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傳染病》啟示錄,那些真實的事情都在電影裡發生過

2020-12-06 阿巖影娛

阿巖印象,最有溫度的電影頻道電影是一種記錄生活的方式,電影具有直觀性藝術性紀實性,許多歷史上發生的真實的事情都被後人記錄下來。

電影也可以預測未來,如《星際穿越》《人工智慧》等,給人想像的空間的同時,也描繪了一個可能的未來。

前一陣火爆的電影《烈火英雄》,就改編自大連7·16輸油管爆炸事件。

災難的可怕,消防員的勇敢,每當看到他們視死如歸的眼神,我便由衷的敬佩勇敢的逆行者,也多虧電影的這種表現形式,將這鮮為人知的事件公諸於大眾。讓更多的人了解消防員,尊敬消防員。

如果說電影可以記錄歷史,那同樣也可以預測未來。

電影《傳染病》未卜先知,將一場疫情的細節描繪的淋漓盡致,誰也沒想到,電影上映許多年後,其神乎奇蹟的預言再次給人們敲響警鐘。

影片剛開始,一個出差香港的商人剛回到美國,就發熱生病去世了,她的丈夫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他的兒子克拉克也患病去世了。

美國疾控中心對這一病毒一無所知,雖然通過實驗檢測出病毒含有蝙蝠和豬的基因組列,並推斷出可以通過接觸傳播,但對於病毒其他的特性,仍是一片空白。

相比於更恐怖的空氣傳播,接觸傳播好像顯得不是那麼可怕,但科學證明,一個正常人一天平均會有2000~3000次體表接觸的機會。

於是,第11天全球共有800萬人感染

第14天,疾控中心預測會有7000萬人因此喪命

第22天,美國多個城市發生暴亂,政府下令實行宵禁

第26天,感染沒有被阻止,疾控中心預估全球五億多人感染。

第29天,終於培植出了疫苗胚株,但要真正實現疫苗接種還需要時間,而此時全球有270萬人死亡。

第134天,疫苗終於研製成功,但第一批疫苗無法抑制病毒傳播,還需要近一年的時間批量生產和接種。

預言一:資源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誰先接種就成了問題。

政府想出了一個公平的方法——搖號

分批次搖號分批次接種

搖號過程全程公開直播,全世界的人都坐在電視前,像開彩票一樣期待著。

的確,搖號看似就是最公平的方式,但是誰能保證沒有舞弊呢?

疾控中心主任基復通過關係直接拿到了第一批疫苗

他和他妻子一人一支。

預言二:謠言

與此同時,擁有1200萬粉絲的網紅艾倫動起了歪腦筋。

他沒有感染疾病,卻像模像樣在鏡頭前,表示自己身染重病,並當著直播喝下了連翹。

重申如果自己能活到明天,那就證明連翹是有用的。

不出意外,沒有染病的他往後幾天活躍在各大媒體面前,展示連翹的神奇作用。

一傳十十傳百,連翹能治病的消息,比病毒的傳播還猛烈,在人群中散開。

一時間,藥店門前排起了長隊,連翹一藥難求,有價無市。

藥品脫銷,奪走人們最後希望,世界就陷入了瘋狂。

更諷刺的是,艾倫的朋友信以為真,他跑遍各個地方也沒有買到連翹。

艾倫只能虛情假意的安慰她,說找到了連翹第一時間告訴她。

其實,艾倫的朋友原本並沒有染病,她在去藥店購買連翹時,遇到了幾個不戴口罩的人,不幸中染病。

艾倫在這場鬧劇中獲利500萬美元但其代價是,買到連翹的人沒有治好病,而許多沒有得病的人,在買藥的過程中交叉感染,令本就情況糟糕的疫情雪上加霜。

非典時脫銷的板藍根,現在一藥難求的雙黃連。雖然不同於惡意炒作,但無知加冕,總有無辜的人這場鬧劇買單。

預言三:封城

封城是一種有效切斷疫情傳播途徑的手段,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接受封城這種方式。

崩潰的城市防線,四處逃荒的市民,在加劇著這場災難的影響.....

