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墨子量子獎解讀:從引力波探測中的壓縮光到光原子鐘

2021-02-15 未來論壇

[1]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背景和獲獎人介紹。

[2] 施鬱,引力波的世紀追尋(二):引力波及其首次探測,科學,2018,70(4):15-19.

[3] Carlton M. Caves, Kip S. Thorne, Ronald W. P. Drever, Vernon D. Sandberg, and Mark Zimmermann, Rev. Mod. Phys. 52, 341 (1980). 

[4] C. M. Caves, Phys. Rev. Lett. 45, 75 (1980). 

[5] C. M. Caves, Phys. Rev. D 23, 1693 (1981).

[6] J. Abadie et al. (The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at. Phys. 7, 962 (2011). 

[7] H. Grote, et al., Phys. Rev. Lett. 110, 181101 (2013).

[8] J. Aasi et al., Nat. Photon. 7, 613 (2013).

[9] D. Castelvecchi, Nature 568, 4 April, 2019, p.16. 

[10] M. Tse et al., Phys. Rev. Lett. 123, 231107 (2019) .

[11] F. Acernese et al. (Virgo Collaboration), Phys. Rev. Lett. 123, 231108 (2019). 

[12] Y.Zhao et al., Phys. Rev. Lett. 124, 171101 (2020).

[13] L. McCuller et al., Phys. Rev. Lett. 124, 171102 (2020).

[14] LIGO官網,ligo.caltech.edu

[15] C. Middleton, Physics Today 73, 6, 20 (2020).

[16] S. M. Brewer et al., Phys. Rev. Lett. 123, 033201 (2019). 

[17] M. Vengalattore, Physics, 11, 22 (2018). 

[18] G. Edward Marti et al., Phys. Rev. Lett. 120, 103201 (2018).

[19] S. L. Campbell et al., Science 358, 90 (2017).

[20] M. Takamoto et al., Nat. Photonics (2020).

