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機密》影評:不應知道卻必須知道的機密!

2021-01-09 亦齊電影

劇情簡介

影評評價《官方機密》是一部美國傳記劇情電影,由加文·胡德執導,凱拉·奈特莉、拉爾夫·費因斯、馬修·古迪、馬特·史密斯主演,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在2003年英國情報機構的翻譯員凱薩琳收到一封電子郵件,發現美國國安局為了讓聯合國安理會同意他們進攻伊拉克,串通英國政府執行非法監聽行動,企圖拉攏各個小國改變表決結果,而平時就富有正義感的凱薩琳在一陣兩難掙扎後,決定把政府不為人知的秘密向全國人民公布。

以小博大的勇氣與代價

一直以來,《官方機密》這類講述歷史故事的電影對我都有一股非常特別的吸引力,尤其是那些足以改變世界未來走向的大事件,或許以電影兩小時的篇幅只夠呈現整體局勢發展的一小部分,但根據觀眾本身的背景知識或後續查詢數據的補充,我們都能找出這其中看似互不相關的人、事、物彼此之間若有似無的聯繫,還有發現歷史循序漸進的演變和發展脈絡的迷人之處。

真實故事改編

不過就算如此,歷史題材同時也是個電影的雙面刃,在劇情受到真實事件改編的限制,且在事件曾經發生過,我們已經知曉後續發展的情況下,要如何把這些在歷史課本中會讀到的「描述」,透過劇本編排、人物對白與畫面場景的設計,變成一個足以讓人帶入其中,並引起觀眾的共鳴與對現狀反思的精彩故事,就更加考驗著編導對題材的掌握與他們本身的功力。

《官方機密》把故事鎖定在1974年於臺灣出生的英國翻譯員凱薩琳甘恩(Katharine Gun),透過她平時的生活樣貌,把原本引爆戰爭種種複雜原因與廣大格局重新聚焦到一位關心時事且富有正義感的女性身上,不僅讓觀眾能夠了解當年事件背後的真相,導演以人物傳記電影的形式切入,從她身處英國情報單位的視角出發,解說伊拉克戰爭中美、英政府不顧聯合國與國內民眾反對而貿然出兵的過程,比起其他較為冷硬的戰爭歷史故事,《官方機密》圍繞在人身上的故事也更平易近人。

角色內心的兩難掙扎

《官方機密》的導演加文·胡德本身就非常善於處理戰爭、政治驚悚,或者角色心境糾結的故事題材,不論是反恐與恐攻的《反恐疑雲》、結合些許歷史與英雄內心對抗的《金剛狼》,還有我個人非常喜歡,講述美國軍方為了阻止恐怖攻擊而牽扯到一位跟行動無關的女童,眾人開始思考是否要冒險繼續任務的《天空之眼》,其中全片氣氛塑造與透過「電車難題」製造無法下定論的兩難處境都給我相當大震撼,而這次《官方機密》雖然劇情沒有那麼緊湊壓迫,但導演喜歡的元素一個都沒有少,同樣講述片中角色關於「命令」與「良心」的抉擇,還有在勇敢踏出那一步之後可能面臨的後續困難與內心的折磨,都讓《官方機密》有許多不同的面向。

電影《官方機密》以2003年美、英兩國質疑海珊政權握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即將出兵伊拉克為故事背景,透過英國情報機關的小職員凱薩琳勇於揭發政府影響聯合國安理會決策的秘密真相,來探討著我們小人物是否會因為自身內心的公平正義而選擇對抗整個國家?又是否會為了整體國民利益,冒著讓自己被法律制裁和家人未來陷入危機的風險?我想都帶給觀眾在不同立場轉換的更多反思空間。

我們人民的選擇

有趣的是,《官方機密》所呈現的正好跟《天氣之子》相反,片中兩位主角凱薩琳和帆高分別處於「公眾」與「私人」的兩端,雖然我們無法從中簡單評斷出誰對誰錯,但也正是我們看過《天氣之子》帆高為愛情不顧周遭一切事物的勇敢,才更突顯《官方機密》主角凱薩琳願意挺身而出的偉大。