預言四:英雄

當然,人性有黑暗也有光輝,有人在發國難財,也有人奔赴在一線,捨命救人。

電影中的米爾斯是一名很有職業操守的醫生。

他曾發現過病毒爆發前的端倪,可是迫於上級壓力,線索也就石沉大海。

他才發現自己感染病毒後,第一件想到的事情不是去治療,而是回憶自己和誰接觸過,一一告訴他們事情的嚴重性。

為病人搭建病床後不久,他就躺在了自己親手搭的病床上。

還有一名醫生艾力,染上了疾病命不久矣,想到疫苗還需要很長時間用於臨床實驗,便主動申請選擇自己做為實驗對象,以便加快實驗進度。

同樣,一線的醫護人員鞠躬盡瘁,與病魔做著鬥爭,不遺餘力的保護大家。全國人民都默默做著自己的貢獻,有人捐出了自己的存款,有人為執勤的工作人員送去午餐,有的哥不記報酬的運送醫護人員。有一份光發一份熱,中國就被點亮起來。

然而,也有不負責任到處亂跑的人,作假口罩發國難財的人。正是有了這些陰暗的襯託,才有了光明偉大的人格。

預言五:源頭

電影《傳染病》也頗有魔幻現實風格,影片最後揭曉了疫情傳播的源頭,人類駕駛著推土機推平了一片森林,森林裡的蝙蝠無家可歸,飛到一戶人家的豬圈裡。

豬吃了蝙蝠的排洩物,廚師接觸病豬後,又與影片最開始去香港的商人握了手……疫情由此一發不可收拾。這部2011年上映的電影,仿佛將一場疫情所有會發生的事情解剖的徹徹底底,十分清晰。這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的「網紅電影」啟示錄
    一半科普一半預言,翻紅老片重映在即 將指針撥回2月初,人們被突如其來的病毒打亂了陣腳,沉浸在巨大的震驚與不安中還沒能及時緩過神來。官方對於疫情掌握的信息不夠全面,民間對於病情的解讀此起彼伏,大部分人對病毒發源地、具體症狀、治療藥物一知半解。在尚未明確何時復工的情況下,春節假期一再延長,人們只能閉關等待進一步的通知。而韓國電影《流感》、美國電影《傳染病》就是在這期間再度走紅的。
  • 銀幕共情,疫情「神還原」,災難電影的「現代啟示錄」
    電影取材自現實又高於現實,這些災難電影之所以能夠在這個特殊時期重新引起關注也並非毫無根據。為此,文思君複習了一些以傳染病或災難為題材的電影,這些誕生於數年甚至數十年前的影片不僅折射出了世間百態,甚至還預言了今日所發生的一切,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警示和思考。
  •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九年的電影
    1《傳染病》是一部外國的電影,在2011年9月9日在美國上映。它的分數並不高,很久以來一直是6.6。奇怪的是,這一次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之前,這部片子在網上得到的評價並不高,有不少人吐槽,而現在呢,很多人甚至覺得這部電影很神奇。
  • 疫情期間的「網紅電影」啟示錄-新聞頻道-和訊網
    今年是為奧斯卡大年,各類提名電影在風格、類型、議題上都更為多元化,因此角逐相當激烈。提名最佳影片的《好萊塢往事》、《愛爾蘭人》、《寄生蟲》、《小婦人》、《婚姻故事》、《1917》、《小丑》、《喬喬的異想世界》每一部都因獨特的風格而收穫數萬擁躉,加之奉俊昊拿下最佳導演、《寄生蟲》逆襲拿下最佳影片,今年的奧斯卡在質量與話題度都屬上層。
  • 《傳染病》啟示錄,當現實與電影故事重合,好的電影會讓人反思
    2020年的第一部影片居然是這部2011年的《傳染病 Contagion》。此片現在看,有著極強的現實性,影片講述一種蝙蝠但豬再到人的病毒,極短的時間內,蔓延全球,摧毀幾千萬人類。而像本片這樣真實感撲面而來的真的很少。《傳染病》這部影片最可貴的是多角度的敘事,卻掌握了很好的平衡。塑造的人物沒有臉譜化,有血有肉,有好人有壞人,但都沒有走極端,一些正面人物也存在著缺點,使得他們不像是在銀幕裡,而是真的在現實中。有時候看著看著,會發生錯覺,感覺這不是虛構的故事。片中從多個角度形成了多線敘事,這些線彼此相對獨立,但卻涵蓋了一場病毒危機中一切。