相關焦點

  • 墨子量子獎解讀:從引力波探測中的壓縮光到光原子鐘
    [1]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背景和獲獎人介紹。[2] 施鬱,引力波的世紀追尋(二):引力波及其首次探測,科學,2018,70(4):15-19.[3] Carlton M. Caves, Kip S. Thorne, Ronald W. P. Drever, Vernon D. Sandberg, and Mark Zimmermann, Rev.
  • 量子精密測量前沿:從引力波探測中的壓縮光到光原子鐘
    [1]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背景和獲獎人介紹。[2] 施鬱,引力波的世紀追尋(二):引力波及其首次探測,科學,2018,70(4):15-19.[3] Carlton M. Caves, Kip S. Thorne, Ronald W. P. Drever, Vernon D. Sandberg, and Mark Zimmermann, Rev.
  • 2020墨子量子獎揭曉,一位獲獎科學家感慨:做科研既能領工資,還這麼有趣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導:北京時間12月10日深夜,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通過視頻連線授予了量子精密測量領域的三位科學家,分別是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卡爾頓·凱夫斯、日本東京大學的香取秀俊「墨子量子獎」的每位獲獎者將獲得人民幣125萬元(稅後約15萬美元)獎金和一塊金牌。
  •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出爐 授予量子精密測量領域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1日電 (鄭瑩瑩) 「墨子量子獎」10日晚通過網絡會議形式宣布。繼前兩屆分別授予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領域之後,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授予了量子精密測量領域。據悉,為了推動量子信息科技的科學研究特別是第二次量子革命的發展,中國民間企業家們慷慨捐資一億元,成立了「墨子量子科技基金會」。
  • 葉軍等三學者因量子精密測量獲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
    」 宣布,2020年度 「墨子量子獎」 授予量子精密測量領域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教授卡爾頓·凱夫斯(Carlton Caves),日本東京大學教授香取秀俊「它能回答的問題之一是,自然界中的常量是否隨時間變化?」佐勒說,「實話說,我們還沒有發現。但這些正在建造中的原子鐘也許可以進入這樣一個領域,可以問這些問題。一旦我們找到肯定的答案,物理定律就可能要被改寫。」
  •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揭曉 三位量子精密測量領域科學家獲獎
    」 宣布,2020年度 「墨子量子獎」 授予量子精密測量領域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教授卡爾頓·凱夫斯,日本東京大學教授香取秀俊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教授葉軍。三位獲獎人的研究領域均為量子精密測量。量子精密測量是指通過提出新的物理原理和製造精密儀器來測量基本物理量,如活細胞內部的微小結構,化學反應的動力學,光的頻率,幹涉儀的相位等。
  • 2020年「墨子量子獎」公布!有這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2月10日晚,墨子量子基金會以網絡會議的形式宣布了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獲獎者名單,他們分別是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教授卡爾頓·凱夫斯(Carlton
  • 三位量子精密測量研究者榮膺「墨子量子獎」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獲獎名單於12月10日正式揭曉,將其授予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有著傑出貢獻的三位研究人員
  • 諾獎解讀|引力波探測史:從愛因斯坦到LIGO
    在他的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是發展出雷射幹涉術來探測引力波。這項技術是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裝置的基礎。韋斯教授首次分析了探測器的主要噪聲來源,並領導了LIGO儀器科學的研究,最終使LIGO達到了足夠的靈敏度,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探測到了引力波。(就在幾天前,韋斯教授剛剛過完85歲生日。)?
  • 「量子壓縮」升級LIGO 每周都能發現新引力波
    2015年9月,位於美國的雷射幹涉重力波觀測儀(LIGO)首次探測到引力波,驗證了愛因斯坦提出的「百年猜想」,人類天文學開啟了「引力波時代」。但當引力波撞擊地球時,它會扭曲時空——短暫地使LIGO「一條胳膊長、一條胳膊短」,這種有節奏的拉伸和擠壓變形一直持續到引力波通過為止。此時,兩束雷射無法同時返回,不會相互抵消,探測器將接收到返回的閃光信號。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正如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論文主要作者瑪吉·謝所說,雷射並非連續的光流,而是由單個光子組成的嘈雜列隊,每個光子都受到真空波動的影響。
  • 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可用於探測引力波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9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物理學研究指出,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已經能比現有方法更精確地測量地球表面時空的引力扭曲。這一成果可用於探測引力波、檢測廣義相對論以及尋找暗物質。   時間的流逝並非絕對,而是取決於給定的參照標準。
  • 追逐引力波之光「極目」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全天候無死角」監測宇宙中的爆發現象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這是什麼東東?顧名思義,它的使命就是全天候監測引力波伽馬暴,尋找引力波之光。為了捕捉宇宙中這些稍縱即逝的光,研究人員對「極目」衛星進行了專門的設計,由兩顆以共軛軌道星座布局的微小衛星以180度相位繞著地球運行,以確保衛星的觀測不會被地球遮擋,從而實現對宇宙中的爆發現象「全天候無死角」監測。這兩顆微小衛星也都有「乳名」,分別叫「小極」和「小目」。
  • 下一代光學原子鐘更精確測量引力扭曲,可探測引力波、暗物質
    下一代光學原子鐘更精確測量引力扭曲,可探測引力波、暗物質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18-11-30 07:50
  • 追逐引力波之光!剛剛,「極目」空間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顧名思義,它的使命就是全天候監測引力波伽馬暴,尋找引力波之光。所謂引力波,其實是物質和能量的劇烈運動和變化所產生的一種物質波。如果以水面來比喻時空,那麼引力波就可以看作是時空的漣漪。愛因斯坦一個世紀前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 精確度遠超現有水平 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可探測引力波
    精確度遠超現有水平 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可探測引力波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9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物理學研究指出,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已經能比現有方法更精確地測量地球表面時空的引力扭曲。
  • 追逐引力波之光!中國「極目」空間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顧名思義,它的使命就是全天候監測引力波伽馬暴,尋找引力波之光。所謂引力波,其實是物質和能量的劇烈運動和變化所產生的一種物質波。如果以水面來比喻時空,那麼引力波就可以看作是時空的漣漪。為了捕捉宇宙中這些稍縱即逝的光
  • 科普來了 | 追逐引力波之光!「極目」空間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顧名思義,它的使命就是全天候監測引力波伽馬暴,尋找引力波之光。所謂引力波,其實是物質和能量的劇烈運動和變化所產生的一種物質波。如果以水面來比喻時空,那麼引力波就可以看作是時空的漣漪。愛因斯坦一個世紀前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 「孿生兄妹」上天 捕捉引力波之光
    引力波暴是指兩顆緻密星(兩顆黑洞、兩顆中子星或一顆黑洞和一顆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它是一種高頻引力波,頻率一般是從幾十到一千赫茲,也是目前為止唯一探測到的引力波。2016年2月,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宣布人類於2015年9月14日首次探測到兩顆黑洞併合產生的引力波,開啟了「聆聽宇宙」的引力波天文學時代!
  • 引力波天文臺LIGO升級:未來每小時可探測黑洞合併
    當年9月,LIGO首次探測到了兩個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迄今為止,它已經觀測到了十個黑洞合併事件,以及兩個中子星合併事件(go.nature.com/2Uia2NT)。LIGO一直在進行定期升級,經過旨在提高其50%的靈敏度的升級後,即將重新開放運行。
  • 量子技術取得成果,引力波可以被看見
    像兩個黑洞或者兩個超新星相互碰撞這樣極端地外事件,可能會在太空中產生稱為引力波的漣漪。在地球上,一個天文臺試圖使用雷射來探測這些漣漪,但由于波的影響是如此微妙,即使是內置在真空中的隨機性也會影響實驗的靈敏度。但是通過幾十年研究出的這種新方法已經使研究人員能夠降低這種幹擾並擴大引力波探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