就如同那段在柏林圍牆槍擊審判案中未被證實,但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話:「即便你無法違背命令,但也有把槍口抬高一公分的權利。」或者《官方機密》面對同事事後的自責,凱薩琳對她說:「你沒做錯任何事。」之後卻得到她:「但我也沒做對任何事。」的響應,看著片中角色的所作所為,我們這些小人物面對難以與之對抗的公權利高牆,又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監督、維護全體國民的權利?在面對不公不義的行為時,「工作職責」與「個人道德」之間又該先看重哪一方?我認為都是《官方機密》要讓觀眾思考的問題。

民主體制下的人民權利

《官方機密》中、後半段把主題放在凱薩琳從決定把信件帶出,最終被控違反《國家機密法》、出庭接受審判的心境描寫。從她最初一概否認到主動承擔,面臨是否被起訴與如何讓自己脫罪的過程,雖然觀眾能從中看到一位平凡女性在「變得跟別人不同」之後可能必須付出的代價,無論是身心靈受到的煎熬、仍舊無法阻止戰爭的無力,甚至連累到自己家人的抱歉都讓人為她感到難過,但到頭來,所謂「公理自在人心」、「正義必得伸張」,《官方機密》也透過涉入事件的記者、律師們傳達一件事的「是非對錯」或許不一定會因為你「違法」而有所改變。

除了主角凱薩琳之外,片中幾位配角們是推動整個故事能夠繼續進行的最重要角色,就像其他類似題材如《晚安,好運》、《聚焦》、《真相》、《華盛頓郵報》等電影,《官方機密》講的是新聞媒體自由的實踐。電影最終律師們把審判方向從凱薩琳「洩漏國家機密」轉移到「當政府違法,人民有沒有權利選擇對抗」之上,透過政府決定殺雞儆猴起訴凱薩琳,來跟她不認罪而撤告的結果互相對比,這個動得很厲害的國家機器,是否真的有機會去影響、去糾正?《官方機密》都給了我們一個艱辛但肯定的答案。

