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可用於探測引力波

2020-12-04 人民網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9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物理學研究指出,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已經能比現有方法更精確地測量地球表面時空的引力扭曲。這一成果可用於探測引力波、檢測廣義相對論以及尋找暗物質。

  時間的流逝並非絕對,而是取決於給定的參照標準。因此,時鐘的測量很容易受到相對速度、加速度和重力勢的影響。重力勢增加會導致山頂的鐘比地面的鐘走得更快。為了對引力場中不同位置的鐘進行比對,就需要一個共同的參照面。

  地球上的參照面為大地水準面,大地水準面是與全球平均海水面重合的等勢面,目前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和一個計入重力的大地水準面模型的高程測量確定。兩者當前均有幾釐米的不確定度,而使用原子鐘,就可以降低這種不確定度。

  此次,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科學家威廉姆·麥克盧及其同事,根據三個基準表徵了兩個鐿原子光晶格鍾。科學家們報告稱,以鍾頻為單位,系統不確定度為1.4×10-18,測量不穩定度為3.2×10-19,並能通過反覆本地頻率比對,達到不同鍾頻差為10-19量級的再現性。如此高的精確度,已經可以確保大地水準面測定的不確定度小於1釐米,遠超過現有技術。

  研究人員表示,原子鐘是基於特定原子躍遷在光頻波段的測量。下一代原子鐘對引力的相對論效應非常靈敏,甚至可以用作引力位探測器。

  在2016年,NIST的物理學家曾利用鐿原子鐘創造了原子鐘穩定性的世界紀錄。鐿原子鐘需要鐿原子冷卻,然後將其封閉到由雷射製成的光晶格「容器」中,每秒「滴答」至少數百萬億次的光晶格會引發這些原子在兩個能量級之間「擺動」,最終製成了超級穩定的原子鐘。

(責編:初梓瑞、賀迎春)

