不到鋼的四分之一,強度卻是鋼的7至9倍,並且還具有耐腐蝕、高模量的特性,被稱為「新材料之王」,也被稱為「黑黃金」,在各行各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
汽車碳纖維的低成本應用技術
汽車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可以說是汽車輕量化發展中的明星材料,近年來,行業對於這一「黑色黃金」材料的應用研究也在不斷發展。隨著國內前途K50和蔚來ES6兩款量產碳纖維複合材料部件車型的亮相,自主品牌已進入碳纖維應用的量產時代!與此同時,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範圍也不斷擴展。
-
近一年國內擬建碳纖維生產線超7.9萬噸
一期規劃產能建設年產1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建設周期為3年。一期項目建設投產後,啟動二期工程建設,計劃將中復神鷹西寧基地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碳纖維生產基地。蘭州藍星25000噸50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落戶山東淄博沂源縣2020年3月18日,蘭州纖維黨委書記、總經理周寶慶,副總經理王斐與沂源縣人民政府通過網絡「雲籤約」的形式,籤署招商引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碳纖維:引領製造業的未來
中石化擁有製造碳纖維的原材料,可以就近生產;寶武鋼鐵集團出於遠期戰略轉型需要,重視碳纖維的研發;而商飛集團、上汽集團、江南造船廠、上海電氣等企業則對使用碳纖維材料有較多需求。 目前,上海的碳纖維產業布局主要由金山區承擔。
-
碳纖維行業龍頭光威復材深度解析
公司 長期致力於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的研發和生產,也是國內第一家從事碳纖維研 發生產的民營企業。2005 年公司承擔的兩項 863 碳纖維專項通過鑑定,並建成國內 首條 T300 級碳纖維生產線,打破國外長期以來的技術壟斷,保障國內航空航天等 軍用領域對高性能碳纖維的需求。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下遊應用領域廣闊,國內增長空間巨大
細分大絲束與小絲束來看,根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2014年全球碳纖維產能約為128.15千噸,其中小絲束產能達到91.85千噸,大絲束為36.3千噸。小絲束中產能最 高的三家企業是日本東麗、日本東邦和日本三菱,分別佔當年全球小絲束產能的28.4 、15.1 和11 ;大絲束中產能最高的日本卓爾泰克和德國西格裡,分別佔當年全球大絲束產能的48.5 和33.1 。日本東麗集團是世界上高性能碳纖維研究與生產的「領頭羊」。
-
紡織面料|「黑色黃金」碳纖維,新材料王國耀眼之星!
碳纖維是一種碳含量在90%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材料,耐高溫性能居所有化纖之首。PAN綜合性能最好,價格適中,生產難度較瀝青更低,品種多,是全球碳纖維市場的主流產品。 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碳纖維按照絲束大小通常可以分為大絲束碳纖維和小絲束碳纖維。大絲束碳纖維雖然過去就有生產,但是由於其抗拉強度不高,與小絲束有較大差距,所以大絲束碳纖維一直沒有得到重視,也沒有被廣泛應用。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碳纖維成型工藝及瓶頸探討
大絲束碳纖維製備屬於低成本生產技術,其售價只有小絲束碳纖維的50-60 %,同樣以PANEX35和T300兩款碳纖維對比,目前國內市場上東麗T300每公斤銷售價為1000元左右,而PANEX35每公斤售價則低於200元。數十年來,我國碳纖維跟隨日本企業(尤其東麗)的技術路線,在小絲束製備上,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
碳纖維行業深度研究:技術、市場、格局、標杆啟示
由於技術壁壘,國內市場現無法實現規模化、商業化生產大絲束碳纖維,大絲束碳纖維製造的核心技術基本上還是被美日壟 斷把控,但國內企業已逐漸重視大絲束碳纖維領域的產業化。相比於高端市場,中低端 市場的碳纖維主要集中在 T300 和 T700 級別中。中低端領域的小絲束 市場例如體育休閒技術已成熟,國內外都有生產能力,因而主要關注 的是性價比。
-
國際碳纖維競爭格局分析:日本仍是全球碳纖維最大的生產國
國際碳纖維行業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國際碳纖維競爭格局世界碳纖維的生產主要集中少數發達國家,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國,日本的三家企業:日本東麗、日本東邦和日本三菱麗陽目前擁有全球丙烯腈基碳纖維50%以上的市場份額。
-
【碳纖】碳纖維及製作、成型工藝詳解!
24K 以上的碳纖維被稱為大絲束碳纖維,大絲束碳纖維的粘連、斷絲現象相對多,強度和剛度方面的性能比小絲束碳纖維差,為通用級碳纖維,主要用於汽車、風電葉片等一般工業領域,因此被稱為「工業級」碳纖維。小絲束碳纖維的生產成本比大絲束碳纖維高,性能也更加優越,因此價格比大絲束碳纖維更加昂貴。目前標模碳纖維有大絲束與小絲束的區分,標模以上的碳纖維尚無大絲束出現。
-
碳纖維PEEK可應用在航空領域
碳纖維複合材料非常了解的蘇州挪恩復材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熱塑性碳纖維PEEK。 增強聚醚醚酮複合材料常把48K及以上碳纖維成為大絲束碳纖維,包括60K,120K,360K和480K等。宇航級碳纖維初期以1K/3K/6K為主,逐漸發展為12K和2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