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美叔醞釀了兩天,主要是因為很少有一部電影看完之後能讓美叔有這麼多感想了,而看完這部《官方機密》(Official Secrets)之後,美叔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部與戰爭有關的電影,卻幾乎沒有硝煙;這是一部與間諜有關係的電影,卻沒有諜戰的戲份,整部電影用非常平緩的節奏向觀眾講述了一個真正發生過的故事,一個關於差點以一己之力阻止一場戰爭的女性的故事。
這部《官方機密》所貼的標籤是:傳記、劇情、驚悚。實際上這部電影一點都不驚悚,除了結局有些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整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也正是因為這種真實,會讓人覺得整部電影的故事發人深省。
忠誠與背叛
《官方機密》講述的是2003年發生在英國的一起情報洩密事件:2003年伊拉克戰爭前夕,英國情報機構GCHQ的僱員凱薩琳·甘恩(Katharine Gun)將一封絕密郵件透漏給媒體並由媒體發表,隨後被控告違反1989年修訂之後的英國《國家機密法》第一條第一例。
如果您不了解凱薩琳·甘恩所透露的郵件內容,肯定會覺得她是罪有應得,這種洩漏國家機密的人應該得到嚴懲。事實上凱薩琳·甘恩洩漏的這封郵件內容卻並不是那麼光彩: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請求英國情報機關協助獲取安哥拉、喀麥隆、智利、保加利亞、幾內亞這幾個國家高官的私人黑料,目的是在即將開始的聯合國對伊拉克動武的投票中用這些黑料來威脅這幾個國家投贊成票,以方便美國有合理的藉口入侵伊拉克。
如果看到這裡您還沒明白的話,那美叔就再多解釋一下,現代國際爭端之中想要以正當理由發動戰爭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獲得聯合國授權,這就意味著在投票過程中需要獲得多數國家的支持並且常任理事國沒有行使一票否決權;另一種方式是自衛反擊,也就是要證明本國受到了直接的威脅,出兵的理由是防止本國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美國的這一無恥行為讓凱薩琳·甘恩異常憤怒,在她的心中,美國想要發起的是一場「不義之戰」,更加重要的是美國現在根本沒有正當理由動武,為了發動這場戰爭,不擇手段地採用「私人黑料威脅」這種方式來獲得聯合國的授權。
看到這裡您可能就明白了,凱薩琳·甘恩洩漏情報既不是為了金錢,也不是為了名聲,她只是為了揭露美國(以及英國)在這場即將發生的投票之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她所做的事情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喊幾句口號,或者躲在屏幕後面用鍵盤謾罵,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為此她甚至背上了叛國的名聲。
電影當中有一段對話特別讓人動容,當拘留凱薩琳·甘恩的警官要求她解釋一下自己的工作時,有了上面圖片中的那一段獨白,也同時闡述清楚了凱薩琳·甘恩自己對於忠誠與背叛的的理解:她忠於英國人民,她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是對英國人民有利的,哪怕英國政府會因此顏面盡失。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美叔個人特別欽佩凱薩琳·甘恩的勇氣,各位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將自己帶入凱薩琳·甘恩當時的情境來思考一下,如果當時收到這封郵件的人是你,那麼你會怎麼做?是像凱薩琳·甘恩一樣勇敢地站出來,還是像她的同事一樣當作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真相與前程
毫不誇張地說,凱薩琳·甘恩是在拿自己的前程來換取民眾對真相的知情。其實並不僅僅是凱薩琳·甘恩,將那封絕密郵件公開出來的《觀察家報》(The Observer),也承受了莫大的壓力。雖然經過幾番調查之後記者馬丁·布萊特(Martin Bright)確定是這封郵件的真偽,但是到底要不要發布,整個報社的高層還是對此非常謹慎的。
這也造成了整部《官方機密》電影當中唯一的一個搞笑橋段:郵件全文被刊登之後,有其他媒體認為這封郵件是假的。原因是他們在郵件的措辭當中發現這封發自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郵件竟然在使用英式拼寫,事實上這是因為報社員工在校對的時候使用了自動糾錯功能……
為什麼剛剛在上面美叔說特別欽佩凱薩琳·甘恩的勇氣呢?原因就在於她本身在這件事上是無法「獲利」的,也就是說如果不公開這封郵件的話,對她原本的生活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反倒是公開這封郵件會讓她日後的生活變得困難重重。因為在此之前她拜訪朋友的時候,她的朋友曾經說過,將郵件放出來形同於叛國,肯定會受到英國方面的制裁。
