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啟示錄,當現實與電影故事重合,好的電影會讓人反思

2021-01-09 小雨點兒影視

2020年的第一部影片居然是這部2011年的《傳染病 Contagion》。此片現在看,有著極強的現實性,影片講述一種蝙蝠但豬再到人的病毒,極短的時間內,蔓延全球,摧毀幾千萬人類。

本來描寫病毒的片其實也算不少了,但是拋去一大堆喪屍相關、怪物相關的倒也剩的不多,而剩下的還大多走的是天外來菌這種科幻驚悚片。而像本片這樣真實感撲面而來的真的很少。

《傳染病》這部影片最可貴的是多角度的敘事,卻掌握了很好的平衡。塑造的人物沒有臉譜化,有血有肉,有好人有壞人,但都沒有走極端,一些正面人物也存在著缺點,使得他們不像是在銀幕裡,而是真的在現實中。有時候看著看著,會發生錯覺,感覺這不是虛構的故事。

片中從多個角度形成了多線敘事,這些線彼此相對獨立,但卻涵蓋了一場病毒危機中一切。

1、Dr Cheever派Dr Mears去疫情第一線布置防疫。

2、女流行病學家派往香港去尋找0號兵源。

3、病毒學家研發解藥

4、馬特達蒙和他的家人遭遇病毒襲擊,自己和女兒倖存並艱難生活

5、裘德洛演的網紅博客主借著病毒流行散發謠言從中獲利。

這幾條線幾乎涵蓋了一場傳染病災難的一切,但敘事清晰不繁複難得可貴。

片中最讓人不寒而慄的是裘德洛飾演的無良記者,這也展現了在危機面前謠言的可怕。而如果真的危機來臨,網際網路上會出現多少這樣的所謂的追逐真相的網紅,相信大家都能想像的到。

好在片中的醫學工作者展現了更多人性的希望,讓這個影片沒有陷入對社會對人性的批判無法自拔,而是仍然把基調建立在人類努力去戰勝病毒之上。尤其是當米爾斯博士在犧牲前的最後一刻仍然想照顧病患時,以及女病毒學家穿著萌萌的生化服站在存活的57號猴子面前眼中閃著希望的時候。也許我喜歡這部片子,就是因為它仍是以病毒防疫的醫學角度為主來拍攝的。

另外,影片有幾點,值得思考:

