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家族中的「獨角獸」其實並不存在

2020-12-05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恐龍家族中的「獨角獸」其實並不存在

青島龍是中國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它的標誌性特徵就是腦袋上的一隻「獨角」,這在恐龍家族中可是獨一無二的!最近研究人員運用最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證明青島龍的腦袋上其實長著一個更大更華麗的頭冠,而「獨角」只不過是頭冠的一部分。

新中國第一龍!

青島龍的發現要追溯到70年前的1950年春天,當時山東大學地礦系在煙臺萊陽的呂格莊金崗口村附近進行野外地質考察,考察中意外發掘到恐龍骨骼化石與恐龍蛋化石。中國古生物學奠基人楊鍾健先生得到消息後於1951年與山東大學合作,對金崗口村附近展開發掘。整個發掘工作非常順利,很快就得到了一具較為完整的恐龍化石,這可是新中國建立之後發現的第一具完整恐龍化石,因此被稱為「新中國第一龍」。

圖註:青島龍的命名者——楊鍾健,圖片來自網絡

在恐龍化石被發現之後,又經過了多年的研究,楊鍾健先生才在1958年發表論文正式命名了青島龍(Tsintaosaurus)。青島龍的屬名來自「Tsintao」(意為「青島」)及拉丁語中的「Saurus」(意為「蜥蜴」),意思是「青島的蜥蜴」。青島龍的模式種被命名為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種名則代表其頭骨上那根細長的棘狀鼻骨。

這裡要說明一下的是,儘管名為青島龍,但是它其實在煙臺萊陽發現的。楊鍾健先生之所以將其命名為青島龍,是因為恐龍化石的修復、研究都是在青島龍進行的,如此命名是為了紀念在青島研究恐龍的那段日子。

圖註:青島龍的化石裝架,旁邊是山東龍,圖片來自網絡

長角的巨鴨怪

青島龍屬於鴨嘴龍類,這個家族的突出特徵就是嘴巴扁平,就好像鴨子一樣。成年鴨嘴龍的體長可達8米,臀高2米,體重1.5至2噸。儘管比人類大得多,但即便是在鴨嘴龍家族中,青島龍也只不過是體型中等的成員,更無法與巨大的蜥腳類恐龍相比。

圖註:青島龍的復原圖,作者:趙闖

圖註:青島龍的骨骼線圖,圖片來自網絡

青島龍具有鴨嘴龍類的標準身體,腦袋前部變寬,脖子較短,身體健壯,身後長著一條肉肉的大尾巴。青島龍的前肢相比較後肢要細而短,但是它們卻經常以四足行走,只有在取食高處食物或者奔跑的時候才會選擇後肢雙足步態。

青島龍身上最顯著的特徵大家應該都知道吧,那就是腦袋上那根細長的骨頭,這塊骨頭是一根棒狀的鼻骨,從頭頂向上長出,就像獨角獸的角一樣。青島龍的模式種之所以被命名為棘鼻青島龍,正是因為這根鼻骨的存在。那麼這根鼻骨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有的觀點認為這個鼻骨是中空的,能夠用來發聲;有的觀點認為鼻骨能夠為大腦和中央神經系統進行冷卻。至於鼻骨是不是位移的其他骨骼碎片,因為發現的兩具青島龍都保存了這個結構,可以確定是存在的。

圖註:青島龍的頭骨,注意豎直向上的鼻骨,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青島龍的頭部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賴氏龍亞科有著豐富獨特的頭冠,但是青島龍卻是最獨特的,圖片來自網絡

頭冠取代長角

青島龍腦袋上的鼻骨是真實存在的,不過有些古生物學家(Prieto-Márquez和Wagner,2013)指出這個鼻骨或許是大型頭冠的一部分,而青島龍的頭冠就像賴氏龍一樣。