凱薩琳·甘恩選擇站出來,僅僅是因為她的良知與正義感,雖然到後來面對英國方面刁難的時候她愈戰愈勇,但是開始時得知因為她做了這件事導致自己丈夫將會被驅逐出境時的驚慌無措仍舊錶明她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即使這樣,她也表示自己並沒有後悔,如此崇高的道德感真的只能讓人佩服。
一個普通人,她沒有權勢滔天的背景,也沒有雄厚的財力,只是因為自己心中的善念,為了讓民眾得知真相,便選擇與整個英國上層作對,她拼上的不僅是自己的前程,還有對於媒體良知的信任、民間法律機構的信心。話說回來,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真相重要還是前程重要?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良心這中東西,煎熬啊煎熬也就習慣了。
理想與現實
整部電影當中(當然也是現實發生的)最具有黑色幽默的一幕發生了:凱薩琳·甘恩公開了這封郵件,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動武的決議沒有通過(兩者之間並不存在必然關係),看起來似乎正義一方獲得了勝利,但是美國仍然發動了對伊拉克的入侵,英國作為美國的資深「舔狗」,也一同加入了這場戰爭。
看起來凱薩琳·甘恩的所做作為就像是一出笑話,或者說一個不自量力的小女孩做出的蠢事:雖然你搭上了自己的前程,但是你依舊阻止不了這場戰爭的爆發。在英美霸權面前,凱薩琳·甘恩的作為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在未獲得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美國以一瓶「洗衣服」為藉口悍然發動了戰爭,希冀能在伊拉克戰敗之後找到其持有大規模殺傷武器的確鑿證據。
我們看過很多以一己之力與國家機構對抗的影視作品,比如美劇《越獄》(Prison Break)、電影《諜影重重》(The Bourne Identity)系列等,在這些影視作品當中,主角雖然經歷重重困難,卻總能制止未發生的戰爭或者將反派繩之以法,而殘酷的現實則告訴我們,這些事情或許只能存在於理想當中了。
正義與權力
電影《官方機密》的後半部分,主要講述的是凱薩琳·甘恩從被保釋一直到法庭開庭這一段時間的故事。在這一段時間內,凱薩琳·甘恩受盡了各種刁難:丈夫差點被驅逐出境、警察不允許她向自己的律師透露細節、出門被人跟蹤等等,英國官方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盡情的噁心她,讓她的生活變得一塌糊塗。
故事的結局很美好,檢方在法庭上表達了不再起訴凱薩琳·甘恩的願望,她也最終被當庭釋放。事實上,這確實廣大正義之士共同努力的結果。上面美叔說過,想要合法發動戰爭,只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安理會投票已經行不通了,就只能選擇第二種,但是選擇第二種,必須要證明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相信大家都知道,英美聯軍把伊拉克翻了一個底朝天,最終什麼也沒有找到,所以這條理由也不成立了。如果英國官方繼續起訴凱薩琳·甘恩,那麼她會選擇不認罪,並用「必要性」作為其辯護的手段,以證明自己當時的行為是為了阻止一場非法的戰爭。
一旦牽扯到這上面,英國政府就會陷入被動當中:他們想要定凱薩琳·甘恩的罪,就必須要證明戰爭是合法的,但是他們又拿不出戰爭合法的證據,這個時候,不僅是凱薩琳·甘恩會獲得此案的勝利,英國政府當中主導發動這場戰爭的負責人也會被指控戰爭最,兩害相權取其輕,畢竟凱薩琳·甘恩並沒有透露什麼太過分的內容,只是讓政府陷入難堪而已。
最終,正義的一方獲得了勝利,而權力的一方則僅僅是面子受損……不過別著急,就像那句話說的,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前英國首相安東尼·查爾斯·林頓·布萊爾(Anthony Charles Lynton Blair),也就是帶領英國參與這場戰爭的人,自2011年起,先後三次被人以戰爭罪起訴,雖然每一次都無疾而終,但是英國人民會永遠記得這個「忽悠了整個英國」的首相。
寫在最後的一點感想
整部電影帶給美叔最大的震撼就是:很難相信在現實當中,真的會有人僅僅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信念而選擇搭上自己的前程,在這個利己主義泛濫的社會當中,凱薩琳·甘恩的舉動並不僅僅是差點阻止了一場戰爭,更多的是向世人證明,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那麼崇高的人,我們每個人也都有機會成為這樣的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