影評結論

整體而言,或許是真實事件改編的關係,《官方機密》全片劇情太過平鋪直敘,缺乏高潮迭起與轉折稍嫌可惜,但導演透過主角凱薩琳的家庭關係、旁人對事件的反應,甚至是個人與國家之間不對等權力的呈現,不僅搭配凱拉·奈特莉的壓抑掙扎的表演成功製造幾個具有高張力的橋段,也使得電影在還原史實與讓觀眾對故事產生共鳴之間取得相當好的平衡,我想不管《官方機密》是否有幫凱薩琳甘恩洗白她犯罪事實的嫌疑,我想都給予世人能夠看見這起事件,用另一個角度檢視這個世界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影評——《官方機密》
    影片《官方機密》於8月23日在美首映。本片根據英國公民凱薩琳·甘恩的真實經歷拍攝。所謂政治,只不過是統治階級用來統治大眾的工具。政治謊言不勝枚舉,但敢於揭穿政治謊言的人卻微乎其微。小布希攻打伊拉克、弄死薩達姆,很大程度上有家族仇恨。
  • 兩個時空的傳奇-《戰火球星與官方機密》
    近現代人類發展史上,英國無論在科技、人文、政治、經濟等領域成績斐然,其君主立憲制傳承至今,不像高盧雄雞和沙俄,流血暴動,頭顱遍地。而普魯士人,在文學、科技上同樣群星璀璨,但國家卻屢陷瘋狂,國人歷經磨難,背後是為什麼呢?《官方機密》同樣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時間是2003年年初,在英國秘密情報機構工作的女主角,讀到了一份高機密電郵,涉及到伊拉克戰爭的合法性。
  • 一個差點阻止了伊拉克戰爭的平民百姓,電影《官方機密》
    2019年上映的英國電影《官方機密》講述的就是一個供職於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的翻譯員,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夕向英國新聞界洩露國家機密的故事。這部波瀾不驚的低成本電影卻匯集了眾多的英國頂級明星加盟,讓人不由得對它刮目相看。「英倫玫瑰」凱拉·奈特莉扮演的是故事的唯一主角,一個充滿正義感的英國情報機構基層職員。
  • 《官方機密》:這部取材於現實的電影卻讓人很難相信真實發生過
    《官方機密》劇照這篇文章美叔醞釀了兩天,主要是因為很少有一部電影看完之後能讓美叔有這麼多感想了,而看完這部《官方機密》(Official Secrets)之後,美叔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官方機密》中女主角受審劇照這部《官方機密》所貼的標籤是:傳記、劇情、驚悚。實際上這部電影一點都不驚悚,除了結局有些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整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
  • 「越戰最高機密文件」始末
    45冊共有7000頁,其中3000頁是研究人員對25年來美國在越南及中南半島各國戰爭中所擔當的任務及所扮演角色的敘述或分析,並附有為數4000頁的有關官方的文件,總數達250萬字。    所有參加工作的編輯、寫作人及助理等,在同事們的印象中已經「失蹤」很久了,不知道是去「度假」,或是「調職」了,最後傳出他她們是在從事一項「專案」報導,至於是什麼「專案」,無人得知,可見內部「保密」得相當緊。那些工作人員奉命在準備階段不得以任何理由在時報的辦公室出現,為的是怕被同事「盤問」。
  • 以40萬美元出賣東風飛彈機密文件!必須死刑
    以40萬美元出賣東風飛彈機密文件!必須死刑!據新華社5月18日報導,中國一向都非常注重愛國觀念,可是總有一些人為了金錢出賣國家利益,讓國家遭受到巨大的損失。據悉,中國在抗戰期間出現了非常多的漢奸和間諜,那個時候中國很多的機密就從那些人的口中流傳出去。中國人民對於背叛祖國的行為非常痛恨,恨不得馬上將這些人處於死刑。
  • 本片的劇本來自基於此真實事件的紀實文學作品——《官方機密》
    《官方機密》電影簡介:改編自真實事件,聚焦前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的翻譯員Katharine Gun,她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夕洩露了一份國家安全局備忘錄,曝光美國和英國聯合對聯合國安理會成員進行的非法間諜活動。本片的劇本來自基於此真實事件的紀實文學作品。
  • 《官方機密》美英政治醜惡不堪!只有弱女子在揭露黑暗
    沒想到驚悚新片《官方機密》居然是如此給力,弱女子揭秘驚天醜聞的強劇情衝突,冷色調攝影、懸疑感絕佳音樂、眾多大腕精彩表演,都證明《黑幫暴徒》《天空之眼》導演加文·胡德真不愧奧斯卡金牌大導演。對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戰爭合理性的質疑,首次從盟友英國人的角度被呈現,都讓《官方機密》有新意有誠意。而34歲「英倫玫瑰」凱拉·奈特莉扮相是如此憔悴,她把一個肩負責任、壓力、思想覺悟的「叛國者」,不顧一切去對抗強權,還原得真切細膩。即便凱薩琳是平民女中豪傑,敢於以人民的名義去對抗強權,她也有膽怯、無奈的各種瞬間,依舊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弱女子,而不是一個符號化人物。
  • 俄「末日飛機」設備被盜 專家擔憂最高機密洩露
    據多家俄媒8日報導,俄羅斯核戰「空中指揮所」、被稱為「末日飛機」的俄羅斯伊爾-80飛機設備被盜,可能導致重要國家機密洩露。俄聯邦安全局已開始調查,但尚無結果。據俄羅斯《消息報》8日報導,設備被盜的「末日飛機」此前正在羅斯託夫州塔甘羅格機場進行定期維護。
  • 什麼是機密計算?怎麼使用呢?