相關焦點

  • 下一代光學原子鐘更精確測量引力扭曲,可探測引力波、暗物質
    下一代光學原子鐘更精確測量引力扭曲,可探測引力波、暗物質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18-11-30 07:50
  • 精確度遠超現有水平 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可探測引力波
    精確度遠超現有水平 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可探測引力波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9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物理學研究指出,下一代光學原子鐘已經能比現有方法更精確地測量地球表面時空的引力扭曲。
  • Nature:新原子鐘計時更精確—新聞—科學網
    Nature:新原子鐘計時更精確世界上最好的原子鐘可以非常精確地計時,如果它們從宇宙誕生之初就開始運行,到今天誤差只會約半秒。 儘管如此,它們可以更加精確。若如此,科學家就能足夠靈敏地探測到暗物質和引力波等現象,也可以開始回答一些令人費解的問題,比如引力對時間流逝可能有什麼影響,以及時間本身是否會隨著宇宙年齡的增長而變化。
  • 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原子鐘,或用於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7月29日消息   據新華社今日報導,記者28日從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鍾研製,這種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優勢,有望應用於我國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ET光學聯席主席、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斯圖爾特·裡德教授說:「未來的引力波天文臺,如ET等,有望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現象,使我們能更好地描繪宇宙如何膨脹,並觀察到全新的事件。」  引力波領域仍有大量未解之謎  中國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張承民對科技日報記者介紹說:「引力波是一種『時空漣漪』,類似石頭丟進水裡產生的波紋。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ET光學聯席主席、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斯圖爾特·裡德教授說:「未來的引力波天文臺,如ET等,有望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現象,使我們能更好地描繪宇宙如何膨脹,並觀察到全新的事件。」
  • 精密變形鏡可探測深空引力波的新來源
    改進的可變形精密反射鏡可以提高引力波探測器的靈敏度,以幫助科學家從太空深處探測引力波的新來源。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可變形反射鏡,它可以提高地面重力波探測器的靈敏度,例如高級雷射幹涉儀重力波天文臺(LIGO)。
  • 更精確原子鐘問世
    原子鐘是世界上最精確的計時儀器,可使用雷射測量以恆定頻率振動的原子,就像許多同步擺動的微小鐘擺一樣。世界上最好的原子鐘可以非常精確地計時,如果它們從宇宙誕生之初就開始運行,到今天誤差只有約半秒。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學家設計的一種新型原子鐘可能會揭示新的物理學特性,它不僅能準確計時,還能幫助破譯宇宙中的信號,如暗物質和引力波。
  • 一起了解中國版引力波探測計劃:中山大學「天琴計劃」
    如同麥克斯韋的電磁學理論預言了電磁波一樣,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由於產生引力波的條件極其苛刻,人工手段很難產生能夠被探測到的引力波。自然界中,相互繞轉的緊湊雙星系統、大質量天體的碰撞合併、超新星爆發等極端事件都能產生較強的引力波。但這類波源通常或者離地球很遠、或者出現的機率很低,使得引力波的直接探測成為一個極具挑戰的世紀難題。
  • 新機制可測量量子輻射壓力噪聲 有助提高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靈敏度
    據英國《自然》雜誌25日發表的一項量子物理學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設計了一種將會影響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噪聲測量的機制,有助於開發降低這種噪聲的技術,從而大幅提高引力波探測的靈敏度。引力波探測意味著人類在前往未知世界的路上更進了一步。
  • 【中國科學報】新型銣原子鐘研究獲突破性進展
    記者1月6日從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獲悉,由中科院院士王育竹領導的新型星載原子鐘課題組,首次利用基於磁光旋轉效應的正交偏振探測技術,探測氣泡式銣原子鐘的鐘躍遷信號,獲得了高達90%的超高對比度,抑制了散彈噪聲,極大提高了鍾躍遷信號的信噪比和原子鐘頻率穩定度。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光學快報》。
  • 晶片級原子鐘的核心已經公開啦!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物理學家和合作夥伴已經展示了一種實驗性的下一代原子鐘,這種原子鐘具有高「光學」頻率,比通常的原子鐘要小得多,由三個小晶片加上支持電子和光學的晶片組成。晶片上的兩個頻率梳就像齒輪一樣,將原子的高頻光學滴答聲連接到一個更低、可廣泛應用的微波頻率上。這款新型時鐘的核心晶片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僅275毫瓦),隨著技術的進一步進步,它有可能變得足夠小,可以手持使用。像這樣的晶片級光學時鐘最終可能會在導航系統和電信網絡等應用領域取代傳統的振蕩器,成為衛星上的備用時鐘。
  • 美利用雷射脈衝傳輸時間信號 精度與原子鐘相當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研究人員利用鏡面反射雷射脈衝,成功在野外傳輸超精確時間信號,其精度與最精確的下一代原子鐘相當。  本次試驗成果已發布在英國的《自然光子學》雜誌上,驗證了處於不同地理空間的下一代原子鐘可以實現無線聯接,從而改進大地測量(高度繪圖)、時間和頻率信息的分發、衛星導航、雷達陣列,以及其他應用。  此前這類時鐘信息是通過光纖傳輸的,而通過無線信道傳輸具有更好的靈活性,為實現地面與衛星之間傳輸提供了可能性。  工作頻率是確保光學原子鐘精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引力波領域仍有大量未解之謎 多款下一代探測器將上線
    ET光學聯席主席、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斯圖爾特·裡德教授說:「未來的引力波天文臺,如ET等,有望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現象,使我們能更好地描繪宇宙如何膨脹,並觀察到全新的事件。」引力波領域仍有大量未解之謎中國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張承民對科技日報記者介紹說:「引力波是一種『時空漣漪』,類似石頭丟進水裡產生的波紋。
  • 一箭九星 「天琴一號」出徵探測引力波
    「天琴一號」是我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首顆技術驗證衛星。根據規劃,「天琴計劃」將在地球軌道上部署3顆衛星,組成臂長十幾萬公裡的等邊三角形編隊,構成空間引力波探測「天文臺」。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可監測亞馬孫雨林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是中國和巴西兩國合作研製的第6顆衛星,將接替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獲取全球高、中、低解析度光學遙感數據,為中巴兩國資源系列衛星數據應用拓展至全球高解析度業務領域奠定基礎,為巴西政府實現對亞馬孫熱帶雨林及全國環境變化監測等提供高技術手段。
  • 引力波天文臺LIGO升級:未來每小時可探測黑洞合併
    (原標題:引力波天文臺LIGO重大升級:未來每小時可探測到一次黑洞合併)
  • 「愛因斯坦望遠鏡」提上日程,下一代引力波「捕手」將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ET光學聯席主席、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斯圖爾特·裡德教授說:「未來的引力波天文臺,如ET等,有望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現象,使我們能更好地描繪宇宙如何膨脹,並觀察到全新的事件。」
  • 「時間魔盒」原子鐘
    人類經歷了諸如日晷、漏刻、沙漏、鐘擺、石英震蕩等等計時方式之後,在20世紀四十年代末,由於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利用測量原子穩定能級之間躍遷的方式來計時的方法後,進入了所謂的「原子鐘時代」。  原子鐘的計時方式是採用測量一種穩定的原子能級之間的躍遷頻率作為計時的方法。經過改進後,這種計時方式比過去的天文鐘和石英震蕩鍾都要精密和穩定得多。
  • 迄今最精準原子鐘即將「報時」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聶翠蓉)近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刊登了華人科學家葉軍團隊的最新成果:將量子氣體態鍶原子擠壓成一個微型3D立方體,使原子密度提高到之前原子鐘的1000倍,從而設計出迄今最精準原子鐘。
  • 中科院引力波探測路線圖 太極計劃」將探測黑洞奧秘
    中科院引力波探測路線圖 太極計劃」將探測黑洞奧秘時間:2016-06-06 07:56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科院引力波探測路線圖 太極計劃將探測黑洞奧秘 今年2月,美國科學家首次證實引力波存在,在中國網際網路上颳起了一股旋風,民科郭英森走上了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