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遠嗎?春光明媚,百花盛開:漫山遍野的蜜蜂在忙碌著……自然美和生態美的景象映射在腦海中,這欣欣向榮的場景不得不這讓我們審視和思考:中國蜂產品行業目前的發展與現狀,以及他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受中國蜂產品行業協會的邀請,前往河北廊坊中國蜂產品行業大會分享了《新媒體在行業中的應用與守正出奇》,現場也聽了眾位專家與國內外蜂產品行業協會的人士的報告,或對新產品的探索、或解讀新的蜂產品品類……各類蜂產品品類越來越繁榮,行業的標準也越來越規範,那麼老百姓是否能真正吃到好的蜂蜜產品呢?這給我們畫上了一句大大的問號。
眾所周知中國人口眾多,對蜂蜜的消費於全世界是排在前列的,當然也是因為中國地理區位位置跨度比較大,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花蜜,例如東北的椴樹蜜。在2019年7月份,我們進行了一場「尋找國民好蜂蜜」之旅,來到了鴨綠江畔,長白山下,看到漫山遍野的椴樹林和走進養蜂人刷新了我們對中國蜂產品的新認識。
走進長白山,走進大森林裡,我們才知道,我們不缺好蜂蜜,我們也不缺好的蜜源和蜜種,而是缺好的蜂蜜品牌。所以在中國蜂行業現代化的發展路徑上和品牌化的徵程上還有著漫長的路要去走。
在長白我們舉行了一個關於蜂行業的座談會,作為網絡名人的代表,我進行了旁聽,在座談會的分享中我們得知,目前中國蜂產品,首先不缺生產廠家企業,唯獨缺少的就是一個響噹噹知名的蜂產品品牌,能夠做到家喻戶曉,能夠做到人盡皆知,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我想這個原因是什麼呢?我想第一首先是市場上充斥著虛假的蜂產品,讓很多真正的好產品不能走進千家萬戶;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目前的蜂產品原產地大家的認知度不高,在蜂產品的知識普及和行業認知上遠遠不夠,大部分人對蜂產品,缺少一個信息獲取的權威性,透明性的平臺。
正如我所分享的一樣,大家每天早上打開手機第一時間去看我們的社交平臺,那麼更多的是看到的是廣告,既然我們已經知道我們身處的環境,在網際網路的影響中,那麼我們如何利用好和使用好這些網際網路平臺呢?這是非常的關鍵。
如何打造未來蜂產品行業的後市場?我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第一,要打造一個響噹噹的品牌,讓它走進千家萬戶,給大家吃一個蜂產品的定心丸。第二,要做好蜂媒體,有權威的蜂媒體,能夠在關鍵的時候發出輿論的正確引導,那麼才能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的生態的發展。第三就是蜂文化,因為中國人食用蜂蜜的歷史很悠久,那麼蜂文化如何去追溯?如何去影響著新一代人?
如何讓蜂文化走進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這是非常的關鍵的,所以對於中國蜂產品行業的後市場,讓我們一起守候:蜂品牌、蜂媒體、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