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事件頻發 商業機密被盜 亞洲企業需防範商業機密洩漏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近來,一些引發關注的黑客事件頻發,在亞洲地區,企業最擔心的是自身商業機密洩漏。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企業內部機密信息被認為極具交換價值。對此,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都立法保護此類信息,例如美國《商業秘密保護法》與歐盟《商業秘密保護指令》,以及中國的《網絡安全法》。

  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對商業機密在當今競爭環境中的角色作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亞洲企業最為擔憂的是前僱員竊取或不正當分享企業的商業機密(佔比35%),28%的企業認為企業與外部顧問、供應商和客戶關係是對商業機密被竊取的最大威脅,只有18%的企業認為網絡犯罪/黑客是最大的擔憂。麥堅時律師事務所認為,商業機密是指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秘密商業信息,如製造技術、計算機演算程序、營銷策略、食譜、供應商名單與定價信息等。與其他包括專利與商標在內的智慧財產權不同,商業機密不需要向政府提交申請以獲得法律保護,但是企業需要採取措施來保護信息的機密性。

  報告發現,絕大多數企業都認為商業機密和智慧財產權對企業的品牌價值和戰略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受訪的亞洲企業管理層中有85%的人認為商業機密和智慧財產權是業務的核心要素,這一比例高於全球其他地區。在接受調查的亞洲企業中,有40%已經將商業機密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列為董事會管理層最重要的五大憂慮之一。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這一關鍵領域,企業也清晰地意識到商業機密比商標、專利更加重要。

  然而,這項調查也發現,相關保護措施的效力令人擔憂。在亞洲受訪企業中,有五分之一的機密信息曾被盜取,另有13%並不確知他們是否曾被盜取商業機密。在亞洲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主要市場上,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企業保存有自身商業機密的清單以及如何處理違規行為的應對方案。

  貝克·麥堅時亞太區智慧財產權部門主席塞伊·蘇金塔亞表示,一家企業對保護自身商業機密的重視程度甚至決定了這家企業的成敗與否。他認為,商業機密被盜並不經常成為頭條新聞,因為這一行為是暗中發生的,有時不能被馬上察覺。當企業明顯失去了對當地或者國際競爭對手的長期優勢時,往往可以追溯到一個商業機密被盜事件。為此,企業亟需加緊保護自己,包括清晰地界定企業商業機密的範圍和內容,以及這些商業機密的價值權重。對於商業機密入口的管理問題,企業需要確保與員工和合約方籤訂無懈可擊的協議,並保證計算機系統免受網絡犯罪的威脅。(經濟日報記者 徐惠喜)

(責任編輯:梁靖雪)