1、傳染病的爆發是指數級的,剛開始時是不容易判斷的,但是等到真正發現時,就已經很難控制了。不防微杜漸,可能會引發更大災難。

2、傳染病必須追根溯源,源頭的超級傳播者最危險。

3、人類並不是對所有的病症都有辦法,真實的防疫和治療,無奈感和無助感將如影相隨。

4、疫情無法控制時,人人自危,人性惡的一面就會盡數顯現,社會就會失去秩序。

5、無良的媒體和無腦的人,讓事態雪上加霜。

相關焦點

  • 銀幕共情,疫情「神還原」,災難電影的「現代啟示錄」
    電影取材自現實又高於現實,這些災難電影之所以能夠在這個特殊時期重新引起關注也並非毫無根據。為此,文思君複習了一些以傳染病或災難為題材的電影,這些誕生於數年甚至數十年前的影片不僅折射出了世間百態,甚至還預言了今日所發生的一切,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警示和思考。
  • 疫情期間的「網紅電影」啟示錄
    官方對於疫情掌握的信息不夠全面,民間對於病情的解讀此起彼伏,大部分人對病毒發源地、具體症狀、治療藥物一知半解。在尚未明確何時復工的情況下,春節假期一再延長,人們只能閉關等待進一步的通知。而韓國電影《流感》、美國電影《傳染病》就是在這期間再度走紅的。 電影《流感》講述了一種由東南亞偷渡客攜帶的病毒在漂洋過海進入韓國盆唐區後,迅速成為了席捲全國的超級病毒的故事。
  • 疫情期間的「網紅電影」啟示錄-新聞頻道-和訊網
    官方對於疫情掌握的信息不夠全面,民間對於病情的解讀此起彼伏,大部分人對病毒發源地、具體症狀、治療藥物一知半解。在尚未明確何時復工的情況下,春節假期一再延長,人們只能閉關等待進一步的通知。而韓國電影《流感》、美國電影《傳染病》就是在這期間再度走紅的。  電影《流感》講述了一種由東南亞偷渡客攜帶的病毒在漂洋過海進入韓國盆唐區後,迅速成為了席捲全國的超級病毒的故事。
  • 電影《傳染病》啟示錄,那些真實的事情都在電影裡發生過
    阿巖印象,最有溫度的電影頻道電影是一種記錄生活的方式,電影具有直觀性藝術性紀實性,許多歷史上發生的真實的事情都被後人記錄下來。電影也可以預測未來,如《星際穿越》《人工智慧》等,給人想像的空間的同時,也描繪了一個可能的未來。
  • 影評分享:電影·啟示錄——《東京物語》考
    打個比方說,如果《晚春》是作為幻影的電影,那麼《東京物語》就是與之相對立的,在深深的沉默中啟示、用電影來解構電影的啟示錄。毋庸置言,神靈的啟示是在語言之外展現的、不可解讀的書物,能夠解讀它的人,是等同於神靈的,並且還威脅著神靈的存在,甚而要奪取神靈們座前的冷豬肉。
  • 電影《傳染病》編劇談抗疫:社會恐慌比傳染病更可怕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美國《財富》雜誌網站2月13日刊登了題為《電影<傳染病>編劇、科學顧問反思該片在冠狀病毒危機中的新關聯性》的文章,作者是伊薩克·費爾德伯格,文章摘編如下:在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的流行病學題材驚悚片《傳染病》發行9年之後,中國武漢暴發的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衝擊
  • 十大傳染病災難電影,你看過幾部?它們又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也有的傳染病出於人為製造,由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或是出於企業的巨大商業利益,製造出了生物細菌、生化武器,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無論傳染病是來自自然界,還是出自高科技,都與人的貪慾、爭鬥有關係。 美國電影《傳染病》的情節與我們的現實生活非常接近。片中,一輛伐木車推倒了原始森林,使蝙蝠失去了棲息之所,進入人類的生活圈。
  • 《傳染病》:一部被低估了九年的電影
    1《傳染病》是一部外國的電影,在2011年9月9日在美國上映。它的分數並不高,很久以來一直是6.6。奇怪的是,這一次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之前,這部片子在網上得到的評價並不高,有不少人吐槽,而現在呢,很多人甚至覺得這部電影很神奇。
  • 許鞍華電影"北上"啟示錄:國產高概念電影傳播探索
    許鞍華電影"北上"啟示錄:國產高概念電影傳播探索 時間:2020.12.25 來源:光明網 作者:趙益 分享到:
  • 深度解析:預言神作《傳染病》到底是怎樣一部電影?