  • 人類對抗傳染病類的災難電影,《流感》排第一,其他幾部驚心動魄
    相信有不少人也看過不少韓國災難片,電影《流感》絕對算是其中出類拔萃的,今天我來推薦幾部除了《流感》外還值得一看的傳染病類災難電影,絕對值得一看。歷史真實事件事情發生在1910年11月9日,中國東北地區爆發了一次和中世紀歐洲相似的鼠疫,震驚了全國,在此之前,中世紀歐洲曾經爆發過類似的鼠疫,讓60%的人在那場瘟疫中死亡,而這次瘟疫發生在了中國東北地區,這場瘟疫在當時的致死率高達100%,鼠疫由中東鐵路經滿洲裡傳入哈爾濱,隨後一場大瘟疫席捲整個東北。
  • 精選5部韓國傳染病災難電影:每一部都拍得非常真實
    常時期乖乖待在家防疫時,除了可以追韓劇、看書之外,還可以看一下編輯盤點的5 部與傳染病有關的災難片,殺時間之餘還能從中獲得反思喔!現在的電影劇情都相當考究,甚至還會請示相關專家來當顧問,真實性貼近生活,讓人更加能夠身歷其境了。
  • 深度解析:預言神作《傳染病》到底是怎樣一部電影?
    而另一方面,香港九龍的渡輪裡,一位在澳門賭場工作的小哥神情恍惚、搖搖晃晃地下班回家。與此同時,在英國倫敦,一位同樣從澳門賭場回來的公司女職員被發現死在的旅館裡。在日本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一位與AIMM奧爾德森公司有業務往來的日本男人,從香港飛回東京後,第二天上班途中,死在了東京的公交車上。
  • 電影《傳染病》:有一種「細思極恐」叫真實
    這不是現實,但比現實更無奈,它就是2011年由馬特達蒙等主演的電影《傳染病》。雖然已經過去九年,但電影一些細節依舊讓人毛骨悚然。這是一部2011年的老電影,豆瓣評分6.8,這個成績在口碑網站算不上優異,但隨著新冠病毒在爆發後,它的話題量一躍升至巔峰。甚至國外某本科學雜誌這樣評價:很少有好萊塢商業片能像本片一樣,在科學事實上投入那麼多功夫。
  • 關於傳染病,我只推薦這一部電影
    最近,小羅後臺收到最多的一類消息:「能不能推薦幾部適合當下看的電影?」各大公眾號上,兩部片已被刷爆。一部,是韓國的《流感》;一部,是美國的《傳染病》。而小羅今天想聊的,卻是一部純正的中國電影。《大明劫》豆瓣8.0。好在哪?
  • 《官方機密》:這部取材於現實的電影卻讓人很難相信真實發生過
    這是一部與戰爭有關的電影,卻幾乎沒有硝煙;這是一部與間諜有關係的電影,卻沒有諜戰的戲份,整部電影用非常平緩的節奏向觀眾講述了一個真正發生過的故事,一個關於差點以一己之力阻止一場戰爭的女性的故事。實際上這部電影一點都不驚悚,除了結局有些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整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也正是因為這種真實,會讓人覺得整部電影的故事發人深省。忠誠與背叛
  • 影評分享:電影·啟示錄——《東京物語》考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在《外國電影批評文選》中看到的關於日本經典電影《東京物語》的影評,由日本著名導演吉田喜重撰寫,北京電影學院2001級碩士研究生支菲娜翻譯。之前曾簡短寫過本部電影的點評,但礙於筆力和對電影的理解,寫的內容極其有限。而這部電影對家庭關係的表現,尤其對於和我們同屬東方文化的日本。
  • 《人類清除計劃》——歷史上發生過比這部電影裡更荒誕的事
    (感謝各位up主,雖然劇透的非常厲害,但幸好沒一個把結局給劇透了,所以喵哥這篇文章也不會劇透結局)電影設定:在美國每年有固定的一夜,殺人不犯法,在這一夜警察、醫生都不在線,所有人想幹嘛幹嘛;有的人跑出去搞殺人狩獵;而有的人正躲在家裡逃避狩獵。而之所以設定這麼一個「國家殺戮日」,美其名曰是為了這一天釋放人心中的暴力野獸,以便在接下來的364天裡平和的生活。