圖註:青島龍兩種頭飾對比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為了揭開青島龍鼻骨中的秘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合作,使用CT掃描了青島龍的頭骨及鼻骨,並且進行了研究和重建。研究以論文的形式在線發表在《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雜誌上,時間是2020年3月19日,論文名為《來自中國山東上白堊統棘鼻青島龍(鳥腳類:賴氏龍族)鼻骨內部形態分析》(Internal morphology of nasal spine of 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Ornithischia: Lambeosaurinae)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Shandong, China)。

通過CT掃描和三維重建,古生物學家在分析了鼻骨內部結構確定其並非中空的管狀結構,而是中間密度高、兩邊密度低的「三明治」結構。古生物學家認為這種「三明治」結構中高密度的部分是鼻骨關節,低密度部分是鼻骨壁,高密度的鼻骨關節是為了支撐頭冠。

圖註:棘鼻青島龍鼻骨CT掃描圖,鼻骨內部實心的類似「三明治」結構以黑色虛線標出,圖片來自論文

圖註:棘鼻青島龍頭骨復原圖(參考Prieto-Márquez和Wagner,2013),圖片來自論文

既然鼻骨內部的關節可以支撐頭冠,在研究了頭骨(上頜骨與鼻骨)後,古生物學家認為青島龍的腦袋上是向前上方伸出的大頭冠,而且中間是空的!也就是說,青島龍的並非長著棒狀的鼻骨,而是華麗的大頭冠!

圖註:青島龍的最新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青島龍的最新研究終於揭開了其棒狀鼻骨的奧秘,這種屬於鴨嘴龍類賴氏龍亞科的恐龍原來長著更加有型的頭冠,而恐龍家族中「獨角獸」的神話也就此終結。

參考資料:

1.Young, C.-C. (1958). "The dinosaurian remains of Laiyang, Shantung". Palaeontologia Sinica, New Series C. Whole Number. 42 (16): 1–138.

2.Creisler, B. (2002). "Dinosauria Translation and Pronunciation Guide T". DOL Dinosaur Omnipedia. Retrieved 24 Feb 2010.

3. Buffetaut, E.; Tong, H. (1993). "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Young and Tanius sinensis Wiman: a preliminary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hadrosaurs (Dinosauri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China". 2. 317. C.R. Academy of Science Paris: 1255–1261.

4.Prieto-Márquez, A.; Wagner, J. R. (2013). "The 'Unicorn' Dinosaur That Wasn't: A New Reconstruction of the Crest of Tsintaosaurus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the Lambeosaurine Crest and Rostrum". PLOS ONE. 8 (11): e82268. doi:10.1371/journal.pone.0082268.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相關焦點