    人類還沒準備好應對下一場瘟疫。——比爾·蓋茨在介紹《傳染病》之前,我想先介紹一個演講,這個演講對於理解這部電影,以及理解「傳染病」這個議題,都很有幫助。蓋茨還捎帶手諷刺了一把好萊塢,說好萊塢電影中的情節和現實迥乎不同,「有一群很英俊的準備就緒的流行病學家,他們到了疫區拯救了大家,但這隻純粹的好萊塢劇情」。而他舉例諷刺的那部電影,正是在疫情期間,被大家驚為預言神作的《傳染病》(Contagion,2011 )。
  • 電影《傳染病》:有一種「細思極恐」叫真實
    這不是現實,但比現實更無奈,它就是2011年由馬特達蒙等主演的電影《傳染病》。雖然已經過去九年,但電影一些細節依舊讓人毛骨悚然。這是一部2011年的老電影,豆瓣評分6.8,這個成績在口碑網站算不上優異,但隨著新冠病毒在爆發後,它的話題量一躍升至巔峰。甚至國外某本科學雜誌這樣評價:很少有好萊塢商業片能像本片一樣,在科學事實上投入那麼多功夫。
  • 精選5部韓國傳染病災難電影:每一部都拍得非常真實
    常時期乖乖待在家防疫時,除了可以追韓劇、看書之外,還可以看一下編輯盤點的5 部與傳染病有關的災難片,殺時間之餘還能從中獲得反思喔!現在的電影劇情都相當考究,甚至還會請示相關專家來當顧問,真實性貼近生活,讓人更加能夠身歷其境了。
  • 電影《傳染病》:看見和看不見的真相
    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不經意帶火了一部作品——美國影片《傳染病》。影片自2011年上映以來一直不溫不火,在豆瓣、百度等平臺上的評分也不高;如果這場疫情沒有發生,也許很多人都像我一樣,不會意識到它的深刻。真正的恐怖是人自身的脆弱。對於這一點,如果沒有瘟疫,我們似乎永遠看不到,或視而不見,大多數人都更願意宣示強大。而影片最令人稱許的「冷酷」,就在於毫不留情、又極其準確地揭示了脆弱。來看吧,面對瘟疫,人會怎麼樣?最開始,是憤怒、不知所措、惶惶不安,隨著感染者越來越多,病毒性質撲朔迷離,疾控中心慌了:究竟是什麼病毒?
  • 五部必看的奇幻電影,《加勒比海盜》只能排第三,《啟示錄》第一
    1、《啟示錄》梅爾吉普森巨作,看一遍就記憶深刻的大電影。瑪雅文明接近尾聲,資源匱乏,為了安撫他們口中的神明,祭司用活人的祭奠神明。一個弱小部落遭遇獵捕,首領兒子從箭口下踩著死人堆逃進自己生存的森林中,用智慧救了自己妻兒。
  • 喜歡看恐怖或災難電影?你可能比常人更……
    恐怖與災難電影的流行多年以來,中外電影界一直在製作各種不同的末日類型電影,講述大災難來臨之後的故事。這種災難型影片雖然整體看似都有固定的套路,但仍然受到許多人的歡迎。筆者本人,就是一個「忠實的」災難電影粉絲。
  • 《傳染病》:災難背後對人類的警示意義和現實思考
    也有一些人在製造謠言,哄抬物價。災難的爆發更像一面照妖鏡,人性的陰暗和善良被無限的放大,所有人在這場災難中無處遁形。看了《傳染病》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原來災難早有預言。一場災難來臨,恐懼和死亡帶給我們怎樣的現實意義和思考?這部電影給了我很多啟示。影片《傳染病》是由美國著名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影片上映於2011年,豆瓣評分6.4分。
  • 賈樟柯上影節大師班:疫情讓電影人反思
    在提到電影創作者與電影觀眾之間的關係時,賈樟柯動情地說:「經常有人說,賈導你的電影特別不顧及觀眾,其實這個話是錯的。我特別看重觀眾,但是角度不一樣。大部分電影是希望講一個故事給觀眾,對我來說,我覺得希望拍一部電影,都是讓觀眾過一段生活,過一段沉浸式的生活,體驗一種人生。」
  • .| 德潤童心—「兒童疫戰德育啟示錄」系列電影.繪本課—第一期...
    兒童電影.繪本工作室繼續推出:德潤童心「兒童疫戰德育啟示錄」線上系列電影.繪本課,本系列課共計五期:(包括:第一期尊重,第二期勇敢,第三期自律, 第四期守法,第五期愛國)涉及4-6歲,7-9歲,10-14歲三個年齡段,針對不同年齡,同一主題細化不同的教學重點,願孩子們在經歷了「疫戰」之後能得到的到思想的洗禮,在故事的世界進行一次心靈的旅程與成長
  • 關於傳染病,我只推薦這一部電影
    最近,小羅後臺收到最多的一類消息:「能不能推薦幾部適合當下看的電影?」各大公眾號上,兩部片已被刷爆。一部,是韓國的《流感》;一部,是美國的《傳染病》。而小羅今天想聊的,卻是一部純正的中國電影。《大明劫》豆瓣8.0。好在哪?
  • 「奇幻電影得用天馬行空方式講述人的故事」
    缺技術最容易實現好編劇匱乏是最大問題「如果哪部奇幻電影一上來就誇技術,多半會口碑坍塌。」同濟大學電影研究所所長楊曉林說,奇幻電影是個大概念,包括神話電影、玄幻電影、科幻電影、童話電影等,其最大特點就是超現實。「奇幻電影往往以技術、特效堆疊出的瑰麗奇幻世界為噱頭,但技術其實是最容易實現的,只要投資夠,目前可以完成很多逼真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