相關焦點

  • 80%列印洩密事件涉及商業機密!列印流程該如何「保密」?
    來源標題:80%列印洩密事件涉及商業機密!列印流程該如何「保密」? 然而,近年來,印表機卻成了人們忽略的重要安全信息洩漏源,並開始成為我們身邊的信息「隱形殺手」。根據近年來的《計算機犯罪與安全調查報告》,有85%以上的安全威脅來自組織內部,已超過病毒感染和黑客攻擊所造成的損失,最主要的信息安全事件為內部洩密事件。其中,最容易忽視的是列印安全。調查顯示,80%的列印洩密事件幾乎都涉及較高等級甚至核心級的商業信息。
  • 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美國判竊取高科技商業機密
    據外媒報導,美國聯邦法院26日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徒刑,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宣判。事件回顧據悉,張浩曾在美國留學,在加州大學攻讀博士期間主攻聲學技術,研究和開發薄膜體聲波諧振器(FBAR)。在2006年取得博士學位後,另一位一桶進修博士的中國人龐慰任職於Avago,張浩則去了Skyworks,兩人都擔任FBAR工程師。
  • 俄「末日飛機」設備被盜 專家擔憂最高機密洩露
    據多家俄媒8日報導,俄羅斯核戰「空中指揮所」、被稱為「末日飛機」的俄羅斯伊爾-80飛機設備被盜,可能導致重要國家機密洩露。俄聯邦安全局已開始調查,但尚無結果。據俄羅斯《消息報》8日報導,設備被盜的「末日飛機」此前正在羅斯託夫州塔甘羅格機場進行定期維護。
  • 竊取商業機密的華裔女科學家認罪,被判30月監禁
    m.huaren.us 或 www.huaren.us美國司法部2月1日發表聲明指,現年47歲的俄亥俄州華裔科學家陳莉(音譯)因密謀竊取與外泌體(exosomes)有關的商業秘密她被指控共謀竊取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全國兒童醫院的科學商業機密,並針對各種兒科疾病的研究、鑑定和治療進行密謀電信詐欺。
  • 數據洩漏事件頻發,你的數據洩露了嗎?
    數據洩漏事件頻發,你的數據洩露了嗎?2015年以來,儘管我國政府和企業不斷重視並加強網絡空間安全保障,但境外針對我國政府等重要領域的有組織網絡攻擊仍在持續,「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應用也引發新的安全風險,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吧!
  • 奧普特衝科:曾侵犯競爭對手商業機密,產能利用率或虛高
    侵犯競爭對手商業秘密被罰,對方工程師系技術總監老同學招股書顯示,奧普特成立於2006年,以「打造世界一流視覺企業」為目標,但我們發現,公司曾侵犯競爭對手商業秘密,並因此被工商局處罰。但在2010年4月,和創電子向奧普特發出《對奧普特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關於侵犯3維測厚機的嚴正聲明》(註:奧普特前身為東莞市奧普特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指責奧普特生產的測厚機是基於和創電子被盜機密技術資料修改而成,奧普特存在盜竊和侵權行為。
  • 竊取了卡普空機密文件的黑客組織,夠開一場「遊戲發布會」了
    但新聞稿的選擇性報導,並不意味著這次黑客事件無足輕重。其實早在11月2日襲擊當天,組織這次入侵的黑客就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了一封「通緝令」。卡普空的名字,就大寫加粗掛在這張「通緝令」的最頂端。聊天中,黑客毫不客氣地發起了撕票警告:如果EDP再不繳納1000萬美元的贖金,他們將把企業的私人機密消息公之於眾。還有更惡劣的手段——在今年的11月初,義大利著名酒類供應商Campari Group被竊取了2TB的文件數據,索求了1500萬美元的贖金。因為沒有得到Campari的回應,黑客們使出了另一種威脅方式。這次威脅來自於Facebook。
  • 新寶股份:沒做過微波爐,不存在侵犯格蘭仕磁控管制造的商業機密
    新寶股份:沒做過微波爐,不存在侵犯格蘭仕磁控管制造的商業機密2020年12月01日 11:35:42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家電「江湖」再起紛爭。11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新形勢下商業秘密司法保護研討會」上,廣東格蘭仕微波爐電器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蘭仕公司)公開指責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寶股份)及關聯企業涉嫌非法獲取、使用格蘭仕磁控管產品商業秘密。此消息一出,在國內家電圈瞬間炸開,諸多媒體紛紛轉載,事件也隨之進一步發酵。
  • 懷疑大陸黑客竊取臺灣半導體機密,理由:工作時間996