  • 新研究表明青島龍並不是恐龍中的「獨角獸」
    新研究表明青島龍並不是恐龍中的「獨角獸」青島龍是中國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它的標誌性特徵就是腦袋上的一隻「獨角」,這在恐龍家族中可是獨一無二的!最近研究人員運用最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證明青島龍的腦袋上其實長著一個更大更華麗的頭冠,而「獨角」只不過是頭冠的一部分。新中國第一龍!
  • 獨角獸是真實存在的?
    獨角獸,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虛構生物。現行西方神話的獨角獸則形如白馬,額前有一個螺旋角,代表高貴、高傲和純潔。有的故事中描述為長有一雙翅膀,甚至還有獨角獸是黑色的描述。西方獨角獸的原型已被公認為印度犀牛。獨角獸,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頭頂正中長有一支單角的動物。
  • 抖音畫小恐龍和獨角獸是用什麼軟體 app怎麼使用教程
    獨角獸簡筆畫看起來比較容易畫,但其實用手機來畫的話還是比較複雜的。抖音畫小恐龍用什麼軟體?獨角獸怎麼畫?  抖音畫小恐龍和獨角獸是用什麼軟體:  在抖音上有很多人畫小恐龍的視頻,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畫完之後看起來是超級可愛的,很多人都想要學來畫,但是不知道用什麼軟體畫、該怎麼來畫?
  • 古似鳥龍:恐龍家族中的「飛人博爾特」
    古似鳥龍 May 8, 2020 如果有人問你人類家族中最能跑的人是誰其實人類家族中最能跑的人是牙買加的尤塞恩·博爾特(號稱「小飛人」,就是上面這個人!)。100米跑下來,他只用了9.58秒,相當於每小時37.6千米。 你們肯定認識很多很多恐龍吧?但是,你們知道恐龍家族中最能跑的是什麼龍嗎? 中國不但是世界上的恐龍發現大國,還是世界恐龍研究的大國。
  • 神話傳說中的獨角獸是什麼動物?現實中獨角獸真的存在嗎?
    獨角獸是西方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十分神秘的生物,大多數西方的神話傳說認為,獨角獸的特徵是長得像一匹白馬,眼睛深藍色,額頭的正中長著一個螺旋狀的長角;它敏捷有力,奔跑速度非常快,甚至沒有其他動物可以追上它……傳說中,獨角獸的角有著非凡的作用:它可以解毒
  • 愛因斯坦:時間並不存在 人類其實是被記憶欺騙了
    「時間並不存在,人類其實是被記憶欺騙了!」在官方的史料中並沒有記載愛因斯坦說過這句話,或許他可能是私底下說的。
  • 「恐龍大明星」角龍家族中的老前輩——原角龍
    在龐大的恐龍王國中,提到角龍家族的明星恐龍第一個深入人心的非三角龍莫屬。但今天要介紹的則是角龍家族中較早出現的一位——原角龍!
  • 中國恐龍家族中的五大明星
    (比如巨齒龍、禽龍)和命名恐龍(也創造了恐龍「Dinosauria」這個名字)的國家,雖然大家比較熟悉的霸王龍、梁龍、三角龍等都產自北美,其實,中國才是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到2019年6月,中國已經研究命名了308種恐龍,居世界首位。而且,中國的恐龍研究十分活躍,新命名的種類每年還在以八九種的速度增加。在中國龐大的恐龍家族中,誕生了著名的「恐龍五寶」,它們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星。
  • 愛因斯坦說:時間並不存在,人類其實是被記憶欺騙了!什麼意思?
    「時間並不存在,人類其實是被記憶欺騙了!」
  • 大開眼界的理論:存在其實並不存在!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綱要》(119)《存在其實並不存在》科學研究對物質進行分解的最後結果是:物質其實並不存在,物質的最終形式是能量。愛因斯坦也說:時間與空間並不存在,都是人類自己的錯覺。那麼,存在是什麼?我們面對的、身處的和我們自身是什麼?這個實實在在的世界難道不存在嗎?一切的事物難道不存在嗎?我們自己難道也不存在嗎?這讓人徹底不懂了,怎麼能說存在不存在呢?但真正的事實和結論就是:存在其實並不存在。我們見到的事物、這個世界和我們自己都是發生的事實,但卻不是我們概念中的存在。
  • 愛因斯坦說:時間並不存在,人類其實是被記憶欺騙了!如何理解?