    在本地和雲環境中提供機密計算的先決條件是什麼?根據您使用的服務和工具,機密地運行工作負載會有所不同,但是要注意的是,組織不想以安全性為代價來損害可用性和性能。那些運行Google Cloud的用戶可以無縫利用我們產品組合中的產品,機密VM和機密GKE節點。
  • 為何早些年隱藏的「外星機密」,近些年來經常被實名爆料?
    早些年,被爆料的外星機密,要麼是流露出來的小道消息,要麼是匿名接受採訪,但是近些年來,經常可以看到相關工作人員;政府要員;還有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CIA);太空人等全部實名出來爆料!他們大膽的站在世人面前,說出他們接觸到的,看到的,還有聽說過的內容!那麼他們以前為什麼不敢這麼做?現在卻敢呢?
  • 官方機密文件警告:英國恐遭「系統性經濟危機」
    原標題:官方機密文件警告:英國恐遭「系統性經濟危機」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英媒稱,英國政府私下承認,由於英國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第二波疫情期間完成脫歐,發生「系統性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增大。據英國《衛報》網站11月24日報導,《衛報》網站記者看到內閣辦公廳的一份機密簡報還警告說,存在以下「顯著風險」,即在未來數月,英國可能面臨同時發生數場災難的雪上加霜局面,例如,除了因新冠肺炎導致的醫療緊張,再疊加嚴重流感季。簡報警告說:「在(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這一背景下,2020年冬季可能會同時面臨嚴重洪水、流感大流行、新出現的傳染病和罷工等情況。」
  • 《機艙機密》分享飛行的秘密
    圖:派翠克·史密斯著《機艙機密:關於空中旅行,你該知道的事實》,由臺灣好人出版二○一五年九月出版  自從二○○四年紐約大廚安東尼.伯爾頓寫出了那本驚世駭俗的《廚房的機密》後,以往從不涉足通俗讀物的美國專業人士,紛紛提筆著述
  • 屬於機密,很有可能不存在
    關於這個代號的來源也無從得知,要知道如此機密的玩意兒美國官方肯定是連一根毛都不會往外透露的,更別說這個型號了。而關於此飛行器的曝光還是來源於目擊時間,當時很多民眾見到了一款非常奇特的飛行器,然後就有所謂的什麼知情人士或者資深航空愛好者曝光這時TR-3B。問題就出在這件事以後官方似乎也沒有採取什麼措施,進行闢謠封鎖信息什麼的。
  • 黑客事件頻發 商業機密被盜 亞洲企業需防範商業機密洩漏
    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對商業機密在當今競爭環境中的角色作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亞洲企業最為擔憂的是前僱員竊取或不正當分享企業的商業機密(佔比35%),28%的企業認為企業與外部顧問、供應商和客戶關係是對商業機密被竊取的最大威脅,只有18%的企業認為網絡犯罪/黑客是最大的擔憂。
  • 【小說】機密手記—□□□???讀取中
    創造我的人有著蓬亂的頭髮和鷹般銳利的眼睛,我只能從玻璃外的聲音知道有關於他的東西,他很少說話,永遠都是一副同樣的表情,我無法解讀出那表情的含義。因此,我能夠得知的信息很少,僅僅知道我並不是他第一個創造出的人形。我們每一個都是被分開的,在創造團體合作之前,彼此之間沒有任何交流。
  • 以色列前高官爆「外星機密」:外星人是真的美國一直都知道真相
    據環球網報導,現年87歲的以色列前高官爆「外星機密」,他稱,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並且美國一直都知道真相。他們已經到訪地球和美國政府籤訂了合作協議,希望人類能幫助他們了解宇宙。87歲高官爆「外星機密再被問到為什麼政府選擇隱瞞,而不是公開這一切的時候,他回答道,因為這是外星人要求的,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存在被太多人知道,這會引發人類的恐慌。並且現任美國總統川普也知道外星人是存在的,他非常想公開這一切,但是被外星人攔住了。
  • 我省公布「文革」機密檔案(圖)
    很多塵封的往事將呈現在人們面前  本報記者 苗波 攝  本報訊(記者 周豔濤)你知道毛主席在文革時期給各省、市、區黨委書記的信都寫了些什麼嗎?你知道我省在「文革」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政策法規嗎?你想了解三門峽庫區治理的相關文件嗎?
  • 鄭浩:周永康涉洩露國家機密或不公開審理
    鳳凰衛視評論員鄭浩認為,由於周永康涉及洩露國家機密,可能不會公開審理。 根據新華社的官方的稿件,列出了有六項控罪,每項應該都是非常嚴重的,違紀違法的行為,大家也非常期待,就是周永康這個案子大概會過多長時間,是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審理?是公開的,還是不公開的?
  • 甘迺迪遇刺機密檔案要公開 川普不攔著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21日說,「除非接到進一步通知」,他將允許美國國家檔案館公開與前總統約翰·F·甘迺迪遇刺案有關的最後一批機密檔案。川普當天在推特上宣布此事。暫不清楚川普為何轉變態度。美國國會1992年決定在25年內陸續公開甘迺迪遇刺調查的機密檔案。國家檔案館定於本月26日前公開最後一批文件。作為總統,川普有權以「損害美國情報、軍事、執法行動和對外關係」為由,攔下這些檔案。這批檔案由6000多份文件組成,長達數萬頁,其中3000多份從未公諸於眾,另外3000多份公開過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