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Gillian Houlihan
通訊作者:Philipp Holliger
通訊單位: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 XNA反轉錄酶聚合活性的定向進化實驗設計和篩選;
2. XNA反轉錄酶保真性定向進化實驗設計和篩選。
反轉錄酶能將RNA轉換成互補DNA,該功能是維持多種生物體正常機能的關鍵步驟。在體外,反轉錄酶被廣泛應用於核酸診斷、RNA測序和核糖體展示等體外領域[1-3]。新的研究表明,一些反轉錄酶能以非天然核酸(XNA)為模板合成互補的DNA,能夠賦予XNA生命特徵[4],拓展XNA在合成基因學和分子生物學領域的功能。然而,目前的反轉錄酶僅對少部分XNA有轉錄活性,且活性低,絕大多數XNA沒有反轉錄酶。基於此,本文針對設計了一種普適性的反轉錄酶定向進化篩選平臺(CBL),通過對母體聚合酶進行進化,獲得理想的XNA轉錄酶。結果表明,利用RT521K作為反轉錄酶的母體,可以獲得多種具有高活性XNA的反轉錄酶。將該平臺進行改進後,也可再次實現反轉錄酶的保真性定向進化。
對於反轉錄酶定向進化技術而言,將表達基因和表達產物對應是設計定向進化平臺的關鍵。本文通過微球標記的方式,分別實現了反轉錄酶活性測試和對反轉錄酶表達基因進行捕獲,從而實現基因型和表現型的對應。該系統(CBL)對反轉錄酶的篩選過程如圖1a。通過對母體聚合酶(RT521K)的核酸結合區域和緩解空間位阻的區域(Library P)進行多次定向進化後,得到多個反轉錄酶。結果顯示RT-C8反轉錄酶對於2』-O-Me RNA具有最高活性,遠高於目前商品化的RTx和SSIII(圖1b)。RT-H4和RT-TKK分別對HNA和AtNA具有較高的反轉活性(圖1c和1d),而在此之前沒有相應XNA的反轉錄酶報導。此外,作者發現RT-C8對用於治療脊肌萎縮症的PS 2′-mOe RNA也具有較高的反轉錄活性。
圖1 a 反轉錄酶定向進化流程;b 2-O-Me-RNA反轉錄分析;c HNA反轉錄分析;d AtNA反轉錄分析。
要點2. 反轉錄酶保真性定向進化實驗
反轉錄的保真性也是評價反轉錄酶的一個重要指標,實驗結果表明恢復RT-C8的外切酶活性(3』→5』)可有效提高其反轉錄的保真性。除此之外,本文也嘗試對CBL平臺進行改進(圖2a和2b),通過定向進化的方式提高反轉錄酶的保真性。隨後對RT521K的核苷酸結合的區域(Library HF)進行定向進化,成功篩選出了具有高保真性的反轉錄酶RT-H11和RT-TR(圖2e和2f)。相對於進化母體(RT521K),RT-H11和RT-TR的保真度提高了200多倍,比商品化的M-MuLV和SSIII也高出數十倍。
圖2 高保真度反轉錄酶定向進化:a,b 高保真反轉錄酶篩選策略;c 反轉錄酶序列對比;d 核苷酸結合區域突變示意圖;e 反轉錄酶保真性對比;f 平均誤差頻率。
本文基於微球的僑聯作用,構建了一種能夠定向進化反轉錄酶的平臺。該平臺解決了基因型和表現型的難以完全對應的問題。後續試驗表明,該平臺不僅可以實現反轉錄酶活性的定向進化,也可以對其保證性進行定向進化,是一種適用於轉錄酶進行定向進化的普適平臺。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0-0502-8
White A. K; VanInsberghe M.; Petriv O. I.; Darek Sikorski M. H.; Marra M. A.; Piret J.; Aparicio S.; Hansen C. L. High-throughput microfluidic single-cell RT-qPC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1, 108, 13999–14004 .
Stark R.; Grzelak M.; Hadfield J. RNA sequencing: the teenage years. Nat. Rev. Genet. 2019,20, 631–656.
Pinheiro V. B.; Pinheiro V. B.; Taylor A. I.; Cozens C.; Abramov M.; Renders M.; Zhang S.; Chaput J. C.; Wengel J; Peak-Chew S.-Y.; McLaughlin S. H.; Herdewijn P.; Holliger P. Synthetic genetic polymers capable of heredity and evolution. Science 2012, 336, 341–344.
李顯明(xianming_li@sina.cn)
吳鵬課題組博士研究生