    「時間並不存在,人類其實是被記憶欺騙了!」在官方的史料中並沒有記載愛因斯坦說過這句話,或許他可能是私底下說的。不過,時間的意義卻和愛因斯坦有很深的淵源。時間存不存在,及其意義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今天我們簡單聊聊時間是否存在,人類是不是被記憶欺騙了。
  • 恐龍時期的海洋世界也很豐富,考古發現,這幾種恐龍真實存在過
    相信很多朋友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恐龍種類,但如果讓你列舉出生活在海洋裡的恐龍種類,你能夠說出多少種呢?估計沒有多少人能夠說出五種以上,因為目前人類對海洋恐龍的了解還比較少,以下的介紹正好可以拓展這方面的知識。說到海洋恐龍,大多數人不是聯想到滄龍,就是蛇頸龍。其實,有一種恐龍和蛇頸龍屬於同一個科目,但它的體型和蛇頸龍存在較大的差異。
  • 科學網—恐龍家族樹或面臨大調
    恐龍家族樹或面臨大調圖片來源:Dean Mouhtaropoulos 本報訊 3月22日發表於《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長期將恐龍分為「鳥臀目」恐龍(例如劍龍)和「蜥臀目」恐龍(包括腕龍和霸王龍)的分類方法可能不再有效。
  • 童話裡獨角獸曾經存在過嗎?它是中國的麒麟嗎?
    但是既然那麼多世紀以來,人們在各種宗教經文、旅行者日記的記載中都發現過獨角獸這一神秘現象,甚至是極為古老的學術論文中,被人們反覆拿出來討論 。那麼,是否有某個時刻,它們曾經存在過?如果沒有的話,那麼關於這種「長著一隻角的馬」的魔幻動物的傳說,究竟因何而起呢?
  • 獨角獸存在嗎?西伯利亞曾發現遠古化石,或改寫獨角獸歷史!
    獨角獸是一種神秘生物,從古至今關於它的傳說從來沒有停止過,甚至在一些動漫中時常能看到獨角獸的身影,眾人都認為它的存在只是一個神話,並不是真實存在。截止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親眼看到獨角獸,正是因為人類沒有看到獨角獸,再加上關於它的傳說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人們開始了尋找獨角獸身影。
  • 祿豐:恐龍家族不斷「添丁」
    原標題:祿豐:恐龍家族不斷「添丁」   美編 張維麟 畫   話題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拉開的第二波祿豐恐龍化石發掘研究熱,至今熱度不減。這個地處南國的化石埋藏區內持續有新的發現及研究成果,使中生代生活於此的恐龍家族不斷「添丁」,為科學研究和文化旅遊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藏量豐富 世界公認的「恐龍墳場」  1938年至今,祿豐境內發掘出的恐龍骨骼化石碎片數以萬計,組合裝架的完整個體超過120具。
  • 易碎雙腔龍也許並不存在?世界最大恐龍神話破滅,新霸主居然是它
    自從恐龍的化石被發現後,人類一直對那個傳奇的時代著迷不已,很多古生物學家不斷的探索發現這恐龍時代的化石,從而還原出它們原本的模樣。而在各種各樣的恐龍當中,人們最喜歡討論的就是哪只恐龍的體型最大,哪種恐龍最威猛,易碎雙腔龍一直是受很多人認可的恐龍霸主,很多人確信這種恐龍身長60米,體重達到120噸。
  • 號稱恐龍界最聰明的「傷齒龍」也許並不存在!
    你知道哪種恐龍最聰明嗎?也許這種恐龍並不存在!說到最聰明的恐龍,大家想到了一定是傷齒龍。沒錯,一直以來,人們都將傷齒龍作為恐龍中最高智慧的代表,它甚至還成為令人過目不忘的「恐龍人」理論的主角。作為恐龍文化中的一個標誌性符號,傷齒龍自然在恐龍迷的心中有著至高地位,不過最近的研究表明,傷齒龍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 最苗條的食肉恐龍,這體型堪稱是恐龍家族的超級模特了
    什麼恐龍最強悍?什麼恐龍體型最大?什麼恐龍防禦力最強?什麼恐龍長相最奇怪?關於這些話題我們此前也都分別進行過討論。
  • 猛男都愛的粉紅獨角獸,為何現實中沒有
    也是唯一可以生產彩虹色冰激凌的動物 | 圖片來源:giphy 那為什麼現實中沒有獨角獸呢這時是雙角還是獨角,其實沒有太大關係。但隨著有角下目家族逐漸開枝散葉,角的形態變得越來越宏大複雜,戰法也逐步推陳出新。 說到鬥牛,我們都會想起角碰角,其實牛的攻擊目標仍然是對方的身體。不過,牛進化出了主動防禦的方法:一方把頭頂過來,另一方也用頭頂回去,兩頭相撞,就成了角碰角。彎彎的牛角可以勾住對方的角,把它牢牢懟住,前進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