  • 把這些電影都看完你也能當編劇:電影裡的故事還是故事裡的電影?
    這是故事裡的電影還是電影裡的故事?▼有一天,我來到了一個名叫《狗鎮》的地方,這個小鎮的後面有一座《斷背山》,斷背山裡有個神秘而美麗的《侏羅紀公園》,公園裡有一隻大猩猩名叫《金剛》。據《黑夜傳說》裡講,這隻大傢伙,曾攻擊過《罪惡之城》,但可惜這城裡住著太多的《絕地戰警》,況且,那些人對這個大傢伙進行《十面埋伏》。
  • 許鞍華電影"北上"啟示錄:國產高概念電影傳播探索
    許鞍華電影"北上"啟示錄:國產高概念電影傳播探索 時間:2020.12.25 來源:光明網 作者:趙益 分享到:
  • 那些聽起來很瘋狂,但卻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3個罕見事情
    導語:那些聽起來很瘋狂,但卻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3個罕見事情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不管是人類社會還是動物世界裡都會出現一些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件,可以說人是高智商動物,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滿的求知慾,因此人類社會裡也常常會有一些敢於挑戰極限的人,在動物世界裡也有一些動物的行為是目前人類無法理解的。來看看歷史上那些真實發生的罕見事實,雖然它們聽起來很瘋狂,但卻真實存在發生過。其一,曾經有一個小企鵝竟然愛上了一個二次元的女生。
  • 這部講述《傳染病》的電影,適合疫情結束、春暖花開之後再細品
    在這樣的疫情形勢之下,一部2011年的上映的電影《傳染病》在「米國」線上被衝到了付費觀看榜的前幾位,並且許多的媒體開始把這部接近於十年前的電影拿出來重新談論。這就是2011年的Contagion,中文譯名: 傳染病。
  • 電影裡那些萌萌的機器人
    所以,當氣球一樣胖乎乎的大白出現在《超能陸戰隊》裡的時候,人們對其的第一印象肯定不是機器人,而是一個可以久伴在身邊的夥伴。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這些萌萌噠的機器人,比那些拿著兵器參戰、沒有情感的純機械的機器要更具有人性化的一面,也更令人們懷念。
  • 待在家的第N天,這15部關於傳染病的電影都被我當恐怖片看了!
    直到現在,還有一些人的假期依舊在延長,小編也自我閉關很久,找了很多關於傳染病的電影來看,不得不說,在這樣的10個人中都處於緊張情緒的情景下,這15部電影都被是我當成恐怖片看的!1.《驚變28天》(2002)歐美電影但凡涉及到類似「病毒」「傳染病」的主題時,就經常會和大猩猩或者猴子什麼的過不去,這部也不例外,話說實驗室的小白鼠是不夠用了嗎?難得的是驚悚片裡居然也會有如此唯美的鏡頭啊!3.
  • 十大傳染病災難電影,你看過幾部?它們又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不斷襲擾人類的疫情,是否有電影已經作過「神預言」?一部優秀的傳染病災難電影,到底要想表達什麼?而更重要的是,這個題材把人性放在了聚光燈下,人性的善良、勇敢、懦弱、自私與犧牲都在電影中被放大呈現出來。許多電影既表現了對傳染病的認知,更表現出在傳染病這樣巨大的傷害面前,人類所擁有的尊嚴和偉大。 可能每一位電影愛好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傳染病災難片榜單,我也分享一下我心目中的十大傳染病災難片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