    日前,美國科技媒體《Wired》報導稱,臺灣地區一家名為奧義智慧科技(CyCraft)的網絡安全公司在上周舉行的「Black Hat USA」黑帽大會上揭露,自從該公司在今年4月發布有關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的網絡攻擊事件白皮書以來,接獲了許多的響應,顯示出臺灣至少有7家半導體業者曾遭到同一個中國大陸黑客集團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部分外企擔心向中方提交商業機密...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有些中國生產的外企擔心作為出口商申請出口管制貨物時,是否有可能被要求向中國政府提交包括他們的智慧財產權或者商業機密的額外資料。商務部如何看待這樣外企的擔心?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推進出口管制法相關配套法規的立法工作,進一步完善管制清單並將適時發布。
  • IMAX控告環球數碼盜用商業機密發展「中國巨幕」
    IMAX控告環球數碼盜用商業機密發展「中國巨幕」 即將在中國上映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採用「中國巨幕」放映格式  日前,加拿大IMAX公司向洛杉磯高級法院提起訴訟,控告環球數碼盜用其商業機密發展
  • 美國裁定天津大學張浩竊取FBAR濾波器機密等3項罪名成立
    因此,美國Avago公司及Skyworks Solutions指控張浩等盜竊了屬於他們的FBAR濾波器技術的機密,並利用這些機密在中國出售產品給中國國家機構、國有企業甚至軍方。諾思微系統的成立據起訴書,張浩等6人在2006年和2007年準備了商業計劃書,並開始聯絡中國的大學及其他機構,尋求合作在中國生產FBAR濾波器。
  • 俄「末日飛機」電子設備離奇被盜,很可能導致機密信息洩露
    伊爾-80「末日飛機」近日,俄羅斯極為重要的戰略裝備之一——伊爾-80「末日飛機」電子設備離奇被盜。俄羅斯警方和俄聯邦安全局人員迅速展開調查,引發各界高度關注。俄軍事專家擔心可能導致國家重要機密洩露,影響國家安全。
  • 日本多家大企業內部機密文件被洩漏至百度文庫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共同社8月7日報導,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7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從幾年前開始多家日本大企業的內部文件就被洩露至中國的文件共享網站「百度文庫」。而洩露者則被認為是公司內部或有交易關係公司的中國員工。
  • 2016年全球十大網絡安全事件盤點
    孟加拉央行8100萬美元失竊巨款,厄瓜多Banco del Austro銀行約1200萬美金被盜,越南先鋒銀行也被曝出黑客攻擊未遂,近一年來黑客利用SWIFT系統漏洞入侵了一家又一家金融機構,俄羅斯也趕上了2016年的末班車,其中央銀行遭黑客攻擊3100萬美元不翼而飛。  關鍵性基礎設施成為黑客攻擊的新目標。
  • 外媒:希拉蕊在辯論中或洩漏美國核能力機密
    中國網新聞10月21日訊 俄羅斯衛星新聞援引福克斯新聞頻道報導稱,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在大選前的最後一次辯論中可能洩露了關於美國核能力的機密信息。柯林頓在辯論中稱,不能交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控制美國的核武器,並且核武器由10個人負責,他們不會把「核按鈕」託付給川普。
  • 張浩竊取商業機密案正式宣判!判刑18個月,罰金330萬元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日,美國法院正式宣判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判處18個月有期徒刑,起訴期為7年,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 年終盤點|2020 十大勒索病毒攻擊事件
    2020 新冠病毒大流行,黑天鵝事件的發生給各行各業帶去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全球數位化進程也因此加快。與此同時,遠程辦公、企業上雲等雲化場景的激增也導致了網絡開放度的提升,從而給勒索病毒提供可乘之機。回顧整個 2020 年,千萬贖金事件不斷上演,新的病毒不斷湧現,舊的病毒不斷變種,2020 年的勒索病毒攻擊比以往都來得更猛了些,大到企業小至個人,都無時無刻不遭受著黑客們的虎視眈眈。本文按照時間順序整理了十件2020 年的勒索病毒大案,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 《官方機密》影評:不應知道卻必須知道的機密!
    真實故事改編不過就算如此,歷史題材同時也是個電影的雙面刃,在劇情受到真實事件改編的限制,且在事件曾經發生過,我們已經知曉後續發展的情況下,要如何把這些在歷史課本中會讀到的「描述」,透過劇本編排、人物對白與畫面場景的設計,變成一個足以讓人帶入其中,並引起觀眾的共鳴與對現狀反思的精彩故事,就更加考驗著編導對題材的掌握